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麽叫叠合板,施工的顺序和办法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1 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多层及高层多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安装。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双钢筋叠合板:板厚分为50mm和63mm两种系列。平面尺寸以三模为基准,50mm系列,长4.2m~6.3m,宽l.5m~3.9m.共72种;63mm系列,长4.2m~7.2m,宽1.5m~3.9m,共99种。预制叠合板的叠合面应有凹凸差不小于4mm的人工粗糙面,表面不得有疏松层和浮浆。双钢筋叠合板要有出厂合格证。 2.1.2 支座硬架支模及支板缝的木板、木方或定型支柱等应按施工方案配制。 2.1.3 机具;垂直运输机械、钢卷尺、撬棍等。 2.2 作业条件: 2.2.1 依据图纸、规范、叠合板图集以及洽商的要求,绘制叠合板安装图。其中应表示出叠合板的平面位置、型号、板缝尺寸、支座搁置长度、支座硬架支模位置、临时支撑位置,以便叠合板安装。 2.2.2 检查叠合板的质量:详细检查有无裂缝、缺损,检查叠合板的表面质量。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并按安装图核对叠合板的型号和规格。 2.2.3 检查墙体或梁的标高及轴线。梁和圈梁的钢筋及模板办完隐、预检。 2.2.4 叠合板的堆放及场地要求: 2.2.4.1 场地应事先抄平、整实,并筑3∶7灰土两步。 2.2.4.2 堆放的支点位置同吊点。每块叠合板下沿叠合板长向紧靠吊环应放通长垫木,上下对齐、对正、垫平、垫实。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不允许不同板号重叠堆放。堆放高度宜不大于6层。条件允许时应随到随上楼。 2.2.5 墙四周硬架支模及拼板缝处硬架支撑和板的临时支撑,按施工方案安装完毕,并做完预检。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图: 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平标高→画叠合板位置线→吊装叠合板→ 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整理叠合板甩出钢筋 3.2 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或板未进支座),故一般情况下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60~100cm。墙或梁顶标高应下降l~3cm。板的拼缝处亦设硬架支撑,一般为双排支柱,间距为60~100cm。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并校正。 3.3 画叠合板位置线:在墙、梁或硬架横楞上的侧面,按安装图画出板缝位置线,并标出板号。拼板之间的板缝一般为100mm、如排板需要时,可在80mm~170mm之间变动。但大于100mm的拼缝应置于接近板连续边的一侧。见图4-39。 图4-39 板缝留置示意图 3.4 叠合板吊装就位:若叠合板有预留孔洞时,吊装前先查清其位置,明确板的就让方向。同时检查、排除钢筋等就位的障碍。吊装时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取八个吊环同步起吊的方式。就但时,应使叠合板对准所划定的叠合板位置线,按设计支座搁置年度慢降到位,稳定落实。 3.5 调整叠合板支座处的搁置长度: 3.5.1 用撬棍按图纸要求的支座处的搁置长度,轻轻调整。必要时要借助吊车绷紧钩绳(但板不离支座),辅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调整搁置长度。 3.5.2 图纸对支座搁置长度无要求时,板搁置在混凝土构件上时,一般为+20mm(即伸入支座20mm)。若排板需要,亦可在+30mm~-50mm之间变动。但若墙厚≤160mm时,筒支边的搁置长度应>0。若必须小于-50mm,应按设计要求加大甩筋长度。搁置长度的状态见图4-40。 3.5.3 在砖混结构中,板伸入支座的长度一般宜大于50mm。 3.6 按设计规定,整理叠合板四周甩出的钢筋,不得弯90°,亦不得将其压于板下。4 质量标准 图4-40 4.1 保证项目: 4.1.1 构件吊运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构件出厂证明和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验报告。 4.1.2 叠合板接缝处的混凝土必须计量准确,浇捣密实,养护充分,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和检查标准养护龄期28d试块抗压试验报告及施工记录。 4.1.3 叠合板的型号、位置、支点锚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已无变形损坏现象。 检查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和检查吊装记录。 4.2 基本项目: 叠合板的标高、坐浆、板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足量检查。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7。 表4-37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查方法1轴线位置位移5尺量检查2层 高±10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3板搁置长度±10尺量检查 抹 灰 5 不抹灰 3 5 成品保护 5.1 叠合板的堆放及堆放场地的要求应严格按2.2.4条执行。 5.2 现浇墙、梁安装叠合板时,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4MPa时方准施工。 5.3 叠合板上的甩筋(锚固筋)在堆放、运输、吊装过程中要妥为保护,不得反复弯曲和折断。 5.4 吊装叠合板,不得采用“兜底”、多块吊运。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用八个点同步单块起吊的方式。吊运中不得冲撞叠合板。 5.5 硬架支模支架系统板的临时支撑应在吊装就位前完成。每块板沿长向在板宽取中加设通长木楞作为临时支撑。所有支柱均应在下端铺垫通长脚手板,且脚手板下为基土时,要整平、夯实。 5.6 不得在板上任意凿洞,板上如需要打洞,应用机械钻孔,并按设计和图集要求做相应的加固处理。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克服板下挠、板裂:硬架支模和拼缝支撑其上皮标高必须准确,且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与稳定,以保证其不下沉、不倾斜。 6.2 克服板的支座搁置长度不准,吊装就位时应认真调整。 6.3 不合格的板不得吊运就位,要在吊装前认真检查。尤其是叠合板的人工粗糙面应符合要求,疏松层及浮浆应清除干净,以保证混凝土在叠合面结合良好。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如下质量记录: 7.1 混凝土构件出厂合格证。 7.2 结构吊装记录。 7.3 预制构件吊装工程预检。 7.4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7.5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❷ 简述叠合板按受力状态+有无外伸钢筋和拼缝链接的分类
摘要 1、按具体受力状态
❸ 土工布的叠合是什么意思什么形式的什么时候用的是叠合
叠合长度就是两张土工布重叠部分的长度。搭接宽度一般是特指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部分的宽度。但有时候各种书籍上的用词不严谨,可能都不区分叠合长度和搭接宽度了。
土工布的安装通常用搭接、缝合和焊接几种方法。缝合和焊接的宽度一般为0.1m以上,搭接宽度一般为0.2M以上。可能长期外露的土工布,则应焊接或缝合。所有的缝合必须要连续进行(例如,点缝是不允许的)。在缝合之前,土工布必须重叠最少150mm。最小缝针距离织边(材料暴露的边缘)至少是25mm。
❹ 叠合梁特点是什么
“二阶段受力叠合梁”在后河水库启闭机工作桥的设计应用
总体布置后河水库启闭机工作桥共 6 跨,每跨净宽 10m 左右,单根梁最大长度 11m 。工作桥由 3 根梁顺序排列组成,总宽度 6.01m ,上游端 1.275m 范围内为人行过道,其余部分用于构建单层框架式启闭机房,房内放置固定卷扬式启闭机。
由于跨度大,离坝面的高度接近 10m ,施工非常不便,且受工地起吊设备最大起吊荷载的限制,该工作桥最终确定按叠合梁设计, 即梁分两次浇筑,先在地面做好预制部分,待吊装安放完毕后再在其上浇筑剩余部分混凝土,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断面。为加强预制梁间的横向连接,每根梁都设置有 6 块横隔板,当预制梁就位后,即进行横隔板间的焊接,之后再浇筑顶部的混凝土。
❺ 建筑工程中,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三种。
绑扎搭接连接是通过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钢筋应力的方式。两根相向受力的钢筋分别锚固在搭接连接区段的混凝土中而将力传递给混凝士,从而实现钢筋之间应力的传递。
搭接钢筋由于横肋斜向挤压椎楔作用造成的径向推力引起了两根钢筋的分离趋势,两根搭接钢筋之间容易出现纵向劈裂裂缝,甚至因两筋分离而破坏,因此必须保证强有力的配箍约束。
绑扎
螺纹连接,绑扎仍为钢筋连接的主要手段之一。 钢筋绑扎时,钢筋交叉点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保证受力钢筋位置不产生偏移;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❻ 电主轴碟簧有几种连接方式
所谓的碟簧实际上就是碟形弹簧,它是电主轴这类小体积、高负荷精密机械中必不可少的元件,碟簧凭借组合灵活、组装维修方便、负荷大等优点,为电主轴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电主轴碟簧有三种不同的连接方式,第一种是叠合方式连接,也就是并联,碟簧之间以头尾想接穿在轴上的连接方式。其效果是弹力是一个碟簧的n倍,行程为单个碟簧的行程。
第二种电主轴碟簧连接方式是对合方式,也就是串联,碟簧之间头对头背对背连接穿在轴上的连接方式。其效果是弹力是单个碟簧的弹力,行程为一个弹簧的n倍。
如果将上面两种方式混合使用,就构成了电主轴碟簧的第三种连接方式。在承受大载荷的组合弹簧中,每个盘片的尺寸都较小,并且只要改变盘片数量和组合形式便可以得到不同的承载效果,每种尺寸的碟簧都可以适用于多种的使用情况。如果其中一些盘片损坏,只需单独更换而不需要整体更换,维护和修理起来十分方便。
❼ 叠合梁采用对接连接时的要求是什么
当叠合框架梁采用对接连接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后浇段内宜采用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接或焊接等连接形式连接。
叠合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应伸入后浇节点区锚固或连接,其下部的纵向受力钢筋也可伸至节点区外的后浇段内进行连接。叠合框架梁的箍筋可采用整体封闭箍筋及组合封闭箍筋形式。
采用叠合式构件,可以减轻装配构件的重量更便于吊装,同时由于有后浇混凝土的存在,其结构的整体性也相对较好。
叠合梁连接要点
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叠合梁连接节点进行施工时,需要提前搭设支撑系统或者在混凝土柱的外侧设置牛腿,从而保证叠合梁能够稳定地吊装至混凝土柱上。
若是采用搭设支撑系统的方式,则会占据更多的施工场地,延长了施工周期;而在混凝土柱的外侧设置牛腿,不仅会增加现浇工作量,更会因牛腿结构的外露而增大整个连接节点的外形体积。
为加强预制梁间的横向连接,每根梁都设置有6块横隔板,当预制梁就位后,即进行横隔板间的焊接,之后再浇筑顶部的混凝土。
❽ 圆规叠合法
1画一条线段a。
2在原图形上以顶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原图形的交点分别为XY。
3在线段a上以相同的距离做半径,线段的一端C为圆心画弧,与a的交点为X’。
4然后再以X为圆心XY的长度为半径画弧。
5再在a上画一条相同的弧线,找出与前一条弧线的交点Y’。
6然后连接Y’与C就行了。
注:如果你听不懂告诉我你的邮箱,我把图给你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