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管外墙脚手架的连墙杆怎样设置
正规地讲连墙杆的设置是需要计算的,主要考虑风荷载和架管平面外变形的轴向力这个在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里是必须的一项。楼主所讲的预埋钢管是预埋件的一种(还有预埋钢筋环的)属于刚性连接,对于预埋的长度应为总长的2/3这是常规做法(也可适当放宽),规范并未规定一个具体值(因为必须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计算)。 查看原帖>>
⑵ 外墙凸出不规则脚手架怎么搭
外墙凸出不规则脚手架搭设几个步骤:
1、支撑杆式悬挑搭设脚手架要求
支撑杆式悬挑脚手架搭设需控制使用荷载,搭设要牢固。搭设时应该先搭设好里架子,使横杆伸出墙外,再将斜杆撑起与挑出横杆连接牢固,随后再搭设悬挑部分,铺脚手板,外围要设栏杆和挡脚板,下面支设安全网,以保安全。
2、连墙件的设置
根据建筑物的轴线尺寸,在水平方向每隔3跨(6m)设置一个。在垂直方向应每隔3~4米设置一个,并要求各点互相错开,形成梅花状布置,连墙件的搭设方法与落地式脚手架相同。
3、垂直控制
搭设时,要严格控制分段脚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允许偏差:
4、脚手板铺设
脚手板的底层应满铺厚木脚手板,其上各层可满铺薄钢板冲压成的穿孔轻型脚手板。
5、安全防护设施
脚手架中各层均应设置护栏和挡脚板。
脚手架外侧和底面用密目安全网封闭,架子与建筑物要保持必要的通道。
挑梁式脚手架立杆与挑梁(或纵梁)的连接。
应在挑梁(或纵梁)上焊150~200mm长钢管,其外径比脚手架立杆内径小1.0~1.5mm,用扣件连接,同时在立杆下部设1~2道扫地杆,以确保架子的稳定。
6、悬挑梁与墙体结构的连接
应预先埋设铁件或者留好孔洞,保证连接可靠,不得随便打凿孔洞,破坏墙体。
7、斜拉杆(绳)
斜拉杆(绳)应装有收紧装置,以使拉杆收紧后能承担荷载。
8、钢支架
钢支架焊接应该保证焊缝高度,质量符合要求。
⑶ 外墙干挂石,外脚手架联墙件如何设置
你们在施工时脚手架没跟墙体一起上吗?这样很危险的啊!本人所在的城市就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懂100x50x16(长X宽X高)的改建工程,他们在施工中使用脚手架与木头连接在门窗上,让20个工人在架子上施工,结果使脚手架与机械产生共振.导致脚手架倒塌,六死十二伤.所以我认为你们在施工中最好把脚手架改为钢管脚手架,并且利用一切能连接的物体跟钢管脚手架连接.而且不允许任何东西落在钢管脚手架上.在施工时严禁工人在上面又跳又奔的!注意安全!
⑷ 建筑中的外脚手架的搭接要求和规范是什么
外脚手架搭设规范(1)适用于能够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计算建筑面积的建筑工程的脚手架。不适用于房屋加层、构筑物及附属工程脚手架。
综合脚手架已综合考虑了施工主体、一般装饰和外墙抹灰脚手架。不包括无地下室的满堂基础架、室内净高超过3.6m的天棚和内墙装饰架、悬挑脚手架、设备安装脚手架、人防通道、基础高度超过1.2m的脚手架,该内容可另执行单项脚手架子目。
⑸ 如何搭建筑钢管外架
建筑外架搭设规范
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上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接头中心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2.立杆顶端应高出施工作业层1.5米。
3.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连杆。纵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工字钢顶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连杆下方的立杆上。
4.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设于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大于6米。
5.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6.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超过±20mm。
7.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
8.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2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100mm为宜。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2,作业层小横杆间距为1米。
9.搭设中每一层,外架要及时与结构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螺栓。
10.拉杆必须从第一层与主体结构连接,拉杆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许向上翘起。保证垂直两步,水平三跨一直拉接。
11.剪刀撑的接头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000mm,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紧固。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剪刀撑是在脚手架外侧交叉成十字形的双杆互相交叉,并与地面成45°~60°夹角。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加脚手架整体稳定。
12.用于纵向水平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向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免雨水进入,导致扣件锈蚀、锈腐后强度减弱,直角扣件不得朝上。
13.外架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
⑹ 请问什么是外墙脚手架搭设规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想必大家对外墙脚手架搭设规范这个词感到陌生吧,都不知道它大概的含义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来看下:什么是外墙脚手架搭设规范:有 以下几个要注意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都需要它 。那它是做什么用的呢, 对于家装的话,到底有多大的帮助呢? 需要注意几点: 1、脚手架负载不得超过270kg/m2,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与维护。负载超过270kg/m2,或形式特殊脚手架应进行设计。 2、钢管立柱应设置金属底座,对地质松软基础应垫木板或设扫地杆。 3、脚手架立杆应垂直,垂直偏斜不得超过高度的1/200,立杆间距不超过2米。 4、脚手架两端、转角处及每隔6-7根立柱应设尖刀撑与支杆,高度在7米以上无法设支杆时,竖向每隔4米,横向每隔7米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5、脚手架外侧、斜道、平台设置1.05米防护栏。铺设竹排或木板时,两头必须绑扎牢固,严禁不绑扎就投入使用。 6、在通道与扶梯处脚手架横杆应加高加固,不能阻碍通道。 7、挑式脚手架一般横杆步距1.2米,并要加设斜撑,斜撑与垂直面夹角不大于30°。 8、为了防止架子管受压弯曲扣件从管头滑落,各杆件相交伸出端头均大于10厘米。 9、脚手架搭设地点如有电源线或电气设备时,必须符合安全距离规定,搭设与拆除时采取停送电措施。 10、脚手架验收时,应对所有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并实行验收及挂牌使用制度。 11、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对架子管、扣件、竹排、铁丝进行检查,架子管严重弯曲,扣件严重腐蚀、裂纹,竹排腐烂的必须报废,不得使用。 12、禁止将脚手架直接搭靠在楼板的木楞上及未经计算过补加荷重的结构部分上,或将脚手架和脚手板固定在建筑不十分牢固的结构上(如栏杆、管子等)。 13、脚手板和脚手架相互间应连接牢固。脚手板的两头均应放在横杆上,固定牢固。脚手板不准在跨度间有接头。 14、脚手板和斜道板要满铺于架子的横杆上。在斜道两边、斜道拐弯处和脚手架工作面的外侧,应设1m高的栏杆,并在其下部加设18cm高的护板。 15、脚手架应装有牢固的梯子,以便工作人员上下和运送材料。用起重装置起吊重物时,不准把起重装置和脚手架的结构相连接。 16、搭设脚手架的工作领导人应对所搭的脚手架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书面证明后方准使用。检修工作负责人每日应检查所使用的脚手架和脚手板的状况,如有缺陷,须立即整修。 17、严禁随手用木桶、木箱、砖及其他建筑材料搭临时铺板来代替正规脚手架。 18、脚手架上禁止乱拉电线。必须安装临时照明线路时,木竹脚手架应加绝缘子,金属管脚手架应另设木横担。 19、安装金属管脚手架,禁止使用弯曲、压扁或者有裂缝的管子,各个管子的接连部分要完整无损,以防倾倒或移动。 20、金属管脚手架的立杆,必须垂直地稳放在垫板上,在安置垫板前要将地面夯实、整平。立杆应套上柱座,柱座系由支柱底板及焊接在底板上的管子制成。 21、金属管脚手架的接头,应用特制的铰链相互搭接,这种铰链适用于直角,也适用于锐角和钝角(用于斜撑等)。连接各个构件间的铰链螺栓必须拧紧。 22、脚手板必须固定在金属管脚手架的横梁上。 23、当移动脚手架时,脚手架上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下来,上面有人工作的脚手架禁止移动。 脚手架搭设规范及种类:一、脚手架的作用和要求:1、脚手架的作用: (1) 操作平台 (2) 堆放材料 (3) 短距离水平运输2、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1)足够强度、刚度、稳定性; (2)足够面积; (3) 安全,符合高空作业要求; (4) 构造简单,装拆方便;(5)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3、脚手架的载荷要求:砌筑工程每平方米2700N,装饰工程每平方米2000N,里脚手架每平方米2500N, 挑脚手架每平方米1000N,特殊情况要通过计算来决定。 4、脚手眼留设规定:单排外落地式脚手架应在墙面上留设脚手眼,作为小横杆在墙上的支点,注意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 土坯墙、土打墙、空心砖墙、空斗墙、独立砖柱、半砖墙及180厚的砖墙,砖过梁上及与过梁成60度角三角形范围,门窗洞口两侧3/4砖和1 ?砖的范围内。 二、脚手架的分类: 1、按搭设位置不同:外、里脚手架;2、按材料分:木、竹、钢制脚手架 三、外脚手架 外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外墙外面的脚手架。其主要结构形式有钢管扣件式、碗扣式、门型、方塔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悬吊脚手架等。在建筑施工中要大力推广碗扣式脚手架和门型脚手架。 1.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1)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构造: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主要由钢管和扣件组成。主要杆件有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斜杆和底座等。 钢管扣件脚手架的基本形式有双排式和单排式两种,其构造如图3.1所示。扣件用于钢管之间的连接,基本形式有三种: a、对接扣件用于两根钢管的对接连接;b、旋转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呈任意角度交叉的连接;c、直角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呈垂直交叉的连接。 (2)构造要求: 立杆间距:大横杆步距和小横杆间距可按表3.1选用,最下一层步距可放大到1.8m,便于底层施工人员的通行和运输。 剪刀撑:设置在脚手架两端的双跨内和中间每隔30m净距的双跨内,仅在架子外侧与地面呈45°布置。 连墙杆:每3步5跨设置一根,其作用不仅防止架子外倾,同时增加立杆的纵向刚度。2.碗扣式脚手架:杆件全部轴向连接,力学性能好 3.门式钢管脚手架:由门式框架、剪刀撑和水平梁架或脚手板构成基本单元。门型脚手架又称多功能门型脚手架,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普遍的脚手架之一。 (1) 门型脚手架的构造及主要部件 门型脚手架由门式框架、剪刀撑和水平梁架或脚手板构成基本单元, 将基本单元连接起来即构成整片脚手架。 门型脚手架的主要部件之间的连接形式有制动片式和偏重片式 (2) 门型脚手架的搭设程序 门型脚手架一般按以下程序搭设:铺放垫木(板)→拉线、放底座→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剪刀撑→装水平梁架(或脚手板)→装梯子→需要时,装设通常的纵向水平杆→装设连墙杆→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装加强整体刚度的长剪刀撑→装设顶部栏杆。 (3) 门型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 搭设门型脚手架时,基底必须先平整夯实。 外墙脚手架必须通过扣墙管与墙体拉结,并用扣件把钢管和处于相交方向的门架连接起来,如图3.8所示。 整片脚手架必须适量放置水平加固杆(纵向水平杆),前三层要每层设置,如图3.9所示。三层以上则每隔三层设一道。 在架子外侧面设置长剪刀撑。使用连墙管或连墙器将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高层脚手架应增加连墙点布设密度。拆除架子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部件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 四、里脚手架:一般用于墙体高度不大于4m的房屋。 1、里脚手架常用于楼层上砌砖、内粉刷等工程施工。由于使用过程中不断转移施工地点,装拆较频繁,故其结构形式和尺寸应力求轻便灵活和装拆方便。2、里脚手架的形式很多,按其构造分为折叠式里脚手架和门架式里脚手架。 3、为了确保脚手架施工的安全,脚手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4、使用脚手架时必须沿外墙设置安全网,以防材料下落伤人和高空操作人员坠落。 5、安全网要随楼层施工进度逐层上升。6、过高的脚手架必须有防雷设施。 五、脚手板: 1、种类:木、竹、薄钢、钢木材料。2、脚手板的铺设、对接/搭接要求及维护 六、安全网的挂设 1、里脚手砌外墙,外墙四周必须挂安全网;2、高层、多层建筑使用外脚手施工时,也要挂设安全网。 七、安全注意事项: 1、做好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措施;2、技术交底;3、保证材料质量;4、架设人员持证上岗;5、搭设和使用过程经常检查;6、严禁拆除杆件;7、防雷;8、防电;9、搭拆时设围栏及警戒标志。 亲,楼主问得这问题太专业了, 还是请专业的师傅吧,也花不了多少钱的 ,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工作人员, 以上 内容是本人收集了一些小技巧,希望大家可以 学习下,是 很有用的哦~ 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哦。
⑺ 外墙脚手架与主体建筑的连接方式有几种
窗口处拉结、墙面螺栓打孔固定、再有就是墙体预埋件固定,都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意拉结面积不要超标!
⑻ 脚手架立杆的对接和搭接应符合哪些规定
脚手架立杆的对接和搭接应符合哪些规定具体如下:
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可采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如采用对接扣件方法,则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如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m,并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脚手架主节点(即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立杆横距的0.4倍,且不应大于500m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⑼ 外墙脚手架与主体建筑如何连接
使用连墙件连接,设置位置、数量按照施工现场制定的专项方案确定。但还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表6.4.2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中的规定。
注:1、不同搭设方式,不同高度,对竖向间距、水平间距、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有具体要求。
2、注意标准是JGJ 130-2011,不要再用JGJ130-2002老标准了,新旧标准对连墙件规定上有少许不同。
⑽ 建筑外架有几种搭设方法
1、外脚手架
外脚手架统指在建筑物外围所搭设的脚手架。外脚手架使用广泛,各种落地式外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吊式脚手架等,一般均在建筑物外围搭设。外脚手架多用于外墙砌筑、外立面装修以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2、爬架
爬架又叫提升架,依照其动力来源可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等主要几类。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
这种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一次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
(10)外墙架子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
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