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鉴别酸和碱
一、化学物质不同
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或者溶于水并能释放质子形成H₃O+(水合氢离子)的物质也是酸。H₃O+的浓度越高,溶液酸性越强。
即使是纯水中也存在H₃O+,其浓度为10-7mol/L。这是由于质子从一个水分子跑到另一个水分子所造成的。在传统意义上,H₃O+的浓度还取决于氢离子的浓度,虽然水溶液中的大部分氢离子是以H₃O+形式存在的。
2、在酸碱电离理论中,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物质;在酸碱质子理论中碱指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在酸碱电子理论中,碱指电子给予体。
二、化学性质不同
1、酸
酸一般有腐蚀性。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如下﹕
[HA]﹑[H+]﹑[A-]分别是HA﹑H+﹑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例如﹐298K时乙酸的电离常数为1.8×10-5﹐氢氟酸为7.2×10-4。电离平衡常数随弱电解质的浓度和温度有很小的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度因溶液变稀而增大﹐如0.10﹑1.0×10-3﹑1.0×10-4乙酸的电离度分别为1.34﹑13.4﹑42%﹐无限稀释时完全电离。
2、碱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碱溶液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现象不明显,但有变化),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现象明显)
2)碱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反应通常被称作中和反应,此类反应放出大量热△H=57.3KJ/mol)
举例: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氢氧化钙)中和含过多硫酸的废水
Ca(OH)₂+H₂SO₄=CaSO₄+2H₂O
三、分类不同
1、酸
1)根据有机无机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有机酸是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COOH)。磺酸 (-SO₃H)等也属于有机酸。有机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
2)根据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含氧酸(如硫酸H₂SO₄、碳酸H₂CO₃等)无氧酸(如盐酸HCl、氢氟酸HF等)
3)根据从酸分子中可以电离出H+的个数
可以分为一元酸(HCl)、二元酸(H₂SO₄)、三元酸(H₃PO₄)
2、碱
1)按一个碱分子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分:一元碱、二元碱、多元碱
2)按溶解性分:可溶性碱、微溶性碱、难溶性碱
3)按电离能力分:强碱、弱碱
4)按用途分:工业碱、食用碱
工业碱:工业纯碱(碳酸钠Na₂CO₃)、工业烧碱(氢氧化钠NaOH)、工业重碱(NaHCO₃)。工业碱的纯度和杂质(可能含有重金属等)含量满足一般性工业使用,工艺相对简单,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对人体有危害。
食用碱:食用纯碱(碳酸钠Na₂CO₃,分子式相同,但没有工业纯碱的杂质)和食用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₃)。
Ⅱ 怎么判断酸和碱
一是能提供H离子的是酸,相反就是碱。 二是溶液中阳离子只有H离子的是酸。 三是能提供电子的是酸,相反的是碱。 四是有酸味的是酸。 这四个方法能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当然实验是一切理的根本哦。
如果是高中的话,只要记住那几种物质就够了,那十几种物质就下次给你了。
氢离子加酸根离子是酸 如H2SO4 HNO3 HCl等
金属离子加氢氧根离子是碱 如NaOH Ca(OH)2 Cu(OH)2等
K Ca Na Ba是强碱,其他金属是弱碱
Cl SO4 NO3是强酸,CO3是弱酸
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如Na2CO3 K2CO3
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如ZnSO4 FeCl3
强碱强酸盐呈中性 如NaCl KCl
弱酸弱碱盐呈中性 如(NH4)2CO3
应该没了,有问题再补充
PH值大于7碱性
小于7酸性
有氢氧根的为碱性
有氢离子的为酸性
鉴定酸碱性常用两种试剂,酚酞和石蕊,石蕊试剂遇酸变色,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遇碱变红。也可以用pH试纸,比照标准比色卡
Ⅲ 化学中酸碱盐的判别,有什么技巧
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可以简记为:氢头酸、氢氧根结尾碱、金属或铵根开头酸根结尾的是盐。
Ⅳ 利用碱的化学性质,写出几种鉴别碱的方法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碱液遇紫色石蕊变蓝,遇无色酚酞变红,与pH试纸变蓝。
(2)与碳酸氢盐反应。例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钡)与碳酸氢钠反应有碳酸钙(钡)沉淀产生。
(3)可溶性碱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有色沉淀(难溶性碱)。
Ⅳ 检验物质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
按照酸的化学性质来说,有五条,再加pH试纸就六种了,如果按你说的就只剩四种了。
一,加紫色石蕊试剂,若变红则为酸性。
二,向其加入金属活动顺序之前的活泼金属如锌粒等,若冒气泡则呈酸性。
三,向待测液体加入足量氧化铁(Fe2O3)即生锈铁钉,若溶液中红色物质消失,且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溶液呈酸性。
四,向待测液体加入澄清石灰水Cu(OH)2,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则溶液呈酸性。
五,向待测液体加入碳酸钠(Na2CO3)若冒气泡,则溶液呈酸性。
我的目的不是要分,是为了大家查的时候更方便一点,一样都要中考了,这个基本上没错的,有人发现错误就帮忙纠个错,服务大家一下。
你要懒得给分也无所谓,我没有那个专门要分的意思哈。
Ⅵ 如何鉴别酸和碱
可以加入少量已知的酸(碱)。如果加入酸时反应(有气泡产生),说明是碱,不反应则是酸。
这实际上是两种方法了,加碱一种、加酸一种,呵呵~
Ⅶ 初中化学 酸碱盐 鉴别 除杂 方法及技巧
一、颜色问题
初中阶段需掌握的有颜色的固体:
黑色:木炭、铁粉、四氧化三铁、氧化铜、二氧化锰
红色:铜、氧化铁
蓝色固体:胆矾、氢氧化铜
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初中阶段需掌握的有颜色的溶液:
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稀时)
绿色固体:铜绿
绿色溶液:氯化铜溶液(浓时)
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
黄色溶液:铁盐溶液
紫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沉淀为白色。
二、不能共存的离子组合
OH-:
OH- + H+ → H2O
OH- + NH4+ → NH3•H2O → NH3↑ + H2O
OH- + Cu2+ → Cu(OH)2↓ 蓝色沉淀
OH- + Fe3+ → Fe(OH)3↓ 红褐色沉淀
OH- + Mg2+、Al3+等 → Mg(OH)2↓、Al(OH)3↓ 等白色沉淀
Cl-:
Cl- + Ag+ → AgCl↓ 白色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SO4 2-:
SO4 2- + Ba2+ → BaSO4↓ 白色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O3 2-:
CO3 2- + H+ → H2CO3 → H2O + CO2↑
CO3 2- + Ca2+ 、Ba2+等 → CaCO3↓、BaCO3↓等白色沉淀
三、鉴别
鉴别往往根据物质性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来鉴别
四、除杂
酸碱盐中除杂往往是所加试剂能除去杂质离子但不要除去主要成份的离子,也不要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就可以了。如除去NaOH中的Na2CO3:只能加入Ba(OH)2或Ca(OH)2溶液,而不能加入酸或盐溶液(如CaCl2、BaCl2溶液)。
Ⅷ 化学中怎样判断酸和碱列举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谢谢了、、
初中就比较简单了,
酸:含有【唯一】的氧离子是氢离子(H+);碱则含有【唯一】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OH-)!看它的化学式就可以大致判定;
如:HCl(有H+)那就是酸了,但是NaHCO3,也有H+,但是H+不是唯一的氧离子,它还有Na+所以,它不是酸,是盐。
如:NaOH(有OH-) 就是碱了,但是: 氨水NH3`H2O,看不出来OH-,但是他也是碱,因为溶于水是,可以电离出唯一阴离子OH-。
到高中阶段,关于酸碱的定义就很多了!
电离理论:凡在水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凡在水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的化合物是碱。
质子(即H+)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按照质子理论来说,碳酸钠是碱,因为它可以和H+反应)
这些理论会相互干扰,定义范围不固定,就会导致某些化合物判断起来有误区,这要具体物质具体说明了,但是有异议的物质很少,大部分还是都可以判断的。
Ⅸ 在家里怎样辨别碱面
可采用以下辨别方法:
闻:碱面呛鼻子,盐,面粉等到则不会
手摸:用手捻一下,食盐是晶体,再小都有颗粒的感觉;而碱面没有颗粒感,如果手潮湿的话,还会有光滑的感觉。
试验:滴上一滴醋,出气泡,是碱面,不出气泡是食盐等。
尝:舌头苦和发烧就是碱面,盐是碱的,面粉无味
其实用到上面三种闻,手摸,试验就能得出结果了,尝,碱面味道实在不好,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