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螺纹套筒连接规范
目前国内钢筋直螺纹套筒有二个行业标准,
一个是JGJ107-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第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
这二个标准同时使用。
剥肋滚轧直螺纹套筒现场加工规范
安全注意事项:
在调换配件时一定要切断电源。
钢筋夹持在台钳上后必须将钢筋夹紧,严禁加工打拐钢筋,以防因钢筋未夹紧而甩起伤人。
机器工作中如有钢筋松动应立即停机,并将钢筋再次夹紧。钢筋转动时不得用手抓握钢筋。
滚丝头滚到限定位置后不停机时,应立即按下应急开关或切断电源,不得用手去阻止滚丝头转动。
滚丝头在运转过程中手不得触摸任何转动部件,不得用手直接接触涨刀环。
设备在移动及装卸时应平移,吊装时务必采用四点吊装,以免倾翻伤人。
机器工作时,操作人员身体各部位应避开机头旋转空间,防止卷入受到伤害。
加工螺纹前检查机器注意事项:
检查机器摆放是否平稳。
用试棒检查滚轮、剥肋刀片是否与要制作的钢筋规格一致。
检查刀片顶丝、涨刀环螺丝、机头螺丝是否松动。
行程开关是否失灵,机头一定要在出水后才可加工钢筋丝头。严禁在无水,或没加切屑液的情况下加工钢筋。
操作机器前,机器轴承要润滑,加油前要把油嘴处的脏物清理干净。
刀体与刀架是否灵活,弹簧是否有弹力,不能有卡阻现象。
检查前盖板螺丝是否拧紧,滚轮是否能灵活转动。
在调试机器时,扳手端部一定要放到底,用力要均衡,拧螺丝时要对角拧紧。
有配件调整时,一定要松开螺丝,不得硬性敲打移位。
10、检查机头是否正转(面对机头逆时针旋转),反转时应换电极。
11、检查架子高度是否与机头中心一致,架子高度应略低机头中心。
12、设备乳化油水量足够,上班前加满水箱,加入1:10乳化油. 否则损坏滚轮刀具。
剥肋直径调整时注意事项:
四个刀体的总厚度一定要一致,每次换刀片时必须用试棒重新测量调整。
钢筋剥肋的多少由调整涨刀环的松紧来控制,涨刀环越紧剥肋越多,加工出的钢筋丝头越小,越松丝头越大。
滚轮安装时注意事项:(放滚轮时,应轻、平放,避免滚牙与硬物体碰撞,滚轮硬但很脆)。
拧紧前盖板三个螺钉后,应保证滚轮灵活转动。
用试棒调整滚压直径时,不应将其夹的过紧或过松,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丝扣长度存在误差时,行程触块向前移可缩短长度。向后移增加长度。
检查所要制作钢筋时注意事项:
钢筋端部半米内弯曲时严禁加工,一定在矫直或切去后再行加工。
钢筋基圆椭圆、错圆、用电气焊割的端头严禁加工。
钢筋纵肋过高时严禁加工。
钢筋直径超差、马蹄严重时不得加工。
打拐钢筋严禁加工,以防因钢筋未夹紧而甩起打伤人。
加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滚压作业时,不要在滚压时中途停机。任何情况下,机头转动时都禁止扳动主操作手柄,使机头后退,否则会严重损坏滚轮或丝扣。
为保证丝头加工长度,必须使钢筋顶住剥肋机构前盖板,再将钢筋夹紧。
钢筋在加工中如有松动,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将钢筋夹紧后再行加工,钢筋转动时不得用手抓持钢筋。
滚丝头滚到限位时不停机,应立即按下应急开关或切断电源,严禁用手阴止滚丝头转动。
机器工作时,操作人员身体各部位应避开机头旋转空间,防止卷入而受伤害。
加工的前三个丝头应进行全面检查:剥肋直径、长度、(剥肋长度应略长于滚压长度)。丝扣大小、丝扣长度要与套筒相匹配。
每加工20个丝扣,必须用套筒自检一次丝头质量,长度、大小。
用套筒检验丝扣时,每个套筒检验100个丝头左右就要更换一个新套筒。
每加工100个丝头检查一次刀片及涨刀环是否松动。
出现紧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并排除故障后再行使用。
在调整机器配件时,一定要切断电源。
七、收工时注意事项:
每天工作完要清理设备,倒掉铁屑,保持设备清洁。
机器有生锈的地方,要除锈后加注润滑油保护。
每次加工完毕,必须用防水布把机器盖好。
定期清理水箱一遍,每月一次。
切断电源,把工具及配件放于工具箱内,并把门锁好。
调心滚子轴承的安装方法有:
一、压入配合(即冷装,配合面必须涂油)
安装配合不是太紧的轴时,可以通过一个套筒并锤击的方法,轻轻敲击套筒把轴承装到合适的位置。敲击时尽量均匀的作用在轴承套圈上,以防止轴承倾斜。
大部分轴承都采用压入法进行安装。如果要将轴承的内外圈同时装到轴上和轴承座中,必须确保以相同的压力同进作用在内外圈上,且必须与安装工具接触面在同一平面上。
二、加热安装(即热装,配合面不能涂油)
通常情况下,对于较大型轴承的安装,不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是不可能的,因为随着尺寸的增大,安装时需要的力越大。热安装所需要的轴承套圈和轴或轴承座之间的温差主要取决于过盈量和轴承配合处的直径。加热轴承时,要均匀加热,绝不可以有局部过热的情况。
用电感应加热热装时,也可以使用电感应加热装置将轴承加热使其膨胀后再安装在轴上,这种方法,可以不使用火或油而用电在短时间内均匀的加热,作业即清洁效率又高,但需要额外投资,还要需注意是否带有退磁机构。
3. 轴承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轴承的安装方法,因轴承结构、配合、条件而异,一般,由于多为轴旋转,所以内圈需要过盈配合。圆柱孔轴承,多用压力机压入,或多用热装方法。锥孔的场合,直接安装在锥度轴上,或用套筒安装。
安装到外壳时,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过盈量,通常用压力机压入,或也有冷却后安装的冷缩配合方法。用干冰作冷却剂,冷缩配合安装的场合,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在轴承的表面。所以,需要适当的防锈措施。
轴承的安装是否正确,影响着精度、寿命、性能。因此,设计及组装部门对于轴承的安装要充分研究。希望要按照作业标准进行安装。作业标准的项目通常如下:
(1)清洗轴承及轴承关连部件
(2)检查关连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
(3)安装
(4)安装好轴承后的检查
(5)供给润滑剂
(3)套筒与轴承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轴承日常检修要点
1、轴承质量
首先,检查润滑油脂是否有变质、结块、杂质等不良情况,这是判断轴承损坏原因的重要依据。
其次,检查轴承有无咬坏和磨损;检查轴承内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其表面的光洁度以及有无裂痕、锈蚀、脱皮、凹坑、过热变色等缺陷,测量轴承游隙是否超标;检查轴套有无磨损、坑点、脱皮,若有以上情况应更换新轴承。
2、轴承的配合
轴承安装时轴承内径与轴、外径与外壳的配合非常重要,当配合过松时,配合面会产生相对滑动称做蠕变。
蠕变一旦产生会磨损配合面,损伤轴或外壳,而且磨损粉末会侵入轴承内部,造成发热、振动和破坏。
过盈过大时,会导致外圈外径变小或内圈内径变大,减小轴承内部游隙。
为选择适合用途的轴承,要考虑轴承负荷的性质、大小、温度条件、内圈外圈的旋转状各种条件因素。
3、 轴承间隙的调整
轴承间隙过小时,由于油脂在间隙内剪力摩擦损失过大,也会引起轴承发热,同时,间隙过小时,油量会减小,来不及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进一步提高轴承的温升。
但是,间隙过大则会改变轴承的动力特性,引起转子运转不稳定。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设备和使用条件选择核实的轴承间隙。
4. 轴承的安装方法
如果是安装过盈配合的轴承的话:1、加热轴承到一定温度。注意,一定要让它均匀受热,不然就不好用了;2、然后往主轴上套,拿一个套筒(就是一跟钢管,钢管内径比轴的外圆大,可以直接套在轴承的内圈上面)对着轴承轻轻的砸进去。套筒可以均匀受力,很多企业都是这么操作的。
5. 滚动轴承的装配步骤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1)压入法
当轴承内孔与轴颈配合较紧,外圈与壳体配合较松时,应先将轴承装在轴上,如图9-33a所示;反之,则应先将轴承压入壳体上,如图9-33b所示。如轴承内孔与轴颈配合较紧,同时外圈与壳体也配合较紧,则应将轴承内孔与外圈同时装在轴和壳体上,如图9-33c所示。
图9-38 油池加热法
取出轴承后,用比轴颈尺寸大0.05mm左右的测量棒测量轴承孔径,如尺寸合适应立即用干净布揩清油迹和附着物,并用布垫着轴承并端平,迅速将轴承推入轴颈,趁热与轴径装配,在冷却过程中要始终用手推紧轴承,并稍微转动外圈,防止倾斜或卡住(图9-38c),冷却后将产生牢固的配合。如果要把轴承取下来,还得放在油中加温。也可放在工业冰箱内将轴承或零件冷却,或放在有盖密封箱内,倒入干冰或液氮,保温一段时间后,取出装配。
6. 滚动轴承的安装方法有哪几种
这是安装中小型轴承的一种简便办法。当轴承内圈为紧配合外圈为较松配合
时将铜棒紧贴轴承内圈端面用和锤直接敲击铜棒通过铜棒传力将轴承徐徐
装到轴上。轴承内圈较大时可用铜棒沿轴承内圈端面周围均匀用力敲击切忌只
敲打一边也不能用力过猛要对称敲打轻轻敲打慢慢装上以免装斜击裂轴承。
当轴承外圈为当轴承外圈为紧配合内圈为较松配合时可采用与上述相反的
方法用手锤敲击紧贴轴承外圈端面的铜棒把轴承压入轴承座中最后装到轴上
此法不易损伤机件。
此法与利用铜棒安装轴承道理相同。它是将套筒直接压在轴承端面上轴承装
在轴上时压住内圈端面装在壳体孔内时压仪表6 外圈端面用手锤敲击力能均
匀地分布在安装的轴承整个套圈端面上并能与压力机配合使用安装省力省时
质量可靠。
安装所用的套筒应为软金属制造铜或低碳钢管均可。若轴承安装在轴上时
套筒内径应略大于轴颈1—4mm外径略小于轴承内圈挡边直径或以套筒厚度为准
其厚度应制成等于轴承内圈厚度的2/3—4/5且套筒两端应平整并与筒身垂直。若
轴承安装在座孔内时套筒外径应略小于轴承外径。
利用套筒安装轴承时如机件不大可置于台钳上安装。钳口垫以铜片或铝片
以防轴被夹伤。如机件尺寸较大应放在木架上安装。先将轴承装到轴上再安装
套筒用手锤均匀敲击套筒慢慢装合。当套筒端盖为平顶时手锤应沿其圆周依次
均匀敲击套。
7. 轴承的安装方式
1、利用铜棒和手工锤击安装
这是安装中小型轴承的一种简便方法。当轴承内圈为紧配合,外圈为较松配合时,将铜棒紧贴轴承内圈端面,用锤直接敲击铜棒,通过铜棒传力,将轴承徐徐装到轴上。
轴承内圈较大时,可用铜棒沿轴承内圈端面周围均匀用力敲击,切忌只敲打一边,也不能用力过猛,要对称敲打,轻轻敲打慢慢装上,以免装斜击裂轴承。
2、利用套筒安装
此法与利用铜棒安装轴承道理相同。它是将套筒直接压在轴承端面上(轴承装在轴上时压住内圈端面;装在壳体孔内时压住外圈端面),用手锤敲击力能均匀地分布在安装的轴承整个套圈端面上,并能与压力机配合使用,安装省力省时,质量可靠。安装所用的套筒应为软金属制造(铜或低碳钢管均可)。
若轴承安装在轴上时,套筒内径应略大于轴颈1-4mm,外径略小于轴承内圈挡边直径,或以套筒厚度为准,其厚度应制成等于轴承内圈厚度的2/3-4/5,且套筒两端应平整并与筒身垂直。若轴承安装在座孔内时,套筒外径应略小于轴承外径。
3、压力机压入法
安装压力应直接施加于过盈配合的轴承套圈端面上,否则会在轴承工作表面上造成压伤,导致轴承很快地损坏。
4、加热安装
对于安装过盈量较大的轴承或大尺寸轴承,为了便于安装,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将轴承在油箱中加热后用铜棒、套筒和手锤安装。加热时温度一般控制在100℃以下,80-90℃较为合适。
温度过高时,易造成轴承套圈滚道和滚动体退火,影响硬度和耐磨性,导致轴承寿命降低及过早报废。
轴承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双向轴承的中轴圈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安装轴承时,要先将千分表固定于箱壳端面,使表的触头顶在轴承轴圈滚道上边转动轴承,边转动边观察千分表指针,若指针偏摆,说明轴圈和轴中心线不垂直。如果箱壳孔较深时,亦可用加长的千分表头检验。这是个很好的检验轴圈和轴中心线垂直度的方法。
轴承安装装反了,不仅轴承工作不正常,且各配合面会遭到严重磨损。由于轴圈与座圈和区别不很明显,装配中应格外小心,不能装反。
安装正确的时候应当是其座圈能自动适应滚动体的滚动,确保滚动体位于上下圈滚道。除此之外,轴承的座圈与轴承座孔之间还应留有0.2—0.5mm的间隙,用以补偿零件加工、安装不精确造成的误差,当运转中轴承套圈中心偏移时,此间隙可确保其自动调整,避免碰触摩擦,使其正常运转。否则,将引起轴承剧烈损伤。
8. 滚动轴承装配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
【滚动轴承装配】
锤击法:
用手锤通过铜锤或软金属套筒把外力加在轴承内圈或外圈上而实现装配的方法。只适用于小型轴承的装配。
压入法:
即用压力机代替人工加载进行轴承的装配。
加热法:
最常用的方法。用于较大的机械设备中。将轴承放在油箱中均匀加热至100℃左右,取出后立即装到轴上。加热时轴承不可置于油箱底面而应离油箱底面50~70mm为宜。可以在油箱里放一网栅或将轴承用钩吊起的方法来实现。可用电炉加热,也可火烧等。如用轴承加热器加热轴承,则根据轴承大小选定加热时间
滚动轴承装配前的准备
首先将滚动轴承中残留的润滑脂及防锈油清除干净。
先用煤油冲洗滚动轴承,再用汽油洗净,并用干净的布擦干。
也可用其它清洗剂清洗,并将轴承用布擦干净。
不要用脏油或脏布、棉纱清洗或擦干轴承。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减振能力较差,高速时寿命低,声响较大。
9. 机床滚针轴承安装方法
安装满装滚针轴承,通常是利用辅助套筒进行的。这时,辅助辊或辅助套筒托住滚针不使滚针掉出,轴颈以其自身的倒角将滚针掀起,随着滚针轴承在轴颈上向里缓缓移动,辅助辊或辅助套筒便慢慢退出,直至装到工作位置为止。
辅助辊、辅助套筒的外径应比轴直径小0.1―0.3mm。安装时,先将轴承外圈内表面涂以润滑脂,靠紧内表面贴放滚针(放入最后一根滚针时应留有间隙),接着把代替轴颈或轴承内圈的辅助辊或辅助套筒推入外圈孔内,并使其端面对准安装轴端面或已安装在轴上的轴承内圈端面,然后用压力机或手锤敲打施加压力。
滚针轴承也可以这样安装,即将辅助套筒外径涂一薄层润滑油,套入轴承外圈,使辅助套筒和轴承外圈构成一个环形孔,然后再于环形孔中装滚针。装完滚针之后,用工作轴将辅助套筒推出即可。
对于无内圈或无外圈的滚针轴承,在安装时,可先将轴或壳体孔的滚动表面涂一薄层润滑脂,并把滚针依次紧贴于安装部位的润滑脂上。贴放最后一根滚针时应留有间隙,间隙的大小在滚针轴承的圆周上以0.5mm为宜。不能把最后一根滚针硬挤装进去,或者少装一根滚针,因为硬挤装时,轴承会被卡死不能旋转;少装时,间隙过大,易造成轴承运转时滚针发生扭摆和折断。对于只有冲压外圈的滚针轴承,由于外圈壁很薄,不要用手锤敲打安装,应使用压力机压入。因为手锤敲打时,压力不均匀,容易使滚针轴承的外圈产生局部变形。
10. 轴承要怎么安装
轴承的安装
安装轴承时,如铁锤等直接敲击轴承端面可能损伤轴承,因此务须在轨道环圆周上 施加均等压力来装入轨道环。又,如对某一方的轨道(譬如外环)施加压力,经由滚动体将另一方的轨道环(譬如内环)压入则轨道面会发生压痕或伤痕,应予避免。
安装轴承须备有清洁剂干燥的工作场所。特别是超小及特小滚珠轴承的组装若有尘埃侵入即大为影响轴承的性能,因此应在无尘室进行,且必须检查轴承安装部位的尺寸 、精度、形状精度和光度,确认这些量度都在容许公差内。除以上事项外,其他应注意事项如下:
(1)轴及轴承箱(壳)之配合面
毛边、碰伤、凸出部、锈伤、油污等去除,另外,端面一小段予以涂上油润滑,如Spindle油插入时会更容易。
(2)组装用制工具
冲或压床等组装用制工具,选择合适之尺寸于轴承接触部位;安装工具上的污垢、毛边、切削等都必须除去。
(3)轴承
轴承须在安装前才拆封。又,轴承是在非常干净之制程中生产之高精密制品,请不要再作任何其他之加工,如清洗。
(4)紧度较小之轴承
紧度较小的轴承组装,大致可区分为压入轴、压入轴承箱(壳)和均等压入轴及轴承箱(壳),组装方法系在常温下利用套筒压住轨道环端面,借套筒将轴承压入,压入 力作用于轴承的中心。
其他应注意事项,如不可用铁锤以敲打之方式组入造成损伤及避免灰尘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