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防治羊快疫
(1)病因
为腐败梭菌(又称恶性水肿杆菌)侵害所致。这种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及尘土中,经伤口感染时引起各种家畜的恶性水肿;经消化道感染时,则引起快疫,多为散发。
(2)症状
发病急,死亡快。夜间发病的较多,往往是傍晚饲喂时还很正常,次日晨发现已死于圈内,并且多发生于膘情好的羊只。若为白天发病,饲喂时可见突然停止采食,精神不好,很快出现各种神经症状。病羊喜卧,一般体温不高,临死前不久发生瘤胃臌胀。死后尸体腐败迅速,腹部膨大,天然孔流出血样液体,血液凝固不良。
(3)预防
若处常发地区,每年春、秋各注射“羊四防”(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痢四联苗)一次。
(4)治疗
一般来不及治疗。对病程稍长者可用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
② 羊快疫怎么预防
常发地区定期注射羊三联四防苗(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或羊快疫单苗,皮下或肌内注射5毫升,每年春秋2次注射。加强饲养管理,防止严寒袭击,严禁吃霜冻饲料。羊舍建在地势高燥之处。
③ 如何防治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以真胃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病羊常无明显临诊症状而突然发病死亡。羊猝狙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引起,以溃疡性肠炎和腹膜炎为特征。病羊常无症状而突然死亡。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毒血症疾病,其临诊特征为急性死亡,羊肾脏软化如泥状,肠道和肺脏的出血、水肿严重。
梭菌病病程较短,往往来不及治疗,应以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和预防措施为主。
(1)加强饲养管理
夏季避免羊过食青绿多汁饲料,秋季避免采食过量结子牧草,注意精、粗、青料的搭配,避免突然更换饲料或改变饲养方式,搞好圈舍卫生,提供良好环境条件,多运动。
(2)免疫接种
每年定期接种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三联苗。初次免疫后,需间隔2~3周再加强1次。
(3)病死羊处理隔离病死羊并及时焚烧或深埋,防止病原扩散,环境彻底消毒。
④ 羊快疫预防方案
防治措施编辑
治疗
大多数病羊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对那些病程稍长的病羊,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羊每次160~320万单位,每天2次,或内服磺胺嘧啶0.1~0.2g/kg体重,每天2次。辅助疗法是:强心、补液解除代谢性酸中毒。可用含糖盐水500~1000ml,5%碳酸氢钠100~150ml,10%安钠咖10~15ml,混合后静脉注射,或内服20%石灰乳,每次50~100ml,每天1~2次。对可疑病羊全群进行预防性投药,如饮水中加入蒽诺沙星,或环丙沙星。
血清治疗
首先病羊要隔离,同时对发病的羊应用英国凯诺推荐的血清药物进行治疗,推荐方案:羊速清+头孢+干扰素,连用2-3天,治愈率在90%以上。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羊受寒冷刺激,严禁吃霜冻饲料。
在易发地区每年春、秋两季注射羊7联血清—羊速清(羊小反刍兽疫,羊痘,羊口疮病,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羔羊痢疾)
每年秋冬、初春季节不在潮湿地区放牧
在易发季节,适当补饲精料,增加营养,提高抗病能力,不让羊采食冰冻草,防寒,防止感冒
发现可疑病羊,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采取隔离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对病程稍长的病例,在防疫措施保护下,给予每只羊160万--240万单位青霉素1次肌肉注射,1天2词
7专家提示编辑
生前诊断比较困难,借助死后剖检,真胃有出血性炎症,结合临床诊断可初步确诊,但确诊还必须进行细菌学检查
对稍缓慢可疑病例的治疗,必须在严密隔离、消毒、防止疫情扩散的情况下进行
⑤ 如何防治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_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以真胃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病羊常表现突然发病死亡,常无明显临诊症状。_ 羊猝狙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引起,以溃疡性肠炎和腹膜炎为特征。病羊常无症状突然死亡。有时病羊掉群,衰弱、痉挛、眼球突出,在数小时内死亡。_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毒血症疾病。死亡的羊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软肾病”。本病多突然发病,通常在出现症状后很快死亡。_ 梭菌病病和较短,往往来不及治疗,应以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为主。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只采食了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抵抗力减弱时就容易发病。因此,放牧时尽量选择在高燥地区,避免羊群采食受污染的青草,定期注射疫苗进行预防。
⑥ 羊快疫如何防治
羊快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突然,死亡快,故称“羊快疫”。
(1)病原
为腐败梭菌,又称恶性水肿杆菌。此菌为细长杆菌,无荚膜,能运动,可形成芽孢。
本病多为突发,经消化道感染,常见于秋冬和初春。发病的常为营养较好的羊只。剪毛后患感冒,采食冰冻草料等均易诱发本病。
(2)症状
多数呈急性经过,突然发病死亡,夜间发病较多。常见羊突然停止采食,离群卧地,精神不好,很快出现神经症状,不安、磨牙、兴奋及跳跃等。腹部膨胀、有腹痛感,下痢,粪便稀薄有黏液和血丝。一般体温不高,个别达到40~41℃。病程亦有延长至1~2天死亡。
(3)剖检
尸体腐败较快,腹部膨大,天然孔流出血样液体,血液凝固不良。真胃及十二指肠有明显的充血、出血,黏膜下水肿,在胃底部及幽门附近常有大小不等的紫红斑和溃疡,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壁增厚。肝肿大,质脆,呈土黄色。肺充血,气管内充满泡沫液体。心肌呈煮熟状,心内膜有出血斑点。全身淋巴结多发生水肿。多数病例有胸水和腹水,并带血。
(4)治疗
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安苄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等。
(5)预防
常发病地区,每年在发病季节前接种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菌苗。或在发病季节内,将羊群转移到干燥地区饲养。避免采食冰冻饲料及冰水,并防止受凉感冒,以及妥善处理尸体,严格消毒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