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理的山脊山谷怎么区分
山高处像兽脊凸起的是山脊,两山间低凹而狭窄的是山谷。
1、山脊,指山高处像兽脊凸起的部分。是由两个坡向相反坡度不一的斜坡相遇组合而成条形脊状延伸的凸形地貌形态。山脊是连成一排的山峰,山峰之间连成一条长线,好像动物的脊骨有一条突出的线条。
山脊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斜坡的交线,叫做山脊线。山脊线是由高处向低处凹出的部分,是水流的分水岭。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呈反v字形。
2、山谷,指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其间多有涧溪流过。
(1)如何区分山峰山脊山谷涂鸦的方法扩展阅读
山脊线在建筑上的应用
分水线顺直平缓,起伏不大,岭脊肥厚的分水岭是布设山脊线的理想地形,路线可大部或全部设在分水岭上。但高山地区的分水岭常常是峰峦、垭口相间排列,有时相对高差很大。
这种地形的山脊线,则为一些较低垭口所控制,路线须沿分水岭的侧坡在垭口之间穿行,线位大部分设在山腰上,山脊线,一般线形大多起伏、曲折,其起伏和曲折程度则视分水岭的形状、控制垭口间的高差和具体地形而异。
‘贰’ 山谷山脊的判别方法
口诀:凸高为谷、凸低为脊。地图上山谷指的是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穿过等高线画一条直线(横着穿过去)中间高两边低的是山脊,反之是山谷。
1、纵向比较法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是山脊,因此“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2、横向比较法
中间高两侧低——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山谷;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
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鞍部;
等高线交会处——陡崖
‘叁’ 怎么来看图区分山顶.山脊.山谷,鞍部,还有陡崖
图中甲乙处是山顶,等高线闭合,高度有四周向中心增大;图中丙处是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图中丁处是陡崖,等高线重合;图中EF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图中GH处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肆’ 如何辨别地理的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思路分析]
地貌的一般特点是:山地高,平地低;山顶高,鞍部低;山背高,山谷低;山脊高,山脚低。识别出地貌的各种基本形态,结合具体运动路线,地形起伏则一目了然。
[解题过程]
山的最高部位叫山顶。山顶依其形状可分为尖顶、圆顶和平顶。图上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是一个小环圈,环圈外通常绘有示坡线。
山顶与凹地
比周围地面低下,且经常无水的低地,叫凹地。大面积的低地称盆地,小面积的低地称凹(洼)地。图上表示凹地的等高线是用一个或数个小环圈,并在环圈内绘有示坡线。
②山背、山谷
山背,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图上表示山背的等高线以山顶为准,等高线向外凸出,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就是分水线。
山背和山谷
山谷,是相邻山背、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图上表示山谷的等高线以山顶或鞍部为准,等高线向里凹入(或向高处凸出),各等高线凹入部分顶点的连线,就是合水线。
③鞍部、山脊
鞍部,是相连两山顶间的凹下部分,其形如马鞍状,故称鞍部。图上是用一对表示山背的等高线和一对表示山谷的等高线显示的。
山脊,是由数个山顶、山背、鞍部相连所形成凸棱部分。山脊的最高棱线叫山脊线。
④斜面
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面叫斜面,也叫斜坡或山坡。在地图上明确斜面的具体形状,对定向越野有一定价值。斜面按其形状可分为:
1)等齐斜面。实地坡度基本一致的斜面叫等齐斜面,全部斜面均可通视。地图上,从山顶到山脚,间隔基本相等的一组等高线,表示为等齐斜面。
(2)凸形斜面。实地坡度为上缓下陡的斜面叫凸形斜面,部分地段不能通视。地图上,从山顶到山脚,间隔为上面稀、下面密的一组等高线,表示为凸形斜面。
(3)凹形斜面。实地坡度为上陡下缓的斜面叫凹形斜面,全部斜面均可通视。地图上,从山顶到山脚,间隔为上面密、下面稀的一组等高线,表示为凹形斜面。
(4)波状斜面。实地坡度交*变换、陡缓不一、成波状形的不规则斜面叫波状斜面,若干地段不能通视。地图上,表示该状斜面的等高线间隔稀密不均,没有规律。
3、图上起伏的判定
判定起伏就是在地图上判定哪是上坡,哪是下坡,哪是平地。判定起伏时,首先要对判定区域进行总的地势分析,在该区域内,找出明显的山顶,分析山顶间的联系,找出山脊以及主要分水线、合水线的走向,然后结合河流、溪沟的具体位置,判定出总的升降方向。总的地势分析之后,进行具体分析时要注意基本一点,即在地图上,凡属运动路线与某条等高线近似平行是平路外,其它现象(与某条等高线越来越近或越来越远或相交)则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具体分析时,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②根据示坡线判定
示坡线与等高线连接的一端为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③根据河流符号判定
当一组等高线在河流一侧,*近河流的等高线低,远离河流的等高线高,即当离开河流一侧作横方向运动或成一定角度运动时,就是上坡,相反方向运动时则是下坡。当一组等高线横穿河流,上游等高线高,下游等高线低。
‘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怎样区别山脊、山谷、山顶和鞍部
1、山顶:山顶即山峰,在地形图中一般用三角形符号予以标记。看海拔高度也比周围的高些。
2、山脊: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看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如果等高线从海拔高处弯向海拔低处(即从数字大的地方向数字小的地方弯曲)的部位,即是山脊。
3、山谷:山谷的判别正好与山脊相反。等高线从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山谷处易形成小河,在山上迷路时,可以沿小河走,容易形成聚落。
4、鞍部:是两山峰之间的比较平缓的部位。它与山坳的区别没有明显差异。一般看其相对高度。鞍部的相对高度较高,两侧陡峭,不容易发育成河谷地貌。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5)如何区分山峰山脊山谷涂鸦的方法扩展阅读:
其它地形的辨识:
1、高原:一圈一圈的同心圆,越靠近中心的圆所标的数值越大,代表它的海拔越高。
2、盆地:和高原的图相同,数值正相反,代表中心的海拔低。
3、丘陵:在一个区域内,有许多小的形同于高原的等高线图,其标注的值相差不会太大,否则就成山峰了。
4、山地:图形也类似于高原,不一定是圆形,在一个圈内,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小圈,代表山峰。
‘陆’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和山谷的方法有哪些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柒’ 山脊,山谷,陡崖,山峰怎么分
以等高线看,原则是凸低位高,凸高为低。山脊等高线凸向数值低的,山谷相反。陡崖等高线数条相交。山峰一般用黑色三角形标注,其区域小,海拔高于周边,区别于连贯不断的山脊。
‘捌’ 地图上山谷和山脊怎么区分
地图上山谷指的是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是山脊。穿过等高线画一条直线(横着穿过去)中间高两边低的是山脊,反之是山谷。
山谷和山脊的判断:
1、纵向比较法,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是山脊,因此“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2、横向比较法,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3、手示法
‘玖’ 如何区分山谷、山顶、山脊、鞍部
山顶就是一座山最高的地方,一般图里会有一个三角形来表示,另外你会发现山顶处等高线是封闭的圆圈。 鞍部:两山中间比较平缓的地方。(其实想想骆驼就知道了,凸起的两个点就是山顶,凹下的就是鞍部) 陡崖:也称断崖。近于垂直的山坡。(悬崖绝壁)在地形图上看就是N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也就是一条线上有很多短短打横的线的那里)
山谷:两山之间狭窄低凹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 由高处向低处凸出的是山脊。
在地形图上分辨山谷山脊的顶好方法:用尺子(一开始用后来熟了瞄一眼就知道了)放在凸起或凹下的等高线上的点上。发现点处等高线比两旁高的是山脊,比两旁低的是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