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该如何用矛盾论分析日常生活的问题
矛盾论给出了分析问题的形式要求,主要有四点。
1,既要分析对立面,也要分析统一面。
2,既要抓个性,还要抓共性。
3,主要矛盾一定要抓住,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同时次要矛盾不可完全忽视,要盯住。
4,还要注意矛盾是在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可能发生变化。
你觉得没用,是因为你的大脑经过训练高度适应日常生活,面对一般问题时你的认知内在地符合矛盾论的要求,所以你不需要矛盾论来指导。
人经过那么长时间的进化,以及成长过程中以生存为目标的强化训练,对大多数生存所需事物认知结构天然的就符合矛盾论的要求。你不需要矛盾论来提醒你肚子饿了,你自己就能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你也不需要矛盾论来提醒你美女的两面性:一方面很美很喜欢,另一方面很贵脾气很大竞争很激烈。
日常事物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通过强化学习,社会学习,写入了你的大脑里面,而且是有重点,又很全面。你抓不住重点,考虑问题不全面,不机灵,社会就会惩罚你,让你的大脑记住重点,记住细节,懂得变通。而这些训练,全部都内在地符合矛盾论的要求。
实践可以弥补对矛盾论认识的不足,大部分违反矛盾论的言论,都出自那些没有经验纯臆测性的发言中。比如说旅游就是浪费时间,这样说显然违反了矛盾论中对立统一的观点,只看到了对立面而无统一面。一个真正经历了旅游的人会知道旅游本身虽然累但是也有锻炼身体,增长见识,愉悦身心的价值。
一个真正做过一件事的人,很少在对这件事的评价上违反1(对立统一规律)和2(共性个性规律),一个真正解决过这件事的人,大概也不会违反3(主要矛盾规律),一个长期跟踪解决一件事的人,在对这件事的评价上多半不会违反4(矛盾运动规律)。
正因为如此,你不会觉得矛盾论有用,因为你遇到的事情你都吃过教训,或者有别人吃过教训可以指导你。只有在面对未遇到过的困难的时候,我们才需要矛盾论进行宏观指导。
然而,当你跳出一般生活,面对那些你经验以外,大脑还没有被训练适应的事物的时候,你是否还能抓住重点呢?是否还能注意到共性以外的个性呢?当年革命者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大部分革命者只知道照搬苏联经验,不懂得结合中国实际,搞错了主要矛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你总有面对经验以外,且又没多少训练机会去适应,更缺乏他人指导的事情的机会。当你觉得一件事无从下手的时候,使用矛盾论的机会就来了。
另外就是对组织的领导者,矛盾论也是有价值的。个体的体验很容易就能被你理解学习,让你的大脑对特定事情的思考符合矛盾论的规律,但是一个集体里面,几十万人的处理各种事情的经验不是那么容易被领导者学习掌握的。领导者需要有一个像矛盾论这样的指导框架去学习,总结经验,加快学习速度和认知深度。
那么要怎么使矛盾论?你可以时时用前面提到的矛盾论的四种观点来检查自己的认知。矛盾论给的是认识的形式正确性判断标准,它决定了什么样的认识形式是正确的。但是它不能直接导出这个认识本身。而且,不符合矛盾论的认识一定是有偏差的,但是符合矛盾论,也不代表是正确的。
比如,你可以用矛盾论判断“旅游就是浪费时间”,“女人就是麻烦”,“网络就是恶企业”,“华为就是中国良心”等等观点都是错的。但是旅游到底如何,女人到底如何还是需要你自己去弄清楚的。你弄出来的东西对不对,最终还得靠实践检验才行。
⑵ 如何用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如何举例说明
这个世界上事事都是存活在矛盾中的。比如说,你有个朋友身体不舒服住院了,她因为不舒服就导致精神不好精神不好就导致她人看得就憔悴,不漂亮了。
如果她不愿意打针吃药。你就可以这样说呗小宝贝,你看你现在的样子多憔悴,脸上都没一点光泽了,我知道这是因为你身体不舒服导致的。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打个针,打个点滴。吃点药,你的身体就会好起来。
身体好起来了,你自然就会有精神了。有精神了,自然也就更漂亮了。就这是简单的矛盾的应用呗。
比如你想买辆车,却发现买车会令自己经济紧张,那么此时就可以进行分析了。
买车和不买是一个矛盾,矛盾的双方就你这个对象而言都有许多好处和坏处,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罗列买车的好处和坏处,不买的好处和坏处,最后你会发现矛盾的集中点由买或不买转移到比较买或不买的好处和坏处权衡之中,并且可以找到扬弃买或不买好坏特点的行动准则。问题也就解决了。
⑶ 矛盾分析法及其运用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矛盾法:
运用说明
1)矛盾法是指利用矛盾的特点来分析并解决问题。
2)矛盾法的运用环境
在题干材料中给出几个人说的话,然后说其中一个人或几个人说的是真话,或者说假话,再让考生判定谁说真话、谁说假话。
运用步骤
第一步:找矛盾,即根据题干材料,找出具备矛盾特点的两句话;
第二步:跳出矛盾,即跳出找到的矛盾关系的两句话,根据题干已知条件,分析剩余的几句话中的真假关系,从而做出推理;
第三步:判断矛盾,如果第一次做出的推理没有得出正确答案,则根据第一次推理出的结果,带入到题干中的条件中,判断具备矛盾关系的两句话的真假关系;
第四步:做出推理,根据二次推理结果,得出最终答案。
⑷ 列举自己的生活,学习中的矛盾,试运用矛盾分析法,论述如何处理上述矛盾
比如学习的矛盾(好—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怎样正确地应用矛盾分析法,一般说来,应注意:
1、坚持深入地观察和认识问题,忌表面性
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而应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即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分析和把握各种矛盾的特点,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可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不是单凭直觉就能达到。
相反,只有耐心、细致、艰苦地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分析各种矛盾的各个部分,一步一步地深入到问题的实质上去分析,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
2、坚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问题,忌片面性
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要全面地分析和认识事物统一体中的各种矛盾及其两个方面的特点,既要了解正面的、肯定的因素,又要了解其反面的、否定的因素;既要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了解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而且还要了解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和互相转化。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对事物的认识既是全面的,又能把握重点和主流,否则就会陷入片面性。
3、坚持从事物本身的矛盾出发去认识事物,忌主观性
要做到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出发去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又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对事物矛盾的分析,不能套用统一的模式或先验的根据,只能遵循事物自身的逻辑和矛盾运动的法则。
经验主义者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推断当前事物的矛盾及其性质;教条主义则把某些抽象的理论原则强加在现实事物中的具体矛盾上。这两种态度都是主观主义,脱离具体事物自身矛盾的客观实际,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4)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举例扩展阅读: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⑸ 用矛盾分析法解释生活中一个例子
当年朝鲜战争停战后划定的“三八线”,如今成了天然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乐园,不仅濒临灭绝的丹顶鹤,而且大山猫,老虎等珍稀动物也悠然自在地生活在那里。无独有偶,海湾战争,埋在科威特领土上的数百万枚炸弹和地雷,居然成了这个国家的“生态卫士”,过去一直在这片沙漠上打猎、开车和放牧的人如今望而却步。于是,植被以惊人的速度恢复,鸟类数量大增,有一种野鸡,原来只有二三十只,现在居然增加到2000多只,虽然炸弹和地雷给科威特人带来了灾难和隐患,却换来了茫茫大地的复苏。
[简析]: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全面分析矛盾,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战争遗留的炸弹和地雷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隐患,却成了动植物的生长乐园。
2.狼与草帽
狼在森林里被猎人追杀,无处可逃之时,发现一顶用绿色枝条编织的草帽,忙将其戴在头上,蹲在草丛中。猎人没有发现戴着草帽的狼,继续向前追去。草帽让狼躲过一劫,于是,狼觉得草帽是救命的法宝,便将它带在身边。狼走出森林,走过草原,来到沙漠。不巧,又遇上了猎人,狼又赶紧戴上草帽,蹲在沙地里,一动也不敢动。正在行走的猎人忽然发现一片黄沙中出现了一个绿色的草堆,十分奇怪,就上前去看个究竟,当猎人看出草堆下藏着一只狼时,便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猎枪。
[简析]: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同一种方法,在有的环境里能救你一命;但换了一个环境,却可能要了你的命。
⑹ 矛盾分析法包括哪些具体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从统一中看到对立,从对立中看到统一。具体来说,一是必须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切忌"顾此失彼"。二是必须坚持"重点论",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三是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既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具体情况,也要注意不要使具体的事物脱离普遍联系。四是必须坚持"发展论",分析矛盾的动态,防止思想僵化。
⑺ 在生活中,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
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
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
矛盾分析:要做到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出发去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又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我们对事物矛盾的分析,不能套用统一的
模式或先验的根据,只能遵循事物自身的逻辑和矛盾运动的法则。经验主义者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推断当前事物的矛盾及其性质;教条主义则把某些抽象的理论原则强加在现实事物中的具体矛盾上。这两种态度都是主观主义,脱离具体事物自身矛盾的客观实际,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