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快速解方程
考试中的方程都是数据凑得正好,而且难度又不高(其实高难度的方程无非就是让你多解几步。基本方法:1)整式方程[一元一次]:移项变系数前的符号,要将含x的项移到右边,合并同类项(有些题目看看可不可以使用公式合并)化系数为1(x就是1x,1可省略)检验(这步可在复查是使用,可写可不写,最好写一下以防万一) 对于含有分数的方程,首先去分母,根据: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依然成立通过乘一个或几个的最小公倍数来达到消去分母的目的。而有些题目分母消去可能还多下来一点(比如1/2x-3=1/3x 转化成3x-9=2x x=9)
2)整式方程组[多元一次]:最常见的是二元一次,给出2个方程,构成方程组(几元就要几个方程,如果是3元,只给2个,是解不出的!)最好的办法是消元,用加减法,带入法消去一个未知数,然后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些题目不需要消元,根据具体题目作出判断。
3)分式方程:概念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解法,去分母 利用公式法(分式方程最常见的就是公式法,大多题都是这样,根据具体题目而定),化简 最后检验,今年泰州市的中考题用的文字把分式方程表述了一下,很多考生因此大意失荆州忘了检验,最后扣了8分
4)初中的最后的一个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由于我还没学到不细说。
B. 约分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约分吗
约分当然是用短除法最简单,只要求出了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可以进行约分,要是较大的数,可以先分解质因数。
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方法【详解】
方方法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对于方程: 1)先找出所有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2)再方程两边同乘以最小公倍数。 对于不等式:不能随意消去含有未知数的分母。 对于代数式:只能通过约分的方式,才能消去分母。
根据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例:X/6-1=X/2
(2M+1)/3=3/2
X/3-(X+2)/6=2
2x-x-2=12
x=14
(2Y-1)/3-2=(Y+2)/3
2y-1-6=y+2
2y-y=2+7
y=9
(2T+1)/3=-(1/3)
2t+1=-1
2t=-2
t=-1
(X+1)/3-(2-X)/2=1
2(x+1)-3(2-x)=6
2x+2-6+3x=6
5x=10
x=2
(Y-1)/2=4-(5Y-2)/3
3(y-1)=24-2(5y-2)
3y-3=24-10y+4
3y+10y=28+3
13y=31
y=31/13
(X-2/0.2)-(X+1)/0.5+3=0
0.5(x-2)-0.2(x+1)+3=0
0.5x-1-0.2x-0.2+3=.
0.3x=-1.8
x=-6
D. 分数方程怎么解 几个方法教你快速解决
1、方法一
看——看等号两边是否可以直接计算;
变——如果两边不可以直接计算,就运用和差积商的公式对方程进行变形;
通——对可以相加减的项进行通分;
除——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
注意:都含有未知数的项才能相加减,或者都不含有未知数的项才能相加减;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方法二
去括号(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去分母。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E. 一元一次方程6种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6种解法如下:
(1)一般方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2)求根公式法;
(3)去括号方法: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去掉方程的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4)约分方法;
(5)比例性质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6)图像法。
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也是初中代数中的一个重点知识,掌握了解题技巧,一元一次方程就会很简单。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技巧:整体思想、换元法、裂项、拆添项等。当方程中的系数用字母表示时,这样的方程叫做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也叫含参数的方程。
F. 怎样快速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快,急需!
别想了,基本过程就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这些基本步骤。都是计算,熟能生巧,别想一步登天。
G. 怎样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
1.怎样才能学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有个=号 所以你要找个量 这个量可以由2条不同的途径得出(如果一样的话 最后全部约分掉 等于没算) 把他们放在=号两边就行了
2.怎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题目?
答:首先未知数一定要明确,往后就不难了。依照条件,和自己设的未知数列出方程,有的题目需要运用好几次未知数,那就是一个经验问题了。加油吧!相信你一定能学好!!
这些方法只不过起一个过渡作用,真正学好方程并不需要。
加一点:你在看题目时先看问题,然后仔细地看有什么条件,看看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接着思考要求出答案需要哪些条件,再利用已知条件来获得那些条件(有的简单的题目会直接给出那些条件),最后再求出答案。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只不过是把答案或者求出答案需要的条件变为x,从而更好地分析题目。
如果你算数学好的话,其实一元一次方程也不是太难。下面是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格式:
解:(问题照抄,只是“什么”改为x或根据题意来设)
依题意得(概括的用语,可以省略很多文字来说明,深受广大中学的师生所喜爱):列式(就是要你把x代入式子中,就像是你把算数的检查一样,把x当作答案来求已知条件)
解方程(就是要你把方程解出来)
答:……
or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是七年级上学期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它的学习对今后不等式解应用题以及函数问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没有学好它,那今后的学习将显得比较困难.
一般在解决问题时第一步就是要设出未知数,未知数的设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比较关系时,如甲比乙多8,我们一般设较小的为X,这样计算时主要用的是加法不易出错;
2,有倍数关系时,如数学小组人数是英语小组的5倍,我们设一倍量为X,用乘法表示其余量利于计算;
3,在分数应用题中,我们设单位'1'为X,
4,在有比的问题中,我们设一份数为X,
5,在有和的问题中,我们设其中任意一个为X都可以,比如说两个班共有50人.
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
1,依据题目要求设出合适的未知数;
2,根据题目实际情况找出等量关系,用文字关系式表示出来;
3,依据等量关系,把关系式中的每一项用数或者未知数表示出来列出方程;
4,解方程,依据题目问题计算;
5,把方程的解代入原题目检验.
其中的难点是第二步,找出等量关系,有些题目中的关系是比较明显的,而有的则是隐含的,需要大家去用心体会,下面我给大家示例两题:
1: 爷爷与孙子下棋,爷爷赢一盘记1分,孙子赢一盘记3分,两人下了12盘(未出现和棋)后,得分相同,他们各赢了多少盘?
分析:属于和的问题,所以任意设一个为X,设爷爷赢了X题,则孙子赢了(12-X)盘,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爷爷得分=孙子得分,爷爷得分用X表示,孙子得分用3(12-X)表示,所以本题方程为 X=3(12-X),解之得X=9,则12-X=12-9=3,所以爷爷赢9盘,孙子赢3盘.
2:在一只底面直径为30cm,高为8cm,的圆锥形容器中倒满水,然后将水倒入一只底面直径为10cm的圆柱形空容器里,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有多高?
分析:本题没有明显类型所以直接设问题,设圆柱形容器中的水有X厘米,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隐含的,是圆锥形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圆柱形容器中水的体积,分别表示后有方程
1/3*3.14*(30/2)(30/2)*8=3.14(10/2)(10/2)X,解之得X=24
H. 分数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怎么解
分数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
(8)用约分的方法快速解一次方程扩展阅读: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不为0)。
一元二次方程有4种解法,即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1)公式法可以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不能解没有实数根的方程(也就是b2-4ac<0的方程)。
(2)因式分解法,必须要把等号右边化为0。
(3)配方法比较简单:首先将方程二次项系数a化为1,然后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最后后在等号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I. 二元一次方程组怎么巧解
举几个例子:
例:
这一二元一次方程组按照常规的解题方法应该是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数,在算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但是计算过程会比较麻烦,需要先将x或y的系数变成相同再作差消元。
但是事实上,我们可以直接简化这一消元的过程,算出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答案。
即,下面我们来拿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计算。
此题可以直接利用简化后的计算方法,即可算得,带入x的值即可求出y=。
其实此方法的原理只是简化了消元的过程,下面简单分析一下方法的由来。
比如要求解方程组中的x,则应消掉方程中的y,也就是应把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变成相同。则变为
然后将两个式子作差,消掉含y项,则化简为(bd-ae)x=(bf-ce),因此也就得到。
直接观察x、y的系数,利用简化后的结果快速解方程组,可算得,带入x的值即可求出y=。
通过以上两题,大家不难发现,这一计算方法的确可以大大缩短我们在解方程组时列式与计算的时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方程组时也应该要灵活应对,有的题目相对来说直接消元可能更快,这个时候我们就没必要用这个结论去算答案了。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解方程组:
这一方程组很明显直接将第二个式子整体都乘2,得到
再消去含有x的项很快就能得到y=5,即可得到x=。
所以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如果能够快速计算消元的,则直接消元计算即可,如果发现消元不方便,则可以直接用一步计算结果的式子计算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