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语上海话的梗
日语上海话的梗指的就是上海本地方言,有时候听起来像日语,有一些音节以及一些语句听起来比较像日语,所以在说上海话的时候就经常会在网络上或者在现实中会被人调侃说是在说日本话。
不过,因为日本话是由中国传过去然后并且改造的,所以日本话跟中文也就是跟某一些地方的方言比较像,也是情有可原的。
然后日语跟上海话因为有一些音节,或者有一些语句比较像,所以经常会被人调侃。因为国家里面也到处都有各种不同的方言,有时候一些方言是完全听不懂,并且听起来像外语的对方人多,所以被人调侃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贰’ 上海话为什么日本人能听懂
上海话日本人能听懂是因为,日语和上海话有很多地方很相似的地方,比如和都念to二都念ni慢死了上海话oso日语osoi人にん死L,道口虹,说上海话也常被当做日本人。
还有人拍过一个视频,上海话与日本话的日常对话,不懂日语的我听起来简直完全没有障碍,也难怪有人说日语是一门中国方言了。
众所周知,日语和汉语千年来互通有无,纠缠不清,日语和上海话听起来很相似,这已是网络上被探讨过的话题。
上海话课程在日本高校大受欢迎和日语听着很像上海话有关,日本人学上海话,会是一种什么感觉,日本爱知大学开设了一门上海话选修课,自2006年开始,如今已是第14年。
‘叁’ 为什么上海话听起来像日语
因为上海话中有很多特有的音与日语中的音相近。
比如说:
上海话可以用日语音标表示:
あつ--鞋子
わ
--坏
だ
--带
らし--垃圾
う
--我
しゃ--写
太多了。
另外,上海话中有些话是从日语演变过来的,(可能是在租界里传出来的)
比如说:
上海话中的“噢嫂”就是让你快一点的意思,
来源就是日文中“おそい”
‘肆’ 如何学说上海话
大概可以从软件学习,看剧看视频学习,或者接近上海人来学习三方面来。
软件学习
在apple store和安卓的软件市场上,只要输入上海话就有很多种类的app可以下载,而且可以听怎么读音,应该是比较地道正宗的方法,这样的话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学习上海话。
看剧看视频学习
很多人都知道阿福,他是一个德国人,但是结婚之后留在中国,他的妻子是上海人,所以他接近上海家庭之后说话很上海,而且还拍了很多上海话的吐槽视频,说的非常地道。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上海的朋友或者你去上海玩都很好,当然如果有条件可以去上海工作然后住在上海的市井人家,学到的上海话更加地道。
‘伍’ 语请问哪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和日语很像呢
我觉得上海话和日语无缝连接
‘陆’ 我爱你上海话的音译
我爱你上海话是“我欢喜侬”
1、我ngu——阳平上去调223(后鼻浊音,有些年轻人发wu其实是苏北口音。宋初《广韵》记载“我”的发音是“五可”切,和ngu一致)
2、欢hoe——阴平调52(oe在上海话是“安”的发音,和日语う类似。口型介于普通话o和u之间。)
3、喜shi——阴上去调334(和普通话发音基本相同,同日语し)
4、侬nong——阳平上去调223(和普通话发音基本相同)
连续变调时音调为低-高-高-高。
(6)上海话日语无缝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上海话音译词:
由于上海的开端口,不少外国人来到上海,形成了华洋杂处的社会环境。外语的一些单词直接进入了上海方言,并影响到了全国。比如,上海话里的“拿摩温”(指的是工头) 其实是英文中的number one。
“先生”早期的译音是“密斯脱”,符合上海话的发音,而不是“密斯特”。又如水泥叫“水门汀”,用国语是怎么也读不出水泥的英语发音的,一用上海话,就非常接近英语的cement了。
席梦思是上海人把名牌床垫的牌子Simmons作为这类西式床垫的统称,到今天,上海乃至全国,知道席梦思是床垫的多,而知道mattress是床垫的少。
还有“沙发”一词,也只有用上海话来说才最接近英语发音。“模子”这个词,它是由英语“mould”衍生而来的,从“模型”、“模具”发展到某一类任务的典型,后来索性指某人“有型”,够朋友,讲义气。
‘柒’ 为什么日语和上海话有那么多相近的地方,酷似吴语的一个分支
江浙沪的方言确实与日语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首先我们得从日语与汉语的关系开始说起。汉语传到日本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吴音”、“汉音”和“唐音”,这也是日语音读的三个主要种类。
在日语中,汉字是分为两种读法的:音读和训读,所谓音读,指的是保留该等汉字当初传入日本时的汉语发音;而训读呢,则是使用该等汉字之日本固有同义语汇的读音。而在音读当中,有这么一种发音方式:吴音。
脱胎于北朝系统的隋朝完成了中华的大一统,而隋朝之后紧接着就是空前强大的唐朝,隋朝陆法言载录南北学者讨论韵学的成果,编成了《切韵》一书,融合南北朝官音,为唐朝长安正音所沿袭,对后世影响甚大。
归国的日本留学生也以长安秦音为正统,称为“汉音”,平安时代之后,由于推动汉音普及的日本知识分子对“和音”的蔑称态度,将其遍地为“吴音”(意味仅仅是吴地的读音,不是中华正统的汉字读音),所以“吴音”受到打击。
日语里的其他中国方言:
而除了吴音,汉音外,日语汉字读音还有唐音(镰仓时代以后直至近代传入日本的汉字音,也就是明清时期的南方标准语“南京官话”,此“唐”指的不是唐朝,而是对中国的泛称,主要限于佛典诵读及学问研究等,对一般用语的影响很小,仅限于特定的词语。)、惯用音(传入日本后发生变异,不合于以上任一种的读音)等。
‘捌’ 上海话跟日本话好像啊
这主要是因为吴语(上海话)和日语都保留了古汉语的全浊声母,而汉语族语言中系统性地完整保留全浊声母的仅吴语一家。因此大部分中国人都会觉得吴语听感像日语。另外,日语音读中的吴音就是来自六朝时期的江浙地区。
小贴士:
吴语又称江浙话,主要分布在苏南浙江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地区,以苏州话和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8000万,按母语人口计算是世界排名第十位的语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中派上海话是区内的共通语。
‘玖’ 我想学上海话,能教我些日常用语吗
上海话的重要特点是声母清浊对立,韵母多单元音,读音系统有两套(文白异读),音调保留入声,多字连读有连续变调。
简单地说,清浊对立就是指声母除了清音外(普通话的bp,dt,gk,j,x,h)还有相对应的浊音(bh,dh,gh,jh,xh,hh),即从发音一开始就振动声带。清浊对立继承了古汉语的特点。在现代的日语,英语,法语中都有浊音。比如英语单词stand中,s和t都是清音(基本上对应普通话的s,d),而d是浊音。
入声是指汉语中平、上、去、入四声中的第四声。不要和普通话的四声混淆起来。普通话的四声实际是四调,即汉语四声八调中阴平、阳平、上、去四调。上海话最早的时候和古汉语一致,有四声八调。最近一些声调进行了合并,只剩五调,入声还是保留的,但是比较简化,不区分韵尾,一律用喉塞音结束。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音发一半,后面被“吞”了回去。
上海话是吴语的一个分支。吴语历史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唐宋以前,很多字读音和北宋《广韵》中记载的是一致的。所以学习上海话关键要知道一个字的原始面貌,在古汉语中大致是什么样的,是发清音还是浊音,是什么声调。因为普通话浊音都合并到清音了,一些声母甚至转化成了翘舌音(古汉语无翘舌音),入声合并到其他三声。所以要知道这些字的原始面貌,就只能靠学习和操练了。
文白异读是指一个字两种读音。白读用来读传统词汇,文读用来读外来语和新词汇。文白两种读法有的时候可以任意,有的时候如果读错就会显得比较古怪。
连续变调的意思是一段话或者一些连续的字语速快时往往整段音调只由第一个字来定,忽视后面的字其本来的音调。演变异常迅速的上海话正朝着二声调语音系统发展,即只有高低调,类似日语。
上海话和普通话的音调差别如下(5分制):
上海话(新派):
阴平52 阴上334 阴去334 阴入(55)
阳平223 阳上223 阳去223 阳入(12)
上海话(老派):
阴平52 阴上44 阴去35 阴入(55)
阳平22 阳上213 阳去13 阳入(22)
普通话:
阴平55 上214 去51
阳平35
先给你两个上海话拼音方案吧,虽然都是简化版。第一个靠拢普通话拼音,第二个靠拢国际音标。其他的一时半会儿也讲不完,只有靠慢慢学习和操练了。
上海话拼音方案第一式:
声母: b剥 p朴 bh薄 m摸 f福 fh服 d答 t塔 dh达 n钠 l辣
z资 c雌 s思 sh词 j鸡 q欺 jh旗 x希 xh齐
g格 k客 gh轧 ng额 h吓 hh合
韵母: i衣 u乌 yu迂 y字
a啊 o丫 e埃 ao凹 ou欧 oe安
an张 en真 ang章 ong中 ak扎 ek浙 ok作 ik笔
er而 m姆 n唔 ng鱼
零声母阴调i 行前改用y,阳调前改yh;u行前改用w、wh;yu行前用yu、yhu。
鼻音、边音阳调用mh nh lh nhg
声调:凡是声母第二字母是h的,都为阳声调;尾有k的,都为入声:如此区分了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声调;阴平声调除声母h用hr外,其他都用双写声母字母表示。
字母v用于阳入字仅“勿”一字开头的三字组实际读成阴入开头连读变调调式时,作“勿”的声母用,以区别于除“勿”外的阳入字开头的三字组连读变调通用调式。
上海话拼音方案第二式:
声母:p剥 ph朴 b薄 m摸 f福 v服 t答 th塔 d达 n钠 l辣
ts资 tsh雌 s思 z词 c鸡 ch欺 j旗 sh希 zh齐
k格 kh客 g轧 ng额 x吓 h合
韵母: i衣 u乌 yu迂 z字
a啊 o哦 e埃 oa凹 eu欧 oe安
an张 en真 ang章 ong中 ak扎 ek浙 ok作 ik笔
el而 m姆 n唔 ng鱼
零声母阴调i 行前改用y,阳调前改yr;u行前改用w 、wr;yu行前就用yu yru。
鼻音、边音阳调用mr nr lr ngr
声调:凡是古全浊声母、次浊今方案中带r声母开头的音节,都为阳声调;音节尾有k的,都为入声:如此区分了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声调;阴平声调都在该音节最后加字母q表示。
有些人,“米”、“面”读成不同韵母,则以“i”表示“米”的韵母,“ii”表示“面”的韵母。
两个拼音方案都设置模糊音。有些人(主要是新派上海话)韵母an、ang合并,则用ang表示合并后的音;韵母ak、ek合并,则用ak表示合并的音。
日常用语的话先介绍几个(靠拢第二式):
代词:
我:我(老派ngu,中派ngo,新派wu)
你:侬(nong)
他: 伊(yi)
我们:阿拉(ak'lak)、我伲(ngu'gni)
你们:那(na)
他们:伊拉(yi'la)
我的/你的/他的:我个/侬个/伊个(ngu'ek/nong'ek/yi'ek)
这个:个个(gek'ek) 或者 第个(tik'ek)
那个:哎个(e'ek) 或者 咿个(i'ek)
哪个:嚡里个(a'li'ek)
这里:个面嗒 (gek'mi'tak) / 个嗒 (gek'tak) / 个面 (gek'mi)
那里:哎面嗒 (e'mi'tak) / 哎嗒 (e'tak) / 哎面 (e'mi) 或者 咿面(i'mi)
哪里:嚡里(a'li) / 嚡里嗒 (a'li'tak)
数词:
一(yik)
两(liang)
三(se)
四(sz)
五(ng)
六(lok)
七(qik/tshik)
八(pak)
九(ciu)
十(zak)
你好吗?:侬好伐(nong'ho'va)
你吃过饭了吗?:侬饭吃过了伐?(nong've'chik'ku'lek'va)
谢谢:谢谢(zha'zha)
再见:再会(tse'hwe)
不知道:勿晓得(vek'sho'tek)
‘拾’ 上海话,宁波话,中国普通话,这三个词语用日语怎么说
★最好说:
上海话→上海语(シャンハイご)
宁波话→宁波语(ニンポーご)
中国普通话→中国标准语(ちゅうごくひょうじゅんご)
北京话→北京语(ぺきんご)
广东话→広东语(かんとんご)
-----------------------------------
★也可以说:
上海方言→上海方言(シャンハイほうげん)
宁波方言→宁波方言(ニンポーほうげん)
中国普通话→中国标准语(ちゅうごくひょうじゅんご)
------------------
★[讹り(なまり)]和[弁(べん)]也有[方言,口音]的意思。
上海弁(シャンハイべん)
宁波弁(ニンポーべん)
因为上海话和宁波话与普通话差别太大,所以用[语]或[方言]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