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区分“的”、“地”、“得”的用法 注:急用!要快!
的接宾语
地一般结构为:形容词+地+动词
得:动词+得+形容词
例句:飞快地看完师妹的留言,我难过得哭了
Ⅱ 语文里怎样区分的"的,地,得"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Ⅲ 怎样区分的、地、得
的:后面跟名词。
地:后面跟动词。
得:后面跟形容词
的 用于主谓间,一般 代词/形容词+的 如:我的书,美丽的姑娘
地 用于状语和谓语间,一般 副词+地+动词 如:她悄悄地走了
得 用于谓语和补语间,一般 动词/形容词+得 如:走得很快,闷得慌
一般可以认为
的+名称
地+动词
动词+得
这些都是我平时使用时感觉出来的,然后再根据语法总结了一下,仅供参考,可以保证我所写出来的都是对的。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
Ⅳ 怎么样区分的,得,地
这个问题的背景,多半针对网文的粗糙。同胞们,“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要是乱套,汉语成何体统?何以走遍全球?我查网络解答皆不尽人意,故杞人忧天而作答如下。
一,“的”,必须后接名词,省略更显中国风,诸如:我的好友→他是我好友;黄色的事情→色情;来访的客人→来客;健康的食品→健康食品;思乡的情怀→思乡情;奇怪的质点→奇点;热力学上的熵→热力熵;物质内空间的能量→内能;核子间的结合能→核能;古典的中国的服饰→古典中国服饰。
二,“地”,必须后接动词/形容词/副词,省略更显中国风。
①“地”后接动词,诸如:迅速地站立→迅速站立;飞快地跑→飞跑;苦苦地思索→苦思;辛勤地劳动→辛劳;恭敬地等候→恭候;耍滑头地抵赖→耍赖。
②“地”后接形容词,诸如:非常地友好的→非常友好的;特别地执拗的→特执拗。
③“地”改作“上”或“方面”,用在语境副词,诸如:数学上抽象的→数学抽象的;政治上斗争的→政治斗争的;情感方面互动的→情感互动的;安全上可靠的→安全可靠的;人格方面有魅力的→人格魅力的;语言表达上简洁的→语言简洁的。
④“地”后接副词,诸如:非常地深刻地思考→非常深刻思考(副副动);极其地协调地配合的→极其协调配合的(副副形)。
三,“得”后接形容词/名词,通常作为主语或宾语的补足语,表示性能,很少作为副词,有时也可省略。注意:这个错误的解释特多。
①“得”后接形容词,诸如:他跑得快(≠他快跑);他吃得开(≠他放开吃);我记得牢(≠我牢记);我让你记得牢(≠我让你牢记)。
②“得”后接名词,诸如:他长得一副狗熊模样(=他像一只狗熊);他练得一副好嗓子;
③“得”后接副词,属于约定俗成或积非成是,例如:敌人来得迅速(≈敌人迅速来了);他吃得真香(≈他香喷喷地吃)。他唱得悠哉悠哉(歧义:≈他悠哉悠哉地唱,≈他唱歌悠哉悠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