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7.查找某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应在《中国药典》(2015版)( B)中查找。
标准溶液配置的直接配置法和标定法两种。(1)直接配制法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量已干燥的基准物溶于水后,转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算出其准确浓度。(2)标定法很多物质不符合基准物生物条件,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一般先将这些物质配成近似所需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测定其准确浓度。标定的方法有直接标定和间接标定两种,间接标定的系统误差比直接标定要大些。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有两种标准,分别是SH/T0079《石油产品试验用试剂溶液配制方法》和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我们目前采用的是SH/T0079.配制标准溶液应注意一下几点:(1)溶液配制中所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应符合GB6683中三级水规格。所用乙醇是指95%乙醇。(2)标定溶液和配制基准溶液所用试剂为容量分析基准试剂。配制一般溶液所用试剂纯度不低于分析纯。(3)溶液配制中使用的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等需按计量检定规程要求定期检定。(4)配制溶液所称取的试剂质量,应在所规定的质量±10%以内。(5)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单次标定的浓度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算术平均值的0.2%。至少取三次标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6)标准滴定溶液和基准溶液的浓度取四位有效数字。(7)所配制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与所规定的浓度值之差不应大于规定浓度值的±5%。(8)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标定溶液浓度时,如有争议应以标定法为准。
2. 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
标准溶液配置的直接配置法和标定法两种。
(1) 直接配制法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量已干燥的基准物溶于水后,转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算出其准确浓度。
(2) 标定法
很多物质不符合基准物生物条件,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一般先将这些物质配成近似所需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测定其准确浓度。标定的方法有直接标定和间接标定两种,间接标定的系统误差比直接标定要大些。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有两种标准,分别是SH/T0079《石油产品试验用试剂溶液配制方法》和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我们目前采用的是SH/T0079.配制标准溶液应注意一下几点:
(1) 溶液配制中所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应符合GB6683中三级水规格。所
用乙醇是指95%乙醇。
(2) 标定溶液和配制基准溶液所用试剂为容量分析基准试剂。配制一般溶液所用试剂纯
度不低于分析纯。
(3) 溶液配制中使用的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等需按计量检定规程
要求定期检定。
(4) 配制溶液所称取的试剂质量,应在所规定的质量±10%以内。
(5) 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单次标定的浓度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算术平均
值的0.2%。至少取三次标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6) 标准滴定溶液和基准溶液的浓度取四位有效数字。
(7) 所配制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与所规定的浓度值之差不应大于规定浓度值的±
5%。
(8) 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标定溶液浓度时,如有争议应以标定法为准。
3. 配制溶液的计算方法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理得公式:ω1ρ1 V1= ω2ρ2 V2
ω1:稀释质量分数、ρ1 :密度、V1:欲配溶液体积。
ω2:浓溶液质量分数、ρ2:密度、V2:需用浓溶液体积。
例:要配制20%的硫酸溶液1000ml,需要96%的浓硫酸多少毫升?
查表知:20%时ρ1 =1.139g/ml;96%时ρ2=1.836g/ml
代入公式:20%×1.139×1000=96%×1.836×V2
V2=0.2 ×1.139×1000/0.96 ×1.836=129ml。
(3)如何查溶液的配备方法扩展阅读
配置时应注意:
有些化学药品具有腐蚀性例如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实验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一旦不慎将氢氧化钠溅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称量时,使用烧杯放置。
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注意移液管的使用。稀释浓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配好的溶液要及时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放到相应的试剂柜中。
4. 求化验室配置溶液的方法百分之几的溶液50或100毫升怎么配制说说详细方法吧
化验室配置溶液的方法步骤:
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以此为例说明)
(1):配制50ɡ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___g。(计算需要的NaCl、水的质量)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用已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分别为:6%的氯化钠溶液____ ml;水_________ g.
(2):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3、把配制好的上述两种氯化钠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 和 ),放到试剂柜中。
4、洗涤仪器,整理复位。
5.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计算公式
配制溶液步骤因配置的溶液不同而有所不同。现举两个例子:
举例1:配置0.05mol/L,400mLNaOH溶液的步骤:
要准确配置氢氧化钠的浓度,则要用容量瓶定容的。实验室没有400毫升的容量瓶,则选用500毫升的容量瓶。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
0.5L*0.05mol/L*40.01=1.000克
2、称1.000克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然后倒入500毫升容量瓶里,分3次洗烧杯,将溶液全部倒入容量瓶里,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即得到0.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如果不需要很准确的话,可以直接用量筒量400毫升,称的时候只要称0.8克就可以了。
6. 如何配制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配置的直接配置法和标定法两种。
(1)直接配制法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量已干燥的基准物溶于水后,转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算出其准确浓度。
(2)标定法
很多物质不符合基准物生物条件,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一般先将这些物质配成近似所需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测定其准确浓度。标定的方法有直接标定和间接标定两种,间接标定的系统误差比直接标定要大些。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有两种标准,分别是SH/T0079《石油产品试验用试剂溶液配制方法》和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标准溶液保质期
标准溶液有效期为3个月,0.02moL/L以下的标准溶液应现用现配。
常用指示剂溶液有效期为1年,淀粉水溶液有效期为1周。
试液名称和有效期按照中国药典现行版本附录中试液和缓冲液中的规定执行。药典中未明确规定有效期的,则一般检验用试液有效期为1年;缓冲溶液PH=10以上的有效期为2个月,PH=10以下的有效期为3个月。
7. 请问用原子吸收法测金属微量元素时其标准溶液配置方法在哪查的啊谢谢了
找原子吸收分析手册,里面分析方法很全。
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
1. Ag (银)
1.0mg Ag/ml 标准物质: 硝酸银(AgNO3)
: 1.575g 的硝酸银在 110 oC 干燥,用硝酸 (0.1N) 溶解后用硝酸 (0.1N) 准确稀释到 1000ml。
2. Al (铝)
1.0mg Al/ml 标准物质: 金属铝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铝用 50ml (1+1) 盐酸加热溶解,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 ml 。(此时盐酸浓度变化到约 1N。)
3. As (砷)
1.0mg As/ml 标准物质: 氧化砷(III) 99.9% 以上
: 氧化砷 (III) 在 105oC 加热约 2 小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取 1.320g 溶解于尽可能少的氢氧化钠溶液(1N)中,用水准确地稀释定容到 1000ml。
4. Au (金)
1.0mg Au/ml 标准物质: 金
: 0.100g 的高纯金溶解于几毫升的王水中, 在水浴上蒸发至干。加入 lml 的盐酸后蒸发至干。用水和盐酸溶解,准确稀释到 100ml。盐酸浓度调节至 1N。
5. B (硼)
1.0mg B/ml 标准物质: 硼酸 (H3BO3)
: 5.715g 的纯硼酸溶解于水中,稀释到 1000ml。
6. Be (铍 )
1.0mg Be/ml 标准物质: 金属铍 99.9% 以上
: 0.100g 的金属铍加热溶解于盐酸 (1+1) 10ml 中,冷却后用水稀释到 100ml。盐酸浓度调节至 1N。
7. Bi (铋)
1.0mg Bi/ml 标准物质: 金属铋 99.9% 以上
: 0.100g 的金属铋加热溶解于硝酸 (1+1) 20ml 中,冷却后准确稀释到 100ml 。
8. Ca (钙)
1.0mg Ca/ml 标准物质: 碳酸钙 (CaCO3)
: 0.2497g 的碳酸钙在 110℃ 干燥约 1 小时后,溶解于盐酸 (1+1) 5ml 中,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ml。
9. Cd (镉)
1.0mg Cd/ml 标准物质: 金属镉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镉加热溶解于硝酸 (1+1) 30 ml 中,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
10. Co (钴)
1.0mg Co/ml 标准物质: 金属钴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钴加热溶解于硝酸 (1+1) 30 ml 中,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
11. Cr (铬)
1.0mg Cr/ml 标准物质: 金属铬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铬加热溶解于 20ml 的王水中,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
12. Cs (铯)
1.0mg Cs/ml 标准物质: 氯化铯 (CsCl)
: 1.267g 的氯化铯溶解于水中,加入盐酸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13. Cu (铜)
1.0mg Cu/ml 标准物质: 金属铜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铜加热溶解于硝酸 (1+1) 30 ml中,冷却后加入 50 ml硝酸 (1+1), 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 ml 。
14. Fe (铁)
1.0mg Fe/ml 标准物质: 纯铁 99.9% 以上
: 1.000g 的纯铁加热溶解于20ml 的王水,冷却后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15. Ge (锗)
1.0mg Ge/ml 标准物质: 氧化锗 (GeO2)
: 1.439g 的氧化锗,加入1g 的氢氧化钠和20ml 的水加热溶解,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16. Hg (汞)
1.0mg Hg/ml 标准物质: 氯化汞 (HgCl2)
: 1.354g 的氯化汞溶解于水中,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17. K (钾)
1.0mg K/ml 标准物质: 氯化钾 (KCl)
: 氯化钾在 600oC下加热约 1 小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取 1.907g 溶解于水中,在加入盐酸后用水准确地稀释 1000ml。盐酸浓度调节到 0.1N。
18. Li (锂)
1.0mg Li/ml 标准物质: 氯化锂 (LiCl)
: 0.611g 的氯化锂溶解于水中,在加入盐酸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盐酸浓度调节到 0.1N。
19. Mg (镁)
1.0mg Mg/ml 标准物质: 金属镁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镁加热溶解于盐酸 (1+5) 60 ml中,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 ml。
20. Mn (锰)
1.0mg Mn/ml 标准物质: 金属锰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锰加热和溶解于20ml 的王水和冷却后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21. Mo (钼)
1.0mg Mo/ml 标准物质: 金属钼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钼加热溶解于盐酸 (1+1) 30ml和少量的硝酸中,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22. Na (钠)
1.0mg Na/ml 标准物质: 氯化钠 (NaCl)
: 氯化钠在 600oC 加热约 1 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取 2.542g 溶解于水中,在加入盐酸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盐酸浓度调节到 0.1N。
23. Ni (镍)
1.0mg Ni/ml 标准物质: 金属镍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镍加热和溶解于硝酸 (1+1) 30ml和准确地用水稀释到 1000ml。
24. Pb (铅)
1.0mg Pb/ml 标准物质: 金属铅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铅加热和溶解于硝酸 (1+1) 30ml和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25. Pd (钯)
1.0mg Pd/ml 标准物质: 金属钯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钯加热溶解于30ml 的王水中,在水浴上蒸发至干。加入盐酸,再次蒸发至干。加入盐酸和水溶解。
然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盐酸浓度调节到 0.1N。
26. Pt (铂)
1.0mg Pt/ml 标准物质: 铂 99.9% 以上
: 0.1g 的铂加热溶解于20ml 的王水中,在水浴上蒸发至干。然后用盐酸溶解,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 ml。盐酸浓度调节到 0.1N。
27. Sb (锑)
1.0mg Sb/ml 标准物质: 金属锑 99.9% 以上
: 0.1g 的金属锑加热溶解于20ml 的王水中,冷却后用盐酸 (1+1)稀释到 100ml。
28. Si (硅)
1.0mg Si/ml 标准物质: 二氧化硅 (SiO2)
: 二氧化硅在 700 ~ 800oC 加热约 1 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取 0.214g 置入坩埚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熔化 2.0 小时,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ml。
29. Sn (锡)
1.0mg Sn/ml 标准物质: 金属锡 99.9% 以上
: 0.500g 的金属锡加入到 50ml 的盐酸中。然后在 50 ~ 80oC 下加热溶解。冷却后加入到 200 ml 盐酸中,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500ml。
30. Sr (锶)
1.0mg Sr/ml 标准物质: 碳酸锶 (SrCO3)
: 1.685g 的碳酸锶用盐酸溶解,加热除去二氧化碳后,准确地用水稀释到 1000ml 冷却后。
31. Ti (钛)
1.0mg Ti/ml 标准物质:金属钛 99.9% 以上
: 0.500g 的金属钛加热溶解于盐酸 (1+1) 100 ml中,冷却后用盐酸 (1+2) 准确地稀释到 500ml。
32. Tl (铊)
1.0mg Tl/ml 标准物质: 金属铊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铊加热溶解于硝酸 (1+1) 20ml 中,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
33. V (钒)
1.0mg V/ml 标准物质: 金属钒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钒加热溶解于30ml 的王水中,浓缩至近干。然后加入到 20ml 的盐酸中,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
34. Zn (锌)
1.0mg Zn/ml 标准物质: 金属锌 99.9% 以上
: 1.000g 的金属锌加热溶解于硝酸 (1+1) 30 ml中,冷却后用水准确地稀释到 1000ml 。
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哪几个步骤
1、计算:n=m/M , c=n/v ,ρ=m/v
例: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3mol/L的盐酸溶液。
v=m/p=(0.25*0.3*36.5)/(36.5%*1.18)
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
3、溶解:将称好的固体放入烧杯,用适量(20~30mL)蒸馏水溶解。
4、复温:待溶液冷却后移入容量瓶。
5、转移(移液):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紧贴容量瓶瓶口,棒底应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线下。
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
7、 初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9、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
10、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装溶液,故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8)如何查溶液的配备方法扩展阅读:
计算公式
用液体试剂配制: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理得公式:
ω1ρ1 V1= ω2ρ2 V2
ω1:稀释质量分数ρ1 :密度V1:欲配溶液体积
ω2:浓溶液质量分数ρ2:密度V2:需用浓溶液体积
例:要配制20%的硫酸溶液1000ml,需要96%的浓硫酸多少毫升?
查表知:20%时ρ1 =1.139g/ml;96%时ρ2=1.836g/ml
代入公式:
20%×1.139×1000=96%×1.836×V2
V2=0.2 ×1.139×1000/0.96 ×1.836=129ml
9. 一般溶液的三种配制方法及举例
一、固体+水
如配制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可取固体硝酸钾10克,水90克。
二、浓溶液+水
如配制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可取20%的硝酸钾溶液50克,水50克。
三、稀溶液+固体+水
如配制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可取20%的硝酸钾溶液10克,固体硝酸钾8克,水82克。
其实配制溶液的方法有很多种,关键抓住两条“守恒”
一是溶质的总质量符合题意要求;二是所加物质的总质量符合题意要求。
10. 配制一般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标准溶液常用mol·l
-1
表示其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
准确称取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即成为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例如,需配制500ml浓度为0.01000
mol·l
-1
k
2
cr
2
o
7
溶液时,应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
2
cr
2
o
7
1.4709g,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较稀的标准溶液可由较浓的标准溶液稀释而成。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1.79×10
-3
mol·l
-1
标准铁溶液。计算得知须准确称取10mg纯金属铁,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无法准确称量,因其量太小、称量误差大。因此常常采用先配制储备标准溶液,然后再稀释至所要求的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高纯(99.99%)金属铁1.0000g,然后在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浓盐酸使之溶解,定量转入一升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2
mol·l
-1
。移取此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3
mol·l
-1
。由储备液配制成操作溶液时,原则上只稀释一次,必要时可稀释二次。稀释次数太多累积误差太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标定法
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可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选择基准物质标定。做滴定剂用的酸碱溶液,一般先配制成约0.1mol·l
-1
浓度。由原装的固体酸碱配制溶液时,一般只要求准确到1~2位有效数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体或在台秤上称取固体试剂,加入的溶剂(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但是在标定溶液的整个过程中,一切操作要求严格、准确。称量基准物质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称准至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所要标定溶液的体积,如要参加浓度计算的均要用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准确操作,不能马虎。
(二)
一般溶液的配制及保存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中采用1∶1(即1+1)、1∶2(即1+2)等体积比表示浓度。例如1∶1
h
2
so
4
溶液,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h
2
so
4
,与1份体积的水混合均匀。又如1∶3
hcl,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盐酸与三份体积的水混匀。
配制溶液时,应根据对溶液浓度的准确度的要求,确定在那一级天平上称量;记录时应记准至几位有效数字;配制好的溶液选择什么样的容器等。该准确时就应该很严格;允许误差大些的就可以不那么严格。这些“量”的概念要很明确,否则就会导致错误。如配制0.1mol·l
-1
na
2
s
2
o
3
溶液需在台秤上称25g固体试剂,如在分析天平上称取试剂,反而是不必要的。配制及保存溶液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1.经常并大量用的溶液,可先配制浓度约大10倍的储备液,使用时取储备液稀释10倍即可。
2.易侵蚀或腐蚀玻璃的溶液,不能盛放在玻璃瓶内,如含氟的盐类(如naf、nh
4
f、nh
4
hf
2
)、苛性碱等应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3.易挥发、易分解的试剂及溶液,如i
2
、kmno
4
、h
2
o
2
、agno
3
、h
2
c
2
o
4
、na
2
s
2
o
3
、ticl
3
、氨水、br
2
水、ccl
4
、chcl
3
、丙酮、乙醚、乙醇等溶液及有机溶剂等均应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好放在暗处阴凉地方,避免光的照射。
4.配制溶液时,要合理选择试剂的级别,不许超规格使用试剂,以免造成浪费。
5.配好的溶液盛装在试剂瓶中,应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浓度、名称以及配制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