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培养数感的方法

如何培养数感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19 15:43:13

❶ 锻炼孩子数感有什么好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
让学生学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表现。为了让学生感知信息数字化,教学中我创设了多种数学活动的平台,通过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数就在生活中。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的平台:我让学生动手做钟面、说钟面、拨时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想法,通过认、读、写各种钟的时刻,让学生逐步获取和培养数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联系实际生活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学生喜欢学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如果是他们身边的熟悉的事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每一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诞生均有它的实际背景,所以教学时从实际入手,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概念,感悟新知识。比如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时,可以用熟悉的立定跳远的例子来理解,在不等式中用学生熟悉的天平说明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从比较两个同学的高矮中引出线段大小比较方法等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的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方法很多,质疑、反思也是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一个有效策略。数学活动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反思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真正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质疑、判断、反思,学生通过质疑、反思很自然地就能判断出结果正确与否,相应也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精心设计质疑、判断、反思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在质疑反思中培养自己的估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

❷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不妨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1、从生活中感知数学

例如:对“亿”这个感念的感知,学生普通感到困难。可以举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这样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头发,学生对“亿”就会有初步的感知,然后再继续举例:中国的人口约有13.75亿,全世界人口约有70亿,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三年多的时间。这样学生就能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对这些具体数量有了感知和体验。

2、动手操作建立数感

例如,在学习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后,可以让学生带着尺子在小区里实际测量一下停车位的长和宽,然后计算一下停车位的周长和占地面积,这样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就建立起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3、在估算中加强数感

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估算教学,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意义和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尤其是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提出合适的问题,才能使得学生对估算的意义有深刻的体会,尤为重要的是,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省略解题过程,容许合理的猜想,有利于数感的加强。

❸ 什么是数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什么
数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数的意义;

(2)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

(3)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4)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5)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

(6)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培养数感为什么重要
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也有"数感".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观察认识和理解周围事物,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数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何培养数感
一、联系学生生活,在生活体验中获取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发展学生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和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他们用数学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在交流表达中形成数感

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鼓励估算,在估算中发展数感。

估算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进行精确计算,或没有必要算出精确结果时所采用的一种计算方式,它能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概算或推断。

四、在观察、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五、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解决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强化。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数感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属性素养的提高,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价值。

❹ 如何培养数感

应该从3-4岁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数感

在3岁以前,大多数孩子都以直觉行动思维来理解事物,而到了4岁,孩子基本能够分辨出物件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此时,可以从一个具体的物体开始,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增加孩子接触数字的机会。

在我4岁的时候,妈妈正在剥豇豆,分成两堆。我过来数一下,一堆15根,另外一堆16根,好奇地问妈妈为啥分成两堆呢?总共有多少根呢?

(备注:我当时只会一位数的加法,两位数加法不会)

妈妈说因为需要分2天吃,既然我想学两位数加法,就教一下啦。

然后在白纸上排了个竖式,妈妈和我说个位数+个位数,十位数+十位数,个位数超过10,十位数就进位+1。

通过这个简单的豇豆计算,我就慢慢学会了两位数的运算,之后三位数、四位数都水到渠成。



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

家长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生活中的物与事,启发孩子对数字的兴趣。

当小朋友接触到一项新事物时就特别喜欢实践,反而会缠着家长出题目。我记得,小时候每次出门坐公交车,都主动要求挤到前门去,就是为了能够看到驾驶员和售票员的工号做加减法。80年代出生的人应该都还记得当时工号基本上是四五位数,我在车上看着这些数字,直接靠心算计算四位数加减法。

即使不坐车,平时走路的时候,我一边看着门牌号码,一边也在心算。

在生活中,日历、家长年龄、时钟都含有数字,只要巧妙引导,就能让孩子既理解生活中的数字,又能培养数感,还能增进亲子关系,真是一举三得。

前几天看到朋友圈一张照片,掷骰子是个非常不错的训练小孩口算的方式。通过骰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习加减法,计算一下3个骰子之和,再掷一次后,可以比较两者的大小,计算两者之差。这也是个不错的教学方法哦!

❺ 锻炼孩子数感有什么好方法

锻炼孩子的数感的方法有:

  1. 配合具体数量数数,能做到一 一对应,早期数数要视觉听觉触觉结合。

  2. 开始理解序数和基数的关系,知道数到最后的一个数就是总数。

  3. 给出具体场景,能够清点10以内的物品数量。

  4. 进一步引导孩子理解数字序列的排列规律,记忆数字。

  5. 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计数工具,例如引入数轴。

  6. 改变不同的计数模式,分别以2、3、5和10为间隔进行跳数或间隔数,这是对数列规律的初探。

❻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例如有一个空盒,有一堆糖,有人就会有意识地对两者进行比较,这堆糖装在盒子里能不能装下,能不能装满,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人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个公民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数学地思考,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指出,数感的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解释。
对学生培养数感,不是靠教师讲解获得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例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必须通过实物、图片,使物与数一一对应,甚至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教室门前有几棵树,有几盆花,使学生对10以内的数与身边实物的数量结合起来。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不可能让学生具体数一数实物,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如,联系本校实际,“我校有学生1000人”,让学生回忆一下每星期一,1000人在操场集合是什么样的,像10所这样的学校学生集中在一起就是10000人。这样一些具体的、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如对于60、97、35、6、52这些数,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词语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来表示。1/4这个数,对于不同的整体所代表的实际大小是不一样的,1个苹果的1/4是1/4个苹果,1筐苹果的1/4可能是10个。在教学活动中组织猜数游戏,能很好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如一个同学说:“我想了一个几千几百的数,你们能猜中吗?”
学生甲逐一猜数:3500、3600、4100……显然,无章可循,很费周折。
学生乙则提出几个问题,比较迅速地找到答案。
“这个数比5000大吗?”“对!”
“这个数比7000大吗?”“不对!”
“这个数比6000小吗?”“对!”
…… ……
可见,这种游戏活动,使学生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问题解决的策略,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
让学生学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也是数感的具体表现。观察身边的事物,怎样用数来表示。数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基数)、顺序(序数)、可以用来测量、命名和编码。
如,52可以表示52个人,52路车,52号房间,52ml容量,距离某地52千米,52号足球队员等,又如,(《标准》第22页)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9713321表示“1997年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32号学生,该生是男生”。
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如一位教师在上“大数目的认识”一课时,讨论“100万这个数究竟有多大?”事先让学生回家查找资料,在班上交流。有的学生在《少儿网络全书》中查到:100万次心脏跳动是一个正常人9.9天心脏跳动的次数;100万小时相当于一个114岁的人活的小时数;有的学生拿出爸爸书架上的一本书,书的扉页上注明有100万字,让同学们看一看有多厚,有多少页,展示每页的字数。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对100万这个数有一些具体的感受,同时可以使学生运用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用大数交流,学会表达和交流。

❼ 如何培养孩子数感从这8种活动开始起步

数感对学生的数学发展至关重要,学生代数不及格,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数感。

相关研究表明: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 成绩好的学生在解决数字问题时采用了我们众所周知的数感,也就是理解数字的意义,并可以灵活使用数字;成绩差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用到任何数感。

所以在给孩子做数学启蒙的时候,培养数感是最重要的。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数感呢?这些可实践的做法值得家长们学习。

数数

1.从1开始让孩子大声念出数字;

2.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轮流数数,每个人只数一个数字;

3.随着孩子数字感的加强,每2个数字,5个数字或者10个数字来数,比如5,10,15,20,25,30...

用数字匹配数量

1..鼓励孩子练习对着物品计数,可以将用来计数的物品放成一圈让孩子来数。

2.让孩子辨认2种相同数量的但是不同类别的物品,比如5个数字小熊或者有带5个点的多米诺骨牌。

数字排列

1.给孩子提供一组正确的数字序列线或数字序列图,再给孩子一组散落的数字块让他们对着正确的数字线或数字图匹配排序;

2.遮蔽部分排列的数字,让孩子说出正确是数字是什么。

估算

1.找多个不同大小的透明容器,通过调整不同的放置物来调整难度;

2.可以将容器给到孩子手中,让孩子从不同角度观察从而测算数目。

比较数字大小

1.用小物品来更容易的比较,让他们先用物品数出数字,然后问谁大谁小;

2.教会他们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数学符号和含义。

更专业更系统的数感训练,数感星球都帮你制定规划好了。

数字精灵消消乐

做练习是培养数感必不可少的过程,“数字精灵消消乐”用消除 游戏 的方式,把枯燥的算术练习变得乐趣无穷。

让孩子在 游戏 中轻松掌握十以内的所有加减法,玩出来的数感,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

兔兔练习本

同样是算术练习,相比“数字精灵消消乐”的趣味,“兔兔练习本”更显专业,但又区别于传统的算术练习。“兔兔练习本”通过视觉、交互等方式将无聊的刷题变得生动有趣。

数感一分钟

每周精心挑选一道算术应用题,用孩子们喜欢的元素将数学题变得色彩斑斓。每周数感一分钟,数学学习更轻松。

“数感”这个概念听起来容易,却常常被忽略。因为这是成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在孩子眼中却并非如此。带着孩子一起做数感 游戏 ,为之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吧!

阅读全文

与如何培养数感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思力华的使用方法 浏览:764
扒胎机的使用方法教程 浏览:39
最简单的查找器制作方法 浏览:655
latoja使用方法 浏览:484
故事启发的教学方法 浏览:574
都有哪些种植的方法 浏览:549
企业分析法是选股的方法吗 浏览:110
Wto分析方法内容 浏览:745
图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404
破壁孢子粉的鉴别方法 浏览:254
腘伸肌锻炼方法 浏览:393
婴儿拉肚子的鉴别方法 浏览:261
如何培养正气的方法 浏览:565
oppo的ip地址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83
思维方法特点是什么 浏览:11
简单万用表使用方法完整视频教程 浏览:864
儿童痣治疗方法 浏览:489
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教学 浏览:401
fema安全分析方法 浏览:308
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 浏览: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