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黄芩茶的使用说明
原料:黄芩6g、绿茶3g。
用法:将黄芩用200ml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燥湿,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降压、利尿,利胆解痉,镇静。
用途:热病烦躁;湿热泻痢、黄疸;热淋;目赤肿痛;痈肿疔疮;肺炎;肝炎;肾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⑵ 黄岑茶如何饮用
炮制:
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曝晒)。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照上述[鉴别](1)、(2)项下试验,应显相同的结果;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8.0%。
酒黄芩:取黄芩片,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棕褐色,切面黄棕色,呈放射状纹理,略带焦斑,中心部分有的呈棕色。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0%。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1)无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⑶ 为什么软化黄芩不能用水煮或水泡而要用蒸的方法
黄芩已经制成干品,软化时就不能用水泡或水煮,这样会把黄芩中的药用成分析出,让黄芩失去应有药性。
而采取蒸的方法,才是最正确的!
蒸法不会溶解黄芩,又能软化,药性也不会丧失,是软化好方法之一。
⑷ 黄芩有止血安胎的作用,黄芩怎么吃
黄芪是我国常见的中医,多年的草药植物,该产品是唇形植物的干燥根。该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分布,大产量,更有用,是国家散装药材之一。闻到寒冷,恢复到肺,脾,胆囊,大和中肠。透明的热量和干燥,潮湿,腹泻,止血和轮胎。它的野性和家庭有,目前市场主要基于家庭流通,它可以在黄芪2-3岁收获。春秋可以在春天和秋天挖掘出来,春天更好。野生轴在内蒙古四川生产,但野生资源基本上耗尽。由于抗菌和抗炎,热量和排毒的热量,各种类型的药品的发展已成为中药品种之一。
生命中的人,脾胃不适合饮酒,因为黄琦本身是一种自然冷饮。喝酒后,人们会吸收太多的冷成分,很容易产生脾胃的症状。人们的消化功能也可以让腹痛和其他症状的人。生活中的孩子不能喝黄芪,因为孩子的身体正在开发,需要不断吸收微量赛道,但他们喝了很多茶多酚,而茶多酚会影响身体。他们的身体被微量元素吸收,未来很容易让缺乏贫血的儿童,这将对他们的物理增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⑸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哪些人适宜食用黄芩
一、黄芩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呢
黄芩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为黄芩苷,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功能。那黄芩有什么食用方法?不知道的,就一起跟着妈网网络去看看吧。
1、阿胶黄芩汤
功效:秋燥。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鞭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材料:青子芩15克、甜杏仁10克、陈阿胶15克、生桑皮10克、生白芍5克、甘蔗梢25克、生甘草4克、鲜车前草25克。
做法:先用生糯米30克,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2、黄芩泡酒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止痛,治疗复发性口疮。
材料:黄芩20g 冰片2g
用法:使用时用棉签蘸药酒涂于口疮处,每日三四次。
3、黄芩花茶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降压、利尿,利胆解痉,镇静。治热病烦躁;湿热泻痢、黄疸;热淋;目赤肿痛;痈肿疔疮;肺炎;肝炎;肾炎。
材料:黄芩6g、绿茶3g。
做法:将黄芩用200ml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4、黄芩炖猪腰
材料:黄芩9克,猪腰2个。
做法:将猪腰洗净去腰臊切片,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每片再切成三片,与黄芩一起放进陶瓷罐隔水旺火清炖至猪腰煮熟,吃猪腰喝汤。
二、黄芩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黄芩有什么功效与作用?黄芩,以根入药,并入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下面妈网网络告诉你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1、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2、抗菌:黄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3、抗病毒:黄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4、抗炎:黄芩素、黄芩苷能够抑制急性炎症反应。
(1)机制:抑制炎性介质产生、释放。
(2)抑制组胺释放
(3)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E(PGE)、白细胞三烯(LT)的生成,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白细胞的趋化作用。
5、黄芩药性寒凉,清热泻火,安胎,用治胎热所致的胎动不安。
6、续断药性微温,补肝肾,安胎,用治肝肾不足所致的胎动不安。
7、黄芩对中枢抑制,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三、黄芩的宜忌人群有哪些呢
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芩性味苦寒,被古代名医朱丹溪视为“安胎妙药”,在怀孕的期间可以用来清热凉血、除胎热。那么黄芩有哪些宜忌人群?下面妈网网络告诉你吧。
1、黄芩的适宜人群:黄芩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因此有此症状者可适用黄芩。清热多用生黄芩, 安胎多用炒制品;清上焦热可用酒黄芩;止血则多用黄芩。
2、黄芩的禁忌人群:黄芩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禁服。脾肺虚热、血虚腹痛等带有这些症状的患者不要服用黄芩,否则的话,会导致不良的反应,从而伤及身体健康。
3、黄芩用药禁忌:脾肺虚热者忌之黄芩。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小贴士
黄芩食物相克:黄芩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四、黄芩有没有副作用呢
黄芩可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那么黄芩有没有副作用呢?下面小编来为你解答吧。
黄芩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而黄芩的副作用主要体现有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黄芩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肝胆系统感染。具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的功效。另外,黄芩有较广的抗菌活性,对皮肤真菌亦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药三分毒,适量就好,过量了,也不免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⑹ 黄岑为什么要加热软化
黄芩蒸或沸水煮后进行切片主要是冷浸黄芩的抑菌能力较烫、煮、蒸的黄芩低。所以黄芩炮制的目的是破坏酶并使药材软化易切。
黄芩的炮制方法是烫、蒸、或短时间水煮,但加热时间从10分钟到48小时不等,有些地区认为黄芩有小毒,须用冷水浸泡至色变绿去毒后再切制,名“淡黄芩”,但也有认为黄芩遇水变绿影响质量,必须用热水煮后切成饮片,以色黄为佳。
其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黄芩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适宜湿热的人群,所以适宜痈肿疮毒患者,血热出血患者以及胎动不安的孕妇使用。而主要功效是补气升养,它的主要适宜脾气虚弱,面色苍白或黄萎;中汽下陷导致脱肛,子宫下垂、慢性风湿性的关节炎人。
⑺ 什么是生黄芩
生是黄芩的用法。黄芩用法主要有:生用可以清热,炒用可以安胎,酒炒可以清上焦热(如肺热咳嗽),炒炭可以止血。
⑻ 黄芩的用法与功效
【别称】经芩、腐肠、元芩、空肠。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长大,略呈圆锥状,外皮褐色。茎方形,高20~55厘米,基部多分歧,光滑或被短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具睫毛,上面光滑或被短毛,下面有腺点。光滑或仅在中肋有短毛;无柄或有短柄。七~八月开花,总状花序腋生,萼钟形,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唇形,筒状,上部膨大,基部甚细,紫色,表面初白色短柔毛;雄蕊4个,雌蕊1个,子房4深裂,花柱基底着生。八~九月结果,小坚果,近圆形,黑色。长3~4年的树根为佳,挖取晒半干易除去皮,再晒至全干。
【生长环境】东北、华北、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多生长于向阴坡地、路边、灌丛下。
【性味功效】味苦,性寒。泻实火,除温热,止血,安胎。
【验方精选】第一方:黄芩适量。
用法:选子芩去皮,用米泔水浸泡一夜,次日炙干。如此浸炙7次,然后研为细末,用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晾干。每日70丸,早晚温开水各服1次。
主治:妇女更年期月经紊乱。第二方:黄芩12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
主治:急性痢疾,急性肠炎。第三方:黄芩3~5克。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第四方:黄芩适量。
用法:每日取上药9克,水煎后分2~3次服,连服3日。
主治:猩红热。第五方:黄芩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预防猩红热。第六方:黄芩30~40克。
用法:加水煎成200~400毫升。分次频服。
主治:妊娠呕吐。第七方:黄芩10克,白术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孕妇内热,胎功不安。第八方:黄芩10克,夏枯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