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范畴的概念,简单说就是,指导实践的方法所形成的理论
Ⅱ 方法论是指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通用理论体系,通常涉及对问题各方面的论述,包括环境、阶段、任务、目标、工具、方法、技巧等。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总结出较为一般性的通用原则。学习方法论的目的是提升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陌生领域尝试跨界的时候,应用方法论可以带来信心和有趣的过程。这有点像小时候老师经常说的“举一反三”,通过一件事情,然后以此类推知道其它许多事情,通过现象看本质。
方法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手段。相对方法论而言,方法更关注过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具体,看上去像是比较“小”的方法论。技巧是指对一种生活或工作方法的熟练和灵活运用,相对方法而言,技巧更关注程度,涉及的内容比较片面。套路是最近两年在网络上的热词,泛指成套的方法和技巧,用来形容精心策划的一套计划。套路介于方法论和方法之间,既没有深入的理论体系,又比一般的方法要复杂一些。以复杂度区分,方法论>套路>方法>技巧,定义虽然相似,但实际区别挺大。下面逐一定义方法论的特别之处。
1、本质上是理论
方法论从本质上来说是理论,这也是和套路、方法和技巧的最主要区别。形式上表现为方法论一般不能直接解决具体问题,只能提供一套找到解决方案的思路,最终是通过方法论和具体问题的结合产出解决方案。方法论虽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终极办法,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方法论是对现实世界运转规则的高度概括,通过方法论能看到问题的内在矛盾、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法,方法论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2、具有一定的广度
方法论整理和总结的比较完善,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全面,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形式上表现为方法论一般包括对问题各方面的论述,从客观上形成一套覆盖问题的原始模型,甚至会穷尽。套路、方法和技巧一般只针对某个具体方面,在一个相对比较窄小的范围内提供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之道,可以理解为只能看病不能治本。
3、具有一定的深度
方法论提倡深入到问题的底层、深挖现象背后的本质,形成有一定深度的理论体系。对方法论的学习、应用、整理、总结,都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不是提供短平快的救火指导。因为方法论的深度,所以其不光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我们明白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涉及到哪些方面、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以及还有哪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4、易于复用
因为方法论是具有一定复杂度和深度的理论体系,所以方法论是通用的,易于复用。其不光可以解决某个领域的问题,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更多同类问题,虽然不能做到放之四海,但其在跨界的时候往往能起到很大作用。易于复用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可以重复使用,即使问题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化,方法论也可以起到作用。套路、方法和技巧只能解决具体问题,无法跨界复用也无法重复使用,基本做不到复用。
5、易于传承
作为理论体系的方法论,一定会被整理和总结,还经常补充最新的应用案例,最终形成一套非常便于传承的工具。一方面方法论适合作为干货在各种培训和咨询的场景下使用,也就是通过被动教学的方式进行传承。另一方面,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人,可以非常容易的通过自学的方式进行传承。而套路、方法和技巧因为片面、细碎、专用,最终很难被整理和总结,也就很难被传承。
6、有趣
每个人都有探索世界、探索人间的动力,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机会、没有能力去做探索边界的尝试。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方法论是我们可以掌握到的探索工具,在我们的眼界内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未知世界。当我们发现可以依靠方法论洞察到一些人世间的普遍规则时,我们一定会心生感激。当我们发现我们有能力把人世间的普遍规则整理和总结为方法论时,我们一定会满心欢喜。这对于普遍无趣的人生而言,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它。
看似空洞的描述,不知道理性的你能不能看完,更不知道能不能理解我对方法论的欢喜。正式因为对方法论的执着,我决定写“趣味方法学”,希望通过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写作,把我的方法论体系建设的更完整。也希望通过持续的输入和输出,让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快乐。这篇文章表达了我今天对方法论的理解和认知,我知道随着深入,我眼里的方法论会升级,我自己也会涅盘。如果有一天我能看到这些预期中的变化,我将更加欢喜,为我能够在苦难的人生中找到一些有趣的事而欢喜。
Ⅲ 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着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Ⅳ 什么是方法论方法论的概念
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4)如何形容方法论扩展阅读:
世界观,通俗地讲,就是“观世界”,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所创立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论。它是在概括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引出的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觉地运用客观世界发展的辩证规律,严格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Ⅳ 什么是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
1、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着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2、认识论(epistemology)即个体的知识观,也即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和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长久以来一直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3、对本体论这个词的定义虽有各种不同,但一般对它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大体上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所用的本体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马克思主义之后哲学融入实践。
从广义说,它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采取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立、或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立的方法,而以辩证唯物主义说明哲学的整个问题。
(5)如何形容方法论扩展阅读:
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科学方法论,包括培根阐述的实验方法与归纳逻辑、笛卡儿论述的数学方法与演绎逻辑,以及贝塔郎菲的一般系统论方法与中国曾邦哲的系统逻辑《结构论》。
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哲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学科,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理论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理论是具体科学方法论。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带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方法论
网络-认识论
网络-本体论
Ⅵ 什么叫方法论
【解释2】
世界观,通俗地讲,就是“观世界”,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éthode)是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着名哲学论着,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的影响,有人曾说:欧洲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笛卡儿主义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论的影响,而不是指笛卡儿的二元论哲学。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1、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着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2、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3、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
4、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机械到人体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儿的方法论进行的,对西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体功能,只是各部位机械的综合,而对其互相之间的作用则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罗号登月工程的出现,科学家们才发现,有的复杂问题无法分解,必须以复杂的方法来对待,因此导致系统工程的出现,方法论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综合性的方法所取代。系统工程的出现对许多大规模的西方传统科学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如环境科学,气象学,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等。
笛卡儿在方法论中还第一次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第一次引入笛卡儿坐标系。对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理论有很大的作用。
Ⅶ 如何理解方法论的内涵
方法论的含义
方法指的是关于解决问题的门路、程序。论文写作的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同时,方法论也指在某一门科学上所采用的研究的方式方法的综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的深化与飞跃,一种崭新的科学概念、思潮与方法正在崛起。因而,在文章的写作与研究中,新的思想和方法不断进入,可以对其进行更系统的阐释。
二、方法论的价值
方法是手段,而手段永远是为目的服务的,这是我们过去一贯的认识。从科学研究的自身发展来看,我们现在正在进入方法论的时代。这意味着方法在具有手段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了目的的价值,它将直接关系到目的的显现,而它本身也表现出了极强的目的性。因此,方法论在今天也正在引起人们更加广泛而深刻的认识。这也是由方法论自身的力量所决定的。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研究实践经验概括的总和,是关于科学方法的理论和学说,是指导科学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理论、原则和手段。从本质上说,科学方法就是认识研究对象和改造对象的方法。认识研究对象是科学方法最基本的目的,是研究客体的直接前提和基础
Ⅷ 什么是论文的方法论
论文的方法论主要是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定量分析法是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定性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
(8)如何形容方法论扩展阅读:
论文中常用方法: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
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Ⅸ 表示从已有的案例中总结归纳出方法论的成语或句子
【成语】:前车之鉴
【拼音】:qián chē zhī jiàn
【解释】: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示例】:~,请自三思。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
【近义词】:前车可鉴、殷鉴不远
【反义词】:重蹈覆辙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劝告人
【英文】:lessons drawn from others' mistakes
【日文】:前车(ぜんしゃ)の覆(くつが)えるは后车(こうしゃ)の戒(いまし)め
【德文】::sich die Fehler anderer als (od. zur) Warnung dienen lassen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洛阳人贾谊从小就有天才儿童的美誉,汉文帝听说他很有才学,请他进京担任博士,问他治理国家的看法。贾谊主张要以秦朝灭亡作为镜子,时刻提醒自己要施行仁政,让老百姓休养生息,重视农业生产才能使国家强大
(前车之鉴,前车之鉴)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大戴礼记·保傅》:“鄙语曰:……前车覆,后车诫。”
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后以“前车之鉴”、“前车可鉴”或“前辙可鉴”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
宋陈亮《与石应之书》:“惟兄勉之,无失朋友之望,前辙可鉴。”
《水浒后传》第二五回:“前车之鉴,请自三思。”
Ⅹ 什么是方法论及其特点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方法论在不同层次上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之分。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哲学方法论;研究各门具体学科,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有关领域的方法理论是一般科学方法论;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理论是具体科学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哲学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说带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是最一般的方法论,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它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武器,也是改造现实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