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业大规模生产过程,如何消除溶液中氯离子要充分考虑运行成本。
工业大规模生产过程,消除溶液中氯离子的方法如下: 1,可以采用阴床,若是氯离子含量高的时,采用反渗透等膜法处理的话,会破坏反渗透膜的。 2,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萃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
3,在测定COD的时候,先稀释至标准的氯离子范围,然后再用硫酸汞隐蔽。 4,还可以可以用离子膜除去,使用这种方法时,只除氯离子是比较困难的,另外的离子如硫酸根也要去除的,还要看离子浓度,再定方案。 5,还可以经过阴离子树脂我,用这个办法还可以同时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 6,电渗析,反渗透……其他的方法多了,但是真正经济的不多。 尤其不能选用离子交换树脂,成本太高了。
如果含氯量比较高,可以考虑副产一些其他产品。 7,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硫酸银作催化剂时,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可完全被氧化,而芳香族有机物却不易被氧化,吡啶不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有机物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氯离子含量高于1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到1000mg/L以下,再行测定。
如将COD看作还原性物质的污染指标,则除氯离子之外的无机还原物质的耗氧全包括在内。如将COD看作有机物的污染指标的话,则需将无机还原物质的耗氧除去。对于Fe2+、S2-等无机还原物的干扰,可根据其测定的浓度,由理论需氧量计算出其需氧量,从而对已测的COD值加以校正。Fe2+和S2-的理论需氧量值分别为O.11g/g和O.47g/g。
对其它的干扰一般采用氨基磺酸去除,其加入量为10rag氨基磺酸/mg 对Cl-的干扰一般采用HgSO4去除,其加入量为0.4g HgS04/20ml水样(这儿[Cl-]<2000mg/L)。
氯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CODcr的实验条件下(不加HgS04时),氯离子可以完全被氧化,经实验证明,氯离子的含量和测得的CODcr值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斜率为0.226mgCOD/L/mg[Cl-]/L。这儿理论上的计算是一致的:
Cl-被完全氧化时,1mg Cl-相当于消耗0.226mg的氧(16/(2 x 35.5)=0.266)。从完全氧化昕需的时间来看,加热10min就可以氧化99%,如不采用回流加热,单靠浓流酸放热反应,其体系的温度为106℃,20min后降为50℃,在这段时间内,氯离子的氧化率为53%。由此可见,在CODcr,的测定条件下,氯离子是很容易被氧化的。
从两个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看,氯离子应不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
但在CODcr的测定中,体系为强酸性介质,酸度大小直接影响重铬酸钾氧化的条件电极电位,而酸度大小却与氯离子的条件电极电位无关。由前面所述可知,在测定CODcr时,体系中氧化剂的条件电极电位达1.55V,完全可使反应按以下方向进行。
氯离子在反应体系中可能与Ag2SO4或HgSO4发生反应:
由此可见,后者要较前者优先进行。为避免前一个反应的进行,往往在取来水样分析时,第一步先加入HgS04,让其络合氯离子。
在氧化过程中,会出现如下反应:
尽管[HgCl4]2-的稳定常数很大,但难免仍有少量氯离子存在,马上被酸性重铬酸钾所氧化。因此,我们即使采用HgSO4掩蔽氯离子的影响,仍会有少量的氯离子被氧化。另外,在实验中也发现,按标准方法加HgS04掩蔽氯离子时所测的CODcr值与不加HgS04时测得的COD1值和O.226[C1-]的差值并不相等,即:
要使该式相等,要添加一个校正值。
式中COD1表示不加HgSO4时测得的COD值(为防止Ag2S04对氯离子的沉淀作用,在反应开始时不加Ag2SO4,待反应30min后,再加入Ag2SO4)。[Cl-]表示氯离子浓度,CODcr表示标准方法测得的COD值。
校正值 就是一小部分未络合的氯离子所产生的COD值。可先采用已知浓度的NaCl溶液测出此校正值 。 在实际计算中,可从COD1、[Cl-]及 值计算出CODcr值。此法可省去使用剧毒药品HgSO4的手续,其计算值与测定结果误差在8%之内。
⑵ 氯离子化学去除法有哪几种
当前对工业废水,循环水中去除氯离子的研究较多,从化学反应去除法有几种:
1,银量法,加入硝酸银形成氯化银沉淀。
2,氧化铋Bi₂O₃在酸性条件形成氯氧化铋沉淀。
3,氧化-还原法,使含氯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4,超高石灰铝法(弗氏盐法),废水加氧化钙和偏铝酸钠,形成钙氯铝化合物沉淀。
5,絮凝剂法,加聚合硫酸亚铁在pH9.5-11.5环境再加过量硫酸钠和草酸钠形成含氯离子絮凝再用生物质滤料过滤。
⑶ 含氯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目前去除水中氯离子的方法主要有:阴离子交换树脂法、溶剂萃取技术、复合絮凝剂絮凝处理和电渗析等膜分离处理技术,同时多种方法联用对氯离子的去除也有很好的效果。通常工业废水的脱氯过程是通过添加亚硫酸盐来完成的,氯离子作为水中的盐分组分,通过运用工业降低盐度的方法来处理废水中的氯离子也是可行的。目前降低水中盐度的工业化方法主要有:
1)离子交换
在溶液盐度较低的情况下,离子交换较反渗透生产高纯水更具有经济吸引力。但是随着盐度增加,由于再生化学药品需量的增加以及为延长两次再生间的床体较大,离子交换需求变低。因此,在选择离子交换方法之前必须考虑废料的定期清除和再生化学药品的费用。
2)电渗析
电渗析是一膜过程,其推动力为横跨交互放置的阴、阳离子交换膜的电场。当进料水中的阴、阳离子通过各自的离子选择性膜形成浓缩盐水时,阴、阳离子便会被选择性的移除。但是废水中阴阳离子浓度较高时移除离子所需的电流将增大,在经济及操作上造成弊端。
3)蒸馏
热蒸馏技术,如多级闪蒸、多效蒸馏、蒸汽压缩蒸馏及这些技术的各种组合,一般用于高盐度苦咸水或海水的脱盐。
4)反渗透膜技术
反渗透技术由于具有能耗低、系统设计先进以及长期的实际操作经验,己经成为富有活力的、相对经济的技术,从而取代了热蒸馏技术。反渗透是用途最多的脱盐过程,能适用于很广的进水脱盐范围,而其它技术则或多或少的在盐浓度上受到限制。目前,该技术己经相当成熟,采用反渗透的方法进行高浓度含氯废水的脱盐处理,是与时俱进的理想选择。
⑷ 如何利用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的氯离子
方法之一:加入硝酸银.
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静置,可得氯达标的水.
缺点:
同时引入了新的离子__NO3-(硝酸根离子),NO3-的含量是否超标还需计算后与标准对比.若NO3-不超标,可用此法除氯离子.
方法之二: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
可直接除去氯离子.
优点:
可循环使用.
⑸ 如何过滤掉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离子
含氯溶液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氯化亚铁就是其中一个。这种溶液有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比如有可能会污染农田和生活用水。因此人们必须谨慎处理,对于这样的有害溶液必须想办法把里面的氯离子过滤出来。目前处理氯离子的常用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法、蒸发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和电吸附法等。但由于投资高、能耗大、易结垢或二次污染等问题,这些处理方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电吸附技术结合了电化学理论和吸附分离技术,通过对水溶液施加静电场作用,在电极上加上直流电压,在两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由于双电层具有电容的特性,因而能够进行充电和放电过程,且溶液中离子不发生化学反应。
⑹ 工业用水中的CL离子怎么去除
离子交换法是液相中的离子和固相中离子间所进行的的一种可逆性化学反应,当液相中的某些离子较为离子交换固体所喜好时,便会被离子交换固体吸附,为维持水溶液的电中性,所以离子交换固体必须释出等价离子回溶液中。
⑺ 如何去除水中的氯
1、如果不需要考虑处理后溶液的酸碱性,可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法用氢氧根离子替换氯离子,这样的溶液处理后随原来氯离子浓度的不同而呈一定的碱性。
2、如需要考虑处理后溶液的酸碱性,可用其他阴离子代替氯离子,如硝酸根离子、硫硝酸根离子等,将氯离子沉淀出来。
3、如需要考虑处理后溶液的酸碱性,还可先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法将阳离子转化为氢离子,再按1法处理,这就是离子交换法。
4、通过电渗析法除去全部除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外的其他离子。
5、通过反渗法除去全部除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外的其他离子。
加盐:新水按0.2%~0.3%加盐可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并为鱼本身正常代谢提供盐份
加药:氟蒎酸每百斤水两粒,一周一次,是广谱杀菌药,毒性低,我们腹泻多数都吃这个。
加硝化菌分解水中污染物,粪便及残留饲料,便病菌失去营养。
加强过滤。
⑻ 废水的氯离子怎么处理
你好,如果是实验室少量的废水,可以用以下方式去除:
沉淀盐方式:即采用Ag+或Hg+等与Cl-生成沉淀将Cl-去除。
分离拦截方式:采用蒸发或膜过滤方式将Cl-分离去除。
离子交换方式: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替代。
氧化还原方式:采用电解或电渗析、还原方式将Cl-去除。
如果是污水处理厂等大规模的废水中含有氯离子的话,建议去找当地相应的污水处理公司咨询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
⑼ 如何有效除去酸性电解液里的氯离子
按我回答的,绝对不能加硝酸银,不然,去除氯离子,多了硝酸根离子,影响比氯离子更严重!!!
应该是氯离子吧?可先进行化验,确定一下氯离子含量。
一、如果氯离子浓度高,可按计算量加入硫酸银(或者镀液所含阴离子的银盐),进行沉淀,然后过滤除去。
二,如果氯离子浓度低,可使用瓦楞极,通以0.2A/平方分米的电流处理24小时,即可达到除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