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液压阀工作原理
液压阀是利用阀芯在阀体内的相对运动来控制阀口的通断及开口的大小,以实现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液压阀工作时,所有阀的阀口大小、阀进、出油口间的压差以及通过阀的流量之间的关系都符合孔口流量公式(q=KA·Δp m),只是各种阀控制的参数各不相同而已。
1.1液压阀块的结构特点
按照结构和用途划分,液压阀块有条形块、小板块,盖板、夹板、阀安装底板、泵阀块、逻辑阀块、叠加阀块、专用阀块、集流排管和连接块等多种形式。实际系统中的液压阀块是由阀块体以及其上安装的各种液压阀、管接头、附件等元件组成。
(1)阀块体
阀块体是集成式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它既是其它液压元件的承装载体,又是它们油路连通的通道体。阀块体一般都采用长方体外型,材料一般用铝或可锻铸铁。阀块体上分布有与液压阀有关的安装孔、通油孔、连接螺钉孔、定位销孔,以及公共油孔、连接孔等,为保证孔道正确连通而不发生干涉有时还要设置工艺孔。一般一个比较简单的阀块体上至少有40-60个孔,稍微复杂一点的就有上百个,这些孔道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孔系网络。阀块体上的孔道有光孔、阶梯孔、螺纹孔等多种形式,一般均为直孔,便于在普通钻床和数控机床上加工。有时出于特殊的连通要求设置成斜孔,但很少采用。
(2)液压阀
液压阀一般为标准件,包括各类板式阀、插装阀、叠加阀等,由连接螺钉安装在阀块体上,实现液压回路的控制功能。
(3)管接头
管接头用于外部管路与阀块的连接。各种阀和阀块体组成的液压回路,要对液压缸等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以及进油、回油、泄油等,必须与外部管路连接才能实现。
(4)其它附件
包括管道连接法兰、工艺孔堵塞、油路密封圈等附件。
1.2液压阀块的布局原则
阀块体外表面是阀类元件的安装基面,内部是孔道的布置空间。阀块的六个面构成一个安装面的集合。通常底面不安装元件,而是作为与油箱或其它阀块的叠加面。在工程实际中,出于安装和操作方便的考虑,液压阀的安装角度通常采用直角。
液压阀块上六个表面的功用(仅供参考):
(1)顶面和底面
液压阀块块体的顶面和底面为叠加接合面,表面布有公用压力油口P、公用回油口O、泄漏油口L、以及四个螺栓孔。
(2)前面、后面和右侧面
(a)右侧面:安装经常调整的元件,有压力控制阀类,如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等:流量控制阀类,如节流阀、调速阀等。
(b)前面:安装方向阀类,如电磁换向阀、单向阀等;当压力阀类和流量阀类在右侧面安装不下时,应安装在前面,以便调整。
(c)后面:安装方向阀类等不调整的元件。
(3)左侧面
左侧面设有连接执行机构的输出油口,外测压点以及其他辅助油口,如蓄能器油孔、接备用压力继电器油孔等。
液压阀块块体的空间布局规划是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和布置图等的设计要求和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进行的。经常性的原则如下:
(1)安装于液压阀块上的液压元件的尺寸不得相互干涉。
(2)阀块的几何尺寸主要考虑安装在阀块上的各元件的外型尺寸,使各元件之间有足够的装配空间。液压元件之问的距离应大于5mm,换向阀上的电磁铁、压力阀上的先导阀以及压力表等可适当延伸到阀块安装平面以外,这样可减小阀块的体积。但要注意外伸部分不要与其他零件相碰。
(3)在布局时,应考虑阀体的安装方向是否合理,应该使阀芯处于水平方向,防止阀芯的自重影响阀的灵敏度,特别是换向阀一定要水平布置。
(4)阀块公共油孔的形状和位置尺寸要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来确定。而确定阀块上各元件的安装参数则应尽可能考虑使需要连通的孔道最好正交,使它们直接连通,减少不必要的工艺孔。
(5)由于每个元件都有两个以上的通油孔道,这些孔道又要与其它元件的孔道以及阀块体上的公共油孔相连通,有时直接连通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设计必要的工艺孔。阀块的孔道设计就是确定孔道连通时所需增加工艺孔的数量、工艺孔的类型和位置尺寸以及阀块上孔道的孔径和孔深。
(6)不通孔道之间的最小壁厚必须进行强度校核。
(7)要注意液压元件在阀块上的固定螺孔不要与油道相碰,其最小壁厚也应进行强度校核等等。
根据以上原则,液压阀块布局的优化方法如下:
(1)如果在液压阀块某面上的液压元件的数量不超过4个,则分别布置液压元件在4个角附近,不一定在角上.这样可以保证在两个边附近进行工艺孔设计。
(2)如果在液压阀块某面上的液压元件的数量不超过8个,则除了分别布置液压元件在4个角附近以外,其它液压元件可根据情况分别布置在4个边附近。这样可以保证在一个到两个边附近进行工艺孔设计。
(3)如果液压阀块某面上的液压元件的数量超过8个以上,可以考虑使用智能方法进行优化设计。
由于一般情况下,液压阀块包含的液压元件总和不会超过10个以上,所以分配到各个面上的液压元件数量不会超过lO个,一般在3到5个左右。
由于在一般液压阀块设计中很少涉及到大量的液压元件布置,所以根据前两条的规则可以满足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1.3液压阀块的设计思路
集成块单元回路图实质上是液压系统原理的一个等效转换,它是设计块式集成液压控制装置的基础,也是设计集成块的依据。阀块图纸上要有相应的原理图,原理图除反映油路的连通性外,还要标出所用元件的规格型号、油口的名称及孔径,以便液压阀块的设计。
设计阀块前.首先要读通原理图,然后确定哪一部分油路可以集成。每个块体上包括的元件数量应适中。阀块体尺寸应考虑两个侧面所安装的元件类型及外形尺寸,以及保证块体内油道孔间的最小允许壁厚的原则下,力求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⑵ 液压阀块
液压阀块,即是在金属材料上按照各种液压阀的安装规格加工安装孔插孔的物口.一般在学校使用的的是管式板,用各种管子连接起来.但工业工程上液压阀是板式插装式的较多,这些阀就是通过液压阀块连接起来.具有结构紧凑体职小等优点.
⑶ 求液压阀块工作原理,是阀块不是阀,最好带图,带解释,字越多越好,谢谢各位大师了~
阀块就是一个小型的回路,把各种用得到的阀,通过阀块上油孔集合到一起,比如我们现在用的一个平衡阀块,里面集合了平衡阀,减压阀,安全阀,单向阀,换向阀,梭阀
⑷ 压力机两个个液压油缸用齿条同步怎样安装有安装图吗
在机械行业液压系统设计中,长期以来,一套液压站油路控制四只相同油缸工作中的同步,是一项比较难以解决的难题。
本人在公司机械产品设计中,设计了一套液压站及油管布线图,在联接液压站阀块与机械上油缸的管路系统上新增采用了同步阀,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现提供液压站油路控制四只相同油缸工作中的同步,与大家交流,供参考。
1.在油管路上,设计增加了3只同步阀(见下图)。同步阀规格的选用,视油管孔径及油管接头规格,可上网查找相应的同步阀。
2.在机械产品的油管路设计上,要用相同规格的无缝钢管,即使用油管内径相同的油管。
3.从液压站阀块出油口接头至同步阀1后,从同步阀1两出油口至同步阀2和同步阀3的进油口油管长度要相等,油管需弯曲时,控制弯曲半径相等。
4.从同步阀2和同步阀3的出油口至4只油缸的上腔进口的油管长度要相等,油管需弯曲时,控制弯曲半径相等。
5.从4只油缸的下腔出油口的油管至液压站阀块进油口的长度要相等,油管需弯曲时,控制弯曲半径相等。
6.同步阀在出厂之前,均已调试好,在按上述5点要求安装好后,即可进行调试,在调试时,一般同步阀不需调整,即可达到4只油缸同步的目的,如四只相同油缸工作中还有差异,则对同步阀进行微调,就可达到四只相同油缸工作同步的要求。
7.根据以上原理,可方便解决2只油缸、3只油缸……N只油缸工作的同步问题。
1、两个油缸外载荷的偏差,如两个液压油缸的阻力不同、摩擦力不同会导致不平衡。其中阻力小的油缸位移量就会大一些。
2、内部摩擦力的不同,如每个油缸的活塞与油缸之间,活塞杆与密封件之间的摩擦里的差距导致油缸不同步。
3、两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上液压油沿程阻力的不同导致油缸出现不同步。
4、控制原件调整的偏差导致流量的偏差出现不同步,如每个油缸使用独立的节流阀会出现进出油的流量的差别影响到两个油缸的同步。
5、被支撑件的油缸支撑点最初就已经出现偏差,即初始状态就是偏斜的。
6、液压油缸使用时间过长后出现活塞与油缸之间内泄漏导致双油缸不同步。
双油缸运行不同步的解决办法:
7、机械刚性同步与机械传动同步
机械刚性同步是将被驱动件制造成具有足够刚度的结构,当油缸出现不同步现象时靠其自身的较强的刚度来实现同步。这种方式只有在结构设计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进行。机械传动同步是将被驱动件在条件许可时采用齿轮或齿条的附属设施实现双油缸的同步。
8、回路中使用节流阀
采用节流阀后可以分别调整两个油缸的进出口的液压油流量,达到调整两个油缸速度的目的。最终实现两个油缸同步的调整。优点是比较简单。缺点是同步效果不佳。调整后同步的偏差仍然比较大。
9、在液压回路中使用分流阀与集流阀或者调速阀
分流阀与集流阀或者调速阀调整两个油缸的同步效果要比采用节流阀好一些。这是因为分流阀与集流阀或者调速阀对流量的控制相对准确。
10、两个液压油缸分别使用独立定量泵供油实现双缸同步
采用两个油泵分别驱动两个油缸,由于两个油泵的流量相等。两个油缸之间的进出油缸的液压油不受相互牵连。尽管载荷有所不同,但在流量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同步。
11、回路中采用同步马达实现双油缸同步
供油的同步马达是能够相对准确分配流量的液压控制元件。液压油通过同步马达后实现对两个油缸均分。采用同步马达能够比较精确的实现双油缸的同步。
12、采用同步油缸实现双油缸同步 在液压回路中增加一个油缸使之与另两个工作油缸实现串联而实现两个工作油缸的同步。
在这个系统中所使用的实现双液压油缸同步的油缸是与原承载两个油缸相同的油缸。而在这个油缸里的油永远不会回到油箱。所以,中间油缸需要认真排气与补油。通过中间油缸与两个承载油缸的连接实现力的传递和位移的传递。但此时所需要的油泵的流量仅仅是前述几个系统小一半,而压力应是前述系统的两倍。
13、使用位置传感器测量行程位置并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实现闭环控制的同步
通过电气的方式测量两个油缸的相对位置偏差,当出现偏差时调整进入每个油缸的液压油的流量来控制不同步的大小。
例如,一个油缸速度慢了可以通过电气控制另一个油缸减速。当两个油缸达到或接近同步位置时两个油缸再同时前进。整个过程为连续检测连续调整的过程。在控制原理上是测量两个油缸的位置,将测量位置信号结果送入计算机,计算机判断结果,然后计算机根据这个结果调整油缸的位置行程,从而实现了双液压油缸运行同步的目的。
⑸ 液压阀块上的P口,T口,A口,B口,分别代表什么
油口有固定方位和含义,p——进油口(左下), T——回油口(右下) ,A.B——与执行元件连接的工作油口(左、右上)。
通——┴ 、┬ 箭头首尾和堵截符号与一个方格有几个交点即为几通。
位——用方格表示,几位即几个方格。
弹簧——W、M,画在方格两侧。
滑阀的中位机能:即滑阀处于常态时的状态,有M型,H型,O型,P型,M型等。
液压阀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方向或调节其流量和压力,方向控制阀作为液压阀的一种,利用流道的更换控制着油液的流动方向。方向控制阀的种类有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换向阀、行程减速阀、充液阀、梭阀等。
按照流体在管道的流动方向,如果只允许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这样的阀叫做单向型控制阀,比如单向阀,梭阀等;可以改变流体流向的控制阀叫做换向阀,比如常用的两位两通,两位三通,两位五通,三位五通等。
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直动阀和先导阀,直动阀就是靠人力或者电磁力,气动力直接实现换向要求的阀;先导阀是由先导头和阀主体2部分构成,有先导头活塞驱动阀主体里面的阀杆实现换向。
根据换向阀杆的工作位置可以将阀分为2way,3way阀。根据阀上气孔的多少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2port,3port,5port阀。
⑹ 液压阀块上的P口,T口,A口,B口,分别代表什么
液压阀块上有P,T,A,B几个字母它们代表的意思是P压力油口,T回油口,A和B则表示两个工作油口,这两个油口通常连接执行机构。
⑺ 溢流阀和压力表是怎么连接在一起啊,就像图中的那样 图有点黑~~~~(>_<)~~~~
液压系统中,通常来说溢流阀以及其他液压阀大都安装在液压阀块上,在阀块上又根据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钻铣出大小不同的孔,其中包括了压力油孔P和回油孔T,压力表就是接在压力油孔上,至于位置可以根据你使用环境的不同自行排布。
⑻ 液压油路板
叫油路块。液压系统最原始的是管式连接,但其接头较多,易产生泄露,响应较慢。油路块就是把管路的连接方式加工在铸铁或铸钢中,此种方式响应较快,连接较为可靠。
其零件图上得标示安装尺寸,孔距,深度,通径,结构尺寸等信息。
⑼ 液压阀块装配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装配前保证各元件分开放置,保证各元件不被污染。保证清洁
装配前检查各元件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是否有损坏等
装配时,要小心避免元件磕碰损坏,注意密封不要损坏。
装配时,严格按照顺序装配。
装配后要将外接口封堵,防止进入灰尘等异物
⑽ 急求液压阀块的原理及原理图
原理:
液压阀是液压系统中的控制元件,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流体的压力、流量及流动方向,从而使之满足各类执行元件不同动作的要求。
在工作原理上,液压阀是利用阀芯在阀体内的相对运动来控制阀口的通断及开口的大小,以实现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液压阀工作时,所有阀的阀口大小、阀进、出油口间的压差以及通过阀的流量之间的关系都符合孔口流量公式(q=KA·Δp m),只是各种阀控制的参数各不相同而已。
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