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中和或降低白砂糖的甜味(大量的中和或者降低,不是炒菜,稀释和减少、加水的回答就不要来了!)
用降甜香精。
降甜香精能够降低蔗糖、葡萄糖、果糖、阿斯巴甜、阿力甜、安赛蜜、甘露糖醇、甜蜜素、山梨糖醇、糖精钠等各种食糖和甜味剂的甜度。可广泛应用在月饼馅料、糖果、巧克力、果酱、冰淇淋等二十三项高糖食品中,起到降低甜度、改良口感、提高品质、优化成本的作用。
有效成分: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
CAS号:150436-68-3 分子式:C10H12O4Na
色状:白色粉末 熔点:190℃ 密度:0.32
溶解性:溶于水和丙二醇,稍溶于油脂
味觉特征:本品为蔗糖和其他食糖、甜味剂降甜添加剂。
‘贰’ 糖果的制作方法
果胶软糖
目前世界上软质糖果的销量中,果胶水果软糖占有相当的比例,原因是果胶软糖具有质地柔软、结构细腻、口感爽快、货架期长等优点。从加工角度来看,果胶软糖比淀粉软糖容易生产,生产周期也短。
原料配方 1.砂糖46公斤 柠檬酸钠0.40公斤 葡萄糖浆(DE~40%)30公斤 水30升 果胶1.50 公斤 柠檬酸0.72公斤 香精色素适量
原料配方2 砂糖 46.45公斤 柠檬酸 0.3公斤 葡萄糖浆(DE~40%)30公斤 水30升 果胶2.25公斤 香精色素适量
原料配方3 砂糖 45.5分 柠檬酸0.375公斤 葡萄糖浆(DE~10%)30公斤 水30升 果胶 1.7公斤 柠檬酸钠 0.35公斤 柠檬酸(50 %溶液)1.1升 精色素适量
原料配方4 砂糖46.0公斤 柠檬酸钠0.35公斤 葡萄糖浆30公斤 水30升 果胶1.5公斤 柠檬酸(50%溶液) 1.65升 香精色素适量
注:配方内所述果胶均采用不同种型号,选用时须加注意。配方1、2中,果胶与5公斤砂糖先混合,配方3、4中,果胶与5.5公斤砂糖先混合。
原材料要求 果胶软糖的基本原料与其它软糖相似,采用砂糖、葡萄糖浆、水果香精、色素和酸性添加物,不同的是采用果胶作为凝固剂。果胶是一种多糖物质,平均分子量约在50000~150000之间,果胶一般从柑桔类果皮和苹果酱内提取,它在植物内起强劲的细胞间凝结作用,果胶种类繁多,一般用于果胶软糖的是高甲氧基缓凝果胶。这类果胶有一大特点,它允许有相当长的浇模时间,而在可溶性固形物高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早发凝固。
要加工出品质优良的果胶软糖,首先要选择好各种材料的配比。如果配比选择不当,糖体易发烊或结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般有三个:
(1)葡萄糖浆过量,水和转化糖太多;
(2)砂糖配比不对,固形物太高;
(3)果胶量太少。造成果胶太少的原因其一是果胶在加入前没有充分溶解,其二是熬煮过程中pH太高,果胶降解。一般较为常见的毛病是软糖放上几天后发烊。
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加工果胶软糖的先决条件是果胶在加入之前必须充分溶解形成 果胶溶液。溶解果胶的最简单方法是采用高速混合机。经混合机的剪切效应,果效成为4~8%的溶液。另一种溶解方法是先把果胶砂糖混合体与水混合分散。为确保充分溶解,混合物可煮沸1分钟,得到4%的果胶溶液。溶解的果胶可以在加工过程中任何阶段加入。
选择好正确的配方之后,掌握加工过程可以从下述工艺要求考虑:(1)时间;(2)pH值;(3)可溶性固形物。这三者是互为连贯,加工时必须加以有效的平衡和控制。
时间包括二个方面:糖熬煮时间和浇模时间。由于果胶已形成完全溶液,如果熬煮以最短时间进行的话,那么糖的效果为最佳,同时对转化糖的控制也有利,浇模时间也要掌握得好,这是因为酸已经加入,时间过长,再加上温度高,易引起糖的转化。一般浇模应在酸加入后20~30分钟内完成。浇模温度不低于85℃,温度太低易发生早期凝固。
pH值是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熬煮时,pH一定要低于5.0,防止糖焦化和果胶降解,但又必须高于3.6,防止砂糖的过度转化。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采用缓冲剂,即在100公斤成品量内加入0.4公斤柠檬酸钠和0.37公斤的柠檬酸。加入酸后pH跌至3.2~3.6,浇模成型时,正好是糖凝固范围。但须注意,酸类物质必须以溶液状加入。
可溶性固形物与pH关系密切,这两者是糖体凝结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一般地,浇模时固形物在78%左右,pH3.2~3.6,为最理想的浇模条件。
总之,糖的凝固取决于糖介质中固形物和pH的恰当平衡。在一定的范围内固形物的减少有可能通过pH值的降低而得到补偿。反过来亦是这样。而时间又与凝固发生的温度有关系。一般地,浇模温度较高,那么在特定的pH——可溶性固形物条件下,允许用较长的时间浇模,或者允许以同样的时间,在更低的pH或更高的固形物条件下浇模。较低温度下浇模时,为了避免早期凝固,一般需要减少可溶性固形物,或在产品内产生较高的pH。这些变化导致浇模之后凝固时间延长。
目前生产果胶软糖均采用间歇法生产。因为间歇生产便于控制上述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总之,加工果胶软糖是项十分难的工艺,只要果胶质量好,时间、pH温度和可溶性固形物都控制得好,完美无瑕的软糖是不难生产出来的。
奶糖及其制作方法
奶糖是由国外引进的,在我国仅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它口味芳香,营养丰富,深受人民欢迎,所以发展很快。
奶糖是一种结构比较疏松的半软性糖果。糖体剖面有微小的气孔,带有韧性和弹性,耐咀嚼,口感柔软细腻。
奶糖以含有大量奶品而得名,这类糖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奶的独特芳香,又称为焦香糖果。奶糖的外形多为圆柱形,也有长方形和方形。色泽多为乳白或微黄色。奶糖的平均含水量为5~8%,还原糖含量在14~25%之间。
奶糖可分为胶质奶糖和砂型奶糖。
胶质奶糖,包括太妃糖和卡拉密尔糖。胶体含量较多,糖体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比较坚硬,外形多为圆柱形,还原糖含量较高,为18~25%之间,随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种品种。
砂型奶糖,又称费奇糖。糖中仅加少量胶体或不加胶体,还原糖含量较胶质奶糖少,在生产中经强烈搅拌而返砂。糖体结构疏松而脆硬,缺乏弹性和韧性,咀嚼时有粒状感觉。外形多为长方形或方形。随加入原材料不同而有多种名称。
奶糖的组成 奶糖的品种很多,组成也不同。下表是两类奶糖的基本组成。
组成
胶质型奶糖
砂质型奶糖
蔗糖
35~40%
55~60%
淀粉糖浆干固物
30~35%
15~20%
非脂乳固体
5~10%
5~10%
植物脂肪
15~20%
5~10%
乳脂
5~10%
1~3%
食盐
0.2~0.3%
——
胶体
1.5~2.0%
蔗糖和淀粉糖浆是组成奶糖的基础物质。蔗糖在熬煮中有一部分转化成转化糖。转化糖对奶糖的结构、风味和保存能力都有重要影响。蔗糖的吸水气性很小,只有当空气内的相对湿度超过90%时,才吸收水分。故奶糖中蔗糖的组成增多,有助于防止其吸水溶化。
淀粉糖浆是一种抗结晶物质。淀粉糖浆的主要组成为糊精、高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它们既可以防止奶糖返砂,也可以降低奶糖甜度,增加粘稠度,不使奶糖在强烈搅打下产生砂粒的晶体,保持奶糖的细腻结构。
晶体蔗糖和抗结晶体淀粉糖浆在熬糖过程中,在水的参与下,组成一个连续相。也就是说熬糖过程使两者的体系起了一根本变化,使蔗糖的颗粒状态组成为有抗结晶物质参加的分子状的透明液体混合糖浆。
明胶是奶糖骨架。它是由动物的骨、皮、肌腱等组织中提取而制成的。明胶可以吸水膨胀,在热水中易溶解。明胶的水溶液,经冷却后可以结成胶冻。这种胶冻的抗压能力很强,15%浓度明胶水溶液,形成胶冻后,可以支承每平方厘米500克的荷重。它可以使奶糖具有良好的坚韧性,耐嚼性和弹性,保持糖果的形态稳定。
乳制品系用鲜乳加工成的制品。包括炼乳、奶油和奶粉。在鲜乳中约有87%以上的水分。由于鲜乳水分高不利于工艺和贮运。所以在奶糖中多用乳制品而不用鲜乳。
乳制品在奶糖中不仅提高了其营养价值,而且起着乳化作用,进一步改变了奶糖物态体系。特别是它对奶糖起着增香作用和润滑作用。
炼乳是用鲜乳经真空浓缩,排除一部分水分的浓缩品。炼乳又分为淡炼乳,甜炼乳,全脂炼乳和脱脂炼乳。
在奶糖中最理想的是淡炼乳,它是鲜乳的浓缩制品,具有奶的浓厚芳香。不需要调制,可以直接使用,是奶糖理想的增香剂。
奶油又称黄油或白脱油,它是由鲜乳中分离出来的乳脂。它是由脂肪、乳和水三相组成的。熔点低于猪脂肪,约为28~33℃,在常温下为半固态,有令人愉快的脂香。奶油的可塑性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性质,它能阻止脂肪球和水两相在一般温度下分离。它有较强的亲水性,作为一种乳化剂它可以使糖果的结构细致均匀。糖果奶油具有脂肪和乳的双重作用,也是奶糖的良好增香剂。
奶粉是鲜乳浓缩后喷雾干燥而成的。按其所用鲜乳的脱脂与否分为全脂奶粉和脱脂奶粉。根据我国奶粉标准的规定,全脂奶粉的脂肪含量不得低于25%。因脱脂奶粉中的芳香物质大部分随脂肪而被分离除掉。其口味不如全脂奶粉。
由于奶粉的水分含量低,便于贮存和运输,在糖果中的用量很大。在糖果中使用奶粉的方法分为干调法和湿调法。干调法是将奶粉直接加入,这种方法虽方便,但其缺点有时溶解不完全,有颗粒状存在。湿调法一般是根据糖果的需水量加入温水调制成不同浓度,其优点是可使奶粉颗粒充分溶解。
在奶糖中所用的油脂,除了奶油外,主要是植物氢化油。它是将植物油经氢化而制成。常用的氢化油有两类,即月桂酸型和非月桂酸型。前者以椰子油和棕榈油为代表,后者是以豆油、棉籽油、花生油和葵花油等制成。
月桂酸型油脂含饱和脂肪酸较高,氢化较易,熔点在30~35℃,气味纯正,颜色洁白,是糖果用的理想氢化油脂。
非月桂酸型油脂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需经精炼,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生产原理 奶糖是将砂糖、淀粉糖浆、胶体、乳制品、油脂和水经高度乳化而成的。在这种均匀地统一体中,很难分辨出其中某一种物质的单独存在,同时,经过放置也不会再发生分离现象。
油与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相,要使奶糖成为高度均一的乳浊体。就必须通过某种手段使油脂成为极小的球体,使其分布在水与胶体的分散介质中去,并被这种介质所包围,使之成为稳定的乳固体,强烈搅拌是完成这一过程的手段。
在奶糖中,乳制品是天然的乳化剂。乳中含有0.2~1%的磷脂。含乳制品少的奶糖要添加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有大豆磷脂、单硬脂酸甘油脂、蔗糖酯和山梨醇脂肪酸脂等。它们能起到良好的乳化效果。
乳化剂分子结构的基团中,同时存在着亲水基和亲油基,在物料的乳化过程中,乳化剂亲水基的一端被吸附在糖液一端,亲油基的一端被吸附在油相一端,从而降低了两相间存在的斥力,变成相对稳定的紧紧吸附在一起的分散体系。
明胶是一种亲水性胶体,也是一种良好的起泡剂。当把明胶溶于水搅拌起泡时,它便吸附在气液接口上。当冲入糖液和加入乳制品后,在搅拌过程中,糖乳制品和油脂便均匀地分布在明胶泡沫层周围。在这种结构中,油脂以细小的油滴分散在这个体系中,加强了泡沫层的稳定性,经冷却后,由糖、乳制品、油脂和明胶所组成的胶质糖体,便逐渐由软变硬,最后形成一种疏松多孔,具有一定韧性和弹性的奶糖结构。
明胶的等电点为pH4.7,在pH4.7条件下,明胶的粘度和膨胀度最低。故在糖果生产中,严禁在pH4.7的环境下进行工艺操作。
强烈搅拌,可使蔗糖分子形成微小的结晶,这是砂质型奶糖所要求的工艺条件。
为了防止胶质型奶糖的返砂,一般是增加其还原糖含量,其范围为17~25%,而砂质型奶糖的还原糖含量较低,为14~25%。
制作方法 1.浸泡明胶。将选好的12°E以上的明胶,用20℃左右的温水浸泡,用水量一般为明胶的2.5倍左右,浸泡用水不要过多,因水分不易蒸发,致使糖体变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小时左右就够了。稍微加热搅拌,冷却待用。
2.熬糖也焦香味的形成。熬糖的作用是将物料充分溶解、混合、蒸发掉多余的水分,使奶糖具有焦香味。焦香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熬糖温度随不同物料、季节和其它条件而不同。各种胶质奶糖的出锅温度:一四季度为124~130℃;二三季度为126~132℃。
各种砂质型奶糖的出锅温度:一次冲浆者一般掌握在130℃左右。两次冲浆者:第一次冲浆的出锅温度124~126℃;第二次冲浆的出锅温度130~136℃。
出锅温度随下列条件而改变:(1)配料中砂糖含量高,出锅温度也应相应提高。(2)配料中淀粉糖浆含量越高,其出锅温度应相应降低。(3)奶油炼乳中含水量高者,出锅温度应相应提高;反之,则降低一些。(4)含蛋白质量高者,出锅温度应降低。(5)高温季节应提高出锅温度,低温季节可降低出锅温度。(6)长期贮存或运销于炎热地区者可适当提高出锅温度。
投入炼乳或奶油的温度根据不同物料条件和奶糖品种而不同。一般是在125~130℃投放,待熬温回升至所要求的温度,制成的糖体软硬适度时即可出锅。奶糖是在搅拌时加入。
3.搅拌和混合。在打蛋锅中搅拌的作用是:使物料充分混合,起泡,除掉部分水分。
将熬好的糖浆置于打蛋锅内,放入已溶化的明胶,开始慢转搅打,以防糖浆溅溢,待糖浆稍冷粘度增大后,再开快转搅打,最后加入奶粉和油脂混合均匀。
关于控制糖体软硬问题,不同奶糖所要求的软硬不同,一般是利用以下方法以控制糖体的软硬:(1)利用熬温控制。(2)采取措施,降低材料中的水分。降低奶油、明胶和炼乳中的水分。(3)延长搅拌时间,也可以除去部分水分。
改善奶糖质量,使组织细腻,口感不粗糙可采取下列措施:(1)先加水使奶粉溶解和乳化后,再加入糖液中,不直接将奶粉投入锅中。(2)将奶粉压碎过罗。(3)强烈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乳化。(4)使用淡炼乳,不使用加糖炼乳。
4. 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使砂质型乳糖的砂质化有以下几种措施:
(1)控制还原糖含量,在打蛋机内通过强烈搅拌使蔗糖重新结晶。
(2)在熬糖后期,将物料进行激烈摩擦,使蔗糖产生晶体而返砂,不过这种方法不易控制结晶速度和晶粒大小。
(3)先制成一种晶糖基:晶糖基是砂糖晶体和糖浆的混合物。它是由两相构成的,即结晶相和糖浆相。结晶相占50~60%,糖浆相占50~40%。结晶相中的晶核很小,约在5~30微米之间,大小在10微米以下者,可产生细腻的口感。
制作晶糖基的配方是,蔗糖80~90%,淀粉糖浆20~10%,溶化后熬至118℃,然后冷却至60℃以下,在产砂机内制成白色可塑体,冷却后成为固体。
使用时,将熬好的糖膏冷却至70℃以下,加入20~30%的晶糖基,搅拌混合,晶糖基在砂质型奶糖中起着晶核的诱晶作用,最终使制品形成细致的砂质结构。
糖尿病人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可以说是受尽了折磨:吃多了血糖升高,吃少了血糖偏低,对糖尿病人来说血糖偏低或偏高都会对糖尿病的病情产生大的影响,特别是血糖高,很多糖尿病人都在寻找快速降糖的好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 1、 快速降糖,就是注射胰岛 糖尿病人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可以说是受尽了折磨:吃多了血糖升高,吃少了血糖偏低,对糖尿病人来说血糖偏低或偏高都会对糖尿病的病情产生大的影响,特别是血糖高,很多糖尿病人都在寻找快速降糖的好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 1、 快速降糖,就是注射胰岛素。注意首次注射,量的多少很难控制,所以建议住院治疗。等血糖稳定,症状缓解了,再通过药物控制。提醒:病史比较长了,建议做一个全面系统的检查,以明确你现在到底处在什么样的病情阶段以及有没有并发症等。 2、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可长期有效控制血糖,纠正和缓解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治疗方法除“五驾马车”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率100%,治愈率可达83%。 3、双C疗法治疗糖尿病是目前国内除了手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双C疗法可迅速降低血糖,并使血糖长期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血糖的有效控制可有效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使身体重要器官免受高血糖推残。 血糖偏高难免会遇到突发症状,当糖尿病人血糖偏高造成意外发生时应如何急救。 (1)高血糖昏迷的急救糖尿病患者由于治疗用药不够,或是还患有其他疾病,这样使血糖急剧增高而引起的昏迷,叫高血糖昏迷。在急救时,如果错误地让高血糖患者喝糖水,等于火上浇油。高血糖时,病人会出现口渴,皮肤、口唇干燥,呼出的气体有甜的气味等症状。 (2)高血糖的急救措施如果糖尿病人突然意识丧失的话,在一定条件下,家人应立即将病人的衣服解开,并让病人成昏睡体位,保证呼吸道畅通。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最好不作其他处置。当患者昏迷或意识丧失时切记禁止进食。 温馨提示: 高血糖突发快,难预防,是糖尿病人最害怕的事情,所以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准备好预防措施,当然平时要加强锻炼身体也是预防高血糖的有效措施
‘肆’ 糖果生产线的硬糖的制作特点:
‘硬糖制作的基本材料是砂糖,占硬糖的60%~75%。硬糖制造要解决的是,怎样将结晶的砂糖变成无定形的固体。砂糖在水中溶解后从晶体状态变成无定形状态,需经脱水浓缩,当纯砂糖溶液经脱水浓缩后最终得到的还是结晶体,为了获得无定形既非晶体物质,必须加入某种能抑制结晶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砂糖溶液的溶解度,使砂糖溶液在过饱和时不出现结晶。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糖溶液的粘度,也能减缓砂糖溶液从新排列成晶体体式的分子运动。 硬糖属于无定形结构,没有固定的溶点,在70°以上逐渐溶化为半固体的可塑性糖体,在100°以上逐渐变为粘度较高的糖膏,在150°以上又转变为流动性很大的液体。使糖的主要成分是结晶的蔗糖。水分是硬糖区别其他类型糖果的明显标志,是构成硬糖坚硬脆裂的主要原因。水分低说明硬糖的干固物含量高,糖的浓度高。要制造合格的硬糖,水分含量以控制在2%以下为佳、否则出来的硬糖,糖体的透明度差。由于含水高不硬不脆,在保质期内还容易返砂。影响糖果的平衡相对湿度的因素有:
①、糖果基本组成中结晶蔗糖、非结晶糖和水分的百分比。
②、糖类以外其他物质(如酸、盐等)的存在。
③、各种可溶性干固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真空熬煮硬糖生产工艺流程
砂糖 淀粉 糖浆 配料 熔化 过滤 色素 香料 调味 料预 热蒸发 真空浓缩 冷却 调和 成形 冷却 挑选 包装 成品
1、配料
1)物料平衡:物料平衡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干固物平衡,第二是还原糖平衡。硬糖的生产过程中物料因受热而发生化学变化,有的物质增加,有的物质减少,同时也必然引起物质的机械损耗,这一变化既放映了工艺的技术水平,也产生了技术的技术的经济后果。两个平衡的关系式可表示如下:
产品收获干固物=各物料干固物+加工损耗干固物
产品总还原糖=加入还原糖+生成还原糖
2)配料计算:
①从糖果配方计算近似的组成,从已知的糖果配方进而了解其化学组成,可通过化验分析方法测定,也可通过计算来求得近似的组成,用两种方法来进行验证,在生产中是必要的。
②从化验分析结果确定产品组成的原始配方。
3)、糖果生产所用主要原辅材料:
①、甜味原料
②、酸味剂
③、胶体物质
④、乳化剂和发泡剂
⑤、着色剂和香味剂
⑥、乳品及油脂
⑦其他物质
2、化糖
化糖时加水量一般随着糖果产品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异,就硬糖而言,加水量不足,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砂糖晶粒全部溶化,晶粒的存在有可能给生成过程和保藏过程带来“返砂”的危险,反之,加水过量,则将延长加热蒸发的周期,促使糖的过量转化并浪费能源。无疑,这两种结果都是生产上力求避免的。硬糖生产中的加水量一般为配方物料总干固物的30%~35%。在实际生产中,加水量往往低于这个比例,而以提高糖液的温度来加快糖的溶化,这样,其结果常常带来溶化不完全的现象。产品透明度降低甚至混浊,严重的后果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蔗糖微笑晶粒的存在,因而造成大面积返砂。化糖操作应同时考虑溶化速度和溶化方式,溶化速度要求糖在溶化完全后的20min内及时将物料传递给下一个工序,溶化方式则要求设备能保证物料在最短时间内溶化完全。
3、糖的熬煮
1)熬糖的作用:熬糖是硬糖工艺中的关键工序,熬糖的全部过程是要把溶液内的达部分水重新蒸发除去,使最终的硬糖膏达到很高的浓度和保留较低的残留水分。但是,糖液的蒸发和浓缩不同于其他视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①当糖液达到较高浓度时,其粘度迅速提高,采用一般的加热蒸发方法很难去除糖膏中最后的多余水分。
②硬糖最终要求产生一种玻璃状的无定型物态体系,这种特殊的质构也要求糖液的蒸发浓缩在一个持续的热过程中完成。
2)真空熬糖:为避免熬糖过程在较高温下进行而引起的化学变化,采用真空熬糖可降低糖液的沸点,减少受热。真空熬糖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预热、真空蒸发和真空浓缩
4、成形
熬到规定浓度的糖膏经过适度冷却,添加色素、调味料,混合均匀,即可成形。连续浇模成形:连续浇模成形的工艺特点是当熬好的糖膏还处于流变状态的液体时将液态糖浆定量地浇注入连续运行的模型盘内,然后迅速冷却和定形,最后从模盘内脱落分离。
5、包装
熬煮糖果是一类含水量低并很容易吸收外界水汽的糖果。吸湿后产品发烊,返砂。因而降低或丧失了商品价值。因此,包装对于糖果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保护手段,包装的作用在于防止或延缓质变现象。合理的方法是给予熬煮糖果以密封包装,当硬糖处于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离的状态下,虽经长达数年的保藏,也不易察觉品质的变化。 1、真空熬糖设备。
2、糖果成型设备。
3、糖果包装机。
‘伍’ 植物组织中糖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举例说明他们的原理和优缺点
有许多不同的分析技术用于糖的分离和测定,包括化学分析、比色分析、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植物组织中糖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为其含量测定提供理论依据。
1 分光光度分析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长链多糖在水溶液中离解后可与染料等阳离子相互结合发生反应,从而引起染料吸收光谱的变化进行测定。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以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通常有两种常见方法。
1.1 蒽酮 - 硫酸比色法
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糖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的定量。糖类与蒽酮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为 630 nm,可在此波长下进行比色。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测定戊糖和己糖而且可以测寡糖和多糖,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蒽酮比色法是一种快速而简便的定糖方法,但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只能测定样品中可溶性糖总量。陈鸿英等人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淫羊藿多糖的含量,得到的结果较稳定。
1.2 苯酚 - 硫酸比色法
植物体内的糖主要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苯酚法测定糖的原理是在浓硫酸作用下,糖脱水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mg~100 mg 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 nm 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试剂便宜,灵敏度高,实验时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可稳定 160 min 以上。
2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糖类,具有选择性好、样品用量少、分辨率高、快速准确、灵敏等优点。曾昭睿采用三 - 端烯丙基 - 不对称二苯并 14- 冠 - 4- 二羟基冠醚做固定相分离了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的乙酸酯衍生物。吴建元等人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茯苓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 6 种标准单糖的衍生物实现了良好的分离并具有良好的峰形。胡磊等人用 1 一甲基咪唑为溶剂和催化剂、盐酸羟胺和乙酸酐为肟化和乙酰化试剂,对植物样品中糖与糖醇进行乙酰化衍生化利用气相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的分析方法。
3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除了少数带有羧基和磺酸基的糖类化合物,绝大多数糖类化合物不带电荷,极性很大且没有发色基团。所以用一般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系统无法得到分离和检测。为了使糖类化合物能产生电迁移而得以相互分离,可采用的方法有:(1)衍生化使之带上发色、荧光基团或电荷;(2)与硼酸盐等络合;(3)与缓冲液中的添加剂形成包合配合物;(4)高 pH缓冲条件下使之电离;(5)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形成胶束。20世纪 90 年代以来毛细管电泳因具备分离快速,所需样品量少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糖化合物的分析。
4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快速、灵敏、样品处理简单等优点。从大量的文献报道和综述中可以看出,由于糖的特殊结构及它本身不含强紫外和荧光吸收的官能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方法来分析所有的单糖和低聚糖。分析糖的色谱柱有化合键合烷基柱、阴阳离子交换柱、氨基键合硅胶柱和硅胶柱等。
文献来源:孙艳涛,由欣. 植物组织中糖化合物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10(上旬刊) :134-135.网页链接
‘陆’ 白糖如何快速化开
1、第一种方法:把锅放在炉子上,并用中低火加热厚底锅。使用低火加热就意味着整个融化的时间会比较久,但就算如此,也不要尝试高火加热。高温下,白糖会迅速碳化。所以,推荐使用低火来融化白糖。
2、第二种方法:将白糖和凉水放入厚底锅中。厚底锅能保证加热时热量的均匀分布,所以中型的厚底锅是融化白糖的完美神器。如果没有厚底锅,也可以用铝锅或钢锅来代替。用来融化白糖的冷水的质量应为白糖重量的一半。确保你使用的锅是非常干净的。如果锅内留有沉淀物,那么它的周围会出现许多糖结晶
‘柒’ 红糖变硬了,如何用最快的方法使其变软
1、将红糖放在可密封的容器中,红糖上放一片新鲜的面包片,密封后静置过夜,到了早晨,红糖一般就软化了。如果还不行,可以再多静置一两天。
平时,红糖必须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容器中放入一些棉花糖或者步骤6所说的陶件,可以让红糖长期保持柔软。红糖也可以放在密封容器中冷冻保存,只是使用前须提早几小时拿出来解冻回温。
(7)糖的快速改良方法及特点扩展阅读:
红糖含有95%左右的蔗糖,保留了较多甘蔗的营养成分,也更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能快速补充体力、增加活力,所以又被称为“东方的巧克力”,其中不仅含有可提供热能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人体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苹果酸、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和微量元素锰、锌、铬等各种元素。
红糖中所含有的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糖类能量物质,可加速皮肤细胞的代谢,为细胞提供能量。
‘捌’ 怎么降低糖的甜度
有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添加“降甜香精”,万分之2的用量就可以有效降低各种糖和甜味剂的甜度。具体信息可以网络“降甜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