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吴培冠委员建议立法解决过度包装问题,具体该如何解决
我觉得如果要彻底解决这种过度包装问题,是需要很长时间来实现的,因为现在的过度包装问题是非常严峻的,而且这种局面也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所以我觉得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立法解决过度包装问题,是否会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呢?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过度包装问题损害的不仅仅是社会的形象,同时也消耗了更多的资源,这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说是有害处的。而且过度包装所产生的垃圾对于环境来说也是有害的,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居住环境,也影响着空气质量。因此在我看来,如果立法解决过度包装问题,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支持以及拥护。
⑵ 个人寄快递不宜多缠胶带,如何减少快递过度包装现象
我们都觉得捡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我们在寄快递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非常多的胶带缠绕的这样一个情况,让许多人感觉到身份困扰的一个方面。这样的一些胶带缠绕在上面,还有可能就会让他们造成浪费的这样一种简单,而且对于我们自己的环境治理来说也是非常不好的。我们都知道交代这个问题非常的难处理,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在处理胶带的时候都会随意乱扔,这样的话对于环卫工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打算,并且交代在处理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烟雾。
所以对于快递来说,主要是我们自己能够包装完成的,那我们自己可以在家里面就设计一个包装。这样的话也会对于会计来说是一个减少浪费的现象,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也是能够提升我们自己的一个自身的状态的。
⑶ 如何克服产品的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危害社会利益,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应坚决予以杜绝。要避免过度包装,我认为首先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立朴素的包装理念,提倡适度的包装,建设节约型社会,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有责任,我们包装工作者更是义不容辞。个人要建立绿色消费观,提倡朴素消费。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注重亲情,讲究礼尚往来。但人际交往中应重情谊轻礼品,重实际轻面子,这样过度包装就没有生存的土壤。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朴素、理性的消费观念,培育健康的社会风貌。政府及行业协会要加强指导,大力引导企业树立和增强朴素包装的理念,反对过度包装,提倡适度包装,从而达到节省费用、节约资源的目的。包装工作者也应从实际出发,合理设计,提倡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包装理念,既要达到包装的功能,又要避免过度。
另外建立包装循环机制,有效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也可避免过度包装。目前我国现有回收机制还不健全,仅少量的瓦楞纸板、易拉罐、玻璃啤酒瓶等可回收,而大量的包装废弃物还是被填埋、焚烧等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以后应逐步完善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机制,鼓励企业回收包装废弃物。还可立法禁止过度包装。过度包装的标准要分行业、类别细化落实,建立法律法规禁止过度包装。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征收包装税。国外很多国家采用了经济调控手段,增加包装税,有效减少了包装废弃物,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过度包装风要刹住,首先,尽快制定和完善主要商品的包装标准,尤其要制定高档消费品和几类特殊商品的强制性包装标准。二是应当明确地把过度包装列为商业欺诈行为,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进行日常监管处罚。三是在产业政策的设计上,要体现出“反对过度包装”的导向。从税收政策和产业准入政策上,鼓励一般商品的“无包装”和高档消费品的“简单包装”,强调包装要无害于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并可循环或再生利用。
⑷ 怎样解决过度包装问题
商品包装过度的现象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引起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重视,德国的《包装条例》、荷兰的《包装盟约》、法国的《包装条例》和比利时的《国家生态法》等等,都是较早制定的专门规范商品包装的单行法。而在1994年的12月,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更进一步地统一和协调各国的相关立法。该指令明确指出:“为商品包装立法的目的在于防止包装废弃物的形成和提高包装品的再生利用率。”在这一指令中,欧盟对包装的定义和种类进行了详细的界定。所谓“包装”,是指“一切用来盛装、保护、掌握、运送及展现货品的消耗性资源”,包括糖果盒,塑料袋、直接与商品系在一起的标签等;同时要求各成员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包装品管理体系,以提高包装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率。多数欧洲国家对于欧盟的这项指令都通过立法和采取配套措施的方式积极地落实,其中尤以德国的立法最成熟、相关设施最完善、成效最佳。
日本自从上世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循环经济”在日本被看成为“社会静脉产业”。从立法的角度看,虽然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较早,但其是从解决垃圾再利用问题开始的。而日本在德国的基础上,将循环经济立法大大推进了一步,日本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在这个法律之下,又有《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法》和《固体废物处理法》,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关于《食品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废弃建筑物再生利用法》以及《绿色采购法》等等。在这些法律实施的同时,政府又出台了一个建设循环型基本法的推进计划。而把这些法律和政府的推进计划结合起来,的确对于推进资源的节约使用、解决污染的防治问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⑸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月饼过度包装问题
月饼过度包装,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一眼看上去富丽堂皇的,感到很有档次,送人的话,觉得挺有面子!商家觉得这是一种促销,一种攀比心理!若是消费者与商家都有正确的认识,把包装花的资金、功夫,用在重点打造月饼的质量及分量上!想必这是最诚实与聪明的做法!
⑹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避免过度包装,从而减少资源浪费
措施:
1、遏制过度包装之风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转变人们观念和意识。
通过媒体、各类大型宣传活动、市场巡查、上门年检等契机,向广大消费者、生产厂家及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理念,引导商家强化社会责任感,加强诚信建设。
2、刹住过度包装不良之风需要加强法律监管。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完善有关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增加对过度包装行为的惩罚,让违法企业付出高昂的违法成本,加大监管力度。
4、增强消费行业的自律意识,主动发挥作用。
在生产企业组织中行成联盟,龙头企业作为引领者和倡导者要以身作则,增强社会责任感,注重可持续发展。
(6)如何过度包装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过度包装的危害:
一、是浪费资源。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塑料、木材等,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
二、是污染环境。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耗费了大量资源和成本的过度包装物,到了消费者手中全部变成了生活垃圾,而这种包装垃圾则是造成城市“垃圾围城”主要原因。
三、是损害社会利益。过度包装之风形成了奢华、浮夸的社会风气,催生了扭曲的、病态的消费理念,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四、是诱发社会奢侈风气,暗藏腐败行为,毒化社会风气。
⑺ 快递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如何才能解决快递包装过度问题
快递过度包装造成很多环境污染。有的一件很小的东西,却装了很多层。小盒子套大盒子,盒子外面还要包着厚厚的塑料。塑料上面还要缠着厚厚的胶带。这确实可以保证运输的物品的安全。但是却也有点太浪费了。因为这些包装被拆了之后,就被扔在了路边。资源就有点浪费。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节俭的。哪些被扔的纸壳包装都会有拾荒的人来捡。但是那些塑料制品却不能卖钱。这些胶带也不能卖钱。所以就被丢在垃圾桶里。
我们每个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个世界就会好一点点。如今有这样多的气候问题,冰山融化问题。我们全人类应该携手一起共同解决。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不应该再互相指责。而是应该找寻共同点。然后去做到它。
⑻ 如何解决食品过度包装问题
功能化和轻量化是解决食品过度包装的技术性出路。食品过度包装很多人的关注点往往都集中于材料的本身,我觉得工艺的选择也会造成过度包装,例如颜色的多少就是其一,以及印刷面积的大小都很有关系,解决食品过度包装是一个整体问题,不能简单划一的理解,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这甚至需要公司对自身的经营定位和产品竞争地位的重新确认,如果缺乏这一系列的支持来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我个人对此表示不乐观。
⑼ 快递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如何有效解决呢
我们知道,马云的淘宝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在十几年前淘宝没有出现之前,我们的购物方式就只有线下的购买,去逛街,去店里购买,这些传统的购物方式。对于在网络上购买物品这件事,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东西。但是时代在变化,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我们从刚开始想都不敢想,到现在几乎离不开网购,这一切都来源于网购平台的出现了我们传统的消费模式。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根本离不开网上购物,一个接一个的快递。若是赶上双11这些购物节,快递站都要爆仓,加上现在人购买能力的提升,快递几乎每天都会送到你的手上,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包装的快递盒,因为过度包装会给生态带来很多问题,这件事情引发了网友们的广大争议,你是怎么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一.减掉不必要的包装
随着我们购买能力的逐渐提升,我们购买快递的数量越来越多,有时候买东西根本不是考虑需不需要不需要,而是一时头脑发热就买了,我们应该要理智消费,不用的东西就不要买,不能被那些宣传和促销冲昏了头脑,理智消费不仅可以省钱,还可以减少快递盒子的使用,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⑽ 大盒套小盒,撕开层层包裹才看到商品,如何才能避免过度包装
杜绝过度包装,从你我做起!
伴随着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上升,人们的购买力以及购买欲望也在不断的上涨,但是随着这些发展所出现的问题便开始一一浮现。其中解决商品过度包装问题便是现在当务之急。
虽然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消费者,可能很多人认为我们的一些行为可能无法从根源上避免过度包装的现象,但是生产者最终的服务对象也是消费者,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消费者能够做到杜绝过度包装,无论我们做的事有多么的微小,也一定会有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