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深静脉血栓快速有效检查方法

深静脉血栓快速有效检查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3 06:35:37

① 深静脉血栓需要怎么检查呢

检查]

D-二聚体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造影和肺动脉造影等。

② 深静脉血栓怎么检查

深静脉血栓可能会做血管彩超仔细检查。也可以做静脉血管造影仔细检查。

③ 深静脉血栓如何确诊

静脉血栓的检查主要是做影像学方面的检查:
一,血管的彩超。这种彩超检查是诊断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无创检查对身体没有影响,可以多次反复检查,能够发现血栓的部位、血栓的大小。
二,静脉血管造影。通过血管造影也可以发现静脉血栓存在,但是造影检查属于有创性的检查,一般都很少使用。
三,下肢血管的磁共振检查或者CT检查。通过这些检查也可以发现血栓的存在。

④ 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及重要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欧美国家称为DVT,在60年代就开始引起重视。很多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一些关于DVT的知识。我国真正重视DVT还是在近几年的事情,目前国内对于深静脉血栓的规范治疗做的比较优秀的是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他们的血管外科带头人Smile(张强)医生是最早开始重视这种病症的几个专家之一。过去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医疗界的一些错误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被漏诊、误诊的比例很高。每个医疗机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水平不同、理念上的差异,造成治疗方案的不同。
首先是在发病时间的判断上。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所以说,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
发病时间的判断对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静脉血栓就像水泥,及早可以冲洗掉,但是一旦结成凝块就无法溶解。这个比喻虽然不甚恰当,但是静脉血栓在形成数十小时之后就开始部分机化却是事实。机化的静脉血栓就很难用溶栓的方法去解决。手术取栓也很不适合,由于机化的血栓紧粘在静脉管壁上,强行取栓会导致静脉壁损伤造成更大范围的血栓形成。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如何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虽然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还是可以通过仔细的体检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比如,挤压小腿肚子时深部出现疼痛往往提示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医学上称为Homan征)。这是因为静脉血栓形成时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缘故,同样道理,大腿根部压痛往往提示股静脉血栓形成。当然,一旦有怀疑深静脉血栓,就尽早检测血液D2聚体,B超探测深静脉以明确诊断。这样,大部分的深静脉血栓病例就可以得到早期诊断。

⑤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方法有哪些深静脉血栓疾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上行性静脉造影
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和范围病人仰卧取半直立位头端高30~45º先在踝部扎一橡皮管止血带压迫浅静脉用12号穿刺针直接经皮穿刺入足背浅静脉在一分钟内注入40%泛影葡胺80~100ml在电视屏幕引导下先摄小腿部x片再摄大腿及骨盆部x片注射造影剂后再快速注入生理盐水以冲洗静脉管腔减少造影剂刺激防止浅静脉炎发生
造影x线片
常显示静脉内球状或蜿蜒状充盈缺损或静脉主干不显影远侧静脉有扩张附近有丰富的侧支静脉均提示静脉内有血栓形成静脉压测量用盛满生理盐水的玻璃测量器连续针头穿刺足或踝部浅静脉或手臂浅静脉测得静脉压其数值需与健侧静脉压对照这种检查用于病变早期侧支血管建立之前才有诊断价值
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
对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法有很大进展采用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包括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超声波检查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等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对检查小腿深静脉血栓较敏感超声波检查对检查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最有价值如采用上述两种检查法诊断尚难明确仍需作静脉造影至今尚无一种无损伤检查法可完全替代传统的静脉造影不断探索和完善无损伤检查法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深静脉血栓的主要诊断标准 :

检查方法
( 1) 静脉腔内有血栓时 ,探头加压后 , 21 次要诊断标准 : ( 1 ) 深吸气或深呼气后 , 静脉内径变 1. 急性血栓 : 指血栓形成初期
1 ~ 2 周内 , 为新鲜血栓 , 靠征 象 , 尤 其 对 股 静 脉 及 静 脉 血 栓 诊 断 及 其 准 确 . Lensing 报道该征象诊断 DV
T 特异性可达 99 % , 敏感性为 100 % .
( 2) 静脉腔内有强弱不等的实性回声 .
( 3 ) 静脉腔完 全栓塞时 ,脉冲和彩色多普勒在病变处不能探及到血流信 号 ; 挤压远侧肢体后 ,血流不增加 ,则提示血栓在检查的部位
变区血流变细 ,即血流充盈缺损 ,挤压远侧肢体后 ,可见细小 信号 ,但频谱异常 ,即不随呼吸运动变化 ,而变为连续性血流 或其远侧 .
( 4) 所查静脉为部分栓塞时 ,彩色多普勒显示病 血流通过 .脉冲多普勒在非栓塞部位取样时 ,可探及到血流 频谱即缺乏随呼吸变化的血流频谱
.
( 5) 当下肢深静脉慢性 血栓时 ,由于血管的纤维化 ,声像图难以显示出所查静脉的 变的静脉周围有侧支循环静脉形成 . 结构
,彩色多普勒检查也不能显示血流信号 .此时 , 可见病 化不明显
上海宏康

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液D-二聚体(D-dimer)浓度测定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复合物溶解时产生的降解产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上升,但手术后或重症病人D-二聚体浓度也有升高,故其阳性意义并不大。如果D-二聚体浓度正常时,其阴性价值更可靠,基本可排除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准确率达97%~99%。
2.血常规急性欺期常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加。
3.血液生化可有乳酸脱氢本科等的增高。
4.血液黏稠度、血液凝固性、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检查。
1.容积描记法一种间接的血循环生理学检查方法,包括电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应变容积描记法(SGP)、静脉血流描记法(PRG)和光电容积描记法(PPG)等,其中以电阻抗体积描记法应用最广泛。血流是体内良好的电导体,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电阻抗的改变来了解血容量的变化。检测方法是在大腿上绑充气压脉带,小腿上绑电极带。先将充气带内压力升至6.67kPa(50mmHg),持续1~2min,使下肢静脉充分扩张,静脉容量达到最大限度。再将充气带快速放气,测定电阻的下降速率。此法适用于髂、股、奈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病人,准确率达96%。优点是无损伤检查方法,能相当准确地检测出主干静脉阻塞性病变。缺点是:①对小腿静脉丛静脉血栓的检出率较低;②对静脉未完全阻塞的无症状下肢静脉血栓者检出率低;③对已再通或侧支循环已形成的陈旧性血栓检出率低;④不能区别阻塞是来自外来压迫还是静脉内血栓形成。
2.彩超检查超声检查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有相当高的检出率。其优点是:①无损伤;②能反复检查;③对有症状或无症状的病人都有很高的准确率;④能区别静脉阻塞是来自外来压迫或静脉内血栓形成;⑤对小腿静脉丛及静脉血栓再通的病人也有满意的检出率。
(1)二维声像图:
①静脉管腔内充满实性回声管腔内回声以低回声多见,具体表现与血栓形成的不同时期有关。仅根据管腔内实性回声诊断静脉血栓形成的准确性为75%。
A.新近形成的急性血栓(几小时~数天)的回声低弱、均匀,几近无回声,新近血栓的近侧段常不与血管壁附着,声像图上可见其在血管腔内漂动(图2A)。由于这种血栓有脱落引起肺梗死的危险,检查时动作要轻柔、简捷,避免加压。
B.亚急性血栓(数周以后)的回声强度稍高、不均匀,附着于静脉壁上。再通者可见狭窄、弯曲的无回声诵道(图2B)。
C.慢性血栓(数月~数年)的回声可呈中高回声,静脉内壁毛糙增厚,与血栓混成一体(图2C)。需要指出的是,管腔内血栓回声与血栓形成的时间有关,但此回声强度的变化是逐渐的,不可能根据回声强度精确推断血栓形成的时间。
②静脉内径血栓形成后静脉内径将不随呼吸时相而变化,探头加压也不易将管腔压瘪。这是诊断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可靠依据。在无彩色多普勒的情况下,仅根据探头加压静脉管腔无变化而诊断下肢静脉内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Vogel等报道的特异性可达100%;国内学者报道的特异性为92.8%。但髂静脉位置深在且有肠管覆盖,小腿静脉细小,此二者均难以进行探头加压试验。
急性血栓形成时静脉内径明显增宽。亚急性血栓因血栓逐渐溶解和收缩,管径逐渐变小接近正常,但也有报道认为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血栓形成的管径变化无显着性差异。慢性血栓时静脉壁形态不规则,内径比正常小,部分患者由于静脉壁结构紊乱,声像图无法分辨静脉及周围组织。
③静脉瓣静脉内血栓形成后,静脉瓣常活动受限。慢性血栓时静脉瓣膜增厚、纤曲变形,活动僵硬、固定(图3)。其中大隐静脉瓣活动受限、固定的显示率较高,其他瓣膜病变的显示率不高,这可能与瓣膜回声和血栓回声相近有关,也与仪器的分辨力有关。
(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①急性期:静脉内血栓形成出现完全阻塞时,彩色多普勒显示静脉内无彩色血流信号;挤压远端肢体仍不能显示内部的血流信号(图4A)。血栓近段和远端的静脉内血流信号均见减弱。无侧支循环形成。
②亚急性期:血栓形成段腔内彩色充盈缺损,部分再通者彩色多普勒显示静脉管腔周边或中央有血流信号,呈不连续的细束状(图4B);挤压远端肢体时,血流信号增强。部分病例不能显示内部的血流信号,仅在挤压远端肢体时可见细束血流通过。周围浅静脉扩张,血流信号增强。
③慢性期:血栓进一步形成再通,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血栓内呈“溪流样”的细束血流,以血管周边部处最明显;远端静脉内自发性血流消失,近侧段血流速度较对侧明显降低。完全再通者,静脉腔内基本上可充满血流信号,Valsalva动作时可见较长时间的反向血流(图4C)。
(3)多普勒流速曲线:
①急性期:血栓阻塞段脉冲多普勒不能测肢血流信号;阻塞远端静脉的流速曲线变为连续性,失去期相性,Valsalva动作时反应减弱或消失。浅静脉流速加快。
②亚急性期:血栓部分再通时,血栓段静脉内可测肢连续的静脉流速曲线,方向向心,流速极低;挤压远端肢体可使血流速度加快。远端静脉内血流信号无呼吸性期相变化,对Valsalva动作的反应延迟或减弱(图5A,B)
③慢性期:血栓完全阻塞时,脉冲多普勒不能测及血流信号;周围见较多的侧支静脉,血流方向不一,但以引流远端静脉血回心为目的。形成再通后,脉冲多普勒显示血栓段血流信号呈连续性,Valsalva动作时血液反流明显,这说明静脉瓣的生理功能已完全丧失(图5C)。
超声检查结果完全依赖检查者的诊断水平,要求超声检查者对血管的解剖相当熟悉,否则其准确性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3.下肢静脉造影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一直作为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黄金标准,具体方法是:①病人仰卧于X线检查平台上,头高足低,倾斜30°~45°;②踝部扎一橡皮止血带,使其恰能阻断浅静脉回流;③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足背浅静脉;④病人患肢呈悬垂状态,并略向外展;⑤足背静脉内注入30%~45%的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碘造影剂50ml;⑥在电视屏跟踪下,对小腿、膝、大腿作连续摄片;⑦当造影剂至髂静脉时,将检查平台倾斜度增至60°,嘱病人尽量屏气(Valsalva法),使造影剂在髂静脉内浓聚,再行髂静脉摄片。(图6,7)
下列征象提示有深静脉血栓形成:①静脉主干有固定的造影剂充盈缺损;②造影剂在正常静脉内截断通过侧支,在血栓的近端再显影;③小腿静脉丛一次造影可能无法显示全部,如反复多次造影,同一静脉始终不显影,提示可能有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造影的优点是对下肢静脉主干血栓形成诊断的准确性高,可以了解血栓的部位、累及的范围,以及侧支建立情况,并被用作评判其他检查的黄金标准。其缺点包括:①它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操作麻烦、费时,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②造影剂的过敏反应,以及肾脏毒性作用;③造影剂本身会损伤静脉壁,有引发静脉血栓的危险。目前临床上逐步用超声检查替代静脉造影。
4.磁共振静脉显像(MRV)由于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与血管周围固定的组织在磁场中对射频脉冲所产生的磁信号不同,使血管影像得以显示,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选择显示动脉或显示静脉(图8)。另外也可通过静脉内注射相位增强剂,更好地显示血管影像。MRV对近端主干静脉(如下腔静脉、髂静脉、股静脉等)血栓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率,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相比较,MRV为无损伤检查方法,无造影剂过敏及肾毒性等副作用,图像甚至更清晰。缺点是检查费用较昂贵,某些下肢骨骼中有金属固定物,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无法行MRV检查。
5.125I纤维蛋白原摄入检查利用放射性核素125I的人体纤维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所摄取,每克血栓中的含量要比等量血液多5倍以上,因而形成放射显像。通过对下肢的固定位置进行扫描,观察放射量有无骤增现象,来判断有无血栓形成。缺点是不能诊断陈旧性血栓,不适用于盆腔部位的静脉血栓(因含有核素的尿液在膀胱内积聚,使血栓无法与之鉴别),另外下肢如有炎症、血肿、创伤等也会造成核素积聚而难以鉴别。目前此种检查方法已逐渐被彩超或MRV所取代。

⑦ 怎样检查深静脉血栓

1.询问有无外伤史,受伤时间及治疗情况,有无长期卧床、手术、妊娠、分娩及口服避孕药物史,有无反复静脉穿刺或静脉内留置输液导管史。症状和病期是否一致,起病的部位及发展情况,疼痛的性质,有无发热、患肢肿痛等。
2.局部检查时应注意患肢有无压痛,压痛的部位,肿胀情况(须每日用卷带尺在最粗平面精确地测量周长,并与健侧同一平面作比较),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与对侧相比,最好用皮肤温度测量器测量),肢体远端脉搏有无改变,能否在体表扪到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有无感染病灶存在及足靴区营养性改变,如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及溃疡形成等。
3.诊断有困难时或为明确病变范围,可行超声检查、脉冲多普勒频谱检查、静脉造影术(可有效地判断有无血栓、血栓的位置、范围、形态和侧支循环)。
4.静脉测压,行足背静脉穿刺,针接压力传感器或有刻度的透明塑料管(盛满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测量静脉压,正常压力一般为12.7kPa(130cmH20),作踝关节伸屈活动时,腓肠肌收缩,压力明显下降,一般可降至5.9kPa(60cmH20),停止活动后压力回升,回升时间超过20s。主干静脉有血栓形成和堵塞者,无论静息或活动时的压力均明显升高,回升时间增速,一般不超过12s。

⑧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

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
(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可准确诊断出下肢DVT的范围、部位、程度和血流阻力等指标。
(2) 静脉造影 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金标准。能使静脉直接显像,可有效地判断有无血栓,能确定血栓的大小、位置、形态及侧支循环情况。后期型逆行造影,还可了解静脉瓣膜功能情况。
(3)放射核素造影(ECT)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素的示踪作用,放射性核素经静脉注入人体后,因其放射出γ射线,故可在体外利用核医学探测器、 γ照像机追踪示踪剂所到部位,判断血管系统的病变,对下肢DVT及肺栓塞诊断很有价值。
(4)血浆D-二聚体:D-二聚体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DVT的灵敏度较高(>99%),>500 μ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急性VTE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的诊断、疗效评估、VTE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

⑨ 下肢静脉血栓检查 静脉血栓怎么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凝血机制检查:据报告测定血浆中存在于凝集的血小板中的血栓球蛋白可以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测定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有助于判断凝血亢进状态,但不能直接判定血栓的存在。
2.其他辅助检查
(1)Ⅰ或Ⅰ纤维蛋白原扫描检查静脉注射Ⅰ或Ⅰ纤维蛋白原,该物质参与凝血,故聚集于静脉血栓处。如果用计数器从体表测得放射剂量超过该点原测量值,或对侧相应部位放射剂量的20%以上者为阳性。
(2)超声多普勒血流计检查和阻抗容积描记术前者根据超声波遇到运动目标(静脉血流中的血球)而反射时发生频率变化且与运动速度成比例的特性;后者根据正常状态下,肢体血容量随呼吸时静脉压力的改变而变化的特性;用电阻抗技术查知这些微小的容量变化引起的电压变化在主要血管阻塞时,肢体容积不随呼吸而变化,因而没有电压变化,这两种方法简便,无创伤,可以反映静脉的机能状态,但准确性较差,尚不能检查出小血栓和闭塞的静脉以及侧支循环丰富部位的血栓。
(3)红外线显像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无创伤检查法,该法辅以容积描记,与静脉造影相比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红外线显像与静脉造影的符合率相当高。
(4)静脉造影经足背皮静脉或于跟骨髂腔内入造影剂然后对下肢摄片,该法能检出绝大多数的小腿静脉血栓,能确定血栓的部位和范围,动态静脉造影可以推测静脉瓣功能。

⑩ 深静脉血栓如何检查

(二)静脉造影 作深静脉造影检查,如能在电影屏幕监视下,选择显影最清晰的时间拍件,就能明显地提高X线照影的诊断率。
(三)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将探头置于患胶的体表位置,测听静脉血流声或描记波形,但不能测出较小的静脉血栓或在早期尚未形成明显阻塞的静脉血栓。
(四)电阻抗体积描记法检查 本方法通过记录阻断肢体静脉回流前后,小腿容积的变化.观察静脉最大流出率,有则诊断较大静脉的血栓,但对小静脉血栓则敏感性不高。
(五)放射性核素检查 静脉注外纤维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所摄取,其含量超过等量血液摄取量的5倍,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正确率高,因而能够早期发现较小静脉段的血校,可用十高发病人的筛选检查。
(六)静脉测压 一旦有静脉血栓形成阻塞时,无论静息还是活动时高,回升时间缩短,极小于10秒。
(七)数字减影 是目前作为检查急性静脉的主要方法。
以上全面的介绍了七大静脉血栓的检查方法,对于静脉血栓这种危害性大且容易造成生命危险的疾病,就要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及时的控制病情。

阅读全文

与深静脉血栓快速有效检查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骨架稳定的正确锻炼方法 浏览:125
离散型数据适合什么方法分析 浏览:384
ph的测量方法必须满足的条件 浏览:348
化学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35
钢筋根数有哪些表示方法 浏览:227
食品分析介绍过的方法类型 浏览:992
去火的治疗方法 浏览:620
动作连接方法 浏览:239
曲面屏手机防爆方法 浏览:762
干天麻的简单食用方法 浏览:80
肾虚怎么恢复正确方法 浏览:674
双阳鹿茸片正确食用方法 浏览:541
金刚藤功效与作用与食用方法 浏览:456
小红瓦安装方法 浏览:180
研究内容方法有什么 浏览:833
装修墙面方法有哪些 浏览:328
增强腹部锻炼方法 浏览:829
货车发动机左右摇晃解决方法 浏览:321
电灯带插座安装方法 浏览:608
史上最全分析问题的7种方法 浏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