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数学简便计算方法:
一、裂项法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
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要仔细的观察每项的分子和分母,找出每项分子分母之间具有的相同的关系,找出共有部分,裂项的题目无需复杂的计算,一般都是中间部分消去的过程,这样的话,找到相邻两项的相似部分,让它们消去才是最根本的。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二、基准数法
在一系列数中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来代表全部的数,要记得这个数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
例: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10310+1
=10311
三、加法结合律法
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
5.76+13.67+4.24+6.33
=(5.76+4.24)+(13.67+6.33)
=30
四、去尾法
在减法计算时,若减数和被减数的尾数相同,先用被减数减去尾数相同的减数,能使计算简便。
例题
2356-159-256
=2356-256-159
=2100-159
=1941
算式中第二个减数256与被减数2356的尾数相同,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让2356先减256,可使计算简便。
五、提取公因式法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
例:
0.92×1.41+0.92×8.59
=0.92×(1.41+8.59)
=9.2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技巧: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例:45×(10+2)=45×10+45×2=450+90=540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例:35×78+22×35=35×(78+22)=35×100=3500这里35是相同因数。
3、交换律(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适用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例:256+78-56=256-56+78=200+78=278 450×9÷50=450÷50×9=9×9=81
4、借来还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
四年级数学简便方法:
1、加法的简便运算。加法进行简便运算运用到的运算定律主要用两个: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当然还有其它灵活处理的方法,其基本原则就是凑十、凑百等,总之进行简便运算处理后要有利于我们进行口算得出结果。
2、乘法的简便运算之一。巧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其基本方法也是通过交换和结合达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便于我们口算出结果。
3、减法的简便运算。减法的简便运算主要是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即连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Ⅲ 常用的速算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1.凑整法:根据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把算式中能凑成整数(特别是整十数、整百数等)的部分合并或拆开,然后求得结果。
例如:8+4.1+1+5.9
=(8+1)+(4.1+5.9)
=10+10
=20
例如:1.25×18
=1.25×(10+8)
=1.25×10+1.25×8
=12.5+10
=22.5
例如:78×98
=78×(100-2)
=78×100-78×2
=7800-156
=7644
2.变化法:适当转变运算方法,即以加代减,以减代加,以乘代除,以除代乘;或改变运算顺序,或利用约分、加减进行化简等。
例如:4.7×0.25+7.3÷4
=(4.7+7.3)×0.25
=3
例如:3÷4-0.5÷0.7-0.3÷0.4+5÷7
=(3÷4-0.3÷0.4)+(5÷7-0.5÷0.7)
=0
例如:3.25×0.8×0.125÷(0.1253)
=
=1
3.特性法:利用“0”与“1”在运算中的特性,进行简便运算。
例如:(1.9-1.9×0.9)÷(3.8-2.8)
=(1.9×(1-0.9)÷1
=0.19
4.常用数据法:利用一些常用数据,通过数的等值变形而使计算简便。
常用数据如:25×4=100;125×8=1000;=0.25=25%;=0.75=75%;=0.8=80%;=0.04=4%等等。同学们可自己再列出一些,把它们熟记在心。
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子已对此有所运用,同学们可对照着看一下。
Ⅳ 简便计算的窍门和技巧
1.
简便计算是采用特殊的计算方法,运用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将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出结果。 主要用三种方法:加减凑整、分组凑整、提公因数法。 ...
2.
加减凑整法 1、将计算式中的某一个数拆分,使其能与其他的数凑成整十,整百【例1】; 2...
3.
分组凑整法 在只有加减法的计算题中,将算式中的各项重新分下组凑整,主要采用两个公式:...
4.
提公因数法 使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数,a x (b±c)=a x b±a x c;...
Ⅳ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和技巧方法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过程解析
182×67+67×48
解题思路:四则运算规则(按顺序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脱式运算(递等式计算)需在该原则前提下进行
解题过程:
182×67+67×48
=(182+48)×67
=230×67
=15410
(5)计算书的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竖式计算-计算结果]:先将两乘数末位对齐,然后分别使用第二个乘数,由末位起对每一位数依次乘上一个乘数,最后将所计算结果累加即为乘积,如果乘数为小数可先将其扩大相应的倍数,最后乘积在缩小相应的倍数;
解题过程:
步骤一:7×230=1610
步骤二:6×230=13800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相加为15410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Ⅵ 三年级计算技巧和方法
三年级就是一些简便方法。
利用口题卡。
多练习就可以。
主要是培养学习兴趣。
养成好习惯。
这样坚持下去一定可以。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在数学题目中,90%以上是需要计算的。计算的准、快、好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其实更主要会影响每天数学学业的时间。三年级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时间段,数学成绩好不好,一二年级不能代表,三年级差异就明显了。在计算这方面我建议:
1、买计算书,每日一面,不间断。
2、每天记时,方便后面比较速度。
3、每天记录准确率,方便查看有无进步
4、计算是有方法,有技巧,可借助网络学习,多接触不同方法,打开思路。
Ⅶ 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简便的计算方式的话,只要有几种
主要就是凑整法
Ⅷ 计算题的方法技巧
1、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现在的计算题的计算量和计算难度都要求不高。
主要涉及这几个公式:
密度公式:(ρ=m/V); 固体压强公式:P=F/S;
功的公式:(W=Fs); 功率公式:(P=W/t=Fv);
机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总); 热量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变化吸、放热:Q=cmΔt;燃料燃烧放热:Q=qm);
欧姆定律公式:(I=U/R); 电功公式:(W=UIt);
电功率公式:(P=UI=W/t); 电热公式:(Q=I2Rt),此外可能会用到阿基米德原理,即F浮=G排。
2、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1)细心读题审题 (2)寻找解题根据 (3)解答和检验
3、解计算题的一般要求:
(1)要明确已知条件和相对隐含条件,确定主要解题步骤。
(2)分析判断,找到解题的理论依据。
(3)分清各个物理过程、状态及其相互联系。
(4)计算过程应正确、规范。要正确写出有关的公式,正确代入公式中物理量的数字和单位。能画图的可以作图辅佐解题。
4、解计算题应注意:
单位的统一性;物理量的同体性、同时性;解题的规范性。
5、计算题的主要类型:
1)有关密度、压强、机械功、功率和效率的计算
此类试题一般围绕“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展开,同时考虑实际使用机械做功时要克服机械自重、摩擦等因素,因此使用任何机械的效率都小于100%。
解题时要注意:
(1)分清哪些力做功,哪些力不做功
(2)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
(3)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初中物理中一般不考虑拉线质量)。
(4)可根据滑轮组中n=s/h 来确定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2)有关热量、能量转换的计算
热量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变化吸、放热:Q=cmΔt;燃料燃烧放热:Q=qm;电热公式:Q=I2Rt
解此类题注意:①各种能量间转换的效率②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为国际单位。
3)有关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电热的计算
(1)电路的结构变化问题 (2)电路计算中的“安全问题”。
4)综合应用的计算
总之,无论是解好哪种类型的物理题,除了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方法外,解题时审题是关键,否则将会离题万里,前功尽弃。
审题时需注意:
(1)理解关键词语(2)挖掘隐含条件(3)排除干扰因素
三.巧解计算理解符号
1.尽量用常规方法,使用通用符号答题
1) 掌握通用解题技巧,以不变应万变。
2) 使用准确的物理符号。
比如像时间、路程、摩擦力等等,这些物理量都是有相应的通用符号的,规范的选择即可,但是也要避免和题目中已有的符号冲突。
3) 简单的技巧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以上所有方法,可能同学们刚运用时感到吃力,但是只是有意识地训练之后,慢慢就可以游刃有余了。所以加强基本方法的训练至关重要。
2.对复杂的数值计算题,先解出符号表达
1)掌握数值计算题应用符号公式的“三部曲”。
物理数值计算题的答题,要求明确写出应用公式,并在带入数值时,必须既有数据又有单位,而且书写清晰,计算正确。间接表示为“三部曲”,即(A)公式;(B)代入;(C)结果。
2)代入数值计算题的表达符号要标准化。
当计算题中涉及到物理量单位时,要用课本上规定的国际单位符号来表示。
3)把符号替换为数值,数值计算题答案书写要合理化。
Ⅸ 简便计算的窍门和技巧
简便计算口诀细观察,找特点。连续加,结对子。连续乘,找朋友。连续减,减去和。连续除,除以积。减去和,可连减。除以积,可连除。乘和差,分别乘。积加减,莫慌张,同因数,提出来,异因数,括号放。同级算,可交换。特殊数,巧拆分。合理算,我能行。方法一:带符号搬家法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方法二:结合律法(一)加括号法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二)去括号法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