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把土块放入水中搅拌沉淀沉降物分解成了粗细不同的几层其中出力主要是什么很细
从上到下依次为,黏土,粉沙,沙,砂砾(小石子)。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不同的土壤粒级密度不同,一般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和粘粒四级。
一般来说粒级越粗,密度越大,粗粒一般都是密度较大的颗粒,因此先沉淀,细粒在后面才沉淀,因此能分层。
(1)如何选择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方法扩展阅读:
沉降物分解注意事项:
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处理地基的工程,除按现行规范规定进行岩土工程详勘外,尚应查明拟处理土层的PH值,有机质含量,地下障碍物及软土分布情况,地下水及其运动规律等。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
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❷ 何为均相物系,如何实现均相物系的分离
答:物系内部各物料性质均匀而且不存在相界面的混合物系。通常制造一个两相系,然后通过机械方法来进行分离。
❸ 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1.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如过滤泥水 2.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 3.萃取:一般和分液一起用,主要用于把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如CCl4萃取水中的Br2 4.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蒸发结晶一般用于不饱和混合溶液,把其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溶质析出,如把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冷却结晶一般用于饱和混合溶液,把其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析出,如在氯化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中析出氯化钾 5.蒸馏:用于分离相互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如石油分馏,分离酒精和水 6.盐析:主要用于分离溶于水的有机物,如肥皂的制造 具体操作请参考: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http://..com/question/35603675.html?si=1 至于冷却结晶和盐析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前者就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让溶解度变化大的溶质析出,后者就是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有机物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常用于蛋白质,不懂可以参考http://ke..com/view/210139.htm 至于别的...抱歉,楼主你的要求太高了...本人不会做Flash....
❹ 按分离的依据和作用力的不同,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哪些
按物理化学原理,工业常用的传质分离操作可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平衡分离过程借助分离媒介(如热能、溶剂和吸附剂),使均相混合物系统变成两相系统,再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处于相平衡的两相中不等同的分配为依据而实现分离。根据两相的状态可分为:①气(汽)液传质过程,如蒸馏、吸收等;②液液传质过程,如萃取;③气(汽)固传质过程,如吸附、色层分离、参数泵分离等;④液固传质过程,如浸取、吸附、离子交换、色层分离、参数泵分离等。 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中的浓度关系,可以用相平衡比(或分配系数)Ki表示: 式中yi和xi分别表示组分i在两相中的浓度。对于x和y相的命名,按习惯把吸收、蒸馏中的气相或汽相称为y相,把萃取中的萃取液作为y相。一般说,相平衡比取决于两相的特性以及物系的温度和压力。i和j两个组分的相平衡比Ki和Kj之比值称为分离因子αij: 在某些传质分离过程中,分离因子往往又有专门名称。例如:在蒸馏中称为相对挥发度;在萃取中称为选择性系数。一般将数值大的相平衡比Ki作分子,故αij大于1。只要两组分的相平衡比不相等(即αij≠1),便可采用平衡分离过程加以分离,αij越大就越容易分离。大多数系统的相平衡比和分离因子都不大,一次接触平衡所能达到的分离效果很有限,需要采取多级逆流操作来提高分离效果。为适应各种不同的系统以及操作条件和分离要求,要相应地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传质设备。 2、速率分离过程在某种推动力(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等)的作用下,有时在选择性透过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扩散速度的差异实现组分的分离。这类过程所处理的原料和产品通常属于同一相态,仅有组成上的差别。速率分离方法可分为:①膜分离,如超过滤、反渗透、渗析和电渗析等。②场分离,如电泳、热扩散、超速离心分离等。 膜分离与场分离的区别是:前者用膜分隔两股流体,后者则是不分流的。不同类型的速率分离过程,分别应用不同的设备,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计算和操作控制。编辑本段技术展望传质分离过程中的蒸馏、吸收、萃取等一些具有较长历史的单元操作已经应用很广,并进行过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和资料。但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过程的机理和传质规律,开发高效的传质设备,研究和掌握它们的放大规律,改进设备的设计计算方法等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传质分离过程的能量消耗,常构成单位产品能耗的主要部分,因此降低传质分离过程的能耗,受到普遍重视。膜分离和场分离是一类新型的分离操作,在处理稀溶液和生化产品的分离、节约能耗、不污染产品等方面,已显示出它们的优越性。研究和开发新的分离方法,各种分离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效益,以及利用化学反应来进行分离等都是很值得重视的发展方向。
❺ 对于气体非均相物系可用哪些分离设备进行分离
(一)【化工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及比例】(125分)
1.流体流动(20分)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流动现象(流体的粘性及粘度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应用);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量纲分析、管内流动阻力的计算);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测量(皮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10分)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选择、安装、操作及流量调节);其它化工用泵;气体输送和压缩设备(以离心通风机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12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设备-降尘室)、;离心沉降(基本概念及离心沉降设备-旋风分离器);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的计算、过滤设备)。
4.传热(20分)
传热概述;热传导;对流传热分析及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腾传热);传热过程分析及传热计算(热量衡算、传热速率计算、总传热系数计算);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换热器(分类,列管式换热器类型、计算及设计问题)。
5.蒸馏(16分)
两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馏原理和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
6.吸收(15分)
气-液相平衡;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计算。
7.蒸馏和吸收塔设备(8分)
塔板类型;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的类型;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8.液-液萃取(9分)
三元体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9.干燥(15分)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干燥过程的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❻ 非均相物系分离在化工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1、均相物系:在连续相和分散相之间没有相界面。分离较难,如水-乙醇。
2、非均相物系:在连续相和分散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界面,机械分离过程,如油和水。
❼ 吸收,吸附,沉降,过滤哪些不属于非均相物系分离常用方法
(1)食盐和砂子---------- ②过滤
(2)有颜色的水--------- ③吸附
3)从海水中获取食盐----------④蒸发
(4)用海水制蒸馏水----------- ⑤蒸馏
(5)将茶水中的茶叶分离出来②过滤
❽ 非均相分离中悬浊液和乳浊液分离的异同点
悬浊液在实验室一般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乳浊液根据两种液体的不同,在实验室一般用分液、蒸馏、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蒸馏笔结晶是利用两种液体的沸点和熔点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的)
在生产中,一般用离心机对悬浊液和乳浊液进行分离,只是具体分离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离心机会有所不同。例如牛奶分离奶油在实验室可以用静置之后分液的方法,而用离心机只是加快了这个速度。
悬浊液是指大于100纳米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乳浊液是指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系,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
由于悬浊液是不相溶固液混合物,乳浊液是不相溶同液体的混合物,这个区别造成了他们在分离时的区别。
补充:非均相体系是物理化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相”也是热力学的基本概念,是指系统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能均匀,有明显的边界、用机械方法可以分离出来的部分称为“相”。
通俗点举个例子,即纯净的水是均相体系,但水蒸汽和雾(水的小液滴)混合在一起就是非均相体系,盐水由于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均相体系,而牛奶是奶油和水乳浊液则不是均相体系。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均相体系。
❾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方法
(1)沉降分离 沉降分离是利用连续相与分散相的密度差异,借助某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和流体发生相对运动而得以分离.根据机械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和惯性沉降.(2)过滤分离 过滤分离是利用两相对...
❿ 什么是非均相分离
1.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如过滤泥水 2.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 3.萃取:一般和分液一起用,主要用于把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如CCl4萃取水中的Br2 4.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蒸发结晶一般用于不饱和混合溶液,把其...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