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素的作用是调节花量,于花后5-6周,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2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2、优先考虑主要作物在施用时,应首先考虑种植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如小麦、玉米),而对于荞麦等次要作物,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适当少施或者甚至不施,有针对性地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用作基肥或追肥尿素适合用作基肥和追肥,一般情况下不作种肥用。
3、提前追施。尿素施入土壤后,先经土壤微生物作用,水解为碳酸氢铵,方可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应当提前追施。尽量雨后施用尿素吸湿性能好,在旱地实施追肥时要尽量安排在雨后,以便肥料迅速溶解,被土壤吸附。
1、尿素如果贮存不当,容易吸湿结块,影响尿素的原有质量,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广大农户要正确贮存尿素。在使用前一定要保持尿素包装袋完好无损,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雨淋,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在20度以下的地方。
2、如果是大量贮存,下面要用木方垫起20公分左右,上部与房顶要留有50公分以上的空隙,以利于通风散湿,垛与垛之间要留出过道。以利于检查和通风。已经开袋的尿素如没用完,一定要及时封好袋口,以利下年使用。
Ⅱ 尿素的施用方法和适用的植物
尿素是一种有机氮肥,高浓度的氮肥,含量一般在46%左右,是一种中型速效肥料。适用于大多数缺乏氮肥的作物和果树,可快速补充氮肥。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不正确会导致出现损伤,浪费营养物质,降低了使用率。最好是在距离花卉挖上一个小穴,大约15-20cm,将适量的肥料埋进去然后用土掩埋,最好间隔7天后再施水。
尿素能溶解到水中,非常容易被吸收,对此损失较小,很适合作为叶面肥使用,兑上清水喷洒到叶面上。施加的时间选在每天下午4点,此时气孔张开,利于充分吸收。
贮存注意
1、尿素如果贮存不当,容易吸湿结块,影响尿素的原有质量,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广大农户要正确贮存尿素。在使用前一定要保持尿素包装袋完好无损,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雨淋,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在20度以下的地方。
2、如果是大量贮存,下面要用木方垫起20公分左右,上部与房顶要留有50公分以上的空隙,以利于通风散湿,垛与垛之间要留出过道。以利于检查和通风。已经开袋的尿素如没用完,一定要及时封好袋口,以利下年使用。
Ⅲ 尿素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是
尿素肥的作用
1、调节花量。为了克服苹果树大小年,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苹果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此时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叶片含氮量呈下降趋势),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两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2、疏花疏果。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反应较迟钝,因此,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最适合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3、水稻制种。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人们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种效果与赤霉素类似,且不会增加株高。
使用方法
1.与其他肥料搭配使用
因为尿素属于氮肥,不含有磷和钾元素,而植物生长需要营养均衡,因此施加尿素时,也要配合施加磷肥和钾肥。首先将百分之三十的尿素和磷钾肥混合,再施加到土壤里,然后施加剩下的尿素。三种肥料搭配使用,才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2.追肥的时间
用尿素作为追肥时,应当提前一周使用。因为尿素属于一种酰胺态肥料,要想被植物充分吸收,追肥时先要在水中溶化,然后转化成碳酸铵,再吸附于土壤胶体中,这一过程大概需要一周左右。
3.在叶面上喷施尿素
尿素对叶子的伤害比较小,容易吸收,如果在叶面上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延长功能叶的寿命。为了减小对叶子的伤害,应当使用缩二脲含量低于0.5%的尿素。可以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喷施尿素,能够让植物充分吸收肥料。
Ⅳ 水稻施肥方法是什么用量多少
水稻施肥可以分成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四个阶段。
(1)基肥 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后一次耙田施用。
(2)分蘖肥 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每亩使用喷喷富叶面硅肥1瓶,按50-100倍兑水喷施1-2次,促进分蘖增产。
(3)穗肥 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肥可增加每穗颖花数。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可以合理喷施喷喷富
(4)粒肥 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使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
希望您能帮到您~
Ⅳ 想要让水稻高产,应该怎样施用尿素呢
米饭是我们经常吃的。如果我们希望它能够更好地生长,那么当我们选择品种时,我们必须选择最适合种植的品种,但最重要的是培育它。在进行一系列管理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认为思考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事实上它也是非常特别的,如果你能用正确的方法来实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让我们来看看看看如何施肥。
施肥时,最好采用侧向深施肥的方法,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又能有效减少部分肥料的用量,对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帮助。 ,还可以有效降低一些发病率,也可以在提高产量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施肥时,一定要注意水稻之间的一些距离,做出合理安排,以上是一些施肥技术希望可以帮到你。
Ⅵ 尿素使用方法
尿素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的用途比较广泛,使用方法也有许多种。其中尿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因此,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结合整地底施。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以用尿素)作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只有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期(即作物对某种元素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此期缺肥(氮、磷、钾),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巨大,即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无法逆转。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
尿素做追肥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之前1周追施。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氮最大效率期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尿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较小,适合做根外追肥,可结合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但做根外追肥时,应选择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伤叶片。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别,一般选用0.2%~0.3%的尿素水溶液较为适宜。喷施时间宜在下午4时后,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有利于作物对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Ⅶ 水稻施肥方法和用量
需肥规律一般中等肥力田块,亩产500公斤左右的水稻大田施肥量(亩用量)为腐熟有机肥1000~2000公斤、氮肥8~12公斤、磷肥5~6公斤、钾肥4~8公斤,缺锌土壤施用硫酸锌1~2公斤。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含绿肥),可按每亩1000~2000公斤的用量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结合旱耙地施入;配以化肥,每亩施尿素12~15公斤、普通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7~12公斤(或等含量的复混肥)施入田中,结合水整地全层施入。在实施秸秆还田的地区,钾肥用量可减少一半。
追肥水稻大田追肥仍以氮肥为主,若基肥中供钾不足,也应追施钾肥。追肥应做到:蘖肥早而足,穗肥稳,粒肥轻。
分蘖肥插秧后到分蘖前(返青后),一般早、中稻在插后5天,晚稻在插后3天,即可追施促蘖肥,每亩施尿素5~7公斤,对施有机肥少和缺钾的田块,每亩追施3~5公斤氯化钾。肥料不足的田块,隔5~7天再施1次。另外,若基肥没有施用锌肥,可在分蘖期用50~100克硫酸锌配成0.2%的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穗粒肥穗肥在拔节初期施入(晒田复水后),每亩施尿素2~3公斤、氯化钾3~5公斤。抽穗前看苗情再酌施尿素2.5公斤作为粒肥。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田后期应重视叶面肥的施用,如用含、含硒的液体肥料进行叶面喷施,可增强水稻的抗病性,提早成熟,改善水稻的食味性及营养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在齐穗-灌浆期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叶面喷施,能延长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的成活率,加速籽粒的灌浆速度,减少空秕率,提高千粒重,对预防延迟型冷害也有一定作用。
Ⅷ 水稻可以喷尿素吗
尿素是一种中性有机态氮,电离度小,分子体积也小,溶解度大,易被作物吸收利用,扩散速度比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快,进入体内后,能迅速参与作物的氮代谢,尿素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当喷施液水分蒸发而残留在叶面的尿素,仍能重新吸湿而溶解,因而利用率较高,尿素水溶液呈中性,而且性质稳定,可与多种农药混合喷施,既提供养分,又能防治病虫,提高工效,故适宜作叶面追肥。
尿素叶面施肥,主要用于作物吸收养分能力衰退的中后期,以及作物根系养分受到阻碍的情况下,将尿素和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肥料溶液,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施。尿素喷施的浓度,因作物种类、生育期、气候等而异,一般喷施尿素的浓度为0.2%~2.0%,大田作物的适宜浓度宽,可为0.5%~5.0%,常用1.0%左右,生长不良及幼苗期时可适当降低,大多蔬菜类较大田作物低,桑、茶、果树和温室蔬菜应再低一些。
一些作物喷尿素适宜的浓度:
水稻:乳熟期按照1%~2%浓度喷施
麦类:拔节至孕穗期按照1%~ 2%浓度喷施
玉米:授粉后按照1%浓度喷施
棉花:生长中、后期喷2~3次,每隔5~7天按照1%~2%浓度喷1次。
葡萄:新梢生长期、坐果期按照0.2%~0.4%浓度各喷1次
柑橘:春梢生长期、幼果期、坐果期按照0.5%~1%各喷1次
西瓜:苗期、每批瓜采后,按照1%浓度喷2~3次
甘薯:收获前40~50天,每隔10~15天按照1%浓度喷1次,防早衰
茶树:新芽萌发到1叶1芽时,每隔7天按照0.3%~0.5%的浓度喷1次,连喷2~4次
桑树:在采叶前15~20天,每隔4~5天按照0.5%的浓度喷1次,连喷3~4次
叶菜类:在苗期按照0.4%浓度喷施
蔬菜:在生长中、后期按照1%的浓度喷施。
此外,在用其它肥料作叶面施肥时,如能适当加人些尿素,则可提高其它养分的利用效率。 因此 ,作叶面施肥时,尿素可以结合化学除草、药剂治虫以及和其它肥料(如磷肥 、钾肥、微量元素肥料等)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但是,尿素用作叶面施肥时 ,要求其缩二脲的含量不超过1%。
特别提醒:
尿素以晴天早晨有露水或傍晚喷肥效果较好。
Ⅸ 尿素要怎样使用
由于尿素是一种有机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只有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转化为碳酸氢铵后,方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与温度、水分、土壤质地有关,一般春秋季节,1周左右分解达到高峰,夏季3天左右,因此尿素作追肥时,应考虑在作物需肥时期提前几天施用。
尿素属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宜作种肥和秧田用肥。因为尿素含氮量高,又含有少量缩二脲,作种肥时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根系生长。
若必须用尿素作种肥时,则要严格控制用量,并避免与种子接触。作基肥每公顷用量225~300千克,作追肥每公顷用量90~200千克,都应深施覆土,防止氮素损失。尿素最适宜作叶面肥施用,不含副成分,易被作物叶面吸收,肥效快,果树喷施浓度为0.5%~1.0%,在早上或傍晚均匀喷洒在作物叶面,在作物生长旺期或中后期,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尿素可与磷酸二氢钾、磷铵及杀虫剂、杀菌剂配合溶解后,一并喷施,可起到施肥、杀虫、防病的作用。
Ⅹ 水稻怎么施尿素肥最好
一般情况下一亩地的用量的话,应该是在30斤左右,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好的,相对来说的话这种效果比较好的,这种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