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问大神:Abaqus模拟多钉连接件静拉伸钉载分配问题
对每个钉的圆柱横截面建立一个集中力F的H-output输出即可,或者其实F-output也可以
【导读】对于铆钉来讲也许大家都见到过,它是一种钉形的物件,其中一端有帽。当我们在进行铆接的时候,它主要就是利用自身的形变,又或者是过盈来进行相应的被铆接零件的连接。对于铆钉的种类来说有很多,不拘形式。我们经常见到的类型主要有R型铆钉、还有风扇铆钉以及抽芯铆钉等等,这些一般是通过自身的形变来进行被铆接件的连接。对于小于8毫米的一些铆钉来说,大多是利用冷铆的方式的,但是对于大于这尺寸的铆钉来说,一般是用热铆的方式。那么铆钉连接有哪些方法?有什么特点?下面小编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铆钉连接有哪些方法
对于铆钉连接来说有很多的连接方法,分别是普通铆接、密封铆接、特种铆接、干涉配合、手铆法、冲击铆法这几种方法。
普通铆接
对于这种连接方法来说,相应的工艺过程还是简单的,相应的方法也是非常成熟的,另外连接强度也是特别的稳定而且可靠,它的应用范围也是非常广的。此外普通铆接的连接件变形是非常大的。
普通铆接一般是在机体里面的各种组件以及部件之间应用。
密封铆接
对于密封铆接来说,它的特点就是可以消除相应的结构缝隙,能够堵塞相应的泄露途径。此外这个连接的工艺过程还算是比较复杂的,相应的密封材料一定需要在特定施工温度还有湿度等环境下来敷设。密封铆接一般是在需要具有一定封闭要求的这些部位以及相应结构中使用。
特种铆接
这种铆接的效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操作也是非常的简单;可以适应各种结构特殊的一些要求;对于铆钉来说,它的结构还是比较复杂的。相应的制造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但是缺点就是应用的范围较窄。这个连接方式在结构具有特殊要求的一些部位使用。
干涉配合
这种连接方式具有疲劳寿命长,可以对钉孔起到一个密封的作用,进而提高铆接的质量。但我们知道对于铆钉孔的精度还是需要有很高的要求的,相应的铆接前钉跟孔相互配合的间隙要求非常的严格。这种连接方式主要在一些抗疲劳性能要求比较高的组件还有部件上使用。
手铆法
手铆法的工具简单而且方便操作且效率是非常的低。对于小组件或者是托板螺母都会采用这种方法。
冲击铆法
对于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在各种的铆接结构里使用,对于一些较复杂结构也可以使用。跟压铆相比,这种连接方式的质量稳定性很差、而且效率低。
经过上面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铆钉连接有哪些方法?有什么特点等相关信息都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我们大家都知道铆钉的作用,也都见到过相应的铆钉。各种不同的铆钉具有的作用可以说基本相同。
③ 运动用的木地板施工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施工现场交接:为了保证运动地板的安装质量在入场开工前由甲方提供标准基准线(±0),由我方人员按基准线进行场地水平误差检测,场馆的水泥基面二米靠尺水平正负误差不得大于5mm。场地清扫:进场前首先对场地进行清扫,铲除水泥砂浆虚浮物备用。仪器找平:按照甲方要求的正负零对场馆水泥基础面用水准仪进行找平,查出高低差值。放基准线: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每400mm×400mm中心线距放出木龙骨安装线。找基准点:用水准仪以约3m左右在橡胶弹性找平垫处确定水平±0后进行找平。安放下龙骨:下龙骨按照400mm中心间距安放在橡胶找平垫上,两条龙骨接头端部应安放在橡胶垫上,未在橡胶垫上的两条龙骨的结合部的下端应增加木垫块进行加固。
弹性橡胶垫安装:在下龙骨上以橡胶找平垫位置为基准,每间隔400mm安装弹性橡胶垫,用50气钉与下龙骨定固。安放上龙骨:上龙骨间距400mm,上下龙骨成十字交叉型安装,龙骨用100自钻丝进行加固,两龙骨端头交界处用50气钉进行连接,对龙骨端头锯口应进行防腐处理。龙骨找平:在龙骨预安装完成后,进行第三次精确找平,必须将高低误差降至3m水平尺2mm之内,在全部水平达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安装毛地板:为了使木地板负力均匀,毛地板直铺安装,毛板与墙边收口处应预留20-40mm伸缩缝,毛地板安装用U型铁钉固定。铺放防潮膜:将体育木地板专用防潮膜按面板铺设方向进行铺展,接缝应避免重叠,接缝应用压敏胶带粘连。UV漆面板安装:在完成上述工作量后,可进行面板安装,面板的安装基本要求是纵向是场馆的长面,侧向应是场馆的宽面,以减少地板伸缩膨胀率。
④ 现代木结构中的钉连接是指
木结构的连接形式很多,有特定的木与木的连接,如斗拱、榫卯、齿和销等;而现代木结构尤其是轻 型木结构中更多的则是通过钢板及螺栓、钉、销等将木结构联系起来。
北美木结构中常常用到的主要是金属材质连接件。在木结构中,最常用到的连接形式即为钉连 接和螺栓连接。其作用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利用孔壁的 挤压作用造成的摩擦原理,巩固住连接构件。而这两种 连接件主要承受剪力作用。
⑤ 2018-08-23 连接
10.1 螺纹连接
10.1.1 概述
螺纹即可以构成固定连接,如螺纹连接,也可以构成动连接,即螺纹副,螺纹副的运动副元素是螺纹。螺纹连接和螺纹传动都是利用螺纹零件工作的但两者工作性质不同,在技术要求上也有差别。前者作为紧固件使用,要求保证连接强度(有时还要求紧密性),后者则作为传动件使用,要求保证螺纹副的传动精度、效率和磨损寿命等。
10.1.2 螺纹
螺纹的类型。按照螺旋线的旋向,螺纹分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机械制造中一般采用右旋螺纹,有特殊要求时才采用左旋螺纹。按照螺旋线的数目,螺纹还分为单线螺纹和等距排列的多线螺纹。为了制造方便,螺纹的数目一般不超过4。螺纹有外螺纹和内螺纹之分,它们共同组成螺纹副。起连接作用的螺纹称为连接螺纹,起传动作用的螺纹称为传动螺纹,相应的传动称为螺旋传动。螺纹又分为米制和英制(螺距以每英寸牙数表示)两类。我国除管螺纹保留英制外,都采用米制螺纹。
常用的螺纹类型主要有普通螺纹、管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前两种主要用于连接,后三种主要用于传动。除矩形螺纹外,其他螺纹都已标准化。
螺纹的主要参数。按照母体形状,螺纹分为圆柱螺纹和圆锥螺纹。下面以圆柱普通螺纹为例说明螺纹的主要参数:
大径d,D,螺纹的最大直径,即与外螺纹的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大径也称为螺纹的公称直径(管螺纹除外);
小径d₁,D₁,螺纹的最小直径,即与外螺纹的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常用作危险剖面的计算直径;
中径d₂,D₂,过螺纹的轴向截面内,牙厚等于牙间处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中径是确定螺纹几何参数和配合性质的直径;
螺距P,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线数n,螺纹螺旋线的数目。由一条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单线螺纹,由两条沿等距螺旋线形成的螺纹称为多线螺纹。连接螺纹有自锁要求,多为单线螺纹;传动螺纹要求传动效率高,故用双线或三线螺纹。一般线数小于等于4;
导程S,同一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单头螺纹S = P,多头螺纹S = nP;
螺纹升角ψ。螺纹中径圆柱面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轴线的平面的夹角,计算式为ψ = arctan S/Πd² = arctan nP/Πd²;
牙形角α,轴向截面内,螺纹牙形两侧边的夹角;
牙侧角β,轴向截面内,螺纹牙形的侧边与螺纹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对于对称牙形有 β = α/2;
工作高度h,内外螺纹旋合后的接触面的径向高度。
10.1.3 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矩形螺纹(β = 0°)。将矩形螺纹沿中径展开可得一斜面,Fa为轴向载荷,ψ为螺纹升角,F为作用于中径处的水平推力,ρ为摩擦角。当滑块沿斜面等速上升时,由力多边形可得,Fa为阻力,F为驱动力, F = Fa·tan (ψ+ρ) ,作用在螺纹副上的相应驱动力矩为 T = F · d₂/2 = Fa·(d₂/2)·tan(ψ+ρ) ;当滑块沿斜面等速下滑时,轴向载荷Fa变为驱动力,F变为维持滑块等速运动所需的平衡力,由力多边形可得, F = Fa·tan (ψ-ρ) ,作用在螺纹副上的相应力矩为 T = F · d₂/2 = Fa·(d₂/2)·tan(ψ-ρ) 。求出的F值可为正也可为负。当斜面倾角ψ小于摩擦角ρ时,滑块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自行下滑,即处于自锁状态。在自锁条件下,必须施加驱动力F才能使滑块等速下滑。
非矩形螺纹。非矩形螺纹是指牙侧角不为0的三角形螺纹(普通螺纹、管螺纹等)、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若略去螺纹升角的影响,在轴向载荷Fa作用下,非矩形螺纹的法向力比矩形螺纹的大。若把法向力的增加看做摩擦因数的增加,则非矩形螺纹的摩擦阻力可写为:f' = f/cos β = tan ρ',β为牙侧角,f'为当量摩擦因数,ρ'为当量摩擦角。则将矩形螺纹的公式中的ρ改为ρ',就是对非矩形螺纹的受力分析。
为了防止螺母在轴向力作用下自动松开,用于连接的紧固螺纹必须满足自锁条件,即ψ≤ρ'。
以上分析适用于各种螺旋传动和螺纹连接,归纳起来就是:当轴向载荷为阻力,阻止螺纹副相对运动时,相当于滑块沿斜面等速上升,应使用前两个公式。当轴向载荷为驱动力,与螺纹副相对运动方向一致时,相当于滑块沿斜面等速下滑,使用后两个公式。
螺纹副的效率是有效功与输入功之比。若按螺旋转动一圈计算,输入功为2ΠT,有效功为FaS,则螺纹效率为η = FaS/2ΠT = tan ψ/tan(ψ+ρ')。当量摩擦角一定时,效率只是螺纹升角的函数,当ψ = 45°-ρ'/2时效率最高。由于过大的螺纹升角会使制造困难,且效率提高也不显着,所以一般ψ角不大于25°。
10.1.4 螺纹连接的类型和标准件
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四种:
螺栓连接:普通螺栓连接,被连接件上开有通孔,插入螺栓后在螺栓的另一端拧上螺母。结构特点是被连接件上的通孔和螺栓杆间留有间隙,通孔的加工精度要求底,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使用时不受被连接件材料的限制,因此应用极广。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孔和螺栓杆多采用基孔制过渡配合。这种连接能精确固定被连接件的相对位置,并能承受横向载荷,但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双头螺柱连接。这种连接末端拧入并紧定在被连接件之一的螺纹孔中,适用于受结构限制而不能用螺栓或希望连接结构较紧凑的场合。
螺钉连接。这种连接的特点是螺栓(或螺钉)直接拧入被连接件的螺纹孔中,不用螺母,而且能有光整的外露表面,在结构上比双头螺柱连接简单、紧凑。其用途和双头螺柱连接相似,但如经常拆装,易使螺纹孔磨损,故多用于受力不大,或不需要经常拆装的场合。
紧定螺钉连接。紧定螺钉连接是利用拧入零件螺纹孔中的螺钉末端顶住另一零件的表面,或顶入相应的凹坑中,以固定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并可传递不大的力或转矩。
除这四种基本连接形式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的连接。如,专门用于将机座或机架固定在地基上的地脚螺栓连接,装在机器或大型零部件的顶盖或外壳上便于起吊用的吊环螺钉连接。
标准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件的类型很多,在机械制造中常见的螺纹连接件有螺栓、双头螺柱、螺钉、螺母和垫圈等。
螺纹连接件分为三个精度等级:A,B,C。A精度公差小,精度最高,用于要求配合精确、防止振动等重要零件的连接,B级精度多用于受载较大且经常拆装、调整或承受变载荷的连接,C级精度多用于一般的螺纹连接。
10.1.5 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
螺纹连接的预紧。实用上,绝大多数螺纹连接在装配时都必须拧紧,使其在承受工作载荷之间,预先受到力的作用,这个预加作用力称为预紧力。预紧的目的在于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以0防止受载后被连接件间出现缝隙或发生相对滑移。但过大的预紧力会导致整个连接的结构尺寸增大,会使连接件在装配和偶然过载时被拉断。因此,对重要的螺纹连接,装配时要控制预紧力。
通常规定,拧紧后螺纹连接件的预紧应力不得超过其材料的屈服极限σ的80%。碳素钢螺栓:F ≤ (0.6~0.7)σA,合金钢螺栓:F ≤ (0.5~0.6)σA,式中的σ是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A是螺栓危险截面的面积,约为Πd₁²/4,F为预紧力。
预紧力的具体数值应根据载荷性质、连接刚度等具体工作条件确定。装配时预紧力的大小是通过拧紧力矩来控制的,因此,应从理论上找出预紧力和拧紧力矩之间的关系。T≈0.2Fd。对于一定公称直径d的螺栓,当所要求的预紧力F已知时,即可按公式确定扳手的拧紧力矩T。一般标准般手的长度L≈15d,若拧紧力为F₁,则T=F₁L。由公式可得,F≈75F₁。对于重要的连接,尽可能不采用直径过小的螺栓,必须使用时,严格控制其拧紧力矩。
采用测力矩扳手或定力矩扳手控制预紧力的方法,操作简便,但准确性较差,也不适用于大型螺栓连接。为此,可采用测定螺栓伸长量的方法来控制预紧力。所需的伸长量可根据预紧力的规定值计算。
螺纹连接的防松。由于螺纹连接件一般采用单线普通螺纹,且螺纹升角小于螺纹副的当量摩擦角,因此连接螺纹都能满足自锁条件。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纹副在受载时发生相对转动。具体的防松方法和装置很多,就其工作原理来看,主要分为利用摩擦、直接锁住和破坏螺纹副关系三种。
10.1.6 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
以螺栓连接为代表探讨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方法,所讨论的方法对双头螺柱连接和螺钉连接也同样适用。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首先根据连接的类型,、连接的装配情况、载荷状态等条件,确定螺栓的受力;然后按相应的强度条件计算螺栓危险截面的直径或校核其强度。
松螺栓连接强度计算。当螺栓承受轴向工作载荷Fn时,其拉伸强度条件为: σ = Fa/(Πd₁²/4) ≤ [σ] ,其中d₁,螺纹小径,[σ]许用拉应力。
紧螺栓连接强度计算。根据所受拉力不同,分为:仅承受预紧力、承受预紧力和静工作拉力、承受预紧力和变工作拉力三类。
仅承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连接。螺栓危险截面的拉伸应力为 σ = F0/(Πd₁²/4) ,螺栓危险截面的扭转切应力为τ ≈ 0.5σ,螺栓预紧状态下的当量应力为σe = 1.3σ。拧紧时虽同时承受拉伸和扭转的联合作用,但计算时可以只按拉伸强度计算,并将所受的拉力增大30%来考虑扭转的影响,即 σe = 1.3F0/(Πd₁²/4) ≤ [σ] 。预紧力F0的大小根据接合面不产生滑移的条件确定, F0 ≥ CF/mf ,其中F0是预紧力;C可靠性系数,通常取1.1~1.3;m,接合面数目;f,接合面摩擦系数。求出F值后,按照公式计算螺栓强度。当f=0.15,C=1.2,m=1时,F0 ≥ 8F,即这种靠摩擦力抵抗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接,要求保持较大的预紧力,会使螺栓的结构尺寸增加。可以考虑用各种减压零件来承担横向工作载荷,但这种连接增加了结构和工艺的复杂性,也可以采用铰制孔用螺栓来承受横向载荷。螺栓杆与孔壁的挤压强度条件为σp = F/d0δ ≤ [σp],螺栓杆剪切强度条件为τ = F/(m·Π·d0²/4) ≤ [τ],其中d0是螺栓剪切面直径;δ是螺栓杆与孔壁挤压面的高度,取δ₁和2δ₂两者之小值;[σp],螺栓或孔壁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τ],螺栓材料的许用切应力;m,接合面数目。
受预紧力和工作拉力的紧螺栓连接。螺栓总拉力为 Fa = F0 + Fe·kb/(kb+kc) 。Fa是总拉力,F0是螺栓的预紧力,Fe是工作载荷,kb,kc分别为螺栓和被连接件的刚度,均为定值。kb/(kb+kc)称为螺栓的相对刚度,值在0~1之间变动,可通过计算或实验确定,若被连接件的刚度很大,而螺栓的刚度很小,则相对刚度趋于0.工作载荷作用后,使螺栓所受的总拉力增加很少。为了降低螺栓受力,提高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应使kb/(kb+kc)的值尽量小些。螺栓危险截面的拉伸强度条件为: σe = 1.3Fa/(Πd₁²/4) ≤ [σ], 应力幅应满足的疲劳强度条件为: σa = [kb/(kb+kc)]·2Fe
/Πd₁² ≤ [σa], [σa]是螺栓的许用应力幅。
10.1.7 螺纹连接件的材料及许用应力
螺纹连接的材料。有螺栓、双头螺柱、螺钉、螺母和垫圈等。选用螺母的性能等级应不低于与其相配螺栓的性能等级。
螺纹连接件的许用应力。与载荷性质、装配情况以及螺纹连接件的材料、结构尺寸等因素有关。许用拉应力按下式确定,即[σ] = σs/S,许用切应力[τ]和许用挤压应力[σp]分别按下式确定,即[τ] = σs/Sτ。对于刚,[σp] = σs/Sp,对于铸铁,[σp] = σB/Sp。其中,σs,σB分别是螺纹连接材料的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S,Sτ,Sp是安全系数。
10.1.8 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在最小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应力幅越小,则螺栓越不容易发生疲劳破坏,连接的可靠性越高。保持预紧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螺栓刚度或增大被连接件刚度,都能达到减小总拉力的变动范围(即减小应力幅)的目的。减小或增大刚度的同时,要适当增加预紧力,否则残余预紧力会减小,降低连接紧密性。为了减小刚度,可以适当增加长度,或采用腰状杆螺栓和空心螺栓。增大刚度,可以不用垫片或采用刚度较大的垫片。
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采用悬置螺母、减小螺栓旋合段本来受力较大的几圈螺纹牙的受力面或采用钢丝螺套。悬置螺母,螺母的旋合部分全部受拉,其变形性质与螺栓相同,从而可以减小两者的螺距变化差,使螺纹牙上的载荷分布区域均匀。环槽螺母,使螺母内缘下端局部受拉,作用和悬置螺母相似,但效果不及悬置螺母。内斜螺母,螺母下端受力大的几圈螺纹处制成10°~15°的斜角,使螺栓螺纹牙的受力面由上而下逐渐外移。钢丝螺套,主要用来旋入轻合金的螺纹孔内,旋入后将安装柄根在缺口处折断,然后旋上螺栓,具有一定弹性,可以起到均载的作用,还有减振的作用。
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采用较大的圆角和卸载机构,或将螺纹收尾改为退刀槽等,但会使制造成本升高。
避免或减小附加应力。在铸件或锻件等未加工表面安装螺栓时,采用凸头或沉头座等结构,经切削加工后可获得平整的支承面;或者采用球面垫圈、带有腰环或细长的螺栓来保证螺栓连接的装配精度。
采用合理的锻造工艺方法。采用冷镦螺栓头部和滚压螺纹的工艺方法,可以显着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还可以采用氮化、氰化、喷丸等处理,都是提高螺纹连接件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
⑥ 铆钉连接是什么原理
铆接是使用较穿孔直径稍小的金属圆柱或金属管(铆钉),穿过需要铆合的工件,并对铆钉两端面敲击或加压,使金属柱(管)变形增粗同时在两端形成铆钉头(帽),使工件不能从铆钉上脱出,在受使工件分离的外力作用时,由钉杆、钉帽承受产生的剪切力,防止工件分离。
⑦ 螺栓组拧紧时应按什么顺序为什么
螺栓组拧紧顺序,先拧刚度大的地方后拧刚度小的地方,因为螺栓拧紧后自身会有衰减,同一结构面上多个螺栓之间因为预紧力的衰减还会互相影响。
如果刚度相近,则交替均匀拧紧。螺钉按顺序拧紧是为了防止螺栓或螺钉连接紧固不均匀而造成偏斜,达不到预紧力的要求。根据刚度的要求选择拧紧顺序。
形状为U形所以也称为U型螺栓,两头有螺纹可与螺帽结合,主要用于固定管状物如水管或片状物如汽车的板簧,由于其固定物件的方式像人骑在马上一样,按螺纹长度分为全螺纹和非全螺纹两类。
(7)多钉连接载荷分配方法扩展阅读:
螺栓连接的类型:
1、螺栓连接
用于连接两个较薄零件。在被连接件上开有通孔。普通螺栓的杆与孔之间有间隙,通孔的加工要求低,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应用广泛。
铰制孔螺栓(GB/T 27)孔与螺杆常采用过渡配合如H7/m6,H7/n6。这种连接能精确固定被连接件的相对位置。
2、双头螺栓连接
用于被连接件之一较厚,不宜于用螺栓连接,较厚的被连接件强度较差,又需经常拆卸的场合。在厚零件上加工出螺纹孔,薄零件上加工光孔,螺栓拧入螺纹孔中,用螺母压紧薄零件。
在拆卸时,只需旋下螺母而不必拆下双头螺栓。可避免大型被连接件上的螺纹孔损坏
3、紧定螺钉连接
利用拧入零件螺纹孔中的螺纹末端顶住另一零件的表面或顶入另一零件上的凹坑中,以固定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有的可任意改变零件在周向或轴向的位置,以便调整,如电器开关旋钮的固定。
4、沉头螺钉
用于强度要求不高,螺纹直径小于10mm的场合。螺钉头部或局部沉入被连接件,这种结构多用于要求外表面平整的场合,如仪表面板。
5、自攻螺钉
用于连接强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但一般应先预先制出底孔。若采用带钻头部分的自钻自攻螺钉,则不需预制底孔,用于有色金属,木材等。
⑧ 提高承受动载荷的螺栓连接疲劳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影响联接疲劳强度的因素很多,如材料、结构、尺寸、工艺、螺纹牙间、载荷分布、应力幅度、机械性能,而螺栓联接的强度又主要取决于螺栓的强度。
1、改善螺纹牙间载荷分布不均状况
工作中螺栓牙要抗拉伸长,螺母牙受压缩短,伸与缩的螺距变化差以紧靠支承面处第一圈为最大,应变最大,应力最大,其余各圈(螺距P)依次递减。
a) 悬置螺母——强度↑40%(母也受拉,与螺栓变形协调,使载荷分布均匀)
b) 环槽螺母——强度↑30%(螺母接近支承面处受拉)
c) 内斜螺母——强度↑20%(接触圈减少,载荷上移)
d) (b)(c)结合螺母——强度↑40%
e) 不同材料匹配——强度↑40%
2、降低螺栓应力幅
由前知,两种办法,或同时使用效果最佳
(1)降低螺栓刚性——作图法分析
即
(1)条件: 、F、 不变, 、Q减小,
(2)获得: ,抗疲劳强度提高
(3)措施:用竖心杆、细长杆、柔性螺栓联接等。
(2)增大凸缘刚性
即 ——螺栓联接耐疲劳强度↑
1)条件: 、F不变, 、Q↓,
2)使得: ,提高螺栓联接耐疲劳强度
3)措施:采用高硬度垫片、或直接拧在铸铁
3、同时使用Cb↓,Cm↑:增大凸缘刚性、减小,螺栓刚性,且适当增加 ↑
即同时θm↑(Cm↑), θb↓(Cb↓),则ΔF↓↓,σa↓↓,使螺栓联接耐疲劳强度大大提高↑↑
条件:Q、Q'P、F不变,QP↑,
使得: , ,增大了螺栓联接抗耐劳强度
措施:提高被联接件刚性Cm↑,降低螺栓刚性Cb↓,同时QP2>QP2——理想方法。
3、减小应力集中
螺纹牙根、收尾、螺栓头部与螺栓杆的过渡处等均可能产生应力集中。
1)加大过渡处圆角
2)改用退刀槽↑20~40%(螺纹收尾处)
3)卸载槽
4)卸载过渡结构。
4、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
1)用挤压法(滚压法)制造螺栓,疲劳强度↑30~40%
2)冷作硬化,表层有残余应力(压)、氰化、氮化、喷丸等。可提高疲劳强度
3)热处理后再进行滚压螺纹,效果更佳,强度↑70~100%,此法具有优质、高产、低消耗功能。
4)控制单个螺距误差和螺距累积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