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路亚前导线绑法
1、前导线的绑法其实很简单,将前导线和主线相互缠绕10-20圈,然后将其中一根线的线头绕至缠绕线段的中间位置,随便穿入其中一个缠绕点,再将另一根线的线头从相反方向穿入此处,最后将两根线向两端用力拉紧,剪掉余线。
Ⅱ 主线连接pe线绑法
前导线在路亚钓法中的使用很常见,当主线连接使用PE线时就必须靠前导线来连接主线和假饵了。
前导线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钓组的耐磨性;使钓组具有延展性减少抛饵放枪和鱼脱钩的情况发生;透明的前导线能使钓组在水中更好的隐蔽减低鱼类的警觉。
为方便拍摄使用粗棉线代替PE线,用笔杆和飞蝇主线在不同的步骤里代替前导线。
1、将PE线对弯后用食指和拇指撑开。
Ⅲ 路亚导线和主线可以怎么连接
Ⅳ 路亚子线和主线的连接方法
Ⅳ 你好,想请教一下,前打台钓,轮子里用pe线,怎么与尼龙主线连接。谢谢
你好,你可以在PE线头结个圈,准备一个较粗的铁丝把铁丝弄成U型,准备一个连接器把PE线从连接器穿过,吧U型铁丝销上,尼龙主线前栓个8字环,你该明白了吧 ,起竿时需注意用力的大小习惯就好了
Ⅵ 路亚主线与前导线的连接方法
Ⅶ 路亚pe线断了怎么接
没有办法接,打结的话拉力变成原来的三分之一。如果硬要尽量保持拉力接,用一段尼龙或者碳氟通过两个GT结连接两段,但是中间这根尼龙或者碳线要是PE的几倍粗了
Ⅷ 路亚主线和前导线搭配路亚前导线和主线的连接方法介绍
1、路亚主线和前导线搭配比较常见的有0.8的PE线加上2.5的碳线前导线。0.8的PE线拉力是5.5kg,2.5碳线的拉力是4.5kg,具体的情况根据水情和鱼情作一些具体的调整。
2、前导线的主要作用就是隐形防磨,比较典型的就是钢丝前导线,还有一种作用就是保护主线,一般出现挂底的情况受损的主要是前导线而不是主线。
3、前导线的主要材质有碳线、尼龙线、筏钓线、钢丝线等,每一种材质都有独特的作用,碳线的主要作用就是隐形、切水,但是碳线的延展性比较低。尼龙线和筏钓线的浮水性比较高,尼龙线的延展性比较高,筏钓线的延展性比较低。钢丝线防咬还可以防止磨损,但是钢丝的延展性比较差,一般在地形复杂水草多的水域用钢丝前导线的情况比较多。
4、如果是主线的价格非常便宜,可以不使用前导线,因为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并且线结过多的话也会增加在水中的阻力,没有前导线可以减少抛投的距离。比较适合作为前导线主线的是PE线,因为PE线的颜色比较深,所以隐形比较好用。
5、路亚前导线和主线的连接方法。将两根线相互缠绕10-20圈,将一根线的线头绕回缠绕线段的中央位置,并插入某一缠绕点。将另一根的线头同样绕回至此处,插入同一缠绕交叉点,只是插入的方向相反。完成上述步骤后,将两根线向两端用力拉紧。拉紧之后的线结,剪去两根线的多余线头即可。
Ⅸ 前导线与主线的连接方法
前导线绑法如下:
准备材料:PE线
1、为方便拍摄使用粗棉线代替PE线,用笔杆和飞蝇主线在不同的步骤里代替前导线。首先如图所示将PE线对弯后用食指和拇指撑开。
2、将线圈的另一端两根线绕在小拇指上数圈,使其在小拇指弯曲后不至于松脱。
3、将前导线如图所示插入PE线和手掌虎口形成的圈内,使PE线搭在前导线的上方。
4、两线交叉搭住后,线圈手在前导线的下方翻转使PE线交叉缠在前导线上。
5、线圈手再调转到前导线的上方再一次翻转,让PE线在前导线的上方再次交叉缠住前导线。以此形式交叉缠绕20圈以上即可。
6、数圈缠绕之后的效果如图所示,在这个步骤之后用飞蝇主线替代前导线来演示。交叉缠绕的要点在于每次缠绕后都应略微绷紧PE线,并用另一只手捏住缠好的线圈防止线圈松弛,再继续缠下一圈。如果交叉缠绕的线圈松弛即使后面的步骤完成的很好也会使打好的GT很容易的松脱开。下来要打收尾结,方法:用PE线的线尾端向后弯曲和缠绕好的前导线交叉,请注意图中的PE线是在前导线的前方交叉的,交叉点要在紧靠之前缠绕好的最后一个线圈的位置,并用另一只手捏住防止移动。
8、之后,将线尾端从前导线的下方绕到后方并从回弯的线圈中穿出。
9、穿出后,用牙咬住PE线尾端,并拉紧。拉紧的同时要注意结扣的位置仍然要紧靠之前交叉缠好的线圈。
10、继续打收尾结,这里还须注意打结的方向。是和第一个结相反的。
11、PE线尾端从前导线的后方回弯后在前导的下方向前绕,并从回弯线圈中向后穿出。
12、PE线尾穿过后,方法同第一个收尾结一样拉紧。第二个结也一定要与第一个收尾结靠紧,之间不能留有距离。拉紧线尾端的时候注意牵拉的方向即可。
13、第一和第二个打好之后的收尾结,如图所示紧紧挨着。之后重复第一个结合第二个结的步骤收尾结需要打7-8个即可。
14、所有的收尾结绑好之后,用手抓住前GT结两端的线用力拉。这样做一是保证所有的线结进一步锁紧,而是检验所打GT结的质量。
拉紧之后,用子线剪剪断所有的余线。在剪前导线的时候,最好紧靠最后一个收尾结的位置剪断,也就是说可以不留一点线头,以保证摇轮回线时前导线头不至于在竿子的线导环处发生卡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