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侧柏属于草本还是灌木
侧柏属于常绿乔木。
侧柏的种植方法:
一、圃地选择
选什么的土地要根据种植苗木的特性,所以我们依照侧柏的生长特性,选地育苗,侧柏对环境适应性超过大部分苗木。但种植小苗则需要稍好点的土地,总体要求地势平坦,浇灌排水都要顺畅,土质也沙质土和黄土黑土好,光照充足,土壤疏松透气肥力足。低洼的土地不宜种植,如果种植要深挖排水沟,保证雨水能快速排出。
B. 请问柏树中的侧柏如何育苗
稍后回复您
1、育苗时间
3月底~4月上旬完成装袋下种工作,确保造林时苗木为百日龄以上优质壮苗。
育苗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既靠近水源,又相对靠近造林地,排水良好的地方作为育苗地,如个户育苗,可利用房前屋后、闲散空地及房顶和路边地等。苗圃地选好后将其整成若干小畦,作为苗床,畦面要保持平整。
2、育苗方法
营养土配制
选用哪种原料作营养土是油松容器育苗造林成败的关键,油松易得立枯病,要严格选择原料。
3、装袋
在整好的畦内进行,装袋时需注意2个问题:装袋必须装满,绝对禁止容器底部窝袋。容器排列一定要高低一致,每畦放完后容器顶部成1个平面,这样覆土厚度才能一致,出苗整齐。苗床之间要留出40cm步道便于育苗作业,放容器处要先整平。放杯的方法有2种:
(1)地上式:床整平,将容器袋并排放好,每床周围用土或沙围好即可;
(2)地下式:将苗床挖成深与容器袋相同或略大于容器袋的畦,把畦底整平,在畦内并排放袋即可。容器放好后,马上播种。
4、播种
播种前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d,捞出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min进行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7~8d种子裂嘴,即可下种。下种时需掌握3个技术关键:一是要足墒下种;二是播种穴不能过小过深,播种量每袋5~6粒,否则种子互相挤压,影响出苗,甚至会腐烂;三是覆土不可过厚,如是粘土必须掺河沙,播种后用细土覆盖,厚度超过容器袋1cm。
5、管理
出土前管理:只浸种不催芽的种子约15~20d出齐,催芽的种子约7~12d出齐,出土前的种子处于萌发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注意喷水调节土壤温度,防止地表温度过高,保证种子顺利出土。
开始出苗时,陆续撤除覆盖物,出苗前喷1次1%~3%硫酸亚铁液,幼苗出土后,为促其发育健壮,喷水次数要适当减少,每3~5d喷水1次。鸟兽危害严重时,要设专人日夜看护,可投放药剂或下铁锚于苗圃周围,进入雨季苗木即可出圃造林。
供你参考一下谢谢
C. 侧柏盆栽怎么种 侧柏盆栽养殖方法
苗期管理: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发芽出土,20天左右为出苗盛期,场圃发芽率可达70%—80%。为利于种子发芽出土,经常保持种子层土壤湿润,播种前一定要灌透底水。如幼苗出土前土壤不过分干燥,最好不浇蒙头水以免降低地温和造成表层土壤板结,不利于出苗。
幼苗出土后,要设专人看雀。幼苗出齐后,立即喷洒0。5%—1%波尔多液,以后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洒3—4次可预防立枯病发生。
幼苗生长期要适当控制灌水,以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苗木速生期6月中、下旬以后恰处于雨季之前的高温干旱时期,气温高而降雨量少,要及时灌溉,适当增加灌水次数,灌溉量也逐渐增多,根据土壤墒情每10—15天灌溉一次,以一次灌透为原则,采用喷灌或侧方灌水为宜。进入雨季后减少灌溉,并应注意排水防涝,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侵入。
苗木速生期结合灌溉进行追肥,一般全年追施硫酸铵2—3次,每次亩施硫酸铵4~6千克,在苗木速生前期追第1次,间隔半个月后再追施一次。也可用腐熟的人粪尿追施。每次追肥后必须及时浇水冲洗净,以防烧伤苗木。
侧柏幼苗时期能耐一定庇荫,适当密留,在苗木过密影响生长的情况下,及时间去细弱苗、病虫害苗和双株苗,一般当幼苗高3~5厘米时进行两次间苗,定苗后每平方米床面留苗150株左右,则每亩产苗量可达15万株。
苗木生长期要及时除草松土,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目前,多采用化学药剂除草,用35%除草醚(乳油),每平方米用药2毫升,加水稀释后喷洒。第1次喷药在播种后或幼苗出土前,相隔25天后再喷洒第2次,连续2~3次,可基本消灭杂草。每亩用药量每次0.8千克。当表土板结影响幼苗生长时,要及时疏松表土,松土深度约1~2厘米,宜在降雨或浇水后进行,注意不要碰伤苗木根系。
侧柏苗木越冬要进行苗木防寒。在冬季寒冷多风的地区,一般于土壤封冻前灌封冻水,然后采取埋土防寒或夹设防风障防寒,也可覆草防寒。生产实践表明,埋土防寒效果最好,既简便省工,又有利于苗木安全越冬。但应注意,埋土防寒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土壤封冻前的立冬前后为宜;而撤防寒土又不宜过迟,多在土壤化冻后的清明前后分两次撤除;撤土后要及时灌足返青水,以防春旱风大,引起苗梢失水枯黄。
侧柏苗木多二年出圃,翌春移植。有时为了培育绿化大苗,尚需经过2—3次移植,培育成根系发达、生育健壮、冠形优美的大苗后再出圃栽植。根据各地经验,以早春3—4月移植成活率较高,一般可达95%以上。
移植密度要根据培育年限而定。苗木移植后培育1年,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培育2年,株行距20厘米X40厘米;培育3年,株行距30厘米X40厘米;培育5年生以上的大苗,株行距为1.5米X2.0米。一般培育大苗都需要经过多次移植,这样,既有利于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发育,培育良好的冠形和干形,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据苗木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移植方法,常用的有窄缝移植、开沟移植和挖坑移植等方法。
移植后苗木管理,主要是及时灌水,每次灌透,待墒情适宜时及时采取中耕松土、除草、追肥等抚育措施。除根据园林绿化的要求进行整形修剪外,其他措施与一般针叶树种大苗培育基本相同。
D. 侧柏怎样栽培
侧柏的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主要以播种为主。
1.条播
根据密度,确定播种宽度和行距。通常,播种沟的宽度为10厘米,深度为3厘米,行距为25厘米至30厘米。种子均匀地散布在沟渠中,覆盖1cm至2 cm的土壤后浇水,然后用塑料膜或草帘覆盖。
E. 侧柏有哪些繁殖方法
侧柏的繁殖方法:1.采种:9~10月果熟,当小球果变成黄褐色,鳞片尚未开裂时及时采收。晾干或风干,用棍棒敲打,种子脱出后用水选或风选后收藏。袋装干藏,发芽率可保持2年。
2.育苗:早春播种,3~4月先将种子用0.5%福尔马林液消毒15~30分钟,再用50~70℃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装筐篓或木箱中,用湿布盖好置温暖处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常翻动,3~4天萌芽,有30%~40%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苗床播种,条播行距10~20厘米,覆土厚度l厘米左右。播后注意保持种子层土壤的湿润和防止鸟的为害。苗出齐后,灌1次透水,并把杂草消灭在幼小阶段。苗木速生期间,结合灌水追施1~2次化肥。苗高5厘米时间苗,土壤封冻前灌足冻水,冬季寒冷多风地区,应覆土防寒。播种1~2年后,苗高20~33厘米可移栽。
F. 侧柏的栽培管理方法有哪些
幼苗成长后,要分栽培育其良好树形,无需精细管理,因侧柏多生侧枝,只要略加修整即可。春季移植时要带土球,若裸根移栽须注意保护根系不受风干日晒。主要虫害有松毛虫,可严重为害幼苗的嫩枝;其他如大蓑蛾、茶蓑蛾、红蜘蛛等,需注意及时防治。
G. 柏树种植技术方法是什么
1、土壤
柏树是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植物,又被称为侧柏和扁柏。柏树的适应能力很强,耐贫瘠,能够在微酸性土壤或微碱性土壤中生长。养殖柏树,可使用疏松、透气和排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壤土,营养丰富,透气性强,有利于柏树根系的生长。
2、光照
柏树喜光照,在其生长期间,可将柏树盆栽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的位置养护。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柏树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营养物质,有利于枝叶的生长。柏树的幼苗不耐强光,在夏季期间,需要做好遮阴工作,避免幼树被烈日灼伤。
3、水分
柏树的耐旱性较强,在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浇水,避免水分过多,盆底积水,导致柏树的根系腐烂。空气过于干燥时,需要增加浇水量,可以适当的给植株喷水,进行降温保湿。在冬季期间,植株进行休眠状态后,需要控制浇水量。
4、肥料
柏树对肥料的要求比较高,在生长期间,一般10~15天可给植株施1次薄肥,肥料多以复合肥为主,能够促进枝叶的生长,注意不可使用生肥或是浓肥。在夜间给柏树施肥,在第二天早上适量的浇点水,可以稀释肥力,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7)侧柏的养殖方法技巧扩展阅读:
柏树的病虫害防治:
在育苗期间,要注意土壤中不能带病,插杆的苗木不能生病,因此,在种植前要做好亲本根系与土壤的杀菌工作,才能保证长出来的苗木的健康,即保持环境的无菌,才能保证苗木的健康。
柏树的病虫害少见,只见有少量的毒蛾病,一年2代,毒虫可以越冬。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两种办法来防病。一种是在早春的时候,用摇树的办法,将树叶中的毒蛾幼虫振荡下来,然后清除。
另一种是化学的办法,即在发现毒娥的时候,用敌百虫等化学农药喷洒在柏树叶子的表面,虫子会少很多。
H. 侧柏的繁殖方式是怎样的
侧柏的繁殖方式: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作嫁接龙柏、刺柏、杜松的砧木。播种繁殖:每千克种子约4.5万粒,发芽率70%~85%,能保存2年。3~4月播种。播前用水选,捞出空粒,然后温水浸种,待种子膨胀后再播种。也可把水浸后的种子置于筐篮内,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经常翻动,待有一半种子裂嘴时播种。播前圃地灌足底水,条播,行距20厘米,播幅5~10厘米,覆土厚0.5~1.0厘米。也可用垄播法,在垄面成双行或单行条播,这种方法便于机、畜耕作和管理。排水良好,有利于苗木生长。每667米播种量10千克左右,在土壤黏重的地方,播后要覆草,待种子大部发芽后,再揭去覆草。干旱地区播种后可在播种沟上培成屋脊形土垄,待种子萌发出土时,再轻轻耙去土垄。。
I. 侧柏怎样种法
侧柏苗木多二年出圃,翌春移植。有时为了培育绿化大苗,尚需经过2—3次移植,培育成根系发达、生育健壮、冠形优美的大苗后再出圃栽植。根据各地经验,以早春3—4月移植成活率较高,一般可达95%以上。
移植密度要根据培育年限而定。苗木移植后培育1年,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培育2年,株行距20厘米X40厘米;培育3年,株行距30厘米X40厘米;培育5年生以上的大苗,株行距为1.5米X2.0米。一般培育大苗都需要经过多次移植,这样,既有利于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发育,培育良好的冠形和干形,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据苗木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移植方法,常用的有窄缝移植、开沟移植和挖坑移植等方法。
移植后苗木管理,主要是及时灌水,每次灌透,待墒情适宜时及时采取中耕松土、除草、追肥等抚育措施。除根据园林绿化的要求进行整形修剪外,其他措施与一般针叶树种大苗培育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