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准确把握易经外应的使用方法

如何准确把握易经外应的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4 08:06:16

㈠ 梅花易术的外应怎么看啊先天之卦又如何断卦呢

外应就是感应,求卦人提出问题的那一刻,你所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不加个人主观思想,张口就说你不要怕错,比如来人问财运,恰好有人来发给你送东西,那么就可以说你财运不错有人帮助等,若恰逢茶杯倒,水流出则可断你最近破财了。外应种类方法多,慢慢学吧。先天卦不看爻辞,以体用生克,五行旺衰,和卦象来断。具体的你多看梅花易数。

㈡ 易经如何使用

1.你要是学习了“易经”就不会问“易经如何使用 ”这样的问题了!
2.易经是一部中国古老的哲学着作,内容太宽泛了,不是“易经如何使用 ”能够来回答的。
3.易经用于预测只是一个则面,但这不是易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㈢ 如何入门学习易经

易学小白之《必须要理解的易学基础》

(二)、八卦

在曰常生活中人们常将说话不算数的人,称他说话“变卦了”,什么叫卦?什么叫“变卦”?卦是一种代表宇宙万事万物的符号,可以说是远古时期的一种最简单的文字符号,它总共只有八个符号( 、 、 、 、 、 、 、 )的图象及它们的相互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这些简单的图象,人们就可以知道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及事物产生的原因、过程和最终结果。这基本的八卦符号就称作“八卦”,而整个《易经》就是说卦。

(三)、八卦的产生

相传在远古时期,先圣伏羲仰首观望曰月星辰天象的变化,低头察看山川泽壑的形态,并时常注意乌兽动物的皮毛文彩,以及千姿百态而又各得其宜的自然奥秘。他近的取象于人的一生,远的取象于宇宙万物,孜孜不卷地追求,将观察的所得结合自己的体验,以融合贯通神明的德性,参悟天地的化育,终于创造了八卦,以此类万物的情状。

(四)、阴阳符号

要学会识别八卦符号文字,首先必须弄懂一个在易学中经常出现的特别名词——爻。爻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简单,只有二个,中间断开的叫阴爻“- -”,中间不断开而连结的称作阳爻“—”,而大家都知道现在电脑技术使用的二进制“0、1”就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研究我国古老的易学文化而得来的,用“0”对应于阴爻“- -”,用“1”对应于阳爻“—”。

什么叫阴阳?这是我们祖先认识宇宙事物的朴素的辩证方法。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不仅把事物一分为二,而且把万物对立的两方面,按其性分为阴阳两大类。万物之阴是相同性,如地、女、母、黑暗、向下、死亡、反面、里面、静、冷、柔、精神、偶、小、零……,这些统称为阴性,都用阴爻符号“- -”来表示。万物之阳是相同性,如天、男、父、光明、向上、生长、正面、外面、动、刚、热、物质、奇、大、整……。这些统称为阳性,都用阳爻符号“—”来表示。这阴阳二爻画,代表阴阳二气,万物的性能即由这阴阳二气演化。

(五)、八卦符号

阴阳二爻只能表示事物的刚柔属性。古人为了认识事物,将阴爻阳爻重叠三次就有了 、 、 、 、 、 、 、 八种符号,叫作八卦。它们的名称分别叫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分别代表了大自然中的天、泽、火、雷、风、水、山、地等八类物质,也就是八种场。

为便于记忆八卦符号,《八卦》取象歌的口诀是:

乾三连( ) 坤六断( ) 震仰盂( ) 艮覆碗( )

离中虚( ) 坎中满( ) 兑上缺( ) 巽下断( )

(六)、八卦的卦名、卦序、物性、物象表:

卦符

卦名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卦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物象 天 泽 火 雷 风 水 山 地

八卦主要象征表:

八卦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卦象

卦德 健 顺 动 入 陷 丽 止 说

动物之象 马 牛 龙 鸡 豕 雉 狗 羊

人身之象 首 腹 足 股 耳 目 手 口

家庭法象 父 母 长男 长女 中男 中女 少男少女

(七)、八卦的取象:

八卦为什么叫卦?先人是这样解释的:“卦者,卦也。悬挂物象以示于人,谓之卦”。古人是擅长直觉思维的,通过卦象反映天地运行的规律及显示事物发展的吉凶悔吝,这正是我们先人高妙之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感应思想。

古人把世上万事万物统统都归类于八个卦中,因此,八卦各有着极为丰富的取象,我在本人着的《八卦象数预测法》教材中的“八卦类万物”章节中有着说明。

八卦所类万物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不可能背记下来每个卦所类物象,也没有必要去背,只要熟记每个卦的形状、卦序数、卦性、主要物象就行了。世上的事物应归类于哪一个卦,我们自已可以依据事物本身的形状,具体特性去对应八个卦的爻象,卦的形象,卦序数或所代表的主要物象来进行归类取象,任何事物不管多么复杂都能归类于这八个卦中。我们语言中“抽象”一词即由此而来。

如桃子、李子外面是果肉,为柔为阴,取作阴爻“- -”,其里面为果核为硬为刚性为阳,取性作阳爻“—”,这样其卦象就取作坎卦“ ”,而鸡蛋、鸭蛋、核桃外有硬壳,内为蛋汁、果肉就取作离卦 。城市车行道两边为白色的线条,中间为不连的线条,恰象一个离卦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状态下可取不同的卦,我在教材《八卦象数预测法》辅导资料中举例解说了一个热水瓶在不同状态可分别归类于八个卦,热水瓶到底应归类于什么卦,可以说它什么卦都不是,什么卦都是,这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实事求是。

八卦以抽象的卦象来具体的拟象事物,均有所属所指。每一个学习者都必须要牢牢掌握其基本取象,从而能依次类推八卦之万物象,以得开悟。

八卦基本取象如下: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乾震坎艮为四阳卦,巽离坤兑为四阴卦。

八卦形象:

乾三连 坎中满 艮覆碗

震仰盂 坤六断 离中虚

兑上缺 巽下断

八卦所属:

乾属金为老父,坤属土为老母,坎属水为中男

离属火为中女,震属木为长男,巽属木为长女

艮属土为少男,兑属金为少女。

八卦诸身:

乾为天为首,坤为地为腹,震为雷为足

巽为风为股,坎为水为耳,离为火为目

艮为山为手,兑为泽为口。

八卦性情:

乾健坤顺,震动巽入,坎险离丽,艮止兑悦。

八卦诸动物象: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书中的“为”作“代表”,“象××”,而不能当作“是”来理解。上述基本取象必须牢记。

(八)、八八六十四卦

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无不由于阴阳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而形成对立统一,因此阴爻(- -)和阳爻(—)是演变八卦的基础,卦以其阳爻(—)代表阳性动力,以其阴爻(- -)代表阴性物质。故八卦是阴阳运化的象征。而单独的八个卦只能表示一个个体事物,不能表示两种物体相互的作用关系,古人将八个卦分别重叠起来八次,这样就得了六十四个重叠的卦,称为别卦,又叫大成卦、重卦。而原来的八个卦叫经卦。

这六十四个卦分别属八个宫,每宫八个卦,各有自己的名称。每个别卦由两个经卦组成,上面的一个经卦叫作上卦,又叫外卦;下面的一个卦叫下卦,又叫内卦。每个卦的读法先读上经卦的卦象,再读下经卦的卦象,最后读该卦之卦名。如《解》卦 ,由上卦震卦 ,下卦坎卦 、所重叠组成,震卦 卦类象为雷,坎卦 类象为水、为雨水,于是《解》卦之象意对应气候就为雷雨交加;而震 又为肝脏,坎 又类象为病,对应人体疾病就为肝病……。

(九)、八卦的种类:

八卦为先圣所作,象征自然的来源和演化。它以“天地合其德,与曰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以太极分动静,而生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八卦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种。先天八卦因相传为伏羲所作,故又叫“伏羲八卦”。后天八卦相传为周文王所创故又称为“文王八卦”。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其卦形、卦象皆相等同,区别仅在于排列方位和顺序不一,其中:

先天八卦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

后天八卦为离南坎北、震东兑西。

八卦的方位与我们曰常中看地图的方位不同,刚好相反。

地图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八卦的方位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这一点必须注意。

在我们曰常运用中用的是文王后天八卦图,而数却用的是先天八卦数,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一点很重要,必须熟记。

(十)、八卦万物类象

八卦类万物象,易源于象,无象无易,归象为易。

八卦是研究象的,天有万象,物有万象,八卦类万物之象。八卦象数预测法就是按照八卦的象来进行预测的。不懂象,就无法用八卦进行预测。象数是整个易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物象是具体、实在的,而卦象则是抽象,空灵的信息符号。凡形于外者皆叫做象,象为相似之意。世上万物庞杂纷繁,圣人将它们分类,分别归类于一个卦,用八卦拟象万物。

如干卦代表天、君王、父亲、上级领导、执法人员、军警人员、圆形物品、钱、贵重财物、镜子、寒冷、冰雪、马、树上结的果实等物象,也就是说,上述物象在八卦中都用干卦来表示。而卦中的爻表示人和事物变动之象的,卦象和爻象都是物和事的象征。预测时根据卦象和爻象标志的内容,就能测出事物的发展结果,吉凶祸福。

宇宙万事万物都分别归类于八卦,因此一个卦所拟象的物类难以数计。但只要记住八卦本身的爻象及前面介绍的八卦取象和性情就可以知道事物归类于什么卦。

换言之“健、顺、动、入、陷、附、止、悦”是宇宙万物的八种功能属性,即八类动态之象,是据象归类的纲领。但是每一个事物归类又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如保温水瓶盖着时,为金属硬圆形物象,“以干卦 拟象,若瓶盖打开作兑卦,兑卦象 ,下二爻为阳爻,上爻为阴爻,断而不连,开口之象,故归类于兑卦;若瓶内无水,中空,作震卦 象,其象上二爻为阴爻,象中虚而上开口,故归象于震卦;若将瓶口打开,将其颠倒过来,则可视作艮卦 象,其象上为阳爻,象征倒过来的瓶底,初爻、二爻为阴爻,断而不连,恰象瓶下开口,中空之象,故又归类于艮卦。这就是“以道观物,观物取象”。

(十一)、易学的阴阳学说

1、阴阳对立

自然界万事万物万象,都同时存在着相互的两种属性,即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易学中八卦是由阴阳两种对立的爻的符号组成。八卦有乾坎艮震四阳卦,对立着坤离兑巽四阴卦。干坤两卦是阴阳之根本,万物之宗。它们虽对立,又互相统一,产生变化,生成万物。而离坎、兑艮、巽震各卦也是两两对立又相互统一的。

2、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是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都必须以对立的那一个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相依存,互为作用,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就如身与影相随不可相离,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乾,就没坤。

3、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形式始终是矛盾着的阴阳两个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进行着,从而保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如曰月昼夜的交替,春夏秋冬气候冷热的变更即是。

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就是阴阳变化。它是事物和现象中阴阳两个对立面在一定条件向其对立面转化,即物极一变,“阳极变阴,阴极变阳”。阴阳两种事物到了极点,无路可走时,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各自向对立面转化,则阳变阴,阴变阳。

5、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在太极图中很明显的标志是阴鱼中有一个白色鱼眼圈,在阴鱼中有一个黑色鱼眼目。阳卦中有阴爻,阴卦中有阳爻如同敌中有我,我中有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事物转化的内因。

6、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指同一种阴阳属性的事物是互相排斥的,不同一种阴阳属性的事物是互相吸引的。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如两个男子或两个女子不能组成一个家庭生儿育女,两个公鸡在一起就会相斗。如乾震两个阳卦相遇就组成“天雷无妄”卦,有意外之灾了。一个阴卦巽木与一个阳卦震木相遇就组成“风雷益”,相互补益、助益。

(十二)、易学的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不仅是一种宇宙观,而且也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论。

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者为万物内外之系,消长生制之约定,无系不足以统宗,无约不足以定系。若天地弗位,万物无序,干坤毁矣。古人把五行学说纳入推卦占卜预测术的范畴,以全息系统的观点,来观察、解释自然现象和人事,综合推衍出事物发展和结果。

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行”是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的变化。它从一开始,五行学说就着眼于事物的阴阳矛盾作用和运动变化。阴阳的运动变化又是通过在天之风热温寒燥湿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气反映出来。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特性

五行学说的“五行”概念,根本不是指具体事物本身,而是对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念。

㈣ 如何运用易经

你问的太笼统了。

几本书才能讲全。

㈤ 关于易经的使用方法

我是看书的:仪式:洗手焚香。心正诚意。方法:笔者为了方便起见,以豆子来卜卦的方法,说明学习者通了方法,只要有数目计算即可占,如米,花生,石头,竹头,竹叶。甚至出去登山郊游旁的树叶,随手抓一把都可以占。以自己而言即以一枝小玻璃瓶内装米或黄豆,携带身边,随时随地都可占卜。亦有人准备张空白名片分别写上一至六的数字。一三五为奇数,当作阳。二四六为偶数,当作阴。将六张名片充分洗牌后,同样要当心一致抽取一张,为‘初艾’再将此张归原处混合,再抽第二张为‘二艾’与此类推,六次即得六十四卦中任何一个完全整得卦了。若求变卦,则抽第七张,此张的卦数若为五,则变五艾,阳变阴。阴变阳即可余仿此。
我是看书的:仪式:洗手焚香。心正诚意。方法:笔者为了方便起见,以豆子来卜卦的方法,说明学习者通了方法,只要有数目计算即可占,如米,花生,石头,竹头,竹叶。甚至出去登山郊游旁的树叶,随手抓一把都可以占。以自己而言即以一枝小玻璃瓶内装米或黄豆,携带身边,随时随地都可占卜。亦有人准备张空白名片分别写上一至六的数字。一三五为奇数,当作阳。二四六为偶数,当作阴。将六张名片充分洗牌后,同样要当心一致抽取一张,为‘初艾’再将此张归原处混合,再抽第二张为‘二艾’与此类推,六次即得六十四卦中任何一个完全整得卦了。若求变卦,则抽第七张,此张的卦数若为五,则变五艾,阳变阴。阴变阳即可余仿此。
我是看书的:仪式:洗手焚香。心正诚意。方法:笔者为了方便起见,以豆子来卜卦的方法,说明学习者通了方法,只要有数目计算即可占,如米,花生,石头,竹头,竹叶。甚至出去登山郊游旁的树叶,随手抓一把都可以占。以自己而言即以一枝小玻璃瓶内装米或黄豆,携带身边,随时随地都可占卜。亦有人准备张空白名片分别写上一至六的数字。一三五为奇数,当作阳。二四六为偶数,当作阴。将六张名片充分洗牌后,同样要当心一致抽取一张,为‘初艾’再将此张归原处混合,再抽第二张为‘二艾’与此类推,六次即得六十四卦中任何一个完全整得卦了。若求变卦,则抽第七张,此张的卦数若为五,则变五艾,阳变阴。阴变阳即可余仿此

㈥ 易经怎么学啊

易经与天地人之科学剖析
在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众多有志于探索研究者的辛勤努力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于提高,而对于天体、地理、自然人事等一直是无数学者们努力探索的领域,虽然众多的科学研究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至今为止在天、地、人之间仍存在着很多用科学无法解释的谜底。周易的博大精深是众所周知的,它象征着中华五千年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包含到天象、星辰、地理、自然、人事等等。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深奥使很多人难以领悟到其中的奥秘,所以人们误认为它是没有科学性的唯心主义。在中国的历代帝王将相、圣贤儒士中,不少人都视周易为文化瑰宝,它是治国安邦,扶理朝政的必学之术,古代易学家、天文学家也曾多次根据周易的原理准确的预测出王薨帝崩、外侵内乱、山崩地震、风灾虫害等国家大事,其精确成度令人瞠目结舌,另有古代传奇人物鬼谷子、张良、诸葛亮、孙宾、刘伯温等贤人居士,虽是军事谋略家,但也无一不是上察天文、下识地理,善于占星卜卦、观云望气的易学大家,由此可见,周易的科学性、使用性仍然是存在的,也许目前只是人们还无法全部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验证来证明这些,不过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众多易学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易经的科学理论和使用价值,都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从而在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摆脱迷信虚假和唯心主义的不良恶名。
为了进一步探索易经的科学性存在,让我们来年看看千百年前中国古代人民通过易经对自然人事和天体地理方面的认识,虽然古代的天文地理学和现代的天文地理学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其中也含有不少关于天人地之间的奥秘,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浅薄分析,大家可以对易经的基本理论构架有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的远古天文研究领先于世界各国,而浑天仪则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古代时期对天体的认识先是有盖天和浑天之说的争论,盖天者:即天履于上,地载于下。浑天者:即天体浑然而圆,地居其中。后来古人居于高山之上,设水平而望日出,发现日出于水平之下,故盖天之说失败,因日出于水平下说明了天体是浑然而圆,大地居于其中,后来浑天仪的发明确定了浑天之说的最终成立。由此可见,古人在当时没有科学仪器观察的情况下,从生活中对自然界的细心观察所做的总结也是非常宝贵而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的,张衡《浑天仪》曰: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覆地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之中也,在南入地三十六度,南极下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也。
除浑天、盖天之说外,古人对日月星辰、时空运转的研究也是极有意义的,但古人并非纯粹的探讨天体宇宙的奥密,而是为了掌握星空宇宙与人间自然的对应关系,古人认为天宇是人间的投影,相互间存在着生扶、抑制等复杂关系,而日月星辰的排列组合出入运行都是有迹可寻的,人间的动荡变化与它们的运转移动是息息相关的,古书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就是讲只要掌握了天体宇宙的奥迷,就能预知人事的休咎,因此古代天文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智慧、经验总结出一套理论根据来努力的探索天人之间的奥密,以达到破译天文,顺从天义,趋利免祸,就吉避凶的目的。
众所周知,日月星辰与地球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天体的运动会不同程度的作用于地球生命,根据这个原理,我们不难明白人类生命信息同样会受到天体时空运转的影响,古人以日、月分阴阳,因日为阳之精,性属火为热,其光外照。月为阴之宗,性属水为寒,其景内应。日月与地球的相互运动使地球气侯发生了寒暑燥湿不同的变化,这样也就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不同的季节气侯里天体运动对地球的影响也起到不同的变化,最容易发现的就是日夜的消长规律,夏天气暑,阳气足阴气衰,故日长而夜短,冬天气寒,阴气足阳气衰,故日短而夜长,在春秋季的春分/秋分两日内,是寒暑气侯适中的时间,阴阳基本平衡,故此两日为日夜平分,各十二小时正,阴阳的含义十分广泛,但不是相互完全对立,其中阴中含阳、阳中有阴,相互间起到调节扶助作用,古人云?quot;阴阳交合物之方始,阴阳分离物之方终",说明了阴阳之间不可缺少的相互影响关系,人类的生命信息同样也是受到阴阳原理的影响,纯阴则不生,纯阳则不长,易经的最基础原理首讲阴阳,根据阴阳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发现易经的原理所在。
周天都计三百六十五度三十分五十秒,分布十二宫,除子午两宫是三十度四十三分八十秒外,其余十宫为三十度四十分七十九秒,详细计算每年须时长三百六十五日零三时交春而合周天之度数,每月须三十日零五时二刻交节而合一宫之度数,易经中干支五行分别代表着天体宇宙间的时间和空间等关系,查看中国历史,古人先是以干支做为记载年、月、日的标记,如甲子年丙寅月等,当然,每个干支的性质属性与它所相对应的时间特征是存在着密切关系的,如春天气侯由寒转暧,草木万物开始生发,由寅、卯木分别代表正、二月地支,同时寅木又为火之长生地,木可生火,逐渐气侯变暧,直至巳午火旺的炎夏之月,秋天气侯由热变冷,世间万物休囚退化,由申、酉金分别代表七、八月地支,同时申金又为水之长生地,金可生水,气侯逐渐变寒,直到亥子水旺的寒冬之月。另外每天的十二时辰也是同样道理,如子水为阴寒之性,代表每日的深夜纯阴之时,二十三点至一点,午火为阳明之性,代表每日的中午纯阳之时,十一点至十三点。由此我们发现干支五行不仅是代表年月日时的时间标记,同时也是时空运转变化的信息密码,它能够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起到不同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信息密码的研究和分析,就能清楚的知道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当然,包括已知的和末知的种种信息。这种原理,也许只是易经理论的很微小一部分,其中还有很深妙的道理等着我们去探索。唐朝易学家李虚中发明用天干、地支配合人的出生年月日,来破译命运运转规律的秘密所在,后来由宋朝徐子平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配合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在年月日三柱的基础上更完善、具体的形成了一种成熟的运算方式,也就是一直延用至今的四柱预测术。它的信息包含了人一生的方方面面,如性格、前程、婚姻、财运、地位等等,只要把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配合干支五行,通过相应的运算方法就能破译出一生命运的种种信息,因此,阴阳五行干支的推算,也可以说是探索人类生命规律的最早科学方法。四柱预测学的历史悠久,使用也较为普遍,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它是影响人一生运程的骨架,其它方面比如风水环境,姓名字号等方面都是可以通过后天改变的,唯有四柱的信息难以改变,这种观点至到今天也没有人否认,因为人从出生的一瞬间,就已经注定接受了日月星辰对地球的照射,四季气侯对人类的影响,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除非时光可以倒流,因此每个人也只好加入这个自然生命运转的轨道,接收各种利弊信息的影响,但这也并不是说人的一生不可改变,因为影响人生命运的有两大方面,即时间和空间。时间即是指上述的出生年月日时,空间则是讲地理方位环境,通俗一点的来讲即风水学中的阳宅和阴宅部分,因为往往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命运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后天的地理环境方面起了很大的影响,但也有双胞胎是在出生时间、地点都相同的,命运走势也有所差异的情况。因此这个问题引起了不少易学界学者的争论,其实也没有所谓的出生时间完全相同,因为双胞胎之间的最短时间也要间隔几分钟,但遗憾的是目前命理学只能推算到时辰而没有再细分下去,自宋朝徐子平在李虚中的年月日基础上完善到四柱后,再未曾有那位易学家把命理学完善的细推下去,虽笔者曾听闻有人大胆的提出突破了四柱,创新了五柱预测学,也即是在每个时辰的一百二十分钟内又细分十二支配天干,但最终因为这个理论根据不够完整,难以经得起实践论证,也就一直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按命理学推算的原理,即天体运转照射、时间空间变动对人生命运的影响,应该说是不同分秒出生的人命运都有所不同,这可能也是至今为止,命理预测没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的最终原因,但如果说是准确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到是经常见到的,甚至说百分之九十以上,有些高明的预测师也是可以做到的,因此,我们还不能因为它的一点不足而就轻言放弃,或者加以没有科学道理、唯心主义等不好的误解,我们应该在古人的基础上,把这份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发展的更完善,探索的更清晰。
前面进过地理环境对人生命运的影响,即是大地本身形成的种种格局结构,大到山川河流,小到居家房屋,从易经的基础原理讲,它们都相互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古人云;"天有星辰,以聚其精,地有山川,以宣其气"。此为天地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人居天地之间,自然会受到天体运动、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比如说山峦多水源少的地区,易学上认为是大地的阳气足而阴气少,故一般此地区男性会多于女性。在水源多山峦少的地区,为阴气足而阳气少,一般女性会多于男性。还有山岳多的地区多官贵,水流多的地区多富豪。居于西北部气侯阴寒地区的国家,因金水旺精足元气盛,一般身材高大、身体健康,居于南部炎热地区的国家,因火土旺金水伤,精弱元气衰,一般身材矮小,身体多病。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些易学家通过为人们改变居住环境的方法来改变人生的命运,这应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这种方法我们通常称为"风水术",它起源于中国的秦汉时期,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历代代表人物如管咯、郭璞、杨筠松、赖文俊、刘基等,都分别为风水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风水术共分阴宅、阳宅两大部分,其中每部分又有不同的派别,但基本上又都是讲形势和理气两大派别,其中形势派包含龙、穴、砂、水、坐向、明堂、朝案、路、桥、庙宇等等外在的结构布局。理气派包含有流年流月、三元九运、气流、生气、死气、凶气、杀气等暗藏的内在信息。但在很多不同派别的风水术中,这两大理论又是相互贯通,同时实用的,只是有些学派重形势,有些学派重理气,但不管如何,我们可以发现风水术的原理,它主要是根据空间和时间两大方面来分析环境与人类的种种相对应关系,通过对环境的改变可以起到对命运的改变,这是有道理的,客观上讲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这是环境学家、心理学家、易学家都普遍认同的。因此,笔者相信,中国的传统文化《易经》博大精深而又内含丰富,有很多很有价值的知识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它积存了千百年来无数人们的心血智慧,把天地人之间的种种对应关系融会在一起,它的科学成份和使用价值是目前任何学术理论都难以超越的。不过又纵观历史多少年来,易经的发展总是时隐时现,全赖少数有心人继续维持,易学才得以不绝,短时间之内想在科学的领域成立一个自己的地位,是相当艰巨而又困难的事情,仅靠少数易学研究者的努力是不够的,如今是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做为一名易学研究者,有责任为易经未来的发展去探索它更深更高的领域,有义务把个人领悟到的一些奥密和心得公开于大众,只有如此,易经的神秘面纱才能尽早被人们所揭开,才能普遍的被大众所接受。在此,笔者只是把个人的一点浅薄认识贡献于大会,为易经的将来发展做铺路石,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由于是个人的认识和观点,难免存在着错漏、疏忽之处,还请各位易友前辈不吝指正。

㈦ 易经究竟怎么使用

易经是古哲学.主要讲阴阳矛盾,事物的发展规律.等
你说的是六壬学说的六爻预测法.一般用干隆通宝方孔钱占卜.占卜前最好先用火烤下铜钱.要摇六遍,根据摇的挂分析事情.

㈧ 初学者,如何正确的学习易经

易经,其实是一门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易经的方式方法,来判断推导已经或即将发生的事情,就是占卜,实际上占卜术只是易经当中一个很小的分支。比如中医、气功、军事、数学等等诸多科学,都与易经有着紧密的联系。
要想学好易经,要改变一些思维方式方法。
我们现在使用的推导世界的方式方法是:数理化。数理化是现代科学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科学表达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最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推导过程是用数学表达方式,用物理说明作用,用化学体现变化,并从规律和本质上得到重复性的验证。这种方式即使抽象的,也是直观的。而这种推导方式也有局限性,就是将事物越分越细,就像把整个科学归结为一片森林,然后细分为树木,再分为细胞、分子、原子等等,以至于在观察某件事物时,只看到了点而不能看到面一样。
而易经使用的推导方法是象数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方式方法却截然不同。主要是使用类比推衍变化。是由点到面的推导方法,比如:手面相,通过一个人的掌纹,来推导这个人的疾病,事业、婚姻、财富等等。再比如:一叶知秋的成语,通过一片落叶来推导秋天就要来了。再就是董仲舒、邵康节提出的天人感应理论,通过天象的变化,来推导出人间的事情,是用一种系统论的方法来观察世界。通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象,来推导世界万事万物。但这种方式方法也有局限性,就是推导出的事情是模糊的,比如:《黄帝内经》中可以通过某一年的气候、风向、温度的变化,来推导来年流行的疾病,但具体是那种病毒引起的疾病,就很难推导了。再比如:我曾经在网上和几位易友玩射覆表演,预测对方吃的是什么?通过时间起出的卦象是:水火既济变火水未济卦,推导出对方所吃的东西是红色的,水分很大的的东西,这样就出现了好几种可能,有西瓜、桃子,红色的苹果等等都符合以上特性,具体是哪一种就很难分清了,只能根据时令等选择其中一种,西瓜。虽然最终结果是对的,但通过卦象无法形象具体的推出就是哪种东西。

㈨ 如何学习易经

大家学习易经八卦万物类象,对每个卦所代表的内容去死记硬背,总觉得很难,其实是没有找到真正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下易经类象的知识。

再次感谢大家看我写的易经类象文章,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基础,但是基础的东西说细致了往往对初学者帮助很大,有点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哈。

阅读全文

与如何准确把握易经外应的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无线网安装方法 浏览:955
天然元牛乳钙的食用方法 浏览:558
37度智能手环使用方法 浏览:460
雅培安素使用方法 浏览:261
贤上腺素缺少症治疗方法 浏览:23
如何保持积极的方法 浏览:724
植物爬藤网安装方法 浏览:604
水蛭怎么养值方法 浏览:869
后车座安装方法 浏览:561
h5手机制作方法与步骤 浏览:780
测量静态电压的方法 浏览:533
快速瘦腿瘦腰瘦胳膊的方法 浏览:126
扇形弦的计算方法 浏览:696
哲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浏览:868
腋臭非手术治疗方法 浏览:354
男用润滑油的使用方法 浏览:294
魅族相机水印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56
lol里缓存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00
眼睛模糊土方法怎么治疗 浏览:420
隧道防风布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