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梗的治疗方法
一、溶栓疗法:根据用药途径可分为冠状动脉内溶栓及静脉内溶栓两种.冠状动脉内溶栓是先用导管经动脉插入冠状动脉再注射尿激酶或链激酶,使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溶解,其成功率为68%~89%.但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溶栓需要进行动脉插管,可能会延搁一定时间,因此近年来多采取静脉内溶栓.静脉内溶栓治疗不需插管,而且可在一般医院内进行,甚至可在救护车中进行,因此使用更为广泛.它是在短时间内,一般为30分钟内将50万~150万单位链激酶由静脉滴入,有效率为50%~90%不等.溶栓治疗成功的病人,胸痛症状迅速减轻或消失,心电图好转,心功能恢复过程加快,心肌梗塞范围明显缩小.溶栓治疗成功与否最关键的是要及早开始,越早越好,一般认为如心肌梗塞已超过6小时,则效果较差.溶栓疗法的主要缺点是剂量掌握不准可造成出血.此外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再通后的心律失常,但这种心律失常发生时间较短,只要及时处理,不会危及生命.进行溶栓治疗,首先应强调病人必须是没有溶栓禁忌证.符合下述情况者,则应及早给予溶栓治疗:
1、病人缺血性胸痛持续半小时以上,胸痛发作时间在6小时以内;
2、胸前至少相邻两个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O.2毫伏,或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毫伏;
3、年龄一般不限,但高龄患者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但年龄一般应小于75岁.
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因为应用溶栓剂最大的不良反应是出血,所以绝对禁忌证主要包括:
1、活动性内出血,如活动性溃疡病及痔疮出血等;
2、持续时间较长的或造成损伤的心肺复苏;3、近期内有脑外伤或颅内新生物,2周内有手术或外伤史,有脑血管意外史,如脑溢血;
4、糖尿病性出血性视网膜病及其他出血性眼病;
5、妊娠;
6、对溶栓剂如链激酶有过敏反应史;
7、血压>180/120毫米汞柱.二、溶栓与介入治疗比较:进来研究表明,应用溶栓与急诊支架介入术的资料,并比较了两种治疗手段的近期疗效.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基本临床特点大部分无差异.只是支架介入组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梗合并高血压介入治疗明显高于溶栓组.溶栓组临床判定再通率为46.7%,出血并发症为27%,多为牙龈出血和血尿.
从实际上看从胸痛发作到溶栓治疗比支架植入所需时间短,介入手术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溶栓药物只要医生诊断心梗后就可以注射.在心梗的治疗上时间就是生命.介入支架从现在技术和药物发展水平来看如果经济条件有限,符合溶栓指标还是先采取溶栓药物治疗.如果溶栓时间过了、不符合溶栓指标再进行介入治疗.介入后再狭窄现在来看还是很头疼的问题,现在宣传药物洗脱支架可以大量减少介入后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有文献报道在长期的随访中并不像预计的那样好.美国从卫生经济学方面分析,药物洗脱支架要降低1%的心梗、死亡等心脏事件危险,要付出1.6万美元代价;如想要使心梗患者每年提高1%的生活质量指标,则需增加5万美元.正是如此高昂的代价,以及药物支架应用于临床仅仅3年时间,疗效还有待长期观察.欧美国家、中国周边的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药物支架的使用率目前也只在30%以内.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部分大医院药物支架的使用率达到60%~90%,个别医院甚至高达100%.使用药物支架必须考虑到那些不能耐受长期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或近期需要进行非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因为植入普通支架后,患者只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一个月,而植入药物支架,则需要至少服用一年甚至两年.
㈡ 治疗心肌梗塞的手段有
对于患有心肌梗塞的患者来说,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现在医学上主要采用经皮腔内成形术及外科搭桥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心肌梗塞的治疗是比较快速有效的,但是危险性也是比较大的,网络搜下。
㈢ 心梗怎么治疗
心肌梗死(即心肌梗塞)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尽早开通血管进行血运重建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和策略,因为在心肌梗死的时候,强调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尤其在心肌梗死发生的120分钟以内是黄金的救治时期,尽早使供应坏死心肌细胞的血管血流能够恢复,很多心肌细胞的坏死可逆,不会出现大面积、大范围的心肌细胞坏死,对于整个心脏功能的挽救都有非常非常好的效果。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快速开通血管的方法,目前临床上支架的置入和溶栓比较常见,也是非常有效的血运重建方法。
对于一些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或者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基础,因为心肌梗死也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一定要给患者口服相应的药物,比如抗血小板的药物、他汀类药物、扩血管的药物等等。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最好还是做冠脉造影,明确是不是有心肌梗死,如果确实是有心肌梗死,再明确究竟是哪些血管出了问题,血管现在病变的严重程度,采取什么样的治疗策略会更好,诊断清楚再治疗效果会更好。
㈣ 心梗治疗方式有哪些
1、一般治疗。在患有心梗之后使用一般治疗法是最常规的治疗方式,这一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在于对于人体的影响小,适合患病情况比较轻微的患者使用。其中操作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就是定时服药,并且尽可能保持大便畅通,在遇到紧急时间的时候保持镇静,这样心梗的影响就会最大程度的降低。
2、再灌注治疗。如果心梗的问题十分严重,甚至诱发的心肌梗死的问题,通过再灌注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种治疗方法可以使得患者的冠状动脉快速恢复畅通,最大程度的减低伤害。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也是帮助大家摆脱心梗的常见方法。特别是持续胸痛并且没有低血压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硝酸甘油的方法控制疾病。而没有禁忌证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而如果已经置入药物支架患者则应服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由于不同的患者使用的药物各异,所以大家最好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4、心理治疗。由于不良情绪会导致心梗加重,所以在生活中最好可以重视个人情绪的调节。
㈤ 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
前段时间回家过节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然后我爷爷突然间就晕下去了,可把大家都吓坏了,就赶紧送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爷爷得了心肌梗塞,医生说这种病是需要服用扩血管药和抗凝药物,于是就给爷爷开了通心络胶囊,在强效通络的同时还能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解除血管痉挛,全面保护疏通血管,对心肌梗死有一定的帮助。医生还让爷爷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进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而且适当运动,但是要避免剧烈运动,还需要注意控制好血压血糖以及血脂。
㈥ 心梗的最好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心梗的方法有两种,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是开通冠状动脉血管并且保证血流的最主要的方法,也是首要的一个选择,并且这个方法经过医学界反复地验证,结果证明支架治疗是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最好的。并且成功率和治疗效果也比溶栓治疗的要好。
截图源自《心肌梗死与心肌康复》一书,全程视频讲解,网上有下载
㈦ 治疗心梗有什么管用的方法求各位指教一二
辅以药物治疗:如放置支架后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ACEI等药物辅助治疗。⌄但药物需服用的种类以及服用时间,不同患者情况不同,有不同规定,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完成;
㈧ 心梗怎么治疗效果最好
心梗的患者在发作期间一定要马上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可以选择溶栓的药物,抗凝的药物和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血管堵塞已经达到70%,那么就要选择介入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通过介入治疗才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肌供血、供氧不足的情况。在介入治疗以后,患者也要按着医嘱按时、按量的服用抗凝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而且还需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复查。心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是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的,而且还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避免焦虑,一定要保持心态的平和,而且还要注意饮食的调理,可以吃一些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拓展资料】
一、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二、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三、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实验室检查发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无痛的病人,诊断较困难,凡年老病人突然发生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上腹胀痛或呕吐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或原有高血压而血压突然降低且无原因可寻者,手术后发生休克但排除出血等原因者,都应想到心肌梗塞的可能。
四、此外年老病人有较重而持续较久的胸闷或胸痛者,即使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也应考虑本病的可能,都宜先按急性心肌梗塞处理,并在短期内反复进行心电图观察和血清心肌酶测定,以确定诊断。
五、在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因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可能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就诊。
㈨ 得了急性心梗后,该如何治疗呢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急性心梗该如何治疗?
急性心梗治疗方法主要是及时卧地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能有效的扩张冠脉循环,使心肌再通,减少心肌梗塞的面积及程度。如果心梗在冠脉大血管,随时有猝死的风险,同时容易有心室壁瘤、栓塞、心脏破裂,乳t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治疗期间要严格的卧床休息。
㈩ 心肌梗死最正确的抢救方法是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方法有哪些?
(2)胸外按压
先让患者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上,解开其上衣,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其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另一只手重叠压在手背上。抢救者两臂保持垂直,以上身的重量连续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0次左右。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以每次按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度。要注意的是手掌始终不要脱离按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