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色彩管理技巧和方法

色彩管理技巧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04 22:15:55

A. 色彩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简单的说,色彩管理流程就是一种文档中用什么数值定义什么颜色的感觉,以及怎么定义的技术和方法,从技术实施的角度讲,色彩管理流程则是利用设备的特性文件完成文档中各个颜色对象子各个设备间进行颜色数值转换和传递的方式方法。

B. 色彩管理3c是什么

3C是指色彩管理的3要素,是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和调整颜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

它的目标是:实现不同输入设备间的色彩匹配,包括各种扫描仪、数字照相机、Photo CD等;实现不同输出设备间的色彩匹配。

而进行色彩管理,需要经过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称为3C,即Conversion(转换)、Characterization(特性化)、Calibration(标准)

具体内容其实挺复杂的,下面所列的不过是个操作内容和实现手段的大致总纲,感兴趣就看看,不是太难理解也不是很容易吸收。

1C 转换:
在对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校准的基础上,实现各设备色空间之间的正确转换。由于输出设备的色域要比原稿、扫描仪、显示器的色域窄,因此在色彩转换时需要对色域进行压缩,ICC协议中提出了4种方法:
a. 相对色度法
b. 绝对色度法
c. 感觉性
d. 突出饱和度法

2C 特性化:
当所有的设备都校正后,就需要将各设备的特性记录下来,这就是特性化过程。由于每种设备都有自身的颜色特性,为了实现准确的色空间转换和匹配,必须对输入和输出设备进行特性化。
特性化后产生输入设备色彩描述文件及输出设备色彩描述文件,这些描述文件是从设备色空间向标准设备无关色空间进行转换的桥梁。

3C 标准:
为了保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要求对输入设备、显示设备、输出设备进行标准化。
(1)输出校正
输出校正是校正过程的最后一步,包括对打印机和照排机进行校正,以及对印刷机和打样机进行校正。
(2)显示器校正
显示器校正使得显示器的显示特性符合其自身设备描述文件中设置的理想参数值,使显示卡依据图像数据的色彩资料,在显示屏上准确显示色彩。
(3)输入校正
输入校正的目的是对输入设备的亮度、对比度、黑白场(RGB三原色的平衡)进行校正。以对扫描仪的校正为例,当对扫描仪进行初始化归零后,对于同一份原稿,不论什么时候扫描,都应当获得相同的图像数据。

C. 如何设置让打印机来管理打印颜色

让打印机来管理打印颜色时,应用程序不做颜色转换,而是向输出设备发送必要的转换信息。在用喷墨照片打印机打印时此方法尤其简便。多数新型喷墨照片打印机都附带相当精确的内建于驱动程序的配置文件,这样打印机就可以选择正确的配置文件,从而节省时间、减少错误。如果不熟悉色彩管理,那么同样建议使用此方法。让打印机来管理打印颜色的设置方法如下:STEP1:执行“文件\打印预览”命令,打开“打印预览”对话框。 STEP2:单击“更多选项”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色彩管理”命令。STEP3:在“选项”栏中的“颜色处理”方式中选择“让打印机确定颜色”选项即可。

D. 颜色如何搭配

颜色如何搭配 曾经费尽心思想替网站设计一套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色彩组合吗?或者你一直不解为何银行、公司行号或金融机构的网站总是使用蓝色系?那么你来对地方了。虽然大部分的网站开发人员都很清楚网络所使用的色盘和计算色彩的 16 进位系统,但对色彩学和有效色彩组合背后所隐含的原理依然懵懵懂懂。 几世纪以来,颜色本身就是一个难解的谜题。举例子来说,苏格拉底就曾经假设说“火”之源起,乃是因眼睛结合了对象本身的“白”(whiteness)所产生的颜色。之后,牛顿更探索光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其后历经许多科学研究,终于在20世纪确认了光波与色彩感应之间的绝对关系。 如今,色彩调和与色彩调性方面的研究信息,直接影响了艺术家、设计师和广告AE人员。本篇关于色彩理论的指南,旨在探索如何于网站上有效使用色彩,同时也提供了许多色彩调和技巧,让您善用色彩来驾驭网站设计。 色彩学 我们能看到颜色是靠三个元素相互作用而成:光源、物体的反射特性、以及人体视网膜和脑部视觉皮质区对光波的处理方式。不管我们使用哪种媒材来作业 -- 绘画、印刷或网络 -- 我们都得依赖上述过程才能有效使用颜色。 色彩的排列 -- 彩虹 十七世纪末期,牛顿证明了色彩并非存在于物体本身,而是光作用的结果,且只要将可视光谱上的长短光波结合起来即可形成白光。这些可视光的波长可对应到七个不同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牛顿在实验中所分离出来的可视光谱其实才占了所有电磁光谱的一小部分,整个光谱范围从分为“短频、长波区”(例如收音机调频)到“高频、短波区”(例如 X 光)。可视光谱的区域是介于红外线与紫外线之间,波长约为 400nm (紫色) 到 700nm (红色) 之间。虽然牛顿证明这些光波结合在一起即形成白光,但其实只需要红、绿、蓝三光波就可以产生白光。 光的吸收与反射 当光波投射在物体身上后,该物质会传送、吸收或反射不同部分的光波。根据不同物体的特性以及它本身的原子构造,它可能反射了绿光但吸收了其它的波长。这时候人们的视网膜和脑部视觉皮质区会处理此一反射光,然后形成我们所看到的颜色。 艺术家和设计师将颜色复制到画布或纸张上的时候,他们便是仿真此一过程,利用颜料吸收了某个部分的光波、反射出其它光波。例如要产生绿色,我们可使用会吸收红、蓝光波的颜料即可。此一过程是所有绘画与印刷媒体的色彩模式基础。 一切靠眼睛 当然,不论是反射自物体或是发射自光源本身,我们处理光波的能力都是靠视网膜和脑部的视觉皮质区。视网膜内有三个接收器(或者说是锥细胞)可响应某些光波的频率。红色锥细胞能感应低频率的波长,绿色锥细胞反应的是中频率的波长,蓝色锥细胞反应的是高频率的波长。这些锥细胞的运作并非二元性的,而是类似频道一样,可将刺激分别传达至脑部的视觉皮质区,经过处理后才产生出我们所看到的颜色。 为了产出特定颜色,艺术家/设计师们必须靠着增减光波的方式,让人体内的视觉接收器只反应到某些光波。至于应该用加法或减法原理,则要看你使用何种材质来表现你的作品了。色彩模式与色彩管理 设计师处理颜色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加色法,混合不同颜色的光波以形成白光;二、减色法,使用颜料来减少光波。传统的艺术家所使用的色盘和 CMYK 系统都是减色法模式。在网站上,我们所面对的是光的投射,而不是从物体上反射回来的光,所以使用的是加色法模式,我们称它为RGB。 加色法 在大自然中,我们所看到的光波是经过物体反射进入我们的视网膜,但产生色彩的方式不仅只这一种。例如,舞台灯光是利用白光穿过有色滤镜来产生不同的色光。计算机屏幕也是使用投射光波的方式,但不同的是它借由让电子光枪发光投射到含磷的屏幕来产生色光。这些电子光枪可以发出三种颜色:红、绿、蓝。借由这三种色光,计算机屏幕可制作出完整的光谱。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 RGB 色系。 在RGB 系统中,设计师也可以透过混合三原色的方式做出一个光谱。混合任两个原色,就会产生三个次原色:青、洋红、黄。如前面所说的,将光的三原色加在一起就可以做出白光。所以,如果一个 RGB 的值为 255,255,255 则表示为白色。如果完全拿掉这三原色的光 (RGB: 0,0,0) 则产生黑色。 减色法 RGB 模式的相反模式就是 CMYK 模式,也就是使用减少光波的方式来产生颜色。由于物体颜色来自于反射的光波,此一系统乃使用三原色来吸收物体的红、绿或蓝光。例如,如果你减少了红光,那么多余的绿色波和蓝色波就会产生青色。用来除去红光、反射绿、蓝光的颜料就会显示青色。相同的,平面印刷设计师会使用洋红来吸收掉一部份的绿光,以及使用黄光来吸收掉一部份的蓝光。 这样一来,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知道 CYMK 模式中所使用的三原色就是 RGB 模式中的次颜色,反之亦同。再者,如果将红、绿、蓝光混合在一起形成白光,那么就表示将青、洋红、黄三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黑色,因为三原色的光波都将被颜料所吸收了。然而受限于颜料和印刷系统的因素,混合青、洋红、黄并无法完全吸收掉所有的光波。因此实际上还必须加上一个黑色才能完成,所以就产生了 CMYK 里面的 K 元素了。 色彩管理 由于有这两套不同的复制颜色方式,设计师若必须同时创作数字与印刷影像可就伤脑筋了。除了对应加色法和减色法之间的困难外,RGB 和 CMYK可使用的色彩范围差异也相当大。因此对跨媒体设计师而言,拥有一套可根据输出设备做色系转换的色彩管理系统可减轻不少头痛问题。色彩管理系统可包含在操作系统,某些应用软件之中。 色彩调和 视觉设计最大的挑战之一便是找出有效的调和色彩,让色系既不过于单调,也不过于夸大。想了解色彩平衡之间的关系,可从了解色环开始着手。色环呈现出某一色彩模式中所有可能的色相 每个色彩模式都包含了一组三原色,然后经由这一组三原色的相互混合而产生不同的颜色。在传统色彩学中,三原色指的是蓝、红、黄;而在 RGB 色彩模式中,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任何两个色光的组合会产生一组次颜色。三次色则是混合了原色与次色,或者是混合两种次原色所产生。我们用色环来呈现颜色的逻辑性。你可以从下面的图中看出, RGB 的色环和传统艺术家们所使用的色环是很不一样的。 同色调和:单一颜色,只是深浅、色调和明暗度不同。 近似色调和:使用邻近的颜色或在色环上很接近的颜色做调和。 互补色调和:使用色环上两个相对的颜色做调和。这样的颜色组合通常可以提供最大程度的对比感觉,但若过份使用使会流于夸大。 对比色调和:使用一种颜色,再加上其互补色旁边的两个颜色做调和。对比色调和能提供比互补色调和较柔和的对比。 三角调和:使用色环上三个等距离颜色。 双互补调和:使用两组 (共四色) 互补颜色。 在探索色彩调和的时候,通常最好从纯色下手,然后再尝试不同程度的渲染、色调和明暗度。接着你可使用网站仿真图先行测试某颜色组合的视觉特效。记得,对比的重要性不只是在于为了吸引人而设计;它也可能帮助或妨碍网站的阅读性。 色彩所传达的意义 当我们在检视色彩的科学本质和色彩调和的美学考量时,我们发现感官在色彩运用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除了感官反应与辨识调和色彩外,人类内在对色彩的反应还有更深层的一面。色彩能引发强烈的生理/心理共鸣,不管是正面或负面。当你在选定颜色组合时,请确定你所选择的颜色能引起适当的回响。 色彩的生理反应 虽然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色彩能引发特定反应,但是研究显示,某些颜色确实能够引起一些生理上的反应。例如,红色就是一种非常刺激的颜色,往往会令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所以,红色非常适合用在需要引起注意和强调的时候,但若用在背景颜色的时候可能显得过于强烈。相同地,黄色也能引起注意,但因为其反射性太强,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劳和不舒服。另外一方面,蓝色对神经系统具有放松的效果,且根据一些研究显示,以蓝色当背景还能增加生产力。但是,如果你的产品与食物有关,千万不要用蓝色作为背景颜色,因为蓝色可是会抑制人们的胃口喔。 色彩的象征 色彩所象征的意义有时候跟大自然中的事物有关。例如,天空与太阳的颜色所产生的联想举世接然。然而,大部分的色彩意义都跟民族文化有关,例如,政治、宗教、神话或社会结构等 -- 这些因素可能会随着时间与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若你设计的网站是针对国外地区,那你可千万得小心,同一颜色在不同文化可能会有南辕北辙的效果。另外,大部分的颜色都同时具有正面和负面的联想。你可以运用色彩的质量和饱和度的不同,或者是用混合两个颜色的方式来强调某个特别的涵义。 一般在西方的文化中,色彩所传达的涵义为: 红色:热情、浪漫、火焰、暴力、侵略。红色在很多文化中代表的是停止的讯号,用于警告或禁止一些动作。 紫色:创造、谜、忠诚、神秘、稀有。紫色在某些文化中与死亡有关。 蓝色:忠诚、安全、保守、宁静、冷漠、悲伤。 绿色:自然、稳定、成长、忌妒。在北美文化中,绿色代表的是“行”,与环保意识有关,也经常被连结到有关财政方面的事物。 黄色:明亮、光辉、疾病、懦弱。 黑色:能力、精致、现代感、死亡、病态、邪恶。 白色:纯洁、天真、洁净、真理、和平、冷淡、贫乏。白色在中华文化中也代表着死亡的颜色。 选择最恰当的色彩组合 替网站选对颜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公司还特别聘请专业咨询人员,使其色彩组合能搭配、强化整体的品牌形象。但是,如果你自己就已经具有色彩调和感,并且了解某些颜色可能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你只需照着你的方法进行,开发出有效的色彩组合。在你开始找寻对应的颜色之前,你必须先很清楚你网站所要传达的讯息和目标。一但你了解要传达的讯息后,就可开始进行调色工作了。在过程中,你免不了要不断地试验混合颜色,这是一个极具创意的过程。别害怕使用大胆的颜色组合,但在将你的产品公诸于世之前,记得要经过充分的测试喔! 色彩的使用技巧与指针 1. 了解你的网站所要传达的讯息和品牌。选择可以加强这些讯息的颜色。例如,如果在设计一个强调稳健的金融机构,那么就要选择冷色系、柔和的颜色,像是蓝、灰或绿。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使用暖色系或活泼的颜色,可能会破坏了该网站品牌。 2. 了解你的读者群。文化差异可能会使色彩产生非预期的反应。同时,不同地区与不同年龄层对颜色的反应亦会有所不同。年轻族群一般比较喜欢饱和色,但这样的颜色却引不起高年龄层的兴趣。 3. 不要使用过多的颜色。除了黑色和白色以外,约选择四到五个颜色就够了。太多的颜色会导致混淆,也会拉走读者的注意力。 4. 在阅读的部分使用对比色。颜色太接近无法产生足够的对比效果,也会妨碍观众阅读。白底黑字的阅读效果最好。 5. 用灰阶来测试对比。当你在处理黑色、白色和灰色以外的颜色的时候,有时候会很难决定每个颜色的相对值。为了要确认你的色盘能提供足够的对比,你可以建立一个仿真网站,并将它转换成灰阶即可。 6. 选择颜色要注意时效性。同一个色彩很容易就充斥着整个市场,且消费者很快的就对流行色彩感到麻木。但就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你可以使用几十年前的流行色彩,引起人们的怀旧之情。 7. 选择色盘时请考虑功能性的颜色。别忘了将关键信息部分建立功能性的颜色,例如标题和超级链接等。 8. 注意网站色差问题。每一个网站开发人员都知道,即使是网络通用颜色在跨平台显示的时候都会有些不同。记得要校正你的 gamma 值,并在不同的作业平台上测试你的色盘。

E. ps配置文件丢失的原因和色彩管理解决方法

讲解ps配置文件丢失丢失的原因,通过PS”编辑”菜单下的”颜色设置”来解决.
第一,ps配置文件丢失的原因
ps配置文件丢失出现的原因通常是:PS文件应该不是自己电脑中的PS所做的,其实这个问题一般都是在PS打开不同版本做的PS文件碰到,这个是因为PS之间的颜色配置设定标准不同,这个改动会出现颜色的微弱变化,不过这个问题基本不会影响文件颜色大问题,甚至肉眼分辨不出来。除非是顶级的专业印刷需要调配。一般级别的印刷都无需理会。
第二,ps配置文件丢失的解决方法
每次打开PS文件,出现颜色配置文件丢失对话框,势必会很烦。如何取消下次不再提示,又怎么设置呢?
Photoshop默认的是:sRGB
IEC61966-2.1颜色配置。
执行“编辑——颜色设置”,打开“颜色设置”对话框,将下面的"色彩管理方案"中把"打开时询问"、"粘贴时询问"、
"打开时询问"
前面的钩去掉,确定。这样,我们下次打开文件,就不会出现ps配置文件丢失的提示。
PS配置文件相关的命令,在编辑菜单下还有【指定配置文件】和【转换为配置文件】两个命令。因为windows系统、显示器、photoshop等对颜色的管理文件不同,所以会造成颜色在各种情况下出现差异,例如在PS中你看到本来很好看的颜色,可是在浏览器上看就变色了,再如同一个色你在甲电脑上看感觉很好,有时在乙电脑上看就发现不太鲜艳了等等,这都是设备或软件之间的色彩管理文件,即配置文件不同而引起的。指定配置文件就是让我们自己去指定想用的颜色管理文件,转换配置文件就是让我们可以将PS中RGB色彩管理转换为指定的的色彩空间。

F. 色彩管理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所谓色彩管理,是指运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管理和调整颜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
色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不同输入设备间的色彩匹配,包括各种扫描仪、数字照相机、Photo CD等;实现不同输出设备间的色彩匹配.包括彩色打印机、数字打样机、数字印刷机、常规印刷机等;实现不同显示器显示颜色的一致性,并使显示器能够准确预示输出的成品颜色;最终实现从扫描到输出的高质量色彩匹配.
色彩管理的目的是要实现所见即所得.
色彩管理的过程.进行色彩管理,基本需要顺序地经过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称为"3C",即"Calibration"(设备校正)",Characterisation"(设备特征化)及"Conversion"(转换色彩空间).
色彩管理的方法:1.输入设备的校正与特征化.2.显示器的校正与特征化.3.印刷打样设备的校正与特征化.4.色彩转换.
色彩管理系统是以CIE色度空间为参考色彩空间,特征文件记录设备输入或输出的色彩特征,并利用应用软件及第三方色彩管理软件作为使用者的色彩控制工具,其核心是用于标识彩色设备色彩特征的设备特征文件,而设备特征文件必须在一定的标准基础上建立,才能达到色彩管理的目的.ICC国际色彩聪明为了通过色彩特性文件进行色彩管理,以实现色彩传递的一致性,建立了一种跨计算机平台的设备颜色特性文件格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包括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PCS(Profile Connection Space),设备颜色特性文件的标准格式(ICC Profile)和色彩管理模块 CMM( Color Management Modle)的系统级色彩管理框架,称为ICC标准格式,其目标是建立在一个可以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交流和处理图像的色彩管理模块,并允许色彩管理过程跨平台和操作系统进行.

一、色彩管理系统(CMS)的含义
色彩管理系统(CMS)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所有设备的管理、补偿和控制这些设备间的差别,以得到精确的可预测的色彩,一个色彩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
1. 一个色彩匹配处理程序,即色彩管理模块(CMM);
2. 一个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通常叫做参考色彩空间或特性文件连接空间,在转换过程中起着连接的作用;
3. 设备特性文件。设备特性化是用以界定输入设备可辨识的色域范围与输出设备可复制的色域范围的工作,并将不同设备之间RGB或CMYK的色彩与CIE所制定的设备色彩建立设备色彩与设备独立色彩间的色彩转换对应文件,该文件被称为设备特性文件。
在图像链的各个环节中,校准所有的输入/输出设备,以便达到这样的目标——在与所用设备无关的情况下,总能得到期望获得的色彩再现。
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8�5 扫描结果与原稿始终有很大差别
�8�5 屏幕显示的颜色和数字打样机打印出来的结果不同
�8�5 数字打样机打印与印刷结果不一致
�8�5 RGB图挡转成CMYK输出后颜色不一致
�8�5 不同的计算机显示同一文件时颜色不一致
二、色彩管理作用
实际上,色彩管理在现代化数字印前制版系统和数字印刷领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很多现代化印刷生产企业在使用色彩管理以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出错率也相应减小。到底我们引入色彩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8�5 校正、制作特性文件之后,所有的设备都会达到相当一致的颜色
�8�5 显示器的颜色和原稿一样
�8�5 屏幕软打样(模拟印刷颜色)z ouiaoin
�8�5 数码打样
�8�5 输出后的颜色会和原稿非常相近
三、色彩管理的实施
要实现色彩管理技术,必须经过三个步骤:设备的校正、制作设备特性化文件、颜色空间转换。
在整个彩色图文信息复制系统中,从输入到输出,涉及设备很多,如扫描仪、数码相机、显示器、数码打样机、印刷机等。根据本章内容的需要,下面着重介绍数码打样设备的色彩管理实施过程。
1. 在关闭色彩管理模式下打印标准测试表(如右图)。
2. 用 Eye-One或SpectroScan测量印刷好的测试表。
3. 获得测量数据,并在软件中与标准值比较。
4. 设置必要的底色去除量和最大黑量等分色设置。
5. 生成ICC Profile特性文件。此文件可用于图文打印时颜色的转换。

�8�9 ICC色彩管理:在印刷工作流程中,涉及到许多图像设备,比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数码打样机、印刷机和显示器等,但是对于其中的每一种设备,都有不同的色彩表现能力。例如,在一个数值为R=128, G=128, B=128 的像素点,应该产生一个完全的中性灰色调,但是在一些设备上,这个灰看起来偏暖,也就是发红,或者在另外一些设备上,这个灰看起来偏冷,也就是发蓝。设备的这些固有特性使一幅图像从一个设备传到到另一个设备上的时候,图像色彩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预见性都很难保证。
国际色彩联盟(ICC)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 1993 年由苹果电脑和其它7家公司创立了ICC,现在ICC有超过70家设备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成员,包括 SONY,HP,Creo,Adobe 和 Quark 等。其作用就是创建色彩管理的标准和核心文件的标准格式。所努力开发的核心就是 ICC Profile(ICC 色彩特性文件)和色彩管理模块(CMM)。这两者保证了色彩在不同应用程序,不同电脑平台,不同图像设备之间传递的一致性。
�8�9 ICC Profile:色彩管理的基础就是 ICC Profile,它是一种跨平台的文件格式,它定义了色彩在不同设备或不同色彩空间上进行匹配所需要的色彩数据。每一个 ICC Profile 文件至少包含一对核心数据:
设备相关的色彩数据(例如,该设备独有的RGB色彩显示数据);
根据设备相关的数据而得到的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
与设备无关的色彩数据,也被称为 Profile 联接空间(PCS)。
一些设备的 Profile 文件,如扫描仪的 Profile,只有一个设备到 PCS 的色彩数据转换表,因为对于扫描仪来说,只是通过它产生颜色并输出到其它设备中。而对于另外一些设备,比如印刷机的 Profile,就需要包括一个设备到 PCS 的色彩数据转换表和 PCS 到印刷机的色彩数据转换表。
�8�9 色彩与设备无关:色彩与设备无关是实现图像信息交换标准的重要一环,其含义为某一种图像处理设备所处理获得的图像色彩数据结果,在另一种处理设备上应该能够得到相应的还原。要实现色彩与设备无关,首先必须能够客观地评价图像的颜色和密度与处理设备之间的变换特性。
�8�9 用来创建颜色的设备包括扫描仪、显示器、桌面打印机、打样设备和印刷机,每种设备都可再现一个有限的颜色范围。我们把一个设备能再现的颜色称为色表,很多设备的色表被记录在一个称为“Profile”的文件中,色彩管理系统就是从这个文件中获取该设备的色表。色彩管理系统将把某个设备的色表转换为一个与设备无关的颜色模式CIE Lab颜色模式,然后进行设备间的颜色映射处理,将转换后的与设备无关的颜色信息嵌入到另一个设备的色表中,从而使设备的色表能对应起来。有两种协调不同设备的色谱的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将所有的颜色变换到设备的色谱中,从而保留颜色间的关系;另一种方法是映射色谱之外的颜色到设备能产生的颜色中,而不保留颜色间的关系。
�8�9 一个理想的色彩管理过程如下所述:
1) 确定显示器的颜色性能特点:有些色彩管理系统将各个厂家提供的显示器颜色描述文件(Profile)预置在一起,构成一个全面的内部预置文件概况库,在确定显示器的颜色特性时调用即可。
2) 校准显示器。将显示器的白点及其它显示特性调整到符合你的输出要求。例如,如果输出到印刷介质的话,那么可以考虑将显示器的白点校准到印刷纸的色温。
3) 确定扫描仪或其它输入设备的特性。如果色彩管理系统提供一个IT8样本,就可对它进行扫描或拍摄。然后将所得颜色数值与标准颜色数值进行比较,将所有差异信息作为扫描仪的Profile文件记录下来,以备扫描时使用。
4) 颜色管理系统将扫描结果转换为显示器的颜色空间。
5) 确定颜色打印及输出设备的特性。即为色彩管理系统所支持的彩色打印机,印刷条件及其它输出设备选择一个颜色特征描述文件。
6) 颜色管理系统利用显示器和印刷机的概况文件去变换颜色,有些系统允许在屏幕上进行“软打样”(即在屏幕上表示CMYK颜色)。
�8�9 显示器虽然是一个计算机输出设备,但对设计人员来说,它却是调节颜色、进行颜色搭配、观察图像深浅、进行层次调节的一个重要参考窗口。虽然我们都知道显示器上的颜色和印刷出来的颜色有差距,但对图像的层次、深浅,清晰度等方面的判断都是依据显示器的显示而来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像素的颜色数据都去判读。其次,显示器是设计时的视觉中心,不管图像的色彩模式是什么,都要反映到显示器上来。RGB色彩模式的数字图像要显示器表现,CMYK色彩模式的数字图像也要经转换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同一文件的这两种色彩模式的图像可能在显示器上的颜色会有差别。
�8�9 通过高效的,可预知的,成熟的色彩管理,可增强专业设计的能力,更好的实现“所见即所得”。将会为客户带来以下好处:
1) 与预期颜色准确匹配;
2) 使用不同设备在不同时间,不同介质上实现色彩的一致性;
3) 实现与客户更好的合作;
4) 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返工率;
5)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6) 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产品的质量;
7) 可以使在显示器或数码打样机打印的数码稿上看到的颜色与最终印刷品的颜色达到完全一致。

G. 打印机颜色深浅设置

以惠普1020为例,其中的具体步骤如下:

1、直接在电脑的左下角处,点击开始菜单对应的图标进入。

H. 印前色彩管理过程中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色彩管理的过程有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简称为"3C",即"Calibration"-校准、"Characterization"-特性化及"Conversion"-转换。
为了保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要求对输入设备、显示设备、输出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它们处于标准工作状态。
1输入校正
输入校正的目的是对输入设备的亮度、对比度、黑白场(RGB三原色的平衡)进行校正,以对扫描仪校正为例,当对扫描仪进行初始化归零后,对于同一份原稿,不论什么时候扫描,都应当能获得相同的图像数据。
2显示器校正
显示器校正使得显示器的显示特性符合显示器自身的设备描述文件中设置的理想参数值,使显示卡依据图像数据的色彩资料,以正在显示屏上准确显示色彩。
3输出校正
输出校正是校正过程的最后一步,包括对打印机和照排机进行校正,以及对印刷机和打样机进行校正,依据设备制造商所提供的设备描述文件,对输出设备的特性进行校正,使该设备按照出厂时的标准特性输出。在印刷与打样校正时,必须使该设备所用纸张、油墨等印刷材料符合标准。
厦门好印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改变传统工艺的新型色彩管理设备及印前数码打样解决方案.

阅读全文

与色彩管理技巧和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00种关灯方法视频 浏览:448
立式注塑机原点解决方法 浏览:374
颈椎病引起手麻锻炼方法都有哪些 浏览:110
折猫的方法图解步骤 浏览:855
有什么方法可以仿一个app 浏览:592
手机倚天赚10块钱的方法 浏览:468
酒糟鼻有治疗的方法吗 浏览:107
电脑改成自动获取的方法 浏览:132
怎么治脚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浏览:165
自制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836
黄酒加什么饮用方法 浏览:728
全站仪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237
天然气自动上水器安装方法 浏览:991
向大大护垫使用方法 浏览:625
lol图标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89
二次元防盗的正确方法 浏览:989
徒手锻炼胸部的方法 浏览:492
快速正钱方法 浏览:174
楼梯的构造计算方法 浏览:553
红掌的修剪方法视频 浏览: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