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学好普通话
普通话并不难学。但是有许多上海人就是学不好。学了许多年,说起普通话总是发音不标准,原来是我们从小所说的方音在作怪。普通话发音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而我们上海人从小所说的却是上海话。上海话属于“吴方言”。这种方言的发音跟北京语音有一些地方不同。受到吴方言的影响,我们的普通话发音就难免“不地道”了。这些“不地道”的地方,就形成了“上海腔”。所以要学习标准、地道的普通话发音,我们就一定要摆脱上海话发音的影响。
要想克服方言影响,当然先得知道上海话发音跟普通话发音主要有哪些不同。其实上海人要想学好普通话,在发音方面只要掌握下面三个要领就可以了。
第一个要领是学会“翘舌音”。在普通话里,有许多字音发音的时候舌尖是往里面缩的,听起来声音很柔和,这就是声母zh、ch、sh。但是上海话里面没有这一组声母。上海人说话的时候,碰到这些字就发成类似的“平舌音”声母z、c、s。虽然听起来差不多,可是“平舌音”发音的时候舌尖平伸,并且有时候会碰到上面的牙齿,发出丝丝声,听上去就远不如“翘舌音”好听了。
更重要的是,发音不标准还会叫人误会你的意思。例如上海人常常把“吃(c师)饭”说成“ci(粢)饭”,其实“chi饭”是一日三餐,而“d饭”却成了糯米饭包油条的早点了。
我们看看“常用词语100个”:从“制止”到“赏识”,每一个音节声母都是“翘舌音”;从“制造”到“成材”,每个词语都由一个翘舌音和一个平舌音组成,是“翘”+“平”的格式;从“自主”到“私事”,则是“平”+“翘”的组合。我们用三个词语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制止”是“翘”+“翘”的格式。这两个字声母都是“zh”。“制造”是“翘”+“平”的格式:前一个音节声母是“zh”,后一个音节声母是“z”。“自主”是“平”+“翘”的格式:
前一个音节声母是“z”,后一个音节声母是“zh”。如果我们把“制”的声母说成了“平舌音”,那“制造”就变成了“自造”;如果把“自”的声母说成了翘舌音,那“自主”就变成了“至嘱”。完全是别的意思了。
我们可以利用“常用词语100个”中的三种组合方式来练习平翘舌音的发音。
第二个要领是嘴唇活动要积极。这是发准“复韵母”的关键。普通话里有大量的复韵母,上海话里的复韵母没有那么多,特别是普通话里有很多复韵母发音时嘴唇活动要从大到小,例如“ai、ei、ao、ou”等,但是在上海话里就没有这样发音的复韵母。所以,上海人发这样的复韵母往往出现嘴唇活动不积极的现象,听起来就是“发音不到位”。由于发音不到位,就会使得原来有很大差别的韵母变成差不多的音,以致造成意思的混淆。
我们看看“常用词语100个”中从“哀求”到“有些”的词语,它们的韵母都是复韵母。我们用“好多”为例来说明一下:“好”
的韵母是复韵母“ao”,发音时,嘴唇从大到小;“多”的韵母是“uo”,发音时嘴唇从小到大。但是在上海话里这两个音节的韵母都不是复韵母而是单韵母,发音时嘴唇不需要变化;受到上海话的影响,许多人在说普通话时嘴唇活动也就不积极。把“好多”说得像“虎都”,本来区别很大的两个韵母几乎变得完全一样了。
这种“发音不到位”的状况还表现为在发音时丢掉了一些不应该丢掉的东西。例如“对待”的“对”里有一个“u”的音,但是许多上海人因为上海话里面没有这个音,在说普通话肘也丢掉了“u”,把“对待”说得好像“待待”。
学习发好复韵母的关键是嘴唇不要“偷懒”。我们可以利用“常用词语100个”从“哀求”到“有些”的词语来反复练习。
第三个要领是分清前后鼻音。普通话里有两类鼻韵母,一类带着前鼻音韵尾,例如"an、en、ian、in”,叫做“前鼻音韵母”;另一类带着后鼻音韵尾,例如“ang、eng、iang、ing”,叫做“后鼻音韵母”。但是在上海话里韵母却没有“前后”之分。两个上海人见了面,一个问:“您贵姓?”一个回答:“免贵,姓陈。”另一位还非得再问:“是耳东陈还是禾旁程?……”怎么这么啰嗦?要是两位北京人见了面,就绝不需要说这么多。因为在普通话里这两个姓发音是不一样的。“陈”是前鼻音而“程”是后鼻音。别人告诉你“我姓陈”一听就明白是“耳东陈”,因为他发的是“前鼻音”;要是“禾旁程”呢?就一定发出“后鼻音”了。可是,就因为上海话没有前后鼻音的差别,不论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都说成不前不后的“中鼻音”,于是人们就不得不用“拆字”的方法借助汉字来区别。
上海人最不容易分辨的是in、ing和en、eng这两对鼻韵母。我们可以利用“常用词语100个”最后的词语来分辨它们。从“仅仅”到“拼音”,每个音节韵母都是前鼻音门。从“明星”到“经营”,每个音节韵母全都是后鼻音ing。如果把它们的韵母前后鼻音交换一下,它们的意义马上就变了。例如“经营”,两个音节都是后鼻音。如果我们把后鼻音韵母换成前鼻音韵母,那么“经营”就变成了“金银”。我们对比一下:
jingying jinyin
经营——金银
要想发准前后鼻音,要注意:发后鼻音的时候嘴要张大一点,舌头往后拉,快结尾的时候舌根抬起来顶住上腭;发前鼻音的时候嘴不要张得很大,舌头往前推,快结尾的时候舌尖抬起来顶住上齿背。
从“进行”到“听信”,是in+ing和ing+in的组合。前五个词语是前鼻音在前;后五个词语是后鼻音在前。同样,如果变换次序,也会造成意义的改变。例如“心情”和“辛勤”、“平民”和“贫民”的区别就是组合方式不同,我们对比一下:
xinqing xinqin
心情——辛勤
pingmin pinmin
平民——贫民
从“本身”到“整整”,是en和eng的练习。其中,前七个词语每个音节韵母都是前鼻音即;后三个词语每个音节的韵母都是后鼻音eng。(由此可见在常用词语中前鼻音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后鼻音,上海人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应该是前鼻音。)
最后10个词语是en+eng以及eng+en的组合。前四个词语是前鼻音en在前;后六个词语是后鼻音eng在前。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练习分辨前后鼻音。
除了字音的问题之外,要把普通话说好,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的问题。
“轻声”是普通话重要的特点。普通话的节奏感很强,也很有音乐性,这跟“轻声”有很大的关系。“轻声”使普通话里有些音节会变得又轻又短。这样,非轻声的音节又重又长,轻重对比,长短交错,就产生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同时“轻声”和“非轻声”还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我们嘴里的舌头,这“头”就不能说得跟“头发”的“头”一样重。要说得一样,那“舌头”听起来就像是“蛇头”,跟偷渡沾上了边似的。我们一定要把“头”说得又轻又短,那怎样才算“又轻又短”呢?我们的标准是听不出这个音节原来的声调。例如“头”原来是第二声,在“轻声”的状态下,你要让别人听不出“第二声”,就算你发对了。
哪些词语是轻声词语?有的有规律,有的就要靠记忆了。在“常用轻声词100个”中我们列举了1m个S玫那嵘�视铩F渲星?SPAN lang=EN-US>20个词语是有规律的轻声词。例如带上“子、儿、头”的名词——包子、孩子、舌头、码头,表示多数的“们”——我们、他们,动词后面的“了”——为了,重叠词——爸爸、妈妈,表示所属的“的”——你的,一些连绵词——玻璃等。
“儿化”也是普通话发音的特点之一。普通话里把一些词语加上“儿”音。有的表示“小”,例如“小辫(儿)”,有的表示“少”,例如“一会(儿)”,还有的表示喜爱,例如“小孩(儿)”。
有的“儿化”和不“儿化”可以区别意义。例如“盖上盖儿”,前一个“盖”不“儿化”是动词,表示一个动作;而后面的“盖”儿化了,这时,它表示的是一种物件,成了名词。
我们在“常用儿化词100个”中给大家列举了100个常用的普通话儿化词语。这些词语有的直接写上了“儿”,例如“这儿”、“那儿”、“哪儿”;有的没写上“儿”,例如:“大伙”、“一块”,但是无论是否写出“儿”字,在发音时必须注意不能把“儿”发成一个单独的音节而要把“儿”跟前一个音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音节。经过“儿化”之后,“JL”就变成了儿化韵尾。
掌握了声母、韵母、轻声、儿化,您的普通话就相当不错了。当然,要真正达到“炉火纯青”,还得在容易误读的声调、语调、多音多义字等方面再下一番工夫。相信您会以这本小书作为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悠黎★莜也 回答采纳率:15.4% 2009-07-25 19:27 检举 你觉得这个答案好不好?好(0)不好(0)完善答案 相关内容 �6�1怎样才能更好的学好普通话3个回答�6�1怎样才能快速学好普通话??7个回答�6�1这样才能学好普通话?2个回答�6�1为什么要学好普通话?1个回答�6�1我想学普通话【怎样学】4个回答 怎样快速学好普通话怎样才能学好普通话如何学好普通话学好普通话的方法学好普通话如何学好普通话视频学好普通话的绕口令学好普通话的视频 其他答案 多听新闻就行了。虽说都说想学好哪的话就去什么地方,不过我是北京人,深有体会,现在北京外地人比本地人多多了,所以你想学到普通话不好学,而且北京人说的也是北京话,虽然和普通话差不了多少,但是也是有区别的。
❷ 怎么样才能学好普通话
怎么样才能学好普通话
在学习普通话语音以及播音发声前,考生应对语音及播音发声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准确理解科学发声的相关内容。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好普通话方法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学习普通话语音的方法
1. 理解普通话语音及播音发声的基本概念
理解普通话语音及播音发声的基本概念 在学习普通话语音以及播音发声前,考生应对语音及播音发声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准确理解科学发声的相关内容。比如,在说到普通话韵母的发音要领时,如果不知道舌位的概念,那么就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要重视对语音及发声的概念的学习,以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2.提高普通话语音的听辨能力
只有增强我们普通话语音的听辨能力,才能对我们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的学习作指导,作修正,使标准读音成为习惯读音,使我们的用声科学。我们知道,婴儿咿呀学语时,就是通过听大人说话,然后模仿大人的语言而发出简单的字音,如果没有了听力,那么也就丧失了模仿的能力,也就说不出话来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也要首先学会"听".听力是学好语言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这样才能分辨出什么是标准的普通话,什么是不标准的普通话,什么是圆润动听的嗓音,什么是干瘪刺耳的声音,听得多了,听得准了,说起来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3.循序渐进地进行普通话语音及发声练习
学习普通话语音及播音发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多练习,坚持不懈地练习,以加强和巩固自己对正确语音和正确发声方法的印象。练习普通话语音时,先从单音节字、双音节词开始,找出自己语音不规范的地方,然后找出原因,纠正读音,不断巩固练习,再加大练习的难度。比如,把易混的字词放在一起做练习,把自己发音中的难点字音放到句子里、文章里去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正确的发音能力。发声练习也是如此,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在掌握了科学发声方法之后,就要开始循序渐进地练习,否则可能会因为练习方法的不正确或者练习的时间过长等原因,使我们的声带产生病变。因此,一般来讲,一天当中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安排2~3次练声,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对于学习普通话语音及播音发声来说,重要的是在于每天的坚持练习!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反复的大量的练习,才能纠正不规范的发音,不良的发声习惯,使正确规范的语音、语调以及科学的用声习惯不断得到稳固,使普通话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4.努力营造学习普通话的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如果能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学习则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我们不断地受到这种语言的影响刺激,不断地巩固和加强这种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就能更快地掌握这门语言,普通话的学习也是如此。
那么,如何为自己营造一个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呢?
首先是多听:比如,早上一起床,就把收音机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听每天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这个节目的普通话语音非常标准,语言表达也很规范,还有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等。在普通话学习的入门阶段,多听普通话语音及表达都非常规范的主流的新闻类节目,对于提高我们的普通话语感很有帮助。其次是多练。可以准备一个小录音机,经常给自己做的练习录录音,然后通过听录音来检查自己的语音以及音色是否正确、动听,和规范的读音作比较,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地纠正问题。最后是对话练习。我们可以和讲普通话比较标准的人多交流,多对话,以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听辨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较快提高普通话的语音水平以及播音发声的能力。
二、规范普通话语音
参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关就是语言关。专业考试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语音基础,即必须具有规范流利的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更好地学习普通话,考生应该首先了解普通话相关的知识。 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音节:用听觉可以区分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在汉语中,一个汉字的读音即为一个音节。普通话常用基本无调音节为400个,加上四声变化及轻声、儿化韵,音节总数为1300多个。 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
普通话中有32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10个,辅音音素22个。
音位: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不是把语音仅看成是物理或生理的差别,而是在某种语言中,把语音归纳为数目有限的具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音位。
元音:音素的一种。发音时呼出气流在口腔不受明显阻碍,呼出气流较弱。发音器官肌肉均衡紧张,声带颤动,声音响亮清晰,就是元音。
辅音:音素的一类。发辅音时呼出气流在口腔中明显受到阻碍,呼出气流较强。发音器官对气流构成阻碍的部位肌肉紧张,大部分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普通话中辅音音素有22个。
四呼: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根据韵母起头元音的唇形特点,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四呼即指开、齐、合、撮四类韵母。
舌位:发元音时舌面隆起的最高点,即最接近上腭的一点,又叫近腭点。
;❸ 普通话不标准怎么练 如何学好普通话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普通话不标准怎么练,如何练好普通话呢,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制定一个普通话训练计划,首先的了解自己普通话的基础如何,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练好普通话目的,俗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计划才能提醒自己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训练计划
个人训练计划不宜过长,以一周为制定周期,一周进行训练效果总结,总结就是查找不足,找出问题,制定新的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一、气息控制训练。胸腹联合呼吸法,(1)慢吸慢呼(2)快吸慢呼,每天坚持站立练习,嗓音就富于弹性、耐久,就会有源源不断声带气流供给。
二、从头开始。可以借一本一年级语文书,从字母的发音出发,认真练习,读准每一个字母
三、前鼻音和后鼻音,卷舌和翘舌的区别。要区别清楚z zh c ch s sh r in ing en eng on ong 的发音。
四、 克服心理障碍
普通话并不难学,难的是对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许多同学在学习普通话时害怕自己因生硬别扭的发音出丑,或是畏惧长时间训练的困难,这些心理障碍常常使学习进步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放下心理包袱,大胆地开口讲。
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
要学好普通话,我觉得有这么几条要领:
第一,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是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
第二,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方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
第三,是最傻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辞典,翻开现代汉语辞典,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一页一页地朗读,极为有效。
第四,不懂就查。字典是我们很好的老师,若有不懂,定要虚心请教,直至完全正确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等。
第五,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
❹ 怎么才能学好标准的普通话
俗话说: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普通话的重要性。那么怎么才能学好标准的普通话?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学好普通话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学好普通话的方法
1. 理解普通话语音及播音发声的基本概念
理解普通话语音及播音发声的基本概念 在学习普通话语音以及播音发声前,考生应对语音及播音发声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准确理解科学发声的相关内容。比如,在说到普通话韵母的发音要领时,如果不知道舌位的概念,那么就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要重视对语音及发声的概念的学习,以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2.提高普通话语音的听辨能力
只有增强我们普通话语音的听辨能力,才能对我们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的学习作指导,作修正,使标准读音成为习惯读音,使我们的用声科学。我们知道,婴儿咿呀学语时,就是通过听大人说话,然后模仿大人的语言而发出简单的字音,如果没有了听力,那么也就丧失了模仿的能力,也就说不出话来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也要首先学会"听".听力是学好语言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这样才能分辨出什么是标准的普通话,什么是不标准的普通话,什么是圆润动听的嗓音,什么是干瘪刺耳的声音,听得多了,听得准了,说起来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3.循序渐进地进行普通话语音及发声练习
学习普通话语音及播音发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多练习,坚持不懈地练习,以加强和巩固自己对正确语音和正确发声方法的印象。练习普通话语音时,先从单音节字、双音节词开始,找出自己语音不规范的地方,然后找出原因,纠正读音,不断巩固练习,再加大练习的难度。比如,把易混的字词放在一起做练习,把自己发音中的难点字音放到句子里、文章里去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正确的发音能力。发声练习也是如此,千万不可急于求成。 在掌握了科学发声方法之后,就要开始循序渐进地练习,否则可能会因为练习方法的不正确或者练习的时间过长等原因,使我们的声带产生病变。因此,一般来讲,一天当中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安排2~3次练声,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对于学习普通话语音及播音发声来说,重要的是在于每天的坚持练习!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反复的大量的练习,才能纠正不规范的发音,不良的发声习惯,使正确规范的语音、语调以及科学的用声习惯不断得到稳固,使普通话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4.努力营造学习普通话的氛围
学习一种语言,如果能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学习则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我们不断地受到这种语言的影响刺激,不断地巩固和加强这种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就能更快地掌握这门语言,普通话的学习也是如此。
学好普通话的技巧
音位: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不是把语音仅看成是物理或生理的差别,而是在某种语言中,把语音归纳为数目有限的具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音位。
元音:音素的一种。发音时呼出气流在口腔不受明显阻碍,呼出气流较弱。发音器官肌肉均衡紧张,声带颤动,声音响亮清晰,就是元音。
辅音:音素的一类。发辅音时呼出气流在口腔中明显受到阻碍,呼出气流较强。发音器官对气流构成阻碍的部位肌肉紧张,大部分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普通话中辅音音素有22个。
四呼:按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根据韵母起头元音的唇形特点,将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四呼即指开、齐、合、撮四类韵母。
舌位:发元音时舌面隆起的最高点,即最接近上腭的一点,又叫近腭点。
学好普通话的注意事项
练气
发声训练就是说话训练,说话与唱歌相似,都是以气托声的,要有气力支持,所以练气的过程就需要分解吸气、呼气、补气三个内容。
1.吸气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系里,凡是训练声音的人,都有很严格的系统,本科四年中有好多训练的内容,例如吸气要气沉丹田,就是要吸到好像裤子要掉似的,让肚子瘪下去,胸腹涨起来小腹收缩,然后胸张开,尽可能地张开。这里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吸气的时候,不要耸肩,不要提肩,吸气的时候可以想象闻花香,想象3米之外,有一处玫瑰花含香带露,芬芳四溢而自己则要把这些香味全部吸入腹部。
2. 呼气
呼气的时候,要尽可能从底下控制,不要一下吹完,可以想象呼气的时候是在吹蜡烛,想象3米之外有一只蜡烛在燃烧,需要呼很长时间的气才能将其吹灭。通过吸气和呼气的练习,可以在播音过程中,或在讲话过程中,或做报告的时候,如果需要讲很长的句子,就可以通过吸气呼气来控制,以便能将其一口气表达完。
3.补气
在表达更长的句子时,如果一次吸气或呼气不能将其说完,就需要用补气的方法。补气一般是让气流冲击声带使其振动,专业的名词是“发气泡音按摩声带”,练到一定程度,气流冲击声带,就是类似打呼噜的效果。
练声
练声训练就是预声带、练嚼肌、挺软腭的过程。在正式讲话之前,一定要先进行预热,要让声带进入状态,例如,可以找一本书,字正腔圆地去念,调整心态到位,把微笑表情也调整到最自然。可以想象面前有一朵美丽的花,要使用语言来赞美它,在这样的心境中调整表情,使自己进入最佳状态,才会有最好的成绩,时刻保持心理是灿烂的舒展的,人生才能舒展灿烂。
在日常生活的空余时间,也要经常练一练,喊一喊,对声带进行预热,练嚼肌,张开口嚼,再闭口嚼,然后活动活动腮帮子,让它自如一些,为了让嘴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运动锻炼,可以学鸭子“嘎、嘎”地叫,只有长期锻炼,声音才会产生共鸣。
练吐字
字头、字腹、字尾
在曲艺界,学生要从小拜师学习相声,那些传统段子要倒背如流,发声的时候要在短短的一个字或一个字节里,分为字头、字腹、字尾,要求要咬紧字头,带响字腹与字尾,“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要用心用生命讲话,只有这样才能特别带动人。
不管是专业的演说人员,还是非专业的演说人员,很可能在多次长时间的演说之后嗓子变哑,这时就会缺乏气力支持,没有气力支持,表达出来的有声语言就像水上的浮物,让别人觉得空乏无力。因此要经常练呼吸,先不要管现在的声音好听与否,把这些好的方法像吸气、憋气,憋住它,憋到不能再憋的时候,缓缓地呼出,想象在吹灭一支蜡烛,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才能克服缺乏气力的问题。
日常生活中有两条肺活量训练的办法:
1.深呼吸、憋气、坚持、慢呼。
先深呼一口气,然后憋一会儿气,接着坚持一段时间,最后慢慢呼出来。
2.吹蜡烛
要想使声音很清亮,能够“打”出去,就需要进行声音响度的训练,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在清晨或者是爬山的时候,在气喘吁吁中大声讲话。这种训练犹如田径运动员为了跑得更快,腿上绑沙袋一样,超负荷地去运作,长期负重训练以后,当沙袋解开的时候,就能跑得更快。在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去大声说话,提高自己的声音响度,在恢复到自然状态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使声音响度得到提高。所以说,声音响度训练最好是在清晨跑步或爬山时,在气喘吁吁中高声说话或背诵文章。
正音训练
方音辨正、绕口令、活舌操
正音有以下两方面含义:
1.学会用普通话演说,最佳办法就是找出自己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对应差异,改善之。
2.针对吐字含混不清、不能归静的情况提出训练要求:由慢到快绕口令,坚持做活舌操,进行方音辨正。
方音辨正
方音辨正是指由方言变为普通话的过程。普通话演说训练要求找准自己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对应差异,然后针对问题进行改善。普通话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长期不懈坚持使用,才能使发音得到纠正和提高。
方音辨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辨正:
声母辨正:
z c s zh ch sh n l 等,例如通过对单词“支持与字词、实说与思索、哪里与拉犁”等容易混淆声母的发音练习,由慢而快地练习准确发音。
韵母辨正:
en eng an ang un ong 等,例如单词“认真与人证、安全与昂扬、温暖与隆冬”等就是韵母辨正中容易出错的发音。
调值辨正:
阴、阳、上、去、轻声
例:“妈、麻、马、骂、吗”这几个词,发音都是ma,但调值不同,所代表的字也就大不相同,需要通过多次反复地练习发声来进行区别。在训练的过程种,可以借助类似“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妞妞骑牛,牛扭、妞妞拧牛”这样的绕口令来练习。
猜你喜欢:
1. 普通话口语训练
2. 推销口才训练技巧
3. 朗读能力培养心得体会
4. 学好声韵辨四声绕口令普通话必练
5. 如何才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❺ 怎么学普通话的方法
制定一个普通话训练计划,首先的了解自己普通话的基础如何,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练好普通话目的,俗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计划才能提醒自己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训练计划,个人训练计划不宜过长,以一周为制定周期,一周进行训练效果总结,总结就是查找不足,找出问题,制定新的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一、气息控制训练。胸腹联合呼吸法,(1)慢吸慢呼(2)快吸慢呼,每天坚持站立练习,嗓音就富于弹性、耐久,就会有源源不断声带气流供给。
二、从头开始。可以借一本一年级语文书,从字母的发音出发,认真练习,读准每一个字母
三、前鼻音和后鼻音,卷舌和翘舌的区别。要区别清楚z zh c ch s sh r in ing en eng on ong 的发音。
四、 克服心理障碍
普通话并不难学,难的是对心理状态的调整和改善。许多同学在学习普通话时害怕自己因生硬别扭的发音出丑,或是畏惧长时间训练的困难,这些心理障碍常常使学习进步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放下心理包袱,大胆地开口讲。
❻ 学普通话的方法和技巧
学普通话的方法和技巧
普通话 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我整理的学普通话的方法和技巧,供参考!
(一)怎样学习普通话发音
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
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朗读 、会话练习,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
(二)普通话的吐字归音
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声,又叫字头;韵,分为韵头、韵尾、韵腹三个部分;调,字神,体现在韵腹上。 汉字的发音应该以遵循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要求得“珠圆玉润”,应该尽量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为“枣核形”,以声母或者韵头为一端,以韵尾为另一端,韵腹为核心。 要达到枣核形是让自己的普通话更纯正的关键,但是,不可能,也不要片面强调字字如核,这样必然会违背语言交流的本质,去追求技巧和方法,削弱声音的感情色彩,破坏语言的节奏。
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
1、出字——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2、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
3、归音——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尤其是 i u n ng等做韵尾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
(三)如何使声音更饱满、宏亮
感觉说话费劲,声音传不远,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其二是气息不稳。
我们所发出的声响都是依靠两片声带震动而成,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震动经过了咽、喉、口腔、鼻腔、胸腔等人体自然的空间后被逐渐修饰、放大,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传达到听众的耳朵里。在我们说悄悄话(用气声)的时候,声带并没有震动,仅仅依靠气息的摩擦,再怎样用力,也不会有任何声响,因为没有震动,也就没有共鸣!反之,要追求声音洪亮,一味依靠声带的强烈震动,只能造成声带充血,声音嘶哑。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共鸣腔,让震动在口腔、鼻腔甚至胸腔得到共鸣,放大,自己的声音才会饱满,圆润,高扬。
教你几个小技巧:
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者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
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
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软腭: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注意周围有没有人哦!)。
以上技巧其实就是打开口腔的几大要点,以后在大声说话的时候,注意保持以上几种状态就会改善自己的声音。但是,切记,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要矫枉过正,更不要只去注意发音的形式,而把你说话的内容给忘了,这就本末倒置了。
气息的问题:
发音靠震动,震动靠气息,所以要使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就要有饱满的气息。呼吸要深入、持久,要随时保持一定的呼吸压力。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深吸缓呼的练习,最好在练习说话的时候先站起来,容易寻找到呼吸状态,要坐的话,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倾。
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
发音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快速学习普通话的方法和窍门快速学习普通话的方法和窍门。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
正音
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在正音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朗读 、会话练习,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
普通话的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
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声,又叫字头;韵,分为韵头、韵尾、韵腹三个部分;调,字神,体现在韵腹上。
汉字的发音应该以遵循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要求得“珠圆玉润”,应该尽量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为“枣核形”,以声母或者韵头为一端,以韵尾为另一端,韵腹为核心。
要达到枣核形是让自己的普通话更纯正的关键,但是,不可能,也不要片面强调字字如核,这样必然会违背语言交流的本质,去追求技巧和方法,削弱声音的感情色彩,破坏语言的节奏。
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
1、出字——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2、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
3、归音——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尤其是 i u n ng等做韵尾时,要注意口型的变化
;❼ 学习普通话的方法
一、掌握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工具,只要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就会加快学习普通话的速度,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二、掌握本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
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对于不同的地域,这种区别也不同,但都具有一定的对应规律。例如,张掖、临泽一带的人分不清sh和f、an和ang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掌握了这种规律,纠正方言,正确练习,学习普通话就不是很难的事了。
三、先学会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字
在生活中,有一些字、词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例如:“您好、谢谢、请问”等,先学会这些常用的字、词并不断使用,待掌握以后再逐渐扩大学习范围。运用这种方法,容易看到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不怕嘲笑,持之以恒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笑话,但不能因此而退缩。相反,要知难而进,持之以恒,把他人的笑语变作自己学习的动力。
如果你是位北方人的话,学习普通话会很容易;若你是个南方人的话,那么就相对比较麻烦,会遇到一些困难或障碍,不过这得视你的语言(普通话)基础怎样了。
南方人的发音较特殊、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且有些地方的方言更为复杂繁絮。
一般来说,南方人说话都普遍存在无卷舌音和无后鼻音的现象,还有些地方甚至n音和l音相混淆;h音和f音分不清,再有就是四个音调之分拿捏不准,容易串调、串声。
只要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掌握以上这几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平时多与用普通话交流的人接近和沟通,注意时常纠正和校对错误发音,加强与提高听、读能力(最好是大声地朗读象报刊、杂志等,效果较佳),那么学起普通话来就会事半功倍的。
刚学之时可能会进展较慢,可只要你摸着了窍门,就马上会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学起来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到最后那可就一日千里,和原来不会说普通话的你再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毕竟普通话不算难。
要想学好普通话,首要的是每天坚持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在说的时候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方言问题后,需要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这可以请教老师,从而有针对性的加以训练。同时,每天应注意听一些普通话标准的人的发音,包括听广播和身边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另外,如果有时间,每天应进行一些朗读训练,按古诗词——诗歌——散文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总之,普通话学习也是语言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方能见效。一般只要坚持3—5个月,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有的人还会进步很大。
❽ 学好普通话的方法 如何学好普通话
1、开口练习:身体端坐,两目平视,用右手轻抵下颌,做开口练习,做时感觉像打哈欠一样,切忌用力往下开口,要感觉颈部的后拽力量,目的发好a,o单韵母。
2、撮口练习:做单韵母i,u,ǖ的连续发音动作但不出声,注意力量主要用在ǖ上,作此训练可增强口腔的力度和控制使用。
3、不要害羞,要大胆在人前说出来。多听听新闻联播,听听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每天抽出时间来朗诵,最好找带有标准发音的音频材料跟着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