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养蜜蜂的方法有哪些
1、蜂群挑选
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养殖蜜蜂的,也并不所有的蜜蜂都适合在当地养殖的,那么蜂群的挑选就显得至关的重要。首先我们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最好是选择当地的蜂种进行养殖,其次就是可以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生长的蜜蜂,这样才能提高蜜蜂养殖的成功率。最后就是在选择蜂群的时候,尽量选择出入勤快的、花粉采集多的蜂群。
2、蜂箱选用
蜂箱的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蜜蜂养殖的一个基础条件。因为蜂箱我们通常都是露天放置的,而蜜蜂它基本的生活都是在蜂箱中搞定的,所以选择蜂箱的首要的要求就是材料要坚实但质地要轻。其次就是对于刚入门养殖蜜蜂的新手来说,最好还是选用活框蜂箱,这样有利于巢脾的调换,在管理的和取蜜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3、蜂群转移
蜂群转移就是要将采购回来的蜂群或者说是野生诱捕回来的蜂群转移到选好的活框蜂箱中去的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为了使蜜蜂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那么我们会连带这蜜蜂的巢脾一起放入蜂箱中,这样蜂群也可以尽快的恢复正常的活动,不会留恋之前筑巢的地方,因为它的巢脾已经一起搬过来了。
4、补助饲养
补助饲养其实就是针对蜜蜂采蜜期间的一个补充饲养的过程。我们我们通常是在晚间进行蜂蜜、糖水、花粉等人工喂养。尤其是在采蜜比较少的时候,比如说冬季,那么我们也需要采用补助饲养来维持蜜蜂的生存以及提高产蜜量,而这时的补助饲养四叔一般是早晚各一次。
5、奖励饲养
奖励喂养一般就是两个阶段,分别是春季繁蜂期和秋季繁蜂期。春季繁蜂期进行奖励饲养,是为了更高的提高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而秋季繁蜂期,则是为了使蜜蜂能顺利的越冬,提高来年的经济效益。奖励饲养其实和补助饲养的方式十分的相似,都是利用蜂蜜、糖水、糖浆等进行喂养,但奖励饲养的话,只在每天傍晚进行饲喂。
Ⅱ 如何养殖蜜蜂
挑选蜂群:挑选出入勤快的、采集花粉多的蜂群。 蜂箱选择:制作蜂箱的材料要坚实,最好选择活框蜂箱。 蜂群转移:连带着蜜蜂的巢脾一起放入蜂箱中。 补充饲养:在采蜜较少的冬季,每天早晚都为蜜蜂投喂糖水、花粉等。
1、挑选蜂群
蜜蜂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养殖的,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本土的蜂种进行养殖,能有效提高成活率,然后在选择蜂群时,要挑选出入勤快的、采集花粉多的蜂群。
2、蜂箱选择
蜂箱是养殖蜜蜂的基本条件,一般蜂箱在露天放置,蜜蜂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里面的,因此制作蜂箱的材料要坚实,但是质地要轻,最好选择活框蜂箱,有助于巢脾的调换,使后期管理更加的轻松。
3、蜂群转移
蜂群转移意思是将买回的蜂群,或者野外捕捉的蜂群,转移到准备好的蜂箱中,为了让蜜蜂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将连带着蜜蜂的巢脾一起放入进去,使蜂群尽快的恢复正常活动。
4、补充饲养
一般在晚间为蜜蜂投喂糖水、蜂蜜、花粉等,如果在采蜜较少的冬季时,要采用补充饲养来保证蜜蜂能正常的生活和提高产蜜量,补充饲养大多在早上和晚上各进行一次。
Ⅲ 42和46蜜蜂箱怎么选
于强群是45的好,一般都是用42的,各有优势
49的巢框和42的巢框养蜜蜂,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区分。养蜜蜂巢框大小长短,对养蜜蜂没有什么影响,用什么样的巢框,用49的箱子,就得用49的巢框,如果用42的巢框,那么巢框就掉下去了,取决于蜂箱的大小长短,更决定于养蜜蜂的经验和技术。没有技术就是用上金框子也养不好蜜蜂。
Ⅳ 蜂箱的大小需保证蜜蜂可以正常生长,应该怎么选择蜂箱
对于蜂群来说,一般蜂群的大小具有较强的区域特点,而这种区域性特点往往随着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的趋势,主要原因蜂部落认为是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因为南方地区天气炎热,如果群势太强,必然造成蜂群内温度过高,蜜蜂生存比较困难,而小群利于蜂群散热,所以往往南方地区的蜂群群势都不是很大,一般四五脾蜂就发生分蜂,但是北方地区由于天气比较冷,蜜蜂大群更加利于保温,所以蜂群能够维持较大的群势。
Ⅳ 养蜂技术
蜂是要靠采蜜生长的。但不是很个季节都有花粉。还有就蜂是怕冷,如果是冷天一定要给蜂保暖。在春季的时候,气温相对比较低,花粉相对比较少,蜂应该要怎么养呢?
春季养蜂技术
一、抖蜂紧脾
早春或倒春寒天气,会使蜜蜂易受低温或寒潮的袭击,产卵圈往往因受冻而难以休息,对蜜蜂产卵十分不利。在春繁期间,将每2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给每群蜂喂糖水(蔗糖∶水为1∶1)或对水蜂蜜250~300毫升。2小时后,待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升高,即可进行抖蜂紧脾。紧脾时,只选留1张脾即可,多余的脾全部提出,这样能促使蜂王快速产卵。一般蜂王在紧脾后1~3天即可产卵。
二、封箱保温
将紧脾后的1张脾放在蜂箱中央,此时蜂足以保护巢脾。靠近邻箱的一侧放隔板,另一侧放一隔板,板外再放保温物。箱外保温的做法是:箱底垫草,两蜂箱之间填杂草,用塑料布防潮保温,在阴雨天或较冷的傍晚,用塑料布将蜂箱全部覆盖,但要谨防堵死巢门。傍晚视气温情况,可关闭巢门。
春季养蜂技术
春季养蜂时应注意的事项
1、防晒:中午时还必须用湿布覆盖箱顶。
2、消毒:防治螨虫,用杀螨剂连续杀虫2-3次。在晴天、气温14℃以上天气里,要清除箱底死蜂、蜡渣、霉变等污物,保持箱底清洁。
3、保温:早春低温季节里,用草帘将蜂箱左、右及背面盖上,并在箱底垫上干草保温。夏季采用遮阴、洒水等措施,为蜂群生产和繁殖创造适合的温度和湿度。
4、取蜜:放养蜜蜂时,要慎选环境,防止蜜蜂农药中毒等,影响蜂蜜品质。要及时取蜜,在鲜花盛开的季节,每隔3-4天就可以取一次蜂蜜。
春季养蜂技术
组织蜂群越冬
1、组织越冬蜂群霜降过后,用抽出的有三分之二封盖蜜的6张大蜜脾,换下越冬12脾蜂的群势。下2上4,蜂路25毫米,并且把要储备的蜂王放在继箱。继箱内的4张蜜脾,中间巢脾用铁纱王笼储备蜂王,巢箱放2张大蜜脾,1脾1只王,这样每个巢脾上有两层蜂,蜂群结团之后,蜂团占巢脾的三分之二。越冬蜂不酿制加工越冬饲料,减少越冬蜂的劳损,保存实力,越冬蜂寿命长,越冬安全。
2、冻蜂立冬以后,蜂群开始结团,箱底铺上塑料布再坐上10厘米厚的碎干草。为防止鼠害,把巢门用铁皮钉成高5毫米、长3、5厘米的低巢门,覆布全部换成纱盖。倒转箱体,使巢门朝后,一般倒转箱体后,巢门应朝西北方向,为了防阳光照射巢温升高,要用草帘遮住蜂箱的后壁。立冬到冬至是冻蜂阶段,昼暖夜凉,巢温应控制在25℃以下。越冬蜂团结在巢继箱之间,通风干燥,比较安静,巢门朝西北方向,不受阳光照射的刺激,工蜂很少出人,能够顺利度过冻蜂阶段。
3、蜂群越冬从冬至到立春是蜂群的越冬阶段。冬至以后,最高温度在6℃以下,纱盖要换成覆布,折起后边两角通风。继箱的边脾要加隔板,当最低温度达到零下5℃时,继箱的覆布上再加上棉垫,箱外进行包装,用草帘和塑料布包住箱体的上边、后边、左右侧。箱体包装在白昼内升温慢,黑夜和低温时起到保温作用,大大减少巢箱温度的变幅和蜂群的活动,保持蜂团安定,节省饲料,寿命工蜂延长,死亡减少,蜂群越冬安全。
春季养蜂技术
蜜蜂有什么作用
蜜蜂是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昆虫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伙伴,它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几十倍。它所生产的蜂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人们常用的医疗保健滋补用品,它所产的蜂花粉也被人们誉为“微型营养库”,它所生产的蜂王浆更是人类的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它的毒液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所以蜜蜂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春季养蜂技术
春季的时候要对蜂添加人工花粉脾还要加入糖水或蜜水。因为开春后蜂就开始产卵。一定要保证饲量。蜜蜂对植物是很重要的,它产的蜜是大家也是很的营养的。蜜蜂是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昆虫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
蜂是要靠采蜜生长的。但不是很个季节都有花粉。还有就蜂是怕冷,如果是冷天一定要给蜂保暖。在春季的时候,气温相对比较低,花粉相对比较少,蜂应该要怎么养呢?
来源:网页链接
Ⅵ 怎么养蜜蜂
蜜蜂是群体生活的昆虫,个体是无法生存的,如何养蜜蜂,我建议首先要了解蜜蜂的品种和生活习性。
1.蜜蜂的类别多,但是在中国普遍以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为主。
2.蜂群有三种组成,即一只母蜂,大批工蜂和少数在繁殖期培育的雄蜂。
3.母蜂是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母蜂体比工蜂略长和重。中母蜂体长1.7——2.3厘米,重245毫克左右。意母蜂长2.0——2.6厘米,体重300毫克左右。母蜂职能是产卵,生殖器发达。高质母蜂在产卵盛期,一天产1500——2000粒。母蜂的品质和产卵能力,决定蜂群强壮群体和产量的高低。没有工蜂,母蜂产子是无法实现的。母蜂不能育养蜂卵,一生也要工蜂扶养。
4.工蜂生殖器官是有缺陷的,同常情况下是不产卵的。工蜂体小。中工蜂,初体重约80毫克,长1.0——1.3厘米。意工蜂初体长1.2——1.4厘米,体重约110毫克。工蜂负责各项工作,如:采蜜、花粉。制蜂粮,育蜂儿,喂母蜂,修巢,守巢,调节巢穴温湿度等。工蜂数量最多,少的几千只,上万只。蜂群的采集能力取决于工蜂数量的多少和品质的好坏。培养强大的蜂群,是蜂产品的高产。
5.雄蜂是蜂群的雄性个体,雄蜂的职能是与新母蜂交配,其个体与母、工蜂不同,翅大,体壮,以达到与母蜂交配。雄蜂的好坏,对新分群育养后代优劣有直接影响。雄蜂与母蜂交配以外,不做其它的事,食量是工蜂的好几倍,还要工蜂来喂。
蜂群共同生活,通过触角、动作,蜂王分泌物,能够在全蜂群中极速传达,以达到蜂群和谐。
Ⅶ 蜜蜂好养吗,养蜜蜂的方法
1、要让蜜蜂进行适量的飞行
每年春天是蜜蜂繁殖的关键时期,而这时的蜜蜂在经历冬天的时候,会在肠道内沉积大理的垃圾,这些垃圾的存在不利于蜜蜂的生长与繁殖。大家可以选择在气温超过十度的晴朗天气中,把蜂箱放在阳光下中,促使蜜蜂出外飞行,而在飞行的过程中,它体内的垃圾就会得到排泄。
2、蜂巢的保温十分重要
蜜蜂繁殖期所在的春天,是一个天气与气温多变的时候,特别是早春时节,外界气温是比较低的,根本达不到蜜蜂幼虫生长所需要的温度,这时就需要养殖户对自己的蜂巢进行加温处理。最简单的保温方法就是在蜂箱外用稻草进么包围,或者是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另外养殖户在早春时还应该避免频繁的开关巢门,不然蜂箱中的热量也会随之流失。
3、育王分蜂利于蜜蜂的繁殖
在春季蜂群之中的蜂王大多是前一年培育出的蜂王在,经过两个季节的产卵之后,这个蜂王的产卵高峰期基本上已经要结束了。养殖户在这里最好早做育王与分蜂处理,这样才能大加大蜜蜂繁殖的基础上,增中蜂群与蜜蜂的数量。
Ⅷ 养蜜蜂方法
一、蜂种的选择
想从事养蜂,在确定了养殖场地(定地、转场)之后,结合场地的蜜源情况就可以确定生产的蜂产品及养殖方式,进而确定蜜蜂的种类。
中蜂能够生产蜂蜜、蜂蜡,利用零星蜜源,管理省工。适合山区、定地饲养。其抗蜂螨病、白垩病和爬蜂症,但不抗囊状幼虫病。
意蜂可以生产蜂蜜、花粉、王浆、蜂胶、蜂毒、蜂蜡和蜂蛹等,能够采集利用大宗蜜源,产量高。适合转地放蜂。其抗囊状幼虫病,但不抗蜂螨病、白垩病、爬蜂症。目前占总群数三分是二以上。
其他还与喀蜂,高加索蜂等,关于蜂种后续详细介绍。
二、蜂群购买的时间及数量
购买蜂群的时间,南方宜在上半年的2~3月或下半年的9~10月;北方宜在上半年的4~5月。因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外界气温和蜜粉源条件比较好,饲养容易成功。
初养蜂,应从饲养少量蜂群开始,一般以10群以内为宜,待取得一定经验和初步掌握养蜂技术以后,才逐步繁殖或增加蜂群的数量。
三、挑选蜂群的方法
应在晴暖天气的中午到蜂场观察,首先在箱外观察,确定蜜蜂飞行、采集正常,无爬蜂现象。初步判断后,开箱检查。
1、箱外观察
蜂多而飞行有力有序,蜂声明显,工蜂健康,有大量花粉带回;蜂箱前无爬蜂、酸和腥臭气味、石灰子样蜂尸等病态。
2、开箱检查
(1)蜂王
颜色新鲜,体大胸宽,腹部秀长丰满行动稳健,产卵时腹部伸缩灵敏,动作迅速,提脾安稳,产卵不停。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2)工蜂
体壮,健康无病,新蜂多,性情温驯,开箱时安静、不扑人、不乱爬,体色一致。
(3)子脾
封盖子脾应整齐,无花子现象,幼虫发育饱满、色泽正常,无幼虫病。(花子是指幼虫、蛹、卵和空巢房相间混杂,白头蛹是蜜蜂将封盖清除露出白色蛹头,这些都是蜂病或受到天敌危害的表现。)
(4)巢脾与蜂箱
蜂箱和巢框要求标准、严密、牢固,检查巢脾是否平整、是否过旧、雄蜂房是否太多。
(5)群势
选购蜂群的季节和目的不同,对群势的要求也不同。在春季购买蜜蜂以备采集夏季蜜源时,群势应在4框蜂以上,以保证在流蜜期前繁殖为强群。接近流蜜期购买蜜蜂时,应选择10框蜂以上且包含8张以上子脾的蜂群。 早春不小于2框足蜂,夏秋季节大于5框。
(6)饲料
检查箱内饲料是否充足。
四、定价
买蜂以群论价,脾势群的基本单位,脾的俩面爬满蜜蜂(不重叠、不露脾)为1脾蜂,意蜂约2400只,中蜂约3000只。买蜂也以重量计价(如笼蜂),一般是1千克约有10000只意蜂,有中蜂12500只,占4个标准巢框。
不论是以脾计价还是重量计价蜂群内蜜蜂、子脾、蜂蜜的数量以及蜂箱的质量是决定蜂群价格的主要因素。
Ⅸ 养蜜蜂要注意风向和高度吗蜂箱口朝南方还是朝东方好
养蜜蜂要注意风向和高度,蜂箱口朝南方。排列蜂箱时,巢门方向一般朝南,也可朝东。注意,巢门不能朝西,以免下午的阳光直射巢门,使巢温过高。蜂群运回后,如果场地宽敞,蜂箱可以单箱排列。要求前排与后排错开,各排之间相距2-3米,蜂箱之间相距1-2米,便于蜜蜂认巢和人员管理。
选购蜂群的时间最好在早春,气温日益回升,并趋于稳定,蜜源植物开始开花时购买。这个时期购买,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当年见效。也可以在夏、秋季节购买,但应当注意,当年至少还应有一个主要蜜源。
这样,即使不能得到很多商品蜂蜜,至少能够保证蜂群越冬需要的饲料储备。注意,全年蜜源结束以后不宜买蜂。因为这时买蜂除了购买费用外,还要买糖喂蜂。越冬时,蜂群还可能死亡。
(9)如何挑选蜂箱方法扩展阅读
不同的地区所养殖的蜜蜂蜂种不同,主要是因为各个蜂种之间的耐寒、繁殖、采蜜、吐浆等等方面的差异。一般说来华北地区最好以黑色蜂种为好,此蜂种耐寒性较强,但是相比之下耐热性就比适合华南(亚热带)生长喂养的中蜂差,比如华南很多地区喂养的就是中蜂。
在其他蜜源丰富的平原和浅山区,适合饲养意大利蜜蜂。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选择合适的蜂种,就能充分发挥各自蜂种的优良性能。
养蜂场所的环境条件与养蜂的成败及蜂产品的产量密切相关,所以应选择蜜源丰富、环境适宜的地方建立蜂场。 养蜂场地周围2.5千米半径范围内,全年至少要有一两种大面积的主要蜜源植物。养蜂场地要求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不积水,小气候适宜。
西北面最好有院墙或密林,山区应选山脚或山腰南向的坡地上,背有挡风屏障,前面地势开阔,阳光充足,场地中间有稀疏的小树。
冬春可防寒风吹袭,夏季有小树遮荫,免遭烈日爆晒,是理想的建场地方。蜂场附近应有清洁的水源,若有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溪,更为理想,可供蜜蜂采水。蜂场前面不可紧靠水库、湖泊、大河。
Ⅹ 如何养蜂养蜂的方法
一、如何选择理想的养蜂场地
养蜂无论是定地饲养,转地饲养,蜂群的繁殖和越冬等场地的选择,都是养蜂生产成败之关键。一个理想的养蜂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蜜粉源丰富,水源良好,交通便利,地势高燥,地形开阔,在半径2—3公里内没有其它蜂场,没有农药污染。如果定地饲养一定要选择在阳光充足,正面有开阔的南麓山坡,北面有山挡住西北风,夏季又有南风吹达,正属冬暖夏凉之地。同时还要考虑全年至少要有一种以上的主要蜜源和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源,才可能保证蜂群的繁殖和获得大量的蜂产品。但是如果蜂场高度集中,蜂群密度太大,即使蜜源条件再好,也难免产生“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这些因素对于养蜂人来说是必须要考虑到的。此外,养蜂场的环境必须要安静、清洁,不宜把蜂场设在靠近铁路、牧场和蜜蜂敌害较多的地方,特别是农药仓库和蜂产品加工厂附近(因为加工蜂蜜时有大量蜜香飘出,引诱蜜蜂而至,易进难出,造成大量蜜蜂致死)。在山区养蜂,还应注意防洪和防火。
二、怎样选购好的蜂群
选购蜂群时,首先要作蜂箱外部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快,带花粉回巢的工蜂比例大,一般是好的;开箱察看时,如蜜蜂安静,不扑人,表示蜂群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工蜂体色新艳,封盖子脾整齐,连成大片,表示蜂群健康;蜂王体壮,行动稳健,产卵整齐,动作迅速,全身密布绒毛,颜色鲜艳,说明蜂王年轻,体质好。此外,还要观察老蜂与幼蜂,糖脾与子脾的比例,体色鲜艳,幼蜂与子蜂比例大的为好蜂群。此外刚开始学养蜂者,买蜂时最好要求带一部分空的旧巢脾。
三、养殖期怎样检查蜂群
随着季节的变换和外界蜜源的交替,蜂群内部也就会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在春季分蜂热产生之前和主要流蜜期的开始与结束,以及蜂群越冬前的准备等,都必须对蜂群进行仔细的检查,以便更好地掌握蜂群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根据不同情况,检查可分为全面检查、局部检查和箱外观察等三种方法。
1、全面检查:对蜂箱各巢脾进行检查,叫全面检查。全面检查应选择风和日暖,气温在14℃以上的时候进行。检查前须准备好应有的工具,检查员一定只能站在蜂箱的侧面,并背靠阳光。操作要细心,动作要稳、准、轻快。当蜂箱装满巢脾时,应先取第二脾,暂放蜂箱旁边,或放在待用箱内,如没满脾的箱,只要将边脾向箱边推移。检查各巢脾时,两手紧握脾框的框耳,垂直提脾。先观察巢脾一面,观察时与眼睛保持约一尺远的距离。看完一面后,再将上梁竖起,并以梁为轴向外转半圈,然后两手放平观察另一面。观察时要看虫、卵、蜂、花粉和蜂王的情况。分蜂季节要看有无自然王台。放回巢脾时,要注意莫挤压蜜蜂,蜂路宽窄要造当。
2、局部检查:只需了解蜂的某些情况,或者在外界气温低又缺蜜源,而不宜作全面检查时,只提少数巢脾进行检查,叫局部检查。检查时如发现巢脾边角有存蜜,说明不缺饲料;巢脾中间有新产的巢,说明有蜂王存在;巢脾上出现有新蜡,表示蜂群有修造巢脾能力。
3、箱外观察:进行箱外观察,可以通过巡视蜂箱,观察蜜蜂在巢门口的活动来判断蜂群情况。如采集蜂出入繁忙,采集量大,甚至有回巢落在踏板上并有啪啪响声,这就表示进入大流蜜期;工蜂在巢门口来回爬行,显得焦急不安,这可能失王的表现;如巢内发现不时爬出翅膀残缺的幼蜂,是受蜂敌危害的象征;箱内箱外经常发现蜘蛛和粉沫粪便,则有巢虫危害象征;不分气候,蜜蜂随时飞出巢外,而巢门前一、二米处发现有新死的蜂,搬起蜂箱又感觉很轻,则可能是巢内缺蜜。早春或越冬进行箱外观察,对及时了解蜂群情况是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