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8 12:33:26

① 欣赏绘画作品有哪些途径

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观者只有多看,反复地看,才能透过具象或抽象的语言符号,真正的心神领会其精神内涵。欣赏绘画作品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观赏原作,二是观赏印刷品。这要求欣赏者尽可能地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画廊等去观看实实在在的绘画作品。

如何欣赏一幅绘画作品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那么,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 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鸣。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那么,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呢?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当然,一般的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 但是,如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也许更能理解一些。有人提出,艺术的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那么从这样三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是很有道理的。 2.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同时,透过作品的画面,猜测作者的心思,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3.审美创造阶段。就是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升发开去,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这样,你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欣赏绘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 朋友们不妨用这种方法去欣赏中国画(或其他绘画),认真试一试,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③ 鉴赏美术作品应从哪几个角度进行

形式鉴赏:美术作品最先表现的是其表面形式.从形式的角度欣赏作品是最基本的方式。艺术形式主要指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等。重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强调形式的分析和把握。
感悟式鉴赏:面对一件动人的美术作品,欣赏者往往会激情澎湃,任由思维弛聘,这种思维与激情深切投入画面的观看方式,就是感悟式欣赏。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
社会学式鉴赏:许多美术作品都有着特定的内容和意义。这一类型的鉴赏方式主要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理解。适合于对再现性的、故事性或情节性较强的美术作品的鉴赏。

④ 赏析绘画作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美术鉴赏

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2、感悟鉴赏

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3、社会学鉴赏:

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

4、比较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但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美术作品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不同而已。

⑤ 如何欣赏儿童绘画作品

一、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以辅导儿童绘画。小学阶段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后(相对而言,有的会提前或退后)。美术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二、6、7岁儿童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阶段,大脑的发育已达成年人的90%,但在心理方面却仍保留着幼儿期的状态,想象力十分发达。他们把画画看成是一种游戏常把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混淆在一起。一过7岁,幼儿的这种特征就逐渐减少或削弱,渐渐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世界,在想象的同时,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样去画。随着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进入儿童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们依靠直觉,加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根据头脑中对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凭自己的记忆表达心绪和意象,造型的模式是这一阶段儿童画的一般特征,故称之为图式期。这个时期,特别要求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作品,也不能让儿童一味地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顺其自然充分给孩子自由,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画自己喜欢画的内容,这样才不会把儿童喜欢画画的天性给扼杀了。
可以参考参考,现在好像是可以免费试上M/http://www.dfq.com/hualang/
三、由于儿童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观察能力的提高,判断能力的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于前一个阶段,他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并进行探索,对幼儿时期深信不疑的童话、梦幻开始发生怀疑。对以前自己常采用“古怪”的、“不合逻辑”的表达方式持否定态度,对过去画的那些不合比例、不真实的画表示否定。他们对儿童画表现的天真、幼稚并不喜欢,更羡慕比自己大的孩子以及成人的绘画,对绘画的空间知觉有了较大进步,开始由平面的空间思维向立体的空间思维过渡,故称为写实倾向期。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画开始追求真实,致使他们那些感人的童趣创作逐渐消失,对绘画的兴趣趋于淡漠,个别甚至视画画为额外负担。这个时期要使儿童的绘画兴趣如同图式期时那样浓郁,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意识,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他们画出的作品能抒情达意,这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才会有增无减。
//////////////////////////////////////////////////////////////...

⑥ 如何欣赏水彩画

欣赏水彩画的方法:

美术欣赏其实绝大部分情况依赖欣赏者,欣赏者的品味和眼光决定了这个定西在他的眼中是什么样的,这很难建立统一标准。因此作为一名普通的欣赏者,不用在意想法是否是绝对正确,或者能与作者的表达极为对应,要坚持自己的看法。

欣赏水彩画应当从最直观的色彩开始,然后逐渐是构图,造型,然后是更微妙的颜色,以及各种技法的运用,最后回到整体,探究该作品的精神和内涵。对于普通人的水彩作品而言,或许他们的作品仅仅停留在例如颜色好看这种单方面优点,或者说这个作者作品的精神内涵有没有在作品上表达出来,这些方面也可以参考。

(6)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扩展阅读:

欣赏水彩画的“韵”

水的轻盈、透明和流动性,色彩的透明感,使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章法体势更容易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韵律美,故水彩画又有“小夜曲”之称。这种韵律美,或通过线条的粗细、构图的疏密来表现,或通过干湿交融、色彩浓淡来达到。

同时,水彩画所产生的“韵”,不仅仅包含节奏之韵,更为重要的是水的不确定性及水色交融后在画纸上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多样性,让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审美趣味。

这种审美趣味徘徊在有形、无形、有势、无势、似与不似、生与灭、轻与重、隐与露的状态之中,使画面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方面取得某种联系,从而进入一种“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审美境界。

自有水彩画以来,特别是自英国水彩画问世之后,水彩画家追求的正是这一审美境界。从透纳的《暴风雨》、惠斯勒的《夜曲》到吴冠中、古元等大家的作品中,我们都能悟出这其中的奥秘。

⑦ 怎样欣赏一副美术作品,去看画展的时候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估一幅画

看画展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既是提升对绘画艺术了解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

看画展也是一门学问。同样是看画展,走马观花看画展跟仔细品味看画展得到的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效果。

四是,看画要看画创作的时代及其背景。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时期,不仅代表了近一千年前那个时期的绘画水平,而且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经济社会人文情况。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再比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什么多是宗教神话题材,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体油画,如果了解了文艺复兴所处的时代环境背景,了解了文艺复兴的主旨,对这些就有了清楚的了解。

总之,看画展时,对参展作品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欣赏解读,这样才能获得充实丰富的艺术享受,也才能对所欣赏的画作出比较客观中肯的评价。

⑧ 如何欣赏国画

一、欣赏国画作品要看神韵

就国画而言,看画一般要先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中国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画的构图、色彩、笔力和线条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似像不像或形似。

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就是抓住了国画的实质。因为“神韵”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审美享受,是中国画家们追求的目标。

二、欣赏国画作品要看笔墨

中国画以线条构成,是与中国艺术家对线条的情有独钟和独特的感受是分不开的。用线条最易于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独到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灵魂。

国画知识介绍

中国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是其基本特点,墨不仅能决定形象,分出明暗,拉开距离,代替色彩,还能制造画面的气氛。观其面目时往往尚未看清具象形态,就已被画面笔墨中溢出的抽象意韵所感染。

看画还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利用不固定的视距、观其物象。远看大势气韵,近看点线质量。“豪放不忘精微”,往往在细小的部分,虚的部分更能体察作者的绘画能力。

⑨ 如何欣赏一幅油画作品

欣赏一幅油画作品应该从“构、内、形、色、光、笔、质”等几个方面来欣赏和鉴别。

(1)”构“也就是构图,当一幅油画作品进入观众眼帘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画的总体布局和构图。构图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绘画形式语言之一,对作品的成败起到关键的作用。一幅作品构图要符合审美要求和哲学原理。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传递着某种思想,欣赏者可以从不同的构图中得到平静、稳定、倾斜、压抑或惊喜之不同感受。


(2)”内“即内容,是一幅作品所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这也是欣赏者和画家最直接交流的一条途径。按照画面刻画的是什么、刻画得逼真否、画中形象要传达什么寓意等,很容易就能体会到画家的喜怒哀乐。


(3)“形”就是主体物体的物理形状,写实主义作品尤其注重画面主体物体的形状造型。这是写实油画的基本功,也是比较难的一个环节。太多的画家绘画几十年,都没有能够掌握“形”的基本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就要练好造型的基本功。


(4)“色”就是色彩。由于油画艺术作品的色彩极具丰富性,故被称为是“绘画中的交响乐。所以一幅好油画对色彩的运用,就像好一首好曲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它能把人带入一个神秘的境界—或典雅、或庄严、或压抑、或兴奋等。尤其印象派油画大师们更加关注画面色彩的变化。但所有的变化一定是科学客观的真实的变化,绝非有些画家凭自己的任意想象来作画,结果使得画面杂乱无章。


图8、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午餐》局部, 特点:注重丰富的暗部的色彩变化

(5)“光”就是光线,油画作品对光线的安排要求较高。一幅好的油画作品,其画面中的光线运用,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6)“笔”即 笔触。笔触述说着画家的情感和对美学偏好,并能敏锐地显现着不同时代审美趣味。油画家的艺术造诣正是体现在油画的笔触之中。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和修炼过程,不可能一蹶而就。

(7)”质”就是质感,也就是画面中物体的材质。相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同一个画面中出现时,主要是靠物体的材质

⑩ 鉴赏美术作品的四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1、美术鉴赏

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2、感悟鉴赏

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3、社会学鉴赏:

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

4、比较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但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美术作品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不同而已。

(10)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扩展阅读:

美术鉴赏既涉及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又涉及鉴赏者的知识、能力、修养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可以说,美术鉴赏受到主客体两方面条件的制约。

这两个条件即美术鉴赏的客体条件(美术作品)与主体条件(鉴赏者)。美术鉴赏的客体条件是指被鉴赏的美术作品,如果客体不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便失去了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阅读全文

与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智远一户通使用方法 浏览:822
驾驶避免剐蹭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34
胸上缝的训练方法 浏览:106
太原公交乘车码使用方法 浏览:944
三星手机拨号快捷键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28
如何辨别钻石好坏的方法 浏览:431
hdlc检测方法 浏览:670
水培石斛兰的种植方法 浏览:426
干式变压器项目研究试验方法 浏览:386
青春期偏头疼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66
瓷砖成型缺陷解决方法 浏览:392
一岁半亚麻籽油的食用方法 浏览:28
虫害处理方法哪里找 浏览:416
决战平安京有哪些方法登录 浏览:578
小腿划伤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478
如何测量磷酸盐的方法 浏览:976
平稳序列检测方法 浏览:919
不打针治疗咳嗽的方法 浏览:280
毛利润30利润计算方法 浏览:4
后束三角肌的锻炼方法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