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属砷的检测方法
原子荧光光度法(AFS)。砷不属于金属,带“钅”的才是金属,“石”为常温下固态非金属
2. 水质检测中砷的检测方法谁知道 请告知一下,谢谢
食品中砷的检测方法较多,化学法主要有砷斑法和银盐法,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有氢化物原子荧光法(HG-AFS)、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以及近年比较有发展前景的X—射线荧光法[如质子激发X—线荧光法(PIXE)等]。这些方法的检出限除砷斑法(0.25mg/L)外,其他方法均能满足食品中砷的限量指标要求,其中银盐法为0.2mg/kg、HG-AFS或GF-A砷为0.01mg/kg、ICP-AES为0.02mg/kg及PIXE为0.01mg/kg。HG-AFS由于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首次被列为新国标GB/T5009—2003总砷测定的第一法,而银盐法作为第二法。
3. 简单的砷的检测
马氏验砷法
检验方法是用Zn、盐酸和试样混在一起,将生成的气体导入热玻璃管,若试样中有砷的化合物存在,就会生成AsH3,因生成的AsH3在加热部位分解产生 As,As积集而成亮黑色的“砷镜”(能检出0.007mgAs)。“砷镜”如果能用次氯酸钠溶液洗涤而溶解,则证明是砷。
化学方程式:As2O3+6Zn+12HCl=2AsH3+6ZnCl2+3H2O
4. 化学定性分析砷化物检定方法
3
方法原理
将试样处理后注入氢化物发生器在原子化器中形成基态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定的试样吸光度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4
试剂
4.1
硝酸:(HNO3)GR
GB626-89
4.2
盐酸:
(HCL)GR
GB622-89
4.3
盐酸:(HCL)10%
(V/V)
4.4
氢氧化钠(NaOH)GR
GB/T
629-1997
4.5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4.6
碘化钾:
GR
GB1272-88
4.7
硼氢化钾:GR
≥99%
4.8
载气:氮气
99%
4.9
三氧化二砷:
As2O3
GR
GB673-84
4.10
砷标准储备溶液1:
按GB/T
602-2002
称取0.132g于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4.9三氧化二砷(As2O3)温热溶于1.2mL4.3氢氧化钠溶液(100g/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含砷100ug/mL
4.11
砷标准储备溶液2:
吸取1.00mL4.7
砷标准储备溶液1放入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0.8g4.4
碘化钾:
GR
GB1272-88
用4.2
盐酸:(HCL)10%
(V/V),定容至100mL,倒入烧杯中,放置电炉上加热至微沸,放凉,加入0.5g抗坏血酸。此溶液含砷1ug/mL。放置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可用6个月,再用时不用价态还原。
4.12
砷标准系列的配置:
准备好5个100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砷标准储备溶液2,用4.2
盐酸:(HCL)10%
(V/V)
定容至100mL,此溶液分别是0、10、20、30、40ng/mL砷标准系列溶液。根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不同,性能不同,灵敏度不同,在做系列标准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配置标准系列。
4.13
载液:
盐酸(HCL)1%
(V/V)
4.14
空白液:盐酸:(HCL)10%
(V/V)
4.15
硼氢化钾溶液:
称取3g4.6
硼氢化钾放入塑料瓶中,再加入0.6g4.4
氢氧化钠(NaOH)GR
GB/T
629-1997,加蒸馏水定容至200mL。保存使用期7天
5
仪器
常用实验室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氢化物发生器;
As空心阴极灯;
6
分析步骤
6.1
称取试样0.1000克左右于250ml烧杯中,加10ml4.2
HCL、5ml4.1
HNO3加热蒸至近干,加10ml4.2
HCL,冷却后定容至100mL,过滤,滤液加入0.8g4.4
碘化钾:
GR
GB1272-88加热至微沸,放凉,加入0.5g抗坏血酸。此为样品母液,测定时需稀释至标准曲线范围之内。
6.2
按氢化物发生器要求连接好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载气4.8氮气
6.3
设置仪器分析参数,分别测定标准的吸光度和样品的吸光度;
7
结果计算
砷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C(%)=A1×C1×V×10-4A2×G
式中:C—试样中砷的浓度,%;
A1—样品的吸光度;
C1—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砷的浓度,ug/L;
V—试样体积,ml;
A2—标准的吸光度;
G—试样的质量,g;
测量后仪器将自动生成结果。
8
精密度准确度
本方法的重复性统计结果如下:
元素
试验数目
样品配制含量(%)
平均测定值(%)
绝对误差(%)
标准偏差(%)
As
11
0.0080
0.0075
0.0005
0.000125
试验结果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0.0072
0.0074
0.0075
0.0076
0.0074
0.0076
0.0075
0.0076
0.0076
0.0074
0.0075
5. 有什么简单的滴定方法来测定溶液中砷的含量
用稀盐酸调节试液PH至3,加入过量的碘化钾,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如果溶液显示无色,则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好蓝色。如果溶液显示蓝色,则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好无色,再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好蓝色。以上滴定不计数,称为打底色,消除空白及其他物质的干扰,不用再做空白实验。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溶液PH至9,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好蓝色。
分析原理:在酸性溶液中,碘化钾还原5价砷、锑至3价砷、锑,其他干扰性的物质一同被还原,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滴定不计数。在弱碱性溶液中,碘能氧化3价砷、锑至5价。此法锑元素定量干扰,在无砷的干扰时此法作为分析锑的依据。
6. 砷盐检查的方法有哪些每种原理是什么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本法的原理为砷化氢气体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的氯仿溶液在有机碱性试剂二二乙胺存在下,反应生成红色的胶体状态的金属银。
古蔡法检查砷盐的原理为: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气体,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在同样条件下生成的砷斑比较,来判定药物中砷盐的含量。
7. 蔡氏法测定砷的注意事项 详细点
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古蔡氏法测定砷含量的原理方法.二、原理:样品经消化后,以碘化钾、氯化亚锡将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然后与锌粒和酸产生的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生成黄色至橙色的色斑比较定量.三、试剂与仪器:1、 5%溴化汞乙醇溶液2、 溴化汞试纸:将滤纸剪成直径为2cm的圆片,浸泡于溴化汞乙醇溶液中.使用前取出,使其自然干燥后备用.3、 40%酸性氯化亚锡溶液:称取20克氯化亚锡(Sncl2.2H2O),溶于12.5毫升浓盐酸中,用水稀释至50毫升.另加2颗锡粒于溶液中.4、 10%醋酸铅溶液.5、 醋酸铅棉花:将脱脂棉浸泡于10%醋酸铅溶液中,1小时后取出,并使之疏松,在100℃烘箱内干燥,取出置于玻璃瓶中塞紧保存备用.6、 醋酸铅试纸:将普通滤纸浸入10%醋酸铅溶液中,1小时候取出,自然晾干,剪成条状(8×5cm),置于瓶中保存,备用.7、无砷锌细粒.8、浓盐酸.9、20%碘化钾溶液.10、10%硝酸镁溶液.11、氧化镁; 12、砷标准溶液:精确称取预先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过的或在100℃干燥2小时的三氧化二砷0.1320克,溶于l0毫升lN氢氧化钠溶液中,加1N硫酸溶液10毫升将此溶液仔细地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液每毫升含0.1毫克砷.使用时可将此液稀释成每毫升含l或10mg的砷.13、1N氢氧化钠:量取52毫升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l000毫升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14、1N硫酸溶液.15、古蔡氏砷斑法测定器(见下图)四、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样品10克,置于瓷坩埚中,加入氧化镁粉2克,10%硝酸镁溶液10毫升,在水浴上蒸干.小火炭化后,移入550℃高温炉中灰化至白色灰烬,冷却,加人l0毫升浓盐酸溶解残渣,然后用水移入100毫升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2、样品分析:准确吸取样品溶液20毫升,移入砷斑法测定器,分别置于三角瓶中,分别加入每毫升含1mg的砷的标准溶液0.0、1.0、2.0、3.0、4.0、5.0毫升.于各瓶中加入20%碘化钾溶液5毫升.40%氯化亚锡溶液2毫升于样品溶液中再加入浓盐酸13毫升,于标准溶液中各加入浓盐酸15毫升,并各加入水使总体积为45毫升.放置10分钟后.加入锌粒5克迅速装上已装有溴化汞试纸,醋酸铅棉花和滤纸的试砷管.在25-30℃下避光放置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将样品和标准色斑目测比较,求出样品溶液中的含砷量.计算:砷(mg/kg)=C/W×100 C:相当于砷的标准量(mg) W:测定时样液相当于样品的重量(g),说明:(1)吸取样品溶液的量可视样品中含砷量而定,最后总体积达45毫升即可.(2)样品色斑相当于砷的量应扣除空白液的色斑相当于砷的量.(3)试剂空白只允许呈现极浅的淡黄色(一般不应显色)砷斑.如空白显色砷,应找出原因.(4)对试剂要求纯度高,必须是无砷锌粒,一级盐酸.(5)装入醋酸铅棉花时,不要太紧和太软,紧与松要适应.(6)加入锌粒时,要每加一次锌粒,立即盖上一支预先准备好的醋酸铅棉花,溴化汞试纸的玻璃管.(7)如样品中含有锑,也能够生成与砷斑类似的锑斑,锑能溶解在80%乙醇中,而砷斑不溶解.
8. 如何快速测定锌精矿中的锗,锑,砷
(一)锌焙烧矿浸出的目的
湿法炼锌浸出过程,是以稀硫酸溶液(主要是锌电解过程产生的废电解液)作溶剂,将含锌原料中的有价金属溶解进入溶液的过程。其原料中除锌外,一般还含有铁、铜、镉、钴、镍、砷、锑及稀有金属等元素。在浸出过程中,除锌进入溶液外,金属杂质也不同程度地溶解而随锌一起进入溶液。这些杂质会对锌电积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送电积以前必须把有害杂质尽可能除去。在浸出过程中应尽量利用水解沉淀方法将部分杂质(如铁、砷、锑等)除去,以减轻溶液净化的负担。
浸出过程的目的是将原料中的锌尽可能完全溶解进入溶液中,并在浸出终了阶段采取措施,除去部分铁、硅、砷、锑、锗等有害杂质,同时得到沉降速度快、过滤性能好、易于液固分离的浸出矿浆。
浸出使用的锌原料主要有硫化锌精矿(如在氧压浸出时)或硫化锌精矿经过焙烧产出的焙烧矿、氧化锌粉与含锌烟尘以及氧化锌矿等。其中焙烧矿是湿法炼锌浸出过程的主要原料,它是由ZnO和其他金属氧化物、脉石等组成的细颗粒物料。焙烧矿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组成对浸出过程所产生溶液的质量及金属回收率均有很大影响。
(二)焙烧矿浸出的工艺流程
浸出过程在整个湿法炼锌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实践表明,湿法炼锌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浸出所选择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过程中所控制的技术条件。因此,对浸出工艺流程的选择非常重要。
9. 砷的测定
73.11.8.1 砷钼蓝光度法
方法提要
将煤样与艾氏卡试剂混合烧结,用硫酸和盐酸溶解烧结物,加入还原剂,使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加入锌粒,使砷形成氢化砷气体随氢气释出,然后被碘溶液吸收并氧化成砷酸,加入钼酸铵-硫酸肼溶液使之生成砷钼蓝,然后用光度法测定。本法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中砷的测定。
仪器
砷测定仪图73.48,在每个测定仪中加入10.0μg或20.0μg砷标准溶液,按分析步骤进行测定,然后与直接法(砷标准溶液不经过氢化砷发生步骤,而直接显色)的测定结果相比较,计算其回收率,选择回收率相差不超过10%者使用。
分光光度计波长830nm或700nm(当使用200~1000nm波长范围的分光光度计时,测定波长用830nm;当使用420~700nm波长范围的分光光度计时,测定波长用700nm)。
图73.48 砷测定仪
试剂
艾氏卡试剂用2份质量的轻质氧化镁与1份质量的无水碳酸钠混合而成。
无砷金属锌 颗粒状,粒度约5mm。
盐酸。
硫酸。
碘化钾溶液 称取3gKI溶于17mL水中,使用前配制。
氯化亚锡溶液称取8gSnCl2·2H2O溶于12mLHCl中。
乙酸铅棉将脱脂棉在400g/L的PbAc溶液中充分浸泡,取出挤干,在80~100℃烘干,存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碘溶液 称取9gKI和1.5gI2用少量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钼酸铵溶液称 取10g钼酸铵溶解于1000mL5mol/LH2SO4中。
硫酸肼溶液 称取1.2g硫酸肼溶于1000mL水中。
钼酸铵-硫酸肼溶液 将钼酸铵溶液和硫酸肼溶液按等体积混合,使用前配制。
碳酸氢钠溶液称取40gNaHCO3溶于1000mL水中。
氢氧化钠溶液c(NaOH)=6mol/L。
砷标准溶液ρ(As)=10.0μg/mL称取0.1320g已在105~110℃干燥约2h的优级纯三氧化二砷,溶于2mLNaOH溶液中,加入约50mL水,待完全溶解后,再加2.5mL6mol/LH2SO4,用水稀释至1000mL,该溶液含砷100μg/mL。再加水稀释配制成10.0μg/mL砷标准溶液。
校准曲线
分取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砷标准溶液(10.0μg/mL)于砷测定仪中,分别加入10mL6mol/LH2SO4、20mL(1+1)HCl,用水稀释至50mL。加2mLKI溶液和1mLSnCl2溶液,摇匀,在室温下放置15min。于吸收器中准确加入3mL碘溶液、1mLNaHCO3溶液和6mL水,将吸收器插入装有乙酸铅棉的吸收器套管中。往烧瓶中加入5g锌粒,立即将吸收器套管与烧瓶连接好,用适当方法确认接口不漏气后,使发生过程持续约1h。取出吸收器,加入5mL钼酸铵-硫酸肼溶液,并用洗耳球从吸收器侧孔打气约10次,使溶液充分混匀。将吸收器在沸水浴中加热2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用1cm比色池,在波长830nm(或700nm)处,以空白试剂溶液为参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分析步骤
称取1g(精确至0.0001g)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预先盛有2g艾氏卡试剂的瓷坩埚中,用玻璃棒搅匀,再用1g艾氏卡试剂盖上。将坩埚放入高温炉中,在约2h内由室温加热到(800±1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3h,取出冷却至室温。将烧结物转移到砷测定仪圆烧瓶中,用20mL6mol/LH2SO4分2~3次冲冼坩埚,再用30mL(1+1)HCl分数次洗坩埚,摇动烧瓶使烧结物充分溶解,然后按校准曲线操作,测得砷量。同时做空白试验。
按下式计算空气干燥煤样中砷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w(Asad)为空气干燥煤样中砷的质量分数,%;m1为煤样溶液中砷的量,μg;m2为艾氏卡试剂空白溶液中砷的量,μg;m为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g。
73.11.8.2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方法提要
煤样与艾氏卡试剂混合烧结,用盐酸溶解烧结物,用碘化钾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再用硼氢化钠将三价砷还原为氢化砷,以氮气为载气将其导入石英管原子化器,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
自动氢化物发生器能自动进行洗涤、量液、加液,精度达0.5%。
氮气纯度99.9%以上。
试剂
硼氢化钠溶液称取18g硼氢化钠溶于1000mL5g/LNaOH溶液中,用时现配。
碘化钾溶液将300gKI溶于1000mL水中。
氢氧化钠溶液c(NaOH)=6mol/L。
砷标准溶液ρ(As)=100.0μg/mL称取0.1320g已在100~105℃干燥约2h的优级纯三氧化二砷,溶于2mLNaOH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约50mL水,摇匀,移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砷空白溶液称取15g(精确至0.01g)艾氏卡试剂,放入100mL蒸发皿中,将皿置入高温炉中,由室温慢慢加热到500℃,在此温度下保持约1h,升高温度至(800±10)℃,并保持约3h,取出蒸发皿,冷却至室温,将烧结物转移到盛有100~150mL热水的400mL烧杯中,用25mLHCl溶解皿内残渣,并转移到烧杯中。用水将残渣全部冲入烧杯中,再用75mLHCl分3次洗涤蒸发皿,将洗液转移到烧杯中,搅拌使残渣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溶液移入塑料瓶中贮存。
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
其他试剂同73.11.8.1砷钼蓝光度法。
校准曲线
吸取10.0mL砷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砷空白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砷10.0μg。再用砷空白溶液稀释配制ρ(As)=0.20μg/mL的砷校准溶液。
取6个100mL容量瓶,分别加入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砷校准溶液和5.00mL、4.00mL、3.00mL、2.00mL、1.00mL、0.00mL砷空白溶液,混匀。各加入10mLHCl,混匀,再加入5mLKI溶液,用水稀释至约50mL,混匀,放置约30min。于瓶中滴加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至碘退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将氢化物发生器的原子化器安装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燃烧器上方,使石英管的轴心与燃烧器狭缝上下对正并平行,调节燃烧器的上下、前后位置和转角,使石英管的轴心与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主光轴重合,连好气路。根据所使用的氢化物发生器具体情况,合理选定工作参数。一般为:每次测定用5mL试液、2mL硼氢化钠溶液,载气流速1L/min。
采用砷空心阴极灯作单色光源,单色器波长193.7nm。用空气-乙炔焰加热石英管原子化器。灯电流、狭缝宽度等参数,应根据仪器的具体情况,调到最佳状态。
按仪器操作说明以校准系列空白调零后,对校准系列溶液进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绘制校准曲线。
分析步骤
称取1g(精确至0.0001g)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已加有3g艾氏卡试剂的瓷坩埚中于(800±10)℃烧结,烧结操作与本节73.11.8.1砷钼蓝光度法相同。将烧结物转移至盛有20~30mL热水的150mL烧杯中,于坩埚中加入5mLHCl,将残存物充分溶解后倒入烧杯中,用水将坩埚中残渣冲洗到烧杯中,再用15mLHCl分3次洗涤坩埚,洗液转移到烧杯中,搅拌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5.00mL试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按校准系列分析步骤进行预还原、氢化物发生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测得砷量。同时做空白试验。
按下式计算空气干燥煤样中砷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w(Asad)为空气干燥煤样中砷的质量分数,%;m1为从校准曲线上查得试样溶液的砷含量,μg;m0为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空白试验溶液的砷含量,μg;V1为测定时所取的试液体积,mL;V为试液总体积,mL;m为空气干燥煤样的质量,g。
注意事项
1)当灰分大于40%,或砷含量大于10μg或全硫含量大于8%时,称样量为0.5g。
2)有些样品在用盐酸提取时会有固体残渣存在,但不影响测定结果。
73.11.8.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方法提要
将煤样与艾氏卡试剂混合烧结,用盐酸溶解烧结物,用硫脲-抗坏血酸还原,再用硼氢化钠将三价砷还原为氢化砷,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
仪器
原子荧光光谱仪灯电流30~35mA,负高压300V,载气流量300mL/min,屏蔽气流量800mL/min。砷高强度空心阴极灯。
试剂
硫脲-抗坏血酸混合还原剂称取10g硫脲溶于200mL水,再溶解10g抗坏血酸,现用现配。
砷标准溶液ρ(As)=10.0μg/mL先按73.11.8.1砷钼蓝光度法配制ρ(As)=100.0μg/mL砷标准溶液,再用砷空白溶液稀释成ρ(As)=10.0μg/mL砷标准溶液。
硼氢化钾溶液20g/L。
其他试剂同73.11.8.1砷钼蓝光度法。
校准曲线
分取含砷0.0μg、2.5μg、5.0μg、10.0μg、20.0μg、30.0μg的砷标准溶液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1+4)HCl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下操作与本节73.11.8.2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相同。分取5.00mL清液,加2.5mL(2+3)HCl和2.5mL硫脲-抗坏血酸混合还原剂,摇匀,放置5min后,在原子荧光光谱仪上按工作条件测量砷的荧光信号,绘制校准曲线。
分析步骤
称取1g(精确至0.0001g)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加3g艾氏卡试剂于(800±10)℃烧结,烧结物用盐酸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下操作同校准曲线,测得砷量。
空气干燥煤样砷含量的计算参见式(73.95)。
注意事项
1)当灰分大于40%,或砷含量大于10μg或全硫含量大于8%时,称样量为0.5g。
2)有些试样会有固体残渣存在,但不影响测定结果。
10. 砷化氢的快速检测方法
可以通过砷化氢检测仪实现。
砷化氢检测仪是检测砷化氢气体的工具。砷化氢为剧毒气体,它是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毒气体。在职业接触多种金属(如锌、锡、锑、铅、铜等)矿石中常含有硫化砷。
含砷矿石在冶炼、加工、储存过程中遇酸(硫酸、盐酸)、湿均可产生砷化氢。因此在很多化工环境下都有可能产生砷化氢气体。
(10)快速测定砷化物的方法扩展阅读
砷化氢是强烈的溶血性毒物,一般认为血液中砷化氢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砷—血红蛋白复合物,使中毒者出现急性溶血症状和黄疸。此外,砷化氢对心、肝、肺等也有直接的毒害作用。
砷化氢中毒程度与吸入砷化氢的浓度密切相关,潜伏期愈短则临床表现愈严重。
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关节及腰部酸痛、皮肤及巩膜轻度黄疸等症状。尿样可能呈酱油色,可能伴有肝脏损害。
重度中毒发病急剧,有高热、昏迷、抽搐、绀紫、巩膜及全身重度黄疸等症状,少尿或无尿。同时,尿样呈深酱色,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并伴有肝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