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常规指标
微生物指标(4项):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
毒理指标(15项):砷、硒、四氯化碳、镉、氰化物、溴酸盐、铬、氟化物、甲醛、铅、硝酸盐、亚氯酸盐、汞、三氯甲烷、氯酸盐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7项):色度、铁、溶解性总固体、浑浊度、锰、总硬度、臭和味、铜、耗氧量、肉眼可见物、锌、挥发酚类、水溶液酸碱度、氯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铝、硫酸盐
放射性指标(2项):总ɑ放射性、总β放射性
饮用水消毒剂指标(4项):氯气及游离氯制剂、臭氧、一氯胺、二氧化氯
据介绍,《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06项水质指标中,42项为常规水质监测指标,64项为非常规水质监测指标。
常规指标是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指标,检出率高,为各地水质监测的必检项目,包括4个微生物指标、15个毒理学指标、17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4个消毒剂指标和2个放射性指标。非常规指标是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实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包括2个微生物指标、59个毒理学指标和3个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各地根据本地区的水质情况,将超标风险大的非常规指标纳入常规水质监测项目,并确定监测频次。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卫生部门在每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结合重点污染因素,在全国布点进行两次抽样监测,包括重点供水户和用水户等,监测项目主要是常规指标。
同时,根据有关规定,供水单位应对水质进行实时检测,检测指标除了必检的常规指标外,还包括部分非常规指标,非常规指标的选择由当地县级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协商确定,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其中,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按照《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确定水质检测项目和频率,对于当地存在高风险的有害物质每月至少检测一次。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结果应定期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水质检测结果的内容和办法由当地供水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商定。但是,国家尚无强制规定要求相关单位公布水质检测结果。
此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还会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对各类供水单位的供水水质进行卫生监督,规范供水单位卫生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当饮用水水质发生异常时,供水单位应及时报告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② 如何进行水质监测
答:个人进行水质检测的方法: 1.看:用透明度较高的玻璃被接满一杯水,对着光线看有无悬浮在水中的细微物质?静置三小时,然后观察杯底是否有沉淀物?如果有,说明水中悬浮杂质严重超标。 2.闻:用玻璃杯距离水龙头尽量远一点接一杯水,然后用鼻子闻
③ 怎样制定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定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
(1) 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的资源状况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水质监测资料。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设置原则
(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体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断面类型和采样点的数量,并不断优化。
(2)有大量污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 ,应设置断面监测断面。
(3)饮用水源地和径流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
(4)监测断面的位置要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
(5)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要求有明显岸边标志。
2.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而设置。
(4)消减断面:是指河流收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着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3.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当水体复杂时,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1)在湖的不同水域,如金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照水体类别和功能设置监测垂线。
(2)湖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以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其垂线数根据湖面积、湖内形成环流的水团数及入湖河流数酌情确定。
4.海洋
根据污染物在较大面积海域分布不均匀性和局部海域的相对均匀性的时空特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的方法将监测海域划分为污染区、过渡区和对照区,在三类区域分别设置适量的监测断面和采样曲线。
5.采样点位的确定
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 <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当水面宽50-100m时,在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小于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1m处,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立一个采样点;当水深大于10m时,设立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处、河底以上0.5m处以及1/2水深处各设立一个采样点。
湖泊、水库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的布设与河流相同,但如果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应先测定不同水深处的水温、溶解氧等参数,确定分层情况后,再决定垂线上采样点位和数目,一般除在水面下0.5m和水底上0.5m处设点外,还要在每一斜温分层1/2处设点
海域的采样点也根据水深的分层设置,如水深50-100m,在表层、10m层、50m层和底层设采样点。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位确定后,其所在位置应有固定的天然标志物,使每次采集的样品都取自同一位置,保证其代表性和可比性。
(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我国水质监测规范要求如下:
(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监测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2)对于较大的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监测的次数不得小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2次
(3)潮汐河流全年在丰、枯、平水期采样监测,每期采样两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
(4)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泊、水库,每月采样监测一次,全年不少于12次。
(5)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节进行。
(6)排污渠每年采样监测不少于三次。
(7)海水水质常规监测,每年按丰、平、枯水期或季度采样监测2-4次
(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要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含量范围及测定要求等因素选择设当的采样、监测方法和技术。
(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水质监测所得的众多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学的监测数据,是描述和评价水环境质量,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依据,必须进行科学地计算和处理,并按照要求的形式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
质量保证概括了保证水质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质量保证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实施计划是实施监测方案的具体安排,要切实可行,使各个环节工作有序、协调地进行。
④ 怎样选择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水质监测中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有哪些
楼主,您好。 正确选择监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抗干扰能力好。我国对各类水体中不同污染物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它们相互补充,构成完整的监测分析方法体系。
(1)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我国已编制60多项包括采样在内的标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比较经典、准确度较高,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也是用于评价其他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
(2)统一分析方法有些项目的监测方法尚不够成熟,没有形成国家标准,但经过研究可以作为统一方法予以推广,在使用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为上升为国家标准方法创造条件。
(3)等效方法 与前两类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等效方法必须经过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其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是等效时才能使用。 详情请参考国家标准物质网www.rmhot.com按照监测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水质监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等。其中,化学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目前在国内外水质常规监测中被普遍采用。
⑤ 水质检测中心可以检测哪些项目
水质检测中心可以进行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
因为根据项目不同,需要测定的项目很多,各地对监测收费的标准不同,所以还是要去当地的监测站或防疫站去了解。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
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为客观的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的状况,除上述监测项目外,有时需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5)水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是如何确定扩展阅读:
一般水质检测流程如下:
1、电话咨询。需要您提前确定好当地的监测站或防疫站,或者直接问新奥环标的在线客服。
2、确定检验项目。送检前确定要检验的项目,确定检测前材料整合.
3、寻求监测人员进行样品前处理,一般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1)常规化学分析:需提供500mL~1000 mL水样,用纯净水瓶盛满即可,用前清洗。
(2)进行全项化学分析:需提供0.5~2L水样,用纯净水瓶盛满即可,用前清洗。
(3)测微生物等卫生学方面指标时,应使用灭菌容器。使用时将专用灭菌罐,内生理盐水倒出,用待测水样冲洗2~3次,注满待测液体即可。
⑥ 水质检测项目是什么
水质检测项目是:
(1)感官性质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毒理指标:砷、镉、铬、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盐、甲醛、亚氯酸盐、氯酸盐。
(2)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致病菌、菌落总数。
(3)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
(6)水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是如何确定扩展阅读:
采样位置的确定:
(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监测断面的布设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2)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尽量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浅滩。
(5)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⑦ 什么是水质检测常用的方法
测试的内容
如果按照国家标准细分的话有71项左右,想要进行全部检测,对于家庭来说不太现实。而且有一些参数必须要借助专业的水质检测仪器。因此我们只要选择这常见的自来水参数:余氯、细菌、重金属、总溶解固体、农药残留以及PH浓度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二、确定自来水的检测方法
1.在确定想要检测的参数后,我们就需要选择自来水的检测方法了,上述的方法我们推荐大家使用检测试纸。因为它可以一次性检测多种水质的参数,虽然它的数据误差不太精确,但是使用比较方便。
2.自己进行感官判断,具体的步骤一般分为:闻气味、品味道和查颜色,但我们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闻气味是指嗅水的气味,主要闻闻看有没有漂白气味、腐烂的鸡蛋味或霉菌或泥土味。
品味道主要是通过味蕾来确定水的质量,比如说有金属味道可能是由于低pH值或供水中的多余矿物质(可能由于生锈的管道)引起的,水味发咸这可能表明氯离子或硫酸盐引起的。
查颜色通过视觉观察颜色来判断水的质量,大家都知道水是没有颜色的,所以自来水出现任何颜色都表明水质有问题。
3. 获取您所在地区水厂的水质报告,这种方法最简单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一种是通过国家自来水数据库,另外一种是查询相关水务部门的网站。
⑧ 水质环境监测方法有哪些
1
颜色与透明度
水体根据污染物成分不同显示出各种颜色。常规水质检测主要根据水质颜色来推测出水中杂质的种类与数量。比如:粘土使水成黄色,硫化氢氧化析出的硫可以使水呈蓝色,各种水藻分别呈现出黄绿色以及褐色等。而水质的透明度表明水中杂质对透明光线的阻碍程度。如果透过水层腐蚀一方面白色或者黑色相见的圆盘,并调节圆盘深度直到能看到为止,这个时候圆盘所在的深度与位置标明其透明度。因此,可以通过标明的透明度来判断水质的状况。
2
微量成分
水质的微量成分主要以水质检测仪器来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气、液相色普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系统了解各种水质指标的含义具有非常关键性意义。对于任何水生生态系统环境都是通过严格选择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总之,水质的微量成分必须通过这些仪器进行检测。
3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法
常规水质检测方法中最典型的就是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方法。有水的电导率,氧化与还原电位以及包括PH在内的离子选择电极的各种指标,比如许多金属离子等。多为溶解量以及氯离子含量为指标。
4
加热与氧化剂分解方法
该方法主要将含有生物体在内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分解时候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分解时候消耗氧气的含量等作为水质检测的指标。
5
温度与中和方法
其中温度是最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之一。因为水的许多物理特征以及水中进行的化学过程中与温度都息息相关。水源不同,其温度也不同,但是地表的温度与当地气候条件有关,其变化范围在1—30℃,而海水的温度变化范围在2—30℃;中和方法主要包括水体的酸度或者碱度进行水质检测。
6
固体含量
天然水中所含物质大部分属于固体物质,经常有必要测定器含量作为直接的水质检测标准,各种固体含量标准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悬浮性固体。将水样过滤之后残留物烘干之后残存的固体物质量,也就是悬浮物质的含量。其二,总固体。水样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蒸发干燥残存的固体物质总量,这可以作为常规水质检测标准之一。其三,统计性固体。溶解性固体主要包括荣誉水的有机物质以及无机盐,总固体含量是悬浮固体与溶解性固体之和。另外,各种固体含量的测定都是以重量进行的,测定的之后蒸干温度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满意水质检测结果,该水质检测方法的结果不够精确。
⑨ 水质检测有哪些项目 怎样检验
可以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或者购买一些正规的水质监测器
水质检测,做106项全检,肯定是不现实的,现在国内也没几家实验室能够拥有全部106项的资质。
对于净水机处理后的水质,因为其来源是自来水,基本的水质问题不大,如果要直接饮用,关键问题在于微生物指标是否达到要求,而这一点多数净水机根本无法保证,就算一开始没什么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还是会出现问题。而且净水机的滤芯如果长时间不更换,根本就无法净水,而是污染水。
所以如果能及时的监测水质,知道水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安全,何时更换滤芯,非常重要!
附: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水质检测内容包括:
一、微生物指标6项:
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二、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53项:
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氯仿、四氯化碳、苯并(a)芘、滴滴涕、六六六。
有机化合物指标包括绝大多数农药、环境激素、持久性化合物,是评价饮水与健康关系的重点。
三、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21项:
氟化物、氰化物、砷、硒、汞、镉、铬(六价)、铅、银、硝酸盐(以氮计)、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
四、感官标准和一般理化指标20项:
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钠、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硫化物、浑浊度、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五、消毒剂指标4项:
氯气及游离氯制剂、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六、放射性指标2项:
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