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判断鸡是得病还是打了疫苗elisa
并不是所有的鸡病,都能够一眼被发现及确诊。更多的鸡病,是会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次期间内发病症状并不明显。那么,作为养鸡人,怎样才能在鸡有一点蛛丝马迹生病征兆时就被发现?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观察行为
正常情况下,雏鸡反应敏捷,精神活泼,挣扎有力,叫声宏亮而脆短,眼睛明亮有神,呼吸均匀。如果出现扎堆或站立不卧,闭目无神,叫声尖锐,拥挤在热源处,说明育雏温度太低;如雏鸡撑翅伸脖,张口喘气,呼吸急促,饮水频繁,远离热源,说明温度过高;雏鸡远离通风口,说明鸡舍有贼风。颈部弯曲,头向后仰,呈观星状或扭曲,是新城疫或维生素B1缺乏所致;翼下垂、腿麻痹,呈劈叉样姿势,主要见于神经型马立克氏病,有时维生素B1缺乏也可引起,只是发病日龄较小;发生腹水症时,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鹅样站立或行走,按压腹部有波动感;动作困难或鸭步样常见于佝偻病或软骨病;维生素B2缺乏可导致爪向内卷曲。
2、观察羽毛
健康鸡的羽毛平整、光滑、紧凑。若羽毛蓬乱,污秽,无光泽,多见于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羽毛段落或中间折断,多见于鸡疥癣、啄羽;幼鸡羽毛稀少,是烟酸、叶酸和泛酸缺乏的表现。
3、观察粪便
正常的粪便为青灰色、成形,表面有少量的白色尿酸盐。当鸡患病时,往往排出异样的粪便,如排水样稀便多由鸡舍湿度大、天气热、饮水过多引起;血便多见于球虫病、出血性肠炎;白色石灰样稀粪多见于鸡白痢、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痛风等;绿色粪便多见于新城疫、马立克氏病、急性霍乱;黄曲霉毒素中毒、食盐过量、副伤寒等排水样粪便。
4、观察呼吸
当天气急剧变化、鸡舍氨气含量过高、灰尘过多或接种疫苗后,容易激发呼吸系统疾病,故应在此期间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呼吸姿势,有无鼻涕、咳嗽、眼睑肿胀和异常的呼吸音。当鸡患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时,常发出呼噜或喘气声,夜间特别明显。
5、观察腿爪
如有脚垫,多是因垫网过硬或湿度不当引起;如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小易引起干裂;若垫网有毛刺,接头间未处理以及其它易引起外伤的因素存在,则鸡只易感染葡萄菌,引发腿病。
6、观察鸡冠及肉垂
正常时,鸡冠和肉垂呈湿润、稍带光泽的鲜红色。鸡冠紫黑色,常见于盲肠肝炎或鸡濒死期;鸡冠苍白,可见于住白细胞原虫病、内脏破裂等。冠及肉垂上有突出表面、大小不一、凸凹不平的黑褐色结痂,是皮肤型鸡痘的特征。肉垂单侧肿胀,往往是慢性禽霍乱的表现。
7、观察鸡眼
正常时鸡眼圆而有神,非常清洁,鸡眼流泪、潮湿,常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霉形体感染及传染性鼻炎。健康鸡的眼结膜呈淡红色,若结膜内有干酪样物,眼球鼓起,角膜中有溃疡,常见于鸡曲霉菌病;结膜内有稍微隆起的小结节,虹膜内有不易剥离的干酪样物,常见于眼型鸡痘;结膜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可能是喉气管炎;瞳孔缩小、边缘不整、虹膜褪色呈灰白色,为眼型马立克氏病。
8、观察饲料及饮水用量
鸡在正常情况生长下,采食量、饮水量保持稳定的缓慢上升过程,若发现采食量、饮水量明显下降,就是发病的前兆。当发现剩料过多时,应注意附近鸡群中是否有病鸡存在。
㈡ 小鸡生病了
雏鸡指鸡成长0天-50天时,此时小鸡身体还没有好好发育。如果小鸡水便拉稀,要及时对照本文以下内容,根据鸡所拉水便的形状,来判断鸡所生病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6)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咳嗽时带有血液的粘液,鸡只伸颈张口呼吸。剖检可见到喉、气管粘膜有出血性粘液。防治:止咳散+福欢饮水,连用3-4天。鸡群两天后呼吸道症状会明显减轻。
防治:万呼宁+呼独康+板清颗粒进行治疗;同时控制继发感染;
(7)食盐中毒
拉稀的时候拌有饮水量增加,口流粘液,严重者出现转圈、抽搐,死亡很快,成堆死亡。
防治:葡萄糖饮水。
(8)盲肠球虫
主要发生于有地面垫料饲养的鸡群,鸡逐渐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剖检盲肠肿胀,拉血便是本病特征的症状。
防治:使用“白球痢康”按每袋饮水400斤,全天集中一次使用,连用3天,首次量加倍。
(9)小肠球虫
粪便初期为糖浆样稀便,即逐渐消瘦。剖检可见十二指肠,小肠壁有小圆点样出血。
防治:选用小肠球虫药磺胺氯吡嗪钠兑水400斤连用3天,首次量加倍,经过临床验证,效果满意。
㈢ 如何通过记得叫声和动作判断鸡病
1、运动状态判断禽病
①正常状态下,家禽行动敏捷活动自如,休息时往往两肢弯曲卧地,起卧自如,有一点刺激马上站立活动。
②病理状态下的运动异常
跛行: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异常,临床表现为腿软、瘫痪、喜卧地,运动时明显跛行,临床多见Ca、P比例不当、维生素D3缺乏、痛风、病毒性关节炎、滑液囊霉形体、中毒;小鸡跛行多见于新城疫、脑脊髓炎、VE亚硒酸钠缺乏;肉仔鸡跛行多见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感染;刚接回雏鸡出现瘫痪多见于小鸡腿部受寒或禽脑脊髓炎等。
劈叉:青年鸡一腿伸向前,一腿伸向后,形成劈叉姿势或两翅下垂,多见神经型马立克,小鸡出现劈叉多为肉仔鸡腿病。
观星状:鸡的头部向后极度弯曲形成所谓的“观星状”姿势,兴奋时更为明显,多见于维生素B1缺乏。
扭头:病鸡头部扭曲,在受惊吓后表现更为明显,临床多见新城疫后遗症。
偏瘫:小鸡偏瘫在一侧,两肢后伸,头部出现振颤,多见于禽脑脊髓炎。
肘部外翻:家禽运动时肘部外翻,关节变短、变粗,临床多见于锰缺乏。
企鹅状姿势:病禽腹部较大,运动时左右摇摆浮度较大,象企鹅一样运动,临床上肉鸡多见于腹水综合症;蛋鸡多见于早期传染性支气管炎或衣原体感染导致输卵管永久性不可逆损伤引起“大档鸡”,或大肠杆菌引起的严重输卵管炎(输卵管内有大量干酪物)。
趾曲内侧:两肢趾弯曲、卷缩、趾曲于内侧,以肢关节着地,并展翅维持平衡,临床多见维生素B2缺乏。
两腿后伸:产蛋鸡早上起来发现两腿向后伸直,出现瘫痪,不能直立,个别鸡舍外运动后恢复,多为笼养鸡产蛋疲劳症。
蹼尖点地:水禽运动时蹼尖着地,头部高昂,尾部下压,多见于葡萄球菌感染。
角弓反张:小鸭若出现全身抽搐,向一侧仰脖,头弯向背部,两腿阵发性向后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多为鸭病毒性肝炎。
犬坐姿势:禽类呼吸困难时往往表现呈犬坐姿势,头部高抬,张口呼吸,跖部着地。小鸡多见于曲霉菌感染,肺型白痢,成鸡多见于喉气管炎,白喉型鸡痘等。
强迫采食:家禽出现头颈部不自主的盲目点地象采食一样,多见于强毒新城疫,球虫病,坏死性肠炎等。
颈部麻痹:表现头颈部向前伸直,平铺于地面,不能抬起,又称软颈病,同时出现腿翅麻痹,多见于鸭肉毒素中毒病。
转圈运动:雏鹅在暴饮后30分钟左右出现共济失调,两腿翅无力,行走步态不稳,两腿急步呈直线前进或后退,或转圈运动,多为雏鹅水中毒病。
2、声音状态判断禽病
A、正常情况下,鸡每分钟呼吸次数为22~30次,鸭为15~18次,鹅为9~10次,计算鸡的呼吸次数主要通过观察泄殖腔下侧的腹部及肛门的收缩和外突来计算的。
呼吸系统检查主要通过视诊、听诊来完成,视诊主要观察呼吸频率、张嘴呼吸次数、是否甩血样粘条等。听诊主要听群体中呼吸道是否有杂音,在听诊时最好在夜间熄灯后慢慢进入鸡舍进行听诊。
B、病理状态下呼吸系统异常:
张嘴伸颈呼吸:表现家禽呼吸困难,多由呼吸道狭窄引起,临床多见传染性喉气管炎后期、白喉型鸡痘、支气管炎后期,小鸡出现张嘴伸颈呼吸多见肺型白痢或霉菌感染。热应激时禽类也会出现张嘴呼吸应注意区别。
甩血样粘条:在走道、笼具、食槽等处发现有带黏液血条,临床多见喉气管炎。
甩鼻音:听诊时听到禽群有甩鼻音,临床多见传染性鼻炎,支原体等。
临床多见败血型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禽流感、曲霉菌病等。
怪叫音:当家禽喉头部气管内有异物时会发出怪音,临床多见传染性喉气管炎、白喉型鸡痘等。
㈣ 临床上鸡病的鉴别诊断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用临床诊断的方法,如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剖检检查等方法加以区别,用对比、排除等方法进行归纳和确认,从而使症状临床表现相类似的鸡病得到确诊。
当临床检查的方法仍不能对之进行区别和确诊时,则可通过实验室检查的方法,通过查找病原体而使病从相类似的症状表现中得到印证和确诊。
㈤ 诊鸡病有妙招,如何从鸡粪辨别鸡病
如果饮食简单,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由鸡脂肪沉积和病鸡代谢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综合征,蓝白大便会排出;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食物停滞、胆汁分泌异常等。病鸡粪也是蓝白相间的,最初禽霍乱鸡粪是带血的,后来变成绿色,含有粘液,这是因为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血液中形成细菌,消化功能紊乱,病情加重,肠粘膜坏死,脱落,水不能正常吸收。
鸡的消化道较短,饲料快速通过消化道。30%的营养素没有被吸收和利用,它们是随粪便排出的。因此,普通鸡粪含有一些白色物质,比如周围的物质,这是蛋白质的残余部分或肾脏分解的产物。如果动物饲料和豆类适当混合,消化正常,可能会发现小鸡有粘稠的粪便或蛋鸡有柔软的粪便,如捣碎或切碎的蔬菜,如果你多喂小麦、薯仔油布和麸皮,少喂鱼粉和豆饼,鸡粪会粘粘的、有气味的、黄绿色的;如果饲料与绿色食品混合,产蛋鸡的粪便会变得越来越松散,而非产蛋鸡的粪便是无镉的硬条。
㈥ 鸡病诊断的程序怎样
由于鸡在解剖生理上与家畜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诊断鸡病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般运用病史调查、全群状态观察和个体检查等方法进行。
(1)病史调查,调查了解鸡群的来源、品种和用途、年龄、饲料结构、卫生防疫制度,结合本次发病的时间、经过、治疗情况等,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如马立克氏病和鸡白痢等,常可由疫病鸡场的种蛋或幼雏带来;鸡白痢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雏鸡;蛋用鸡易发生矿物质缺乏症等。
(2)全群状态观察 在鸡舍内一角或运动场外直接观察鸡群的状态。注意观察鸡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饮食状况、活动情况等;观察鸡冠肉髯的颜色、大小、质地是否有光泽;观察羽毛是否清洁、排列匀称、富有光泽,以及换羽是否推迟或提前;观察排出的粪便颜色、硬软、排粪姿势等;观察鸡的姿势,关节伸展是否自如,有无关节肿大、麻痹、变形等;还要观察呼吸状况,有无其他特殊表现,如呼吸快慢、咳嗽、发出各种异常呼吸音等。
(3)个体检查 在全群观察后,排出有异常变化的典型病鸡,进行进一步的个体检查。体温检查,鸡的正常体温为39.6~43.6℃。体温升高,见于急性传染病、中暑等;体温降低,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贫血、泻痢等。头部检查,注意检查喙的硬度、颜色,上、下喙是否变形;观察眼结膜的色泽,有无出血点和水肿;观察口腔内有无假膜、炎症、充血、出血、水肿或黏稠分泌物等。嗉囊检查,常用视诊和触诊检查嗉囊,注意嗉囊的大小、硬度及内容物的气味、性状。胸部检查,了解鸡的营养状况,同时注意胸骨、肋骨有无变形,是否疼痛,有无囊肿、皮下水肿、气肿等。腹部检查,用视诊和触诊的方法检查腹部,注意腹部的大小和腹壁的柔韧性。泄殖腔检查,可用拇指和食指翻开泄殖腔,观察其黏膜的光泽、完整性及其状态;若怀疑有肿瘤、囊肿、难产等,可选用凡士林涂擦食指,然后小心伸入泄殖腔内触摸鉴别。
通过上述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仅能做出初步诊断。要想确诊,还需进一步作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再根据临床症状、特殊病变和病原,做出最后诊断。
㈦ 如何准确快速的判断鸡病
对于兽药企业当中技术员这个岗位来说,准确快速的判断鸡病,并且给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是对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想做好这份工作,要想在这个行业里立足并长久的发展下去,就一定要熟练地掌握这个技能,对疾病的判断一定要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尽可能将误差降到最低。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快速的判断鸡病呢?判断鸡病的过程中有哪些技巧、有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作者在从事这个工作近十年的历程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在这里做一个陈述:首先,判断鸡病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比如某种鸡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等。我们在读书的阶段就应该把这些知识牢牢地记在心里,背到滚瓜烂熟才行。在实际工作中,更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联系起来,有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才能使我们对疾病的判断达到一个较高的准确度。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判断鸡病都要有这么几个步骤:一、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鸡群的精神状态、整齐度、均匀度,密度的大小,鸡舍内的环境、设备的完好情况,通风、温度的把握情况,饲料的新鲜程度,鸡群的粪便变化,病鸡所占的比例,病鸡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等等。二、听听一听鸡群整体的声音,所表现的各种呼吸道症状,以及与正常鸡群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三、询问一定要询问养殖场主或者饲养员,鸡群的日龄、采食量、饮水量、产蛋的情况,病程的长短、用药的过程,疫苗防疫的情况,死亡率的高低,还有饲养管理当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四、剖检剖检对于整个疾病判断的过程,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疾病只有通过解剖才能做出最终的判断。因此,掌握解剖,并能准确的分辨病理变化是每个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技能。五、思考和分析在通过这几个必要的步骤之后,我们可以对鸡病有了初步的判断,但是要下结论还需要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在没有实验室诊断的条件下,这一步就显得尤其重要。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将所有看到、听到、问到、及解剖所得的情况结合起来,联系现阶段和本地区疫情流行情况,排除不对应的项目,综合所有相对应的项目,最终得出结论。然后再拿出治疗或者处理方案。在对鸡病的判断与把握时,我们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认真对待、细心负责。切忌出现以下几类错误:1、经验主义,盲目判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人简单的看了一下鸡群的症状就武断的下了结论,说是什么什么病,用什么什么药,这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不可取的。2、只依靠理论,不联系实际。有的人常会这样:单纯的解剖了一两只鸡后,就说这个鸡群得了什么病,就要给投喂什么药。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有时一两个死鸡并不能代表大群,盲目投药会耽误病情。3、不分轻重,一锅烩。有时鸡病比较复杂或者混合类型太多,会有人分不清主次,见到什么病症就都给投药,一喂一大堆,不但治不好,反而会给鸡造成负担。4、概念不清,处理方法不当。有的人见到鸡群呼吸道时间长了就说是慢呼,见到鸡拉白稀粪就是白痢,这样粗略的判断会给治疗带来很大偏差,导致病情耽误。5、只研究病理,不能综合思考。有很多问题会发生在饲养管理,饲料的好坏,品种的特点,季节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因素,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只是一味寻找病灶,很容易钻进死胡同。总之,在工作过程中,多动脑,多总结,练好基本功,本着对工作,对客户认真负责的态度,细心而耐心的对鸡病作出判断。对工作、对客户、对自己都是大有好处的,即使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我们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成为业内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