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木材生产方法和技巧

木材生产方法和技巧

发布时间:2022-08-19 16:58:27

㈠ 实木家具制造中怎么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提高木材的利用率是个综合问题,涉及家具制造过程中很多工艺环节和加工过程,本文就在产品设计、木料选料分级、木料部件画线、木料拼接、木料修补、部件加工等方面对提高木材利用率做初步的探讨。
1.产品设计阶段:
提高木材利用率,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这个问题,家具产品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和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环境和资源问题。据统计,产品设计的费用虽然只占产品最终成本的一小部分,但仅产品结构设计阶段就决定一个产品寿命周期中60%的累积成本,到设计完成的时候,产品寿命中80%的累积成本就已经被决定。当产品进入生产阶段时,最多只能再影响总成本中的5%。这意味着产品设计工作完成后,大部分成本已成为约束性成本,后续阶段成本控制余地不大。
2.木料选料分级阶段:
木材是天然材料,必定存在节疤、色差、腐朽、虫眼等天然缺陷,但是客户需要的产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产品可以有大节疤,有的产品不能有大节疤,有的产品油漆是深颜色,可以使用有较大色差的木料,有的产品是浅色和本色,客户不接受大的色差存在,在主要部件上比如面板斗面,客户需要单面好的材料,比如椅子脚,客户需要四面都要好的木料,所以在木料进入生产以前,必须由有丰富配料经验的员工,对供应商提供木料原材料进行再次挑选,按照颜色差异,节疤大小分等级。在配料的时候,根据产品部件的要求,按等级领料,避免好的木料用在要求不高的部件,提高木材利用效率。木料选料分级的实施,在提高了木材利用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配料生产效率。
3.木料部件画线阶段
经过预先挑选过的木料,同样存在很多的缺陷,而且每一根木料的情况都不一样必须由有经验的员工,根据部件的长短,按照先长料,后短料,先面料后其他的原则,对原材料进行画线,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材料,在画线的过程中,根据每一根木料的具体情况,把部件需要的长度及宽度画在木料上,在画线的过程中把腐朽木,虫眼,开裂去除,节疤尽量取在部件的不显眼的位置。经过画线后再开锯断料,员工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提高木料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反复实验画线后达到木材利用的最佳效果。
4.木料拼接阶段
根据部件的形状进行拼接,是提高木材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主要的拼接方式有以下几种:
A.套拼;
B.贴料;
C.包裹法。
5.木料修补阶段
部件修补是坯料出配料工段前的一道补救措施,也是一种节约木材、充分利用木材的常用方法、能修就不必重配。一个大的部件,有一点小的缺陷,如果重新配料浪费太大,通过专人修理后,就可以流到下一工序进行加工,比如四面刨加工后的次品,有跳刀痕,局部没有被刨到,一般较小的缺陷用纹色相近的同种木材修补,较大的缺陷则将该部分开掉,重贴一块。有些材种比如松木,客户不接受有大的死结,但是可以通过对死节进行钻孔后用树枝修补,然后再通过油漆车间描色处理后,客户可以接受。通过对部件修补,大大提高木料的利用率。
6.部件加工阶段
部件加工阶段,主要需要处理好木料的正反面问题,不同的部件,对木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面板斗面,必须是好面朝外,如果在铣刀加工打线的过程中把面板反放了,造成线型打反了,这样会造成整个面板需要换料,浪费极大。同样的情况如,柜子的前脚一般要求两个面(正面和侧面)要求质量要好,如果打眼的方位不对,脚坏的两个面朝外,也会导致换料。在机加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加工面,然后再加工是提高木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㈡ 请问木头如何处理不会裂缝

1. 改进制材时下锯的方法:木材各向异性,在同样的温、湿度变化的情况下,其湿涨、干缩系数最大的是弦向,其次是径向,纵向的变化最小,所以下锯时多生产一些径切板,可以减少开裂。特别是带有髓心的板材干燥时容易发生严重的劈裂,这是由于髓心附近径向和弦向的收缩差异引起的,它发生在干燥初期,最初裂缝仅呈现于端部表面,随着干燥的进展它可以向着髓心并沿纵向扩展。这种裂纹在干燥时较难防止,最好的方法是在制材时避免生产带髓心的板材(“去心下料”)。
2. 涂刷防水涂料:在木材的端部和表面涂刷防水涂料,减缓木材表面的蒸发强度,这样可以减少木材内外的含水率梯度,也可以减少木材的开裂。
3. 采用高温定性处理:减少木材内裂的方法可采用高温定性处理,产生内裂的木材表层伸张残余变形可以在干燥过程结束前对木料进行高温高湿处理来消除。在处理时,木料表层因加湿膨胀而产生压缩残余变形,与原有的伸张残余变形抵消,处理后多余的水分被蒸发,随内层木材一起收缩,因而木材中可以不产生残余变形,木材内裂也因此而消除。
4. 用防水剂进行浸注处理: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用防水剂进行加压处理,使防水剂深深的进入到木材中,以达到持久性的良好防裂效果。

㈢ 家具木材加工的方法是怎样的

一、实木家俱加工的方法—备料
1.板材枯燥:将木材的含水率操控在8%—10%,枯燥往后的木材简略呈现开裂变形的景象
2.平衡:把枯燥往后的木材放置一段时刻,使木材康复平衡
3.选料配料:木成品用料可分为外表用料和内部用料以及暗用料三种。外表用料露在外面,内部用料是指用在商品内部,如内档、底板等。暗用料则是指在正常运用状况下看不到的零部件,如抽屉导轨、包镶板等。
4. 粗刨:给毛料板材定厚。
5. 风剪:为毛料板材修整长度。下料按所需长度加长20mm。
6. 修边:截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边。
7. 配板:木材配板选材分直纹、山纹,色彩分配请求共同,配板宽度按所需宽度合理放余量。选料时要把内裂、端裂、节疤、朽木一些取下。
8. 布胶:在木材之间均匀布胶,胶的配比:固化剂(10—15克)、拼板胶(100克),每次调胶500克左右。
9. 拼板:运用拼板机对木材进行拼装,拼板时要留意凹凸差、长短差、色差、节疤。
10. 陈化:布胶后的木材放置2小时左右,让胶水凝结。
11. 砂刨:刨去木材之间剩余的胶水,使木材板面无剩余胶水。
12. 锯切定宽:用单片锯给木材定宽。
13. 四面刨成型:依据需求的形状刨出木材。
14. 摄生:将木材天然放置24小时左右。
二、实木家俱加工的方法—涂装
26.擦色:需先试擦,承认擦色剂是不是合适。擦色前需将擦色剂拌和均匀,直到没有沉淀物停止,运用的毛刷有必要先清洗洁净,擦洗的布条有必要为不掉色的布条。
27. 着底色:依据色板的请求选用底色,将资料间的色差经过底色进行调整。
28. 头度底漆:喷涂前需先将尘土吹拭洁净,查看擦色效果是不是杰出。头度底漆浓度为16秒,喷涂厚度为一个十字。
29. 枯燥:喷涂完后待干6—8小时。
30. 清砂:先添补一切碰刮伤,再用320#砂纸轻轻砂一遍,首要是将喷漆后商品上所发作的毛刺砂掉。
31. 二度底漆:喷涂前先将尘土吹拭洁净,底漆浓度为18秒,厚度为一个十字。
32. 枯燥:喷涂完后待干6—8小时。
33. 清砂:先将有缺陷的本地添补到位,再用320#砂纸将油漆面打磨润滑、平坦,漆面不能有较大的亮点。
34. 三度底漆:喷涂前先将尘土吹拭洁净,底漆浓度为16秒,厚度为一个十字。
35. 枯燥:喷涂完后待干6—8小时。
36. 清砂:用400#砂纸将漆面打磨润滑、平坦,漆面不允许有亮点存在。
37. 修色:修色前有必要先查看商品是不是是良品,商品上的尘土和污染物需整理洁净。由技术人员分配好色彩,再比照色板先修一个产前样,由现场主管断定色彩后方可作业。
38. 油砂:修色后的商品须待干4—6小时,再以800#砂纸将商品外表打磨润滑。打磨进程中要留意,避免打漏、色漆打花等景象。
39. 面漆:需先查看商品是不是归于良品,商品外表是不是润滑,外表尘土和附着物须整理洁净。面漆浓渡为11—12秒,厚度为一个十字。
40. 枯燥:待干4小时。

㈣ 木材加工的原理

木材加工技术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等基本加工技术,以及木材保护、木材改性等功能处理技术。切削有锯、刨、铣、钻、砂磨等方法。由于木材组织、纹理等的影响,切削的方法与其他材料有所不同。木材含水率对切削加工也有影响,如单板制法与木片生产需湿材切削,大部加工件则需干材切削等。干燥通常专指成材干燥。其他木质材料如单板、刨花、木纤维等的干燥,都分别是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制造工艺的组成部分。木材胶粘剂与胶合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是木材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再造木材和改良木材,如各种层积木、胶合木等产品生产的前提。木材表面涂饰最初是以保护木材为目的,如传统的桐油和生漆涂刷;后来逐渐演变为以装饰性为主,实际上任何表面装饰都兼有保护作用。人造板的表面装饰,可以在板坯制造过程中同时进行。木材保护包括木材防腐、防蛀和木材阻燃等,系用相应药剂经涂刷、喷洒、浸注等方法,防止真菌、昆虫、海生钻孔动物和其他生物体对木材的侵害;或阻滞火灾的破坏。木材改性是为提高或改善木材的某些物理、力学性质或化学性质而进行的技术处理。在采用上述各种加工技术时,不同的树种所产生的反应,可显示出不同的性状,称为木材的工艺性质或加工特性。

㈤ 木材生产工艺类型

木材在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中表现出的特性。木材的加工和处理方法多种多样,相应的木材工艺性质的内容和指标也是不同的。木材工艺性质按工艺领域划分,主要包括:①木材切削性质。通常以切削阻力、已加工表面质量主要是表面粗糙度,以及刀具磨损状况衡量。②木材胶合性质。通常以胶合强度衡量。③木材水热处理性质。通常以干燥的难易程度和液体渗透性衡量。④木材涂饰性质。通常以涂漆难易程度及漆膜在术材表面的固着状况衡量。
木材工艺性质具有变异性。不同树种间,同种异株之间,以至同株不同部位之间,木材工艺性质都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此种差异受木材构造、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切削密度较大的木材时,切削阻力较大,刀具磨损也较快;组织纹理不正常的木材不易进行切削加工,干燥时也易出现缺陷;阔叶树材一般比针叶树材难于胶合;木材的pH值在使用不同胶粘剂时对胶合强度有不同的影响;含树脂多的木材不易涂饰。
木材工艺性质将木材的基本性质与生产工艺相联系,是运用木材科学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工艺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木材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㈥ 木材采运生产技术如何准备

木材采运生产前进行的伐区调查设计、伐区拨交,以及准备作业施工等工作。木材采运生产是以可采的成熟林为劳动对象。这一地段林木采完,必须转移到另一可采的林地上继续采伐,原来的伐区、道路和固定设施几乎完全失去作用,必须重新准备妥当才能进行生产。

伐区调查设计

木材采运生产技术准备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它是在企业内木材采运部门、营林部门以及企业有关领导共同参与下,研究确定对木材采运部门今后几年内木材生产要涉及的主伐森林地段,进行区划调查设计,为尔后生产作出准备。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伐区区划。按国家规定,对主伐的森林实行伐区、作业区和小班3级区划。伐区是以一沟一坡合理经营为原则划定的一定时间(如1年)内采伐的作业范围。作业区是一个伐区内按照集材系统,把一个装车场(楞场)的吸引范围划为作业区域。小班是在作业区内,把立地条件、林分状况以及经营措施大体相同划为一个区域,它是组织木材生产、经营森林的最小单位,一般的面积为5公顷,最大不能超过20公顷。②伐区生产工艺设计。在按小班实行森林调查和材种出材量的计算之后,确定森林更新方式。森林更新是林业再生产的前提,是森林永续利用的基础。它对森林采伐有重要影响。在中国森林更新的方式有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在确定更新方式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采伐方式(皆伐、择伐、渐伐)和集材方式(原木、原条、伐倒木集材),安排适当的作业季节并选择相适应的集材设备(拖拉机、架空索道或联合机),除对木材生产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外,对森林更新也有重要关系。采用联合机械,简化伐区生产工序,是当今世界伐区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③伐区生产设施工程设计。在伐区生产工艺设计之后,合理选设通往伐区的运材岔线,确定装车场和集材道,对提高木材生产经济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伐区调查设计是伐区准备作业的主要依据。

伐区拨交

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是木材采运生产部门,在原有的伐区作业完毕之前(通常在前一年),根据国家核定的年采伐量向有关主管部门提报伐区设计文件,并提出新的伐区拨交(购买)申请。省(区)林业厅(局)或管理局的资源管理部门根据申请材料结合森林经营的有关要求审核批准后,基层林业局资源部门按上级批准的伐区文件,每年一至两次向申请单位拨交伐区,并按作业区或小班核发采伐证(见表)。木材采伐生产部门在接领伐区后,应组织人员对伐区资源、设计进行复查,核对伐区境界、资源分布、树种组成,以及更新方式、工艺选择、平面布置等。为确保技术准备工作稳妥,有时还应组织人员进行每木调查和更新调查,并对通往伐区的运材线路进行选线和初测。

年月日株保留幼林株数株保留株数拨交单位盖章清理方式保留郁闭度立方米出材量立方米采伐量%采伐强度采伐方式公顷采伐面积根据省、自治区林业厅(总局)管理局()字第号文批准,决定你场(所)从年月日起在伐区作业区小班按下列条件进行采伐作业。林场(所)采字第号

准备作业施工

木材采运生产部门,根据伐区调查设计及伐区复查情况,确定生产设施工程施工项目(如运材岔线、装车场、集材道、机械库、燃料库、工舍等),下达给有关工段进行施工。其具体步骤为:①研究设计文件和图纸,明确施工项目,掌握伐区具体施工地点的情况、施工特点及要求,拟定相应措施。②计算工程数量,编制施工计划,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确定施工形式,配备人员和设备。③组织施工。根据任务建立承包方法,合理调配人力,节约使用材料,掌握进度,及时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按期保质进行。④工程验收。除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工程项目因分期进行分段验收外,在准备作业工程施工项目全部竣工后,要进行全面验收。为确保施工质量和生产安全,须组织试运转,只有运转状态符合要求时,方准投入生产。

木材采运生产的技术准备应遵循以下原则:在按期保质的基础上,不断降低费用;在满足木材生产活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为正常生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有利于木材采运生产,而且有利于幼树保护和森林更新。

㈦ 木材工业是什么技术

以木材和木质材料为原材料,经机械或(和)化学方法加工后,其产品仍保留木材基本特性的产业部门。在森林工业系统中,木材工业和林产化学工业同为采伐运输(见森林采运)工业的后续工业。木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色调丰富、纹理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迄今世界各国都将木材作为重要工业原材料。木材工业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其产品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按其产品性质可大致分为锯材、人造板、木制品等3个工业门类。前两类属材料性生产,为其他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后一类工业的产品则直接进入使用领域。

木材工业的发展,是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木材资源的消涨变化为基础,以各种新工具、新设备、新技术和木材学不断进步,所有这些共同作用,促进了木材工业的发展。

中国木材工业

分简史、现状、生产技术和展望4部分记述。

简史

远在石器时代,中国出现了石斧,已经“以石为刃,刳木为舟”;青铜器时代出现了铜锯的雏形,开始有了沿长度方向截割木材的工具;春秋时期墨斗、角尺的发明,使木材加工技术进入了营造工程时期;后历秦、汉,降至唐、宋,木工工具日见完备,在木结构建筑中,已能应用锯剖、气干、拼接、包封等较为复杂的技术制造木柱,并开始对木材进行蒸煮、干燥等处理,以提高木结构稳定性;明代家具制造,更以其结构精巧、造型简朴典雅达到很高水平,至今仍驰誉海内外。这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发生、发展到成熟所经历的时代,是中国木材加工的手工业阶段。现存的许多木结构建筑及木制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历代所留下的着述如《鲁班经》、《营造法式》(北宋李诫着)等,都已成为中国木材加工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

19世纪末,中国上海、青岛、福州、哈尔滨等城市设立专业制材厂,20世纪初出现胶合板厂,中国木材工业开始进入机械化时代。50年代后,木材工业走上有计划的发展道路。5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生产合成树脂胶粘剂,为木材工业产品的提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从此纤维板、刨花板、层积材、改良木以及表面装饰材料先后出现,标志了以木材综合利用为中心的中国木材工业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

现状

中国木材工业从1949年后本着依靠自己资源为主,建立木材生产基地与木材工业体系的原则,逐步改造旧企业和建立新企业,主要产品有较大增长(以下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从1950年到1988年,锯材从年产344万立方米增加到2621万立方米;胶合板从年产1.69万立方米增加到82.7万立方米;刨花板、纤维板从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随后建厂生产,1988年产量已分别达到48.3立方米和148.4万立方米。三聚氰胺装饰等贴面板从50年代末开始至1988年产量已达3000万平方米。由于纤维板、刨花板及装饰板等产品于50年代末相继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中国木材工业就初步形成了独立和完整的体系。

现代木材工业加工技术的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通过科学实验,在以木材学为基础,吸收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热力学、机械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整理、分析了木材加工长期实践经验,加以发展和提高,逐步形成了一门高度综合的木材工艺学。随着木材工业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产品、新工艺,木材工艺学也按产品类别和工艺性质建立了相应的分支学科,如制材学、木制品生产工艺学、人造板制造学,以及木材切削学、木材干燥学、木材胶合工艺学等,已成为趋于完整的一个技术学科体系。1958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组建了木材工业研究所,其后地方性木材工业研究机构亦陆续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成立。各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大部设有木材加工的科研部门(见中国森林工业科学研究机构)。全国林业高等院校和农业院校的林学系,大都有部分教师及科研人员从事木材材性与加工技术的研究工作。有些学校还设有林产工业或木材工业的研究机构。物资部门亦先后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城市建立了以实用和经济为主的木工研究单位,与木材加工有密切关系的家具研究所,在轻工业系统中,遍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材工业部门则设有建材人造板研究所。木材工业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由林产工业设计院和各省林业勘察设计机构(见中国森林工业勘察设计机构)担任。中国林业机械公司所属林机厂和为数众多的木工机械厂具有制造木材工业成套生产设备能力。林业部在北京设有林业机械研究所,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在福州设有木工机械研究所。1980年,中国林学会在福州成立了中国木材工业学会(见中国森林工业学术团体),为开展群众性的学术交流建立了组织。

木材工业生产技术

木材是一种非均质的各向异性的材料,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又往往发生许多天然缺陷如节子、裂纹等以及遭受生物侵害所造成的缺陷如虫眼、腐朽等(见木材生物危害缺陷)。木材就带着这些缺陷进入生产过程,造成加工上许多复杂问题。制材属于初级加工,不提供直接使用的成品,所以缺陷对生产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显着。胶合板工业由于木材的天然缺陷,使提高制造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程度的难度加大。木制品由实体木材为主要单元材料所组成,结构比较复杂的木制品如家具等,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就更为困难。纤维板、刨花板系先将木材制成纤维或刨花,材质不均及各种缺陷虽已基本排除,但木材丰富的色调和美观的花纹也随之消失,以致产品表面不得不进行加工处理,这是木材工业的一个特殊性。木材工业产品除锯材外,极少是由单一技术加工,大都需用综合性技术,其中木材切削、木材干燥和木材胶合为基本加工技术。

木材切削

木材机械加工主要是改变木材规格、形状的过程,完成这一加工过程主要是经过木材切削。木材切削包括:锯、刨、铣、旋(车削)、钻、砂磨等多种方式。制材工业主要用锯切;绝大部分单板用旋切方法制造;木制品生产则几种切削方式全都使用。砂磨似不属于切削加工方式,但如将砂磨工具上的砂粒看作刀刃,则实质上是一种密集型的多刃切削法。木材切削加工又可分为有屑切削与无屑切削两种类型,大部分切削加工均属有屑切削,单板旋切、刨切、剪切则为无屑切削。由于木材的组成、纹理、年轮等影响,使铣削加工有顺铣、逆铣之分。由于锯切进料时纹理对刀刃切削方向不同而有纵剖、横截之别。木材含水率对切削加工也产生影响,大部分加工件需干材切削,而单板制造、工艺木片生产则需湿材切削,这是木材切削与其他材料切削的不同之处。

木材干燥

木材在树木生长期间就饱含水分,但为改善其使用性能,又必须通过干燥将一部分或大部分水分从木材中排除。因此,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工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木材工业中一项重要生产技术,这是与金属等无机材料加工完全不同的一个方面。通常所说木材干燥,系指成材干燥,其他如单板、刨花、木纤维等材料的干燥,分别为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制造工艺的组成部分。

木材干燥过程的起始状态与终了状态与蒸发水分所耗热量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为干燥静力学的内容;讨论木材含水率梯度与干燥过程中所形成的温度梯度对干燥速度的关系及干燥势对干燥过程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构成干燥动力学;研究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干燥阻力及干燥介质状态参数与干燥速度之关系等内容为干燥热物理学。以上述内容为基础,结合空气动力学的应用,以达到加快干燥速度和提高干燥质量的目的为干燥技术。对不同树种、规格、最终用途的被干燥木材,根据干燥技术所制订的操作条件和程序为干燥基准。由此可见,木材干燥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木材胶合

任何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凡是以零、部件组成的成品,都有一个接合问题。木材工业产品的接合,从利用摩擦力、机械力的榫接、钉接、螺栓接合、铰链接合发展到胶接,使接合形式由点的接合发展为线及面的接合,使制品的力学强度和刚度显着提高。合成树脂胶粘剂的出现,促使胶合技术进步和胶合质量提高,终于导致人造板工业体系的形成。所以木材胶合是对木材工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一项基本加工技术。现正开展的无胶胶合技术的研究,实质上是利用木质纤维素材料自身所含有的物质,经过一定条件的处理使之活化而产生胶粘作用的“自身胶合”,并非真正无胶胶合。

木材切削、木材干燥和木材胶合是木材加工的三项基本技术,木材工业的绝大部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这三项技术。木材对于切削、干燥和胶合等加工操作的抵抗能力和适应程度,统称为木材的工艺性质。

展望

中国木材工业所需原料供应结构,随着客观资源情况的变化,将从传统的以天然林木材转变为以人工林、速生林木材为主;从传统的大径材转变为中、小径材及间伐材为主;从传统的少数常用树种转变为速生树种、多树种和多种植物资源为主;从传统的实体木材转变为人造板等复合材料为主。同时,随着产品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木材工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产品结构的改变

①胶合板工业中的单板将成为一种商品,并以单板的再加工形成一个新的工业门类。它将包括装饰用单板如刨切单板、组合薄木、层积薄木以及属于卷材形成的微薄木、增强性成卷薄木,也包括单板再加工所得产品如单板层积材等。②胶合木的生产,今后主要以小料纵接、横拼、层积胶合而成。将成为和人造板材并列的人造成材,从而使人造木材产品系列趋于完整。③为了使劣质材优化利用和充分利用,木材改性材料的数量、品种都将进一步增加。④非木材人造板将有较大发展。

生产工艺的变革

①工艺技术的改革。制材工业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仍将以提高出材率为主要任务,继续进行减少切屑消耗的努力,向少切屑、无切屑锯切技术发展。木制品工业如家具工业为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方式将逐渐演变为以小批量、多品种为主,现有生产线也将为柔性制造系统所取代,从而引起家具生产工艺的全面变革。人造板工业在大幅度增加品种的过程中,现有生产工艺也将因此发生变化。以无卡轴为特征的新一代单板旋切机已在中国制成,向往已久的无木心旋切技术已有可能性。“无胶”胶合技术在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进行研究并已取得初步成就。这些技术的变革对木材工业将产生重大影响。刨花定向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将达到纤维在板坯表面按照天然木材的纹理或根据设计的图案花纹排列的水平,使人造板表面获得更高的装饰效果。②高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作为工业控制用于制材工业已有一定基础,今后进一步发展并与其他高技术如激光锯切等相配合,有可能在精密锯切或无屑锯切方面取得突破。人造板工业中的计算机应用亦已起步,并已在部分工厂用于控制热压机操作。迄今为止,以单板剪切工序的应用所取得的效益最为显着。计算机今后的进一步推广,必须首先研究传感技术和研制相应的仪器设备,更要提高执行元件的制造水平。③生物技术应用于木材工业已有较长的历史。过去主要是研究生物对木材及木制品的破坏性及其防治方法,是从消极方面去考察其破坏作用。现正转向积极方面的研究,如木质素的生物降解、纤维的生物分离。试验证明用生物分离纤维可提高纤维得率和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可以预料,生物技术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一门新的加工技术行将形成。

产品设计技术的强化

这是商品经济中产品竞争能力的源泉。木材工业中许多部门都必须发展这项技术,它的内容包括产品功能设计、外形艺术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生产过程的工艺设计、设备设计、生产线设计等。木制品工业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转变后,客观上就不能不加强产品设计工作。人造板工业通过原材料的不同,颗粒形状的变化,规格差异以及改性措施的相互结合,复合材料产品品种将成千上万地涌现,更需要借助产品设计来完成。因此,展望未来,产品设计技术必将得到强化和发展。

见世界森林工业。

㈧ 加工木材如何制作

木头加工工艺品前要进行浸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木头饱含水分便于加工,加工出来的形象细腻光滑。二是浸泡后木头树脂和胶质都被分解了,工艺品以后不容易开裂。在清水中把木头浸泡以后,水渗进去树脂就吐出来,吐出来以后水就发黄,黄的就是树脂。下面说两个例子给你欣赏。 1. 旋匠建国前,从春末到冬初这个季节里,山村经常出现挑担子的小手工业者,沿街吆喝“旋棒棰咧,旋棒棰”。群众称他为旋匠师傅。旋棒棰做什么?因为从前妇女洗衣服时,都用棒棰去敲打衣服让它掉灰。洗衣服用的棒棰比较简单,锯根本棒就能用。可是洗过的衣服,布疋,被褥等,晒干后都有皱纹,要想去掉它,就得用熨斗去熨。可是从前有熨斗的人家真是太少了,多少个村子也找不到一家,所以大部分妇女洗衣服都用棒棰敲,敲干衣服不同于敲湿衣服,棒棰的表面必须光滑,才能不损坏衣服。这样的棒棰必须得有手艺人才能做出来。因此农村里就出现了旋匠。旋棒棰要用硬质木材,如梨木、枣木等。用硬木旋出来的棒棰,不单表面光滑,拿在手里还有个沉重,非常好使,表面光滑还美观。不管软硬木料,要旋家具时,事先都要得放在水坑里去浸泡,让它吃饱水才好旋。新采伐的木头,不浸泡也可以旋东西,但是旋出来的东西容易干裂。所以都用干木头浸泡后再旋。旋匠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先把木料放在木架上,两头顶在木架的钉子上,让它好转动。然后拿来一个竹弓,用弓弦把木头缠几道圈,左手拉弓带动木头旋转,右手拿刀刻削木头。旋大件时,将刀固定,脚踩手拉弓弦让木头旋转,进行切削,它与工厂用车床车部件的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一个是手工生产,一个是机械生产。旋匠旋东西没有图纸,全凭他的脑力,顾主要求什么样,他就能旋出什么样,保证美观适用,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那时群众旋的都是些小家具,如棒棰、面擀、菜刀把、线板子、供器、炕桌腿等。旋匠返行,到了1930年前后,在农村里就绝迹了,再没有听到他们的吆喝声。 2. 木鞋木鞋过去是手工制作的,现在不少工序已经用机器生产了。我们参观时,一名师傅正表演如何用车刀把木料车削成型,用钻头掏空。使人惊讶的是,经过浸泡的木头做的鞋胚本来是很重的,但因浸泡后木头树脂和胶质都被分解了,水可以很容易被排除出来。大家看到那师傅用嘴对着鞋口,使劲一吹,那水分噼里啪啦地从鞋尖流出来时,大家都鼓掌欢呼起来。他把鞋子递给周围的人,一掂量,果然变得轻飘飘了。

㈨ 木材怎样制浆造纸

以木材为原料,通过化学、机械或两者结合的方法解离木材纤维得到纸浆,经洗筛、漂白、打浆、加填、施胶、脱水成型,形成纸幅,再经压榨、干燥成为纸张的过程。

简史

在发明造纸之前,人类使用记事材料的演变过程很长,由堆石记事到结绳记事,由甲骨刻字至“铭文”、“刻石”。以后由木(竹)简牍到缣帛书写、作画。中国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发明用破鱼网、破麻布作原料制成比缣帛便宜、比竹简牍轻便的植物纤维纸,时称“蔡侯纸”。现代纸的制造至今仍沿用蔡伦造纸的基本原理。东晋(317~420年)以后,纸被推广,不再用简牍。到南北朝梁武帝(502~547年)时,在河南(洛阳)、陕西(长安)、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广东等地造纸业逐渐兴起,生产麻纸、桑皮纸、楮皮纸等。造纸术日益精细,纸张薄而色白。隋、唐、宋三代是中国造纸的兴盛时期,唐代造纸遍布全国,品种多、纸价低、造纸技术更加完善,名贵的宣纸就是唐代生产的。竹纸始于中唐,到宋代,竹纸除用于书画外,还用于一些日用品,如灯笼、纸扇、雨伞等的制作。宋景德二年(1005年)用纸制作纸币。明、清两代,中国的造纸术进展不大,但纸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提高。

现代造纸技术是中国造纸技术于1150年传入欧洲,特别是1769年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开始发展起来的。1798年法国罗伯特(L.Robert)发明长网造纸机。1809年英国迪肯森(J.Dickinson)发明圆网造纸机。1845年德国凯勒(F.G.Keller)首创磨木浆。1854年英国瓦特(C.Watt)和巴杰斯(H.Bargess)发明了碱法制浆。1866年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碱法制浆厂。1867年美国台尔曼(B.J.Tilghman)发明了亚硫酸盐制浆法。1874年爱克曼(C.D.Ekman)在瑞典建造了第一个亚硫酸盐法制浆厂。1879年戴勒(C.F.Dahll)发明了硫酸盐法制浆。20世纪以来世界制浆造纸技术取得重大进步,造纸工业已成为现代化的大生产工业部门。

纸浆种类

根据制浆原料,纸浆可分为针叶树材浆、阔叶树材浆、草浆、麻浆、棉浆等。根据制浆方法,可分为化学浆(CP)、半化学浆(SCP)、化学机械浆(CMP)、机械浆(MP)。化学浆包括亚硫酸盐浆(SP)、硫酸盐浆(KP)、碱性亚硫酸盐浆(ASP)等;半化学浆包括中性亚硫酸盐化学浆(NSSCP)、酸性亚硫酸盐化学浆(ASSCP)、硫酸盐半化学浆(KSCP)等;化学机械浆包括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化学机械浆(CMP)、磺化木片磨木浆(SCMP)等;机械浆包括普通磨木浆(GP)、木片磨木浆(RGP)、热磨机械浆(TMP)、压力磨木浆(PGP)等。另根据纸浆白度又分为本色浆(或未漂浆)和漂白浆。

世界及中国纸和纸板产量如下表。

纸和纸板的种类

按用途分类,纸张分为新闻纸类、印刷书写纸类、生活用纸类、工业用纸类、包装纸类等;纸板分为油毡原纸类、工业纸板类、包装纸板类、建筑纸板类等。各类纸和纸板又可分为若干纸种。

趋势

①制浆方面,化学制浆仍以硫酸盐法为主。将通过开发新的蒸煮剂和制浆工艺,解决纸浆得率低、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碱性亚硫酸钠—蒽醌法制浆,具有纸浆强度好、得率高、漂白性能好等优点,是有前途的化学制浆方法;无污染制浆方法和氧漂技术已取得重要进展,氧漂技术已被工业广泛采用。今后制浆将向高得率、高强度、低能耗、少污染的方向发展。化学热磨机械浆被认为是达到上述目标最有前途的浆种之一。此法制浆有利于节约木材,并可获得较高强度的纸浆。②纸和纸板向高强度和薄型化发展,进一步提高纸和纸板强度和质量。扩大低廉的薄型涂布纸的使用范围,开发高填料印刷纸、超压纸、多层结构纸等新品种。增加工业技术用纸的品种和数量。为节约能源和纤维原料,改善纸页的光学性质,造纸技术应向高浓度造纸和中性造纸的方向发展。同时广泛使用助剂,以提高填料留着率和纸页的干湿强度及其他性能。

㈩ 木材的加工工艺

木材加工(woodprocessing),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在森林工业中,木材加工业和林产化学加工同为森林采伐运输的后续工业,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部门。原理
木材加工技术包括木材切削、木材干燥、木材胶合、木材表面装饰等基本加工技术,以及木材保护、木材改性等功能处理技术。切削有锯、刨、铣、钻、砂磨等方法。由于木材组织、纹理等的影响,切削的方法与其他材料有所不同。木材含水率对切削加工也有影响,如单板制法与木片生产需湿材切削,大部加工件则需干材切削等。干燥通常专指成材干燥。其他木质材料如单板、刨花、木纤维等的干燥,都分别是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制造工艺的组成部分。木材胶粘剂与胶合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是木材加工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也是再造木材和改良木材,如各种层积木、胶合木等产品生产的前提。木材表面涂饰最初是以保护木材为目的,如传统的桐油和生漆涂刷;后来逐渐演变为以装饰性为主,实际上任何表面装饰都兼有保护作用。人造板的表面装饰,可以在板坯制造过程中同时进行。木材保护包括木材防腐、防蛀和木材阻燃等,系用相应药剂经涂刷、喷洒、浸注等方法,防止真菌、昆虫、海生钻孔动物和其他生物体对木材的侵害;或阻滞火灾的破坏。木材改性是为提高或改善木材的某些物理、力学性质或化学性质而进行的技术处理。在采用上述各种加工技术时,不同的树种所产生的反应,可显示出不同的性状,称为木材的工艺性质或加工特性。

特点
研究木材加工工艺技术的学科是木材工艺学,它以木材学为基础,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机械工程、热工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是一门多种专业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优点

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自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木材工业由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在国民经济中也占重要地位。现在产品已从原木的初加工品如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品如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木等,从而使木材工业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缺点

防火性能较差,宜腐朽变质,易受虫害,对使用环境如湿度等要求较高。

阅读全文

与木材生产方法和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方法步骤 浏览:655
后脸部按摩仪使用方法 浏览:450
决策分析方法练习题 浏览:256
简单擦眼霜的正确使用方法图 浏览:26
昂科威烧机油最简单的修复方法 浏览:159
简单小白菜种植方法 浏览:816
让安卓手机出故障的方法 浏览:401
铜的显微结构分析方法 浏览:762
绕组电阻档的测量方法 浏览:69
devondale奶粉使用方法 浏览:247
黑枸杞剪枝方法图片 浏览:553
汽车导航拆卸安装方法 浏览:537
流鼻涕需要用什么方法让他治好 浏览:248
电热棒使用方法 浏览:147
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 浏览:939
铁皮石斛种植方法能种在石头上 浏览:178
高冰种翡翠原石鉴别方法图解 浏览:405
租房喝水的正确方法 浏览:825
月见草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8
玉树菇食用方法 浏览: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