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解题模式,解题思路,解题方式,这些有什么区别
方法,主要在于解题过程中的做法,技巧就有技术含量了,在多种方法中选择最优得解答,模式是题型的解题方法,例如工程问题,鸽巢问题,思路是考验学生的能力
⑵ 怎样运用黄金分割解题举个例子~~~~~
古希腊数学家在进行线段分割时,发现一条具有美的价值的规律,它就是黄金分割定律。它是将一段直线分成长短两段,使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全段之比,比值为1:1.618。这种比例自古希腊至19世纪一直被认为最佳比例。它被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师和画家以及古典派雕塑家 广泛应用于其创作中,认为是最合适的比例分割,在造型上具有审美价值。
黄金分割比在未发现之前,在客观世界中就存在的,只是当人们揭示了这一奥秘之后,才对它有了明确的认识。当人们根据这个法则再来观察自然界时,就惊奇的发现原来在自然界的许多优美的事物中的能看到它,如植物的叶片、花朵,雪花,五角星……许多动物、昆虫的身体结构中,特别是人体中更是有着丰富的黄金比的关系。当人们认识了这一自然法则之后,就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此后,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就随处可见了,如建处门窗、橱柜、书桌;我们常接触的书本、报纸、杂志;现代的电影银幕。电视屏幕,以及许多家用器物都是近似这个数比关系构成的。它特别表现艺术中,在美术史上曾经把它作为经典法则来应用。有许多美术家运用它创造了不少不朽的着名。
黄金分割对摄影画面构图可以说有着自然联系。例如照相机的片窗比例:135相机就是24X36即2:3的比例,这是很典型的。120相机4.5X6近似3:5,6X6虽然是方框,但在后期制作用,仍多数裁剪为长方形近似黄金分割的比例。只要我们翻开影集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多数的画幅形式,都是近似这个比例。这可能是受传统的影响,也养成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外,也确实因为它具有悦目的性质,所以有时人们在时间中并非注意到这个比例,而特意去运用它,但往往就不自觉中,进入了这个法则之中。这也说明了,黄金分割的本身就存在有美的性质。
在摄影实践中,运用黄金分割法则,主要表象在黄金分割点、线、面的运用中。黄金分割点,在全景构图中,多是主要表现对象,或是视觉中心所处的位置,在中、近景构图中,多是景物主要部位所处的位。在人像构图中常常是将人的眼睛处理在近于黄金分割点的位置。黄金分割线,多用作地平线、水平线、天际线所处的位置。
黄金分割是人们习惯的形式法则,在一般的情况下常以此进行构图。但是客观事物是有丰富变化的,创作意图也是各不相同的,黄金分割的形式,并非能完全满足变化与创作者的要求。因此,不拘一格地进行构图处理,也是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的。
黄金分割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
1/0.618=1.618
(1-0.618)/0.618=0.618
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让我们首先从一个数列开始,它的前面几个数是: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的名字叫做"菲波那契数列",这些数被称为"菲波那契数"。特点是即除前两个数(数值为1)之外,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
菲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有什么关系呢?经研究发现,相邻两个菲波那契数的比值是随序号的增加而逐渐趋于黄金分割比的。即f(n)/f(n-1)-→0.618…。由于菲波那契数都是整数,两个整数相除之商是有理数,所以只是逐渐逼近黄金分割比这个无理数。但是当我们继续计算出后面更大的菲波那契数时,就会发现相邻两数之比确实是非常接近黄金分割比的。
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五角星/正五边形。五角星是非常美丽的,我们的国旗上就有五颗,还有不少国家的国旗也用五角星,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正五边形对角线连满后出现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黄金分割三角形。
由于五角星的顶角是36度,这样也可以得出黄金分割的数值为2Sin18 。
黄金分割点约等于0.618:1
是指分一线段为两部分,使得原来线段的长跟较长的那部分的比为黄金分割的点。线段上有两个这样的点。
利用线段上的两黄金分割点,可作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
20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学派的第三大算学家欧道克萨斯首先提出黄金分割。所谓黄金分割,指的是把长为L的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于该部分之比。而计算黄金分割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斐波契数列1,1,2,3,5,8,13,21,...后二数之比2/3,3/5,4/8,8/13,13/21,...近似值的。
黄金分割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可宝贵的算法"。这种算法在印度称之为"三率法"或"三数法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比例方法。
其实有关"黄金分割",我国也有记载。虽然没有古希腊的早,但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独立创造的,后来传入了印度。经考证。欧洲的比例算法是源于我国而经过印度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而不是直接从古希腊传入的。
因为它在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在工艺美术和日用品的长宽设计中,采用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就科学采用了黄金分割,舞台上的报幕员并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以站在舞台长度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最美观,声音传播的最好。就连植物界也有采用黄金分割的地方,如果从一棵嫩枝的顶端向下看,就会看到叶子是按照黄金分割的规律排列着的。在很多科学实验中,选取方案常用一种0.618法,即优选法,它可以使我们合理地安排较少的试验次数找到合理的西方和合适的工艺条件。正因为它在建筑、文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所以人们才珍贵地称它为"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应用时一般取1.618 ,就像圆周率在应用时取3.14一样。
发现历史
由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
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着。
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着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
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黄金分割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最着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国推广。
|..........a...........|
+-------------+--------+ -
| | | .
| | | .
| B | A | b
| | | .
| | | .
| | | .
+-------------+--------+ -
|......b......|..a-b...|
通常用希腊字母 表示这个值。
黄金分割奇妙之处,在于其比例与其倒数是一样的。例如:1.618的倒数是0.618,而1.618:1与1:0.618是一样的。
确切值为根号5+1/2
黄金分割数是无理数,前面的1024位为:
0.6180339887 4989484820 4586834365 6381177203 0917980576
2862135448 6227052604 6281890244 9707207204 1893911374
8475408807 5386891752 1266338622 2353693179 3180060766
7263544333 8908659593 9582905638 3226613199 2829026788
0675208766 8925017116 9620703222 1043216269 5486262963
1361443814 9758701220 3408058879 5445474924 6185695364
8644492410 4432077134 4947049565 8467885098 7433944221
2544877066 4780915884 6074998871 2400765217 0575179788
3416625624 9407589069 7040002812 1042762177 1117778053
1531714101 1704666599 1466979873 1761356006 7087480710
1317952368 9427521948 4353056783 0022878569 9782977834
7845878228 9110976250 0302696156 1700250464 3382437764
8610283831 2683303724 2926752631 392473 1671112115
8818638513 3162038400 5222165791 2866752946 5490681131
7159934323 5973494985 0904094762 1322298101 7261070596
1164562990 9816290555 2085247903 5240602017 2799747175
3427775927 7862561943 2082750513 1218156285 5122248093
9471234145 1702237358 0577278616 0086883829 5230459264
7878017889 9219902707 7690389532 1968198615 1437803149
9741106926 0886742962 2675756052 3172777520 3536139362
1076738937 6455606060 5922...
是用数字来表示人体美,并根据一定的基准进行比较。用同一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为基准,来判定它与人体的比例关系的方法被称为同身方法(见中图)。分为三组:系数法,常指头高身长指数,如画人体有坐五、立七,即身高在坐位时为头高的五倍、立位时为7或7.5倍;百分数法,将身长视为100%,身体各部位在其中的比例;两分法:即把人体分成大小两部分,大的部分从脚到脐,小的部分为脐到头顶。 标准的面型,其长宽比例协调,符合三停五眼(见右图)。三停是指脸型的长度,从头部发际到下颏的距离分为三等分,即从发际到眉、眉到鼻尖、鼻尖到下颏各分为一等分,各称一停共三停;五眼是指脸型的宽度,双耳间正面投影的长度为五只眼裂的长度,除眼裂外、内此间距为一眼裂长度、两侧外眦角到耳部各有一眼裂长度,
http://ke..com/view/1816.htm
⑶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与方法
2019学魁`榜邱崇数学解题技巧(含终极秒杀选填)(16.6G超清视频)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⑷ 怎样运用黄金分割解题
你想解什么题?
⑸ 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与方法
1、8个黄金解题技巧
一. 利用首句信息
从历年的试题可以看出,完形填空所采用的短文一般不给标题,且首句往往不设空,通常是个完整的句子。这个句子往往是全文的关键句,它是了解全文的窗口,常常包含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因此考生要注重细读首句,并据此来判断文章的体裁,题材,推测全文的主旨和大意,推断故事发生的人物、地点、时间、气氛等多方面的特征,争取开局顺利。
二. 利用前后暗示
完形填空题除了注重考查考生对语境的理解外,还经常在完形填空的短文中设置前后互相暗示的考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前面暗示后面,做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但从对历届考题的研究情况来看,这种暗示多为后面暗示前面,也就是说前面的某些填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或是线索不清,或是语境不明,无法填出,但只要我们继续往后看,就会发现此空在后面的某个地方有暗示。所以,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三. 利用逻辑推理
做完形填空题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阅读推理的过程。为了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文章内容,考生必须把握作者的思路,使自己的思维模式与作者的思维模式相吻合,同时考生还必须不断地从各个角度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并不断地验证推理的正确性,以达到理解全文、解决问题的目的。正确分析推理是恰当解题的必要条件,而恰当解题又是对题目进行正确分析推理的必然结果。
四. 利用语境因素
文章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而上下文则是营造语境的基础,也是逻辑推理的依据。通读全文,理顺大意,根据上下文找出信息词是做好完形填空题的关键。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完形填空题在命题设计上的趋势是朝着深层化及语境化的方面挖掘,逐渐摈弃单纯的语言分析考查,而越来越侧重逻辑推理判断。因此,只有借助上下文乃至全文语境的启示或限定才能够准确做出判断。
五. 利用语法分析
尽管近几年的高考完形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语境的理解,很少考查纯语法知识的运用,但是借助语法分析来帮助理解句子,推测语境,判断搭配等,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考生做题时应充分利用平时所学的语法及词汇,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以及句子结构等知识。
六. 利用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识
高考完形填空往往以自身的内容提供相对完整的语篇信息,但其间交织渗透着各类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常识,如文化、风俗、生活常识以及科学知识等,考生在做题时可充分利用社会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并注意中西方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将会大大简化复杂的分析与判断过程,节省宝贵的时间,顺理成章的选出正确的答案。
七. 利用语篇标志(重点)
语篇指比句子长的语言单位,语篇标志指语篇之间有内在联系的词语。常见的语篇标志语有:
1)结构层次:“first、second、third、finally”等;
2)时间关系:“before、after、later”等;
3)因果关系:“because、for、since、therefore、thus、”等;
4)话题关系:“by the way”等;
5)转折关系:“but、however、nevertheless、on the contrary”等’
6)递进关系:“in addition、besides、then、what’s more、further”等
7)并列关系:“and 、and also、or、neither…nor……、either……or……、not only……but also……、as well、similarly、in the same way、that is to say”等
8)让步关系:“although、though、even though、even if、no matter+疑问词”等
9)条件关系:“if、only if、if only”等。
八. 利用习惯用法和词语辨析知识
习惯用法是英语中固定的结构,是不能随意改的。平时学习中应注意积累及掌握好习惯用法。同时,应多注意词语辨析及词语搭配,要培养在特定语境中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
2、415个高频词
1. occasion 场合
2. situation 情况,处境
3. take over 接管
4. exchange 交换
5. command 命令
6. confirm 证实
7. cultivate 培养
8. prosperously 繁荣的
9. suspect 怀疑
10. relatively 相对的,比较的
11. acknowledge 承认,鸣谢
12. ambition 抱负,野心
13. quality 质量,品质
14. protection 保护
15. equally 平等地
16. promise 承诺
17. clearly 清楚地
18. grateful 感激的
19. remove 移开
20. force 强迫
21. apologize 道歉
22. terrible 可怕的,糟糕的
23. stubborn 固执的
24. actively 积极地,主动地
25. spiritual 精神的,心灵的
26. magical 魔力的
27. willingly 愿意地
28. strengthen 加强
29. image 形象
30. complexity 复杂
31. cautious 小心的
32. manage 管理,成功做成
33. prejudice 偏见
34. economic 经济的,合算的
35. academic 学术的
36. control 控制
37. adopt 收养,采取
38. consume 消费,消耗
39. unique 独一无二的
40. beneficial 有益的
41. varied 多变的,各种各样的
42. demanding 要求高的
43. appropriate 合理的
44. entertainment 娱乐
45. deliberately 故意地
46. purchase 购买
47. tough 艰难的
48. bright 明亮的
49. remain 留下,保持
50. terrify 使害怕
51. disappointing 令人失望的
52. formal 正式的
53. desire 愿望
54. share 分享,共有
55. fulfill 履行(诺言),执行(命令)
56. admit 承认
57. evident 明显的
58. consequently 因此,所以
59. accustomed 习惯的
60. accumulate 积累
61. participate 参加
62. absence 缺席
63. presence 出席
64. bravery 勇敢
65. horror 恐惧
66. spotless 无暇的
67. fundamental 基础的
68. employment 就业,雇用
69. involve 包含,使参与
70. actually 事实上
71. harmony 和谐
72. basically 基本的
73. inspire 激发,鼓舞
74. imitate 模仿
75. awful 糟糕的
76. generous 慷慨的,大方的
77. wealthy 富有的
78. function 功能
79. stressful 有压力的
80. persistent 坚持不懈的
81. reluctant 勉强的,不愿意的
82. diligent 勤奋的
83. attentive 注意的,周到的
84. unbearable 不能忍受的
85. accommodation 住所
86. attractive 有吸引力的
87. constant 连续的
88. brilliant 杰出的,才华横溢的
89. clumsy 笨拙的
90. declare 宣布,声明
91. obtain 获得
92. interactive 相互的,互动的
93. incident 事件
94. adventure 冒险
95. in particular 尤其
96. in reality 事实上
97. emphasize 强调
98. overlook 忽视
99. deny 否认
100. ensure 确保
101. financial 金融
102. budget 预算
103. on the whole 整体上
104. potential 潜在的,潜能
105. on the contrary 相反
106. loyalty 忠实
107. assume 假设
108. establish 建设
109. flexible 灵活的
110. sensitive 敏感的
111. essential 必不可少的
112. unfair 不公平的
113. expectation 期待
114. impression 印象
115. examination 考试,检查
116. contribution 贡献
117. certainty 肯定
118. confuse 使迷惑,使混淆
119. trap 陷阱,困住
120. secondary 次要的
121. turn up 出现
122. show off 炫耀
123. break in 闯进
124. settle down 定居,安定下来
125. relief 安慰,减轻
126. justice 公正
127. previous 先前的,早先的
128. instantly 立即地
129. regularly 规则地,规律地
130. occasionally 偶尔地
131. independence 独立
132. keep up with 跟上
133. catch up with 追赶上
134. come up with 想出
135. put up with 忍受
136. guarantee 保证
137. convince 使确信,说服
138. atmosphere 气氛
139. sympathy 同情
140. punish 惩罚
141. puzzled 感到迷惑的
142. scared 害怕的
143. embarrassed 尴尬的
144. reaction 反应
145. forgiveness 原谅
146. imaginary 想象力丰富的
147. be filled with 充满
148. be pleased with 对......感到满意
149. be crowded with 挤满
150. be equipped with 配备有......
151. possession 财产
152. precious 珍贵的
153. appreciate 欣赏,感激
154. admire 钦佩
155. wander 闲逛
156. get rid of 消除,摆脱
157. particularly 尤其,特别
158. purpose 目的,意图
159. courage 勇气
160. determination 决心
161. roll 滚
162. drop 掉下
163. undoubtedly 毫无疑问地
164. temporarily 暂时地
165. thankfully 幸运地
166. lean against 靠着
167. challenge 挑战
168. fierce 激烈的
169. practical 实际的,实用的
170. straight 直接的
171. delighted 高兴的
172. congratulate 祝贺
173. faint 头晕的
174. consult 咨询
175. messy 乱的
176. review 复习,评论
177. curious 好奇的
178. graation 毕业
179. honor 荣耀
180. comfortable 舒服的,舒适的
181. tiresome 令人生厌的,无聊的
182. set up 建立
183. hold up 举起,支撑
184. pick up 拾起,学会,接
185. possess 拥有
186. crowded 拥挤的
187. march 行军,前进
188. apartment 公寓
189. frightened 害怕的
190. turn out 结果是,证明是
191. figure out 算出,想出
192. anxious 焦虑的
193. hunt 寻找,打猎
194. amused 愉快的,顽皮的
195. optimistic 乐观的
196. demonstrate 证明,演示,显示
197. realize 意识到
198. meaningful 有意义的
199. faithful 忠实的,忠诚的
200. grasp 抓住,理解
201. decorate 装饰
202. pressure 压力
203. obvious 明显的
204. predict 预测
205. audience 观众
206. contain 包含
207. gesture 姿势
208. pioneer 先锋
209. afford 支付得起
210. affair 事情
211. dependent 依赖的
212. properly 合理地
213. sincerely 真诚地
214. severely 严厉地
215. guidance 指导
216. appearance 出现,外貌
217. astonishment 惊讶
218. sharpen 使锋利
219. comment 评论
220. privately 私人地
221. frequently 频繁地
222. physical 身体的,物理的
223. donate 捐赠
224. manufacture 制造,制造业
225. original 原始的,起初的
226. effective 有效的
227. object 反对
228. typical 典型的
229. possibility 可能性
230. accidentally 意外地,偶然地
231. immediately 立刻
232. concern 关心,担心
233. concentrate 集中
234. tragedy 悲剧
235. neglect 忽视
236. approach 接近,途径,方法
237. disturbance 打扰
238. arrest 逮捕
239. restore 恢复
240. available 可得到的, 可利用的
241. accompany 陪伴
242. characteristic 特征,特性
243. automatic 自动的
244. approve 批准,同意
245. roughly 粗略地
246. indicate 暗示
247. hesitation 犹豫
248. attach 系着,附着
249. plain 平的,朴素的,简单的
250. mercy 怜悯
251. sample 样本
252. considerable 相当大的,值得考虑的
253. enthusiasm 热情
254. confirm 证实
255. phenomenon 现象
256. modify 修改
257. annual 每年的
258. isolation 隔离,孤立
259. ceremony 典礼,仪式
260. acceptable 可接受的
261. eventually 最后
262. target 目标
263. expose 暴露
264. absolutely 绝对地
265. negative 消极的,否定的
266. steady 稳定的
267. consistently 一贯地,一致地
268. permanent 永久的
269. professional 职业的,专业的
270. dismiss 解雇
271. countless 数不尽的
272. thoroughly 彻底地
273. standard 标准
274. tolerate 忍受
275. memorable 值得纪念的
276. leave for 离开去到
277. adapt 适应,改编
278. somehow 不知怎么地
279. somewhat 稍微,有点
280. acquire 获得
281. occupy 占据
282. accompany 陪伴
283. urgent 紧急的
284. technology 技术
285. giant 巨大的
286. invisible 看不见的
287. evaluation 评估
288. magnificent 壮丽的
289. inefficient 效率低的
290. nonsense 废话,荒谬的
291. preserve 保护,保存
292. career 事业
293. profession 职业,专业
294. exhausted 筋疲力尽的
295. crash 撞碎,坠毁
296. suspicious 怀疑的
297. requirement 要求
298. athletic 运动的,运动员的
299. prohibit 禁止,阻止
300. depressed 沮丧的,萧条的
301. instruction 教导,说明
302. slightly 轻微地
303. meaningful 有意义的
304. principle 原则
305. undeserved 不应得的
306. betray 背叛
307. moderate 中等的,适度的
308. evaluate 评价,估价
309. honorable 值得尊敬的
310. artificial 人造的
311. concept 概念
312. symbolize 象征
313. promising 有前途的
314. conflict 冲突
315. display 显示,陈列
316. definitely 明确地,肯定地
317. interrupt 打断
318. recall 回想起
319. recite 背诵
320. resist 抵制
321. desperate 绝望的
322. elegant 优雅的
323. attempt 试图
324. random 随机的
325. profitable 有利可图的
326. treasure 珍惜,宝藏
327. poisonous 有毒的
328. dilemma 窘境
329. correctly 正确地
330. system 系统
331. complicated 复杂的
332. application 申请,应用程序
333. simple 简单的
334. recognize 认出,认可
335. cruel 残忍的
336. comfortable 舒服的,舒适的
337. feared 害怕的
338. replace 代替
339. method 方法
340. seize 抓住
341. misunderstand 误解
342. mistake 错误,弄错
343. imply 暗示
344. disease 疾病
345. repay 偿还,报答
346. describe 描述
347. contract 合同
348. promote 促进,提升
349. sacrifice 牺牲
350. generally 一般来说
351. trouble 麻烦
352. pleased 满意的
353. certainly 肯定地,当然
354. national 国家的,民族的
355. cultural 文化的
356. entrance 入口
357. annoying 令人恼怒的
358. polite 有礼貌的
359. unconscious 无意识的
360. patient 有耐心的
361. theory 理论
362. classification 分类
363. smart 聪明的
364. mature 成熟的
365. average 平均
366. creative 有创造力的
367. graate 毕业,毕业生
368. program 节目
369. intelligent 智能的,聪明的
370. competent 有能力的
371. independent 独立的
372. separate 单独的,分开的
373. voluntarily 自愿地
374. doubt 怀疑
375. reflection 反射,沉思,映象
376. conclusion 结论
377. alt 成年人
378. talented 有天赋的
379. outstanding 出色的
380. expression 表达,表情
381. check 检查
382. attend 参加,照料
383. be aware of 意识到
384. be fond of 喜欢
385. be worthy of 值得
386. expect 期待,预计
387. decision 决定
388. style 风格
389. pretend 假装
390. explain 解释
391. cause 原因,事业
392. perform 表演,执行
393. probably 可能地
394. struggle 挣扎,奋斗
395. completely 完全地
396. wonder 想知道
397. experience 经验,经历
398. fail 失败
399. develop 发展
400. responsible 有责任的
401. valuable 有价值的,贵重的
402. ability 能力
403. affect 影响
404. destroy 毁坏
405. confident 自信的
406. request 要求
407. traditional 传统的
408. modern 现代的
409. relationship 关系
410. cooperation 合作
411. distinguish 区分
412. identify 鉴定,识别
413. thought 想法,思想
414. discourage 使气馁,使沮丧
415. prepare 准备
⑹ 做数学题的方法和技巧
中小学数学,还包括思维数学,在学习方面要求方法适宜,有了好的方法和思路,可能会事半功倍!那有哪些方法可以依据呢?文都教育建议家长们,培养孩子从小就习惯用这些思维和方法来解题!
形象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认识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进行积极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实物演示法
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仅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进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可以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有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
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认识、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图示法
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多用图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题目,图画出来了,结果也就出来的;有的题,图画好了,题意学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题,画图则可以帮助分析题意、启迪思路,作为其他解法的辅助手段。
列表法
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找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于分析比较、提示规律,也有利于记忆。它的局限性在于求解范围小,适用题型狭窄,大多跟寻找规律或显示规律有关。比如,正、反比例的内容,整理数据,乘法口诀,数位顺序等内容的教学大都采用“列表法”。
用列表法解决传统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制作三个表格:第一张表格是逐一举例法,根据鸡与兔共20只的条件,假设鸡只有1只,那么兔就有19只,腿共有78条……这样逐一列举,直至寻找到所求的答案;第二张表格是列举了几个以后发现了只数与腿数的规律,从而减少了列举的次数;第三张表格是从中间开始列举,由于鸡与兔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接着根据实际的数据情况确定列举的方向。
探索法
按照一定方向,通过尝试来摸索规律、探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法叫做探究法。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在数学里,“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人们在难以把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基本的、熟悉的、典型的问题时,常常采取的一种好方法就是探究、尝试。
第一、探究方向要准确,兴趣要高涨,切忌胡乱尝试或形式主义的探究。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教师创设“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师:“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正当学生疑惑之时,教师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教师说:“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教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您是怎样算的?”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第二、定向猜测,反复实践,在不断分析、调整中寻找规律。
第三,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结合。独立,有自由的思维时空;合作,可以知识上互补,方法上互相借鉴,不时还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观察法
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的方法叫做观察法。巴浦洛夫说:"应当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小学数学“观察”的内容一般有:①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②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③题目的结构特点;④图形的特点及大小、位置关系。
如:观察一组算式:25×4=4×25,62×11=11×62,100×6=6×100……归纳出
乘法交换率:在乘法算式里,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观察”的要求:
第一、观察要细致、准确。
第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渗透了更多的理性因素,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察看研究对象。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要做到“有序”观察:(1)面——形状、个数、面与面之间的关系;(2)棱——棱的形成、条数、棱与棱之间的关系(相对的棱相等;相对的棱有四条;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三组);(3)顶点——顶点的形成、个数,认识顶点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引出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
验证法
你的结果正确吗?不能只等教师的评判,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要清楚,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评价,这是优秀学生必备的学习品质。
验证法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是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应当通过实践训练及其长期体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验证能力和逐步养成严谨细致的好习惯。
(1)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教科书上一再提出:减法用加法检验,加法用减法检验,除法用乘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
(2)代入检验。解方程的结果正确吗?用代入法,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还可以把结果当条件进行逆向推算。
(3)是否符合实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话要落实在教学中。比如,做一套衣服需要4米布,现有布31米,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有学生这样做:31÷4≈8(套)
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无疑是正确的,但和实际不符合,做衣服的剩余布料只能舍去。教学中,常识性的东西予以重视。做衣服套数的近似计算要用“去尾法”。
(4)验证的动力在猜想和质疑。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我要学”的愿望。为了避免瞎猜,一定学会验证。验证猜测结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猜想,直到解决问题。
抽象思维方法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叫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又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我们就可以采用形式思维的方式;客观存在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我们可以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形式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基础。
形式思维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辩证思维能力:联系、发展变化、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律、否定之否定律。
小学、中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突出在:
(1)思维品质上,应该具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联系性和创造性。
(2)思维方法上,应该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思考。
(3)思维要求上,思路清晰,因果分明,言必有据,推理严密。
(4)思维训练上,应该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
推理。
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排除法
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解题技巧
选择题答题攻略
1、剔除法
利用已知条件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2、特殊值检验法
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3、极端性原则
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采用极端性去分析,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4、顺推破解法
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5、逆推验证法
将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否定错误选项而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6、正难则反法
从题的正面解决比较难时,可从选项出发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或从反面出发得出结论。
7、数形结合法
由题目条件,做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8、递推归纳法
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9、特征分析法
对题设和选择项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10、估值选择法
有些问题,由于题目条件限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准的运算和判断,此时只能借助估算,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算,从面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填空题答题攻略
数学填空题,绝大多数是计算型(尤其是推理计算型)和概念(性质)判断型的试题,应答时必须按规则进行切实的计算或者合乎逻辑的推演和判断。求解填空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在“准”、“巧”、“快”上下功夫。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特殊化法、数行结合法、等价转化法等。
1、直接法
这是解填空题的基本方法,它是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定理、性质、公式等知识,通过变形、推理、运算等过程,直接得到结果。
2、特殊化法
当填空题的结论唯一或其值为定值时,我们只须把题中的参变量用特殊值(或特殊函数、特殊角、特殊数列、图形特殊位置、特殊点、特殊方程、特殊模型等)代替之,即可得到结论。
3、数形结合法
借助图形的直观形,通过数形结合,迅速作出判断的方法称为图像法。文氏图、三角函数线、函数的图像及方程的曲线等,都是常用的图形。
4、等价转化法
通过“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将问题等价地转化成便于解决的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⑺ 语文阅读技巧
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一、现代文阅读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回答问题要围绕“中心意思”作答,这也是归纳中心意思的意义所在。很多考生疑惑自己答的内容不少,为什么得不了分,主要原因就在没有围绕中心答题。每道答案都争取做到与中心意思有关。
2、能用原文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因为主观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有没有看懂文章,不是对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用原文作答可以避免出现错误观点。
3、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这样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例如题目问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仅答“承上启下”是远远不够的,答案中要详细出现承上面什么内容,启下面什么内容,为什么需要这样写等等。
4、不用修饰性语言答题。通俗地说,文章为表现需要是“湿乎乎”的,而你的答案为明了需要则需是“干巴巴”的,有些考生在答题时所用语言比文章本身还要有文采、有内涵,试问阅卷老师尚需体会分析才能明了的答案,如何能让别人看得出你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简单地说,回答主观阅读题要直来直去,不要拐弯抹角。
二、注意固定题型。
阅读题除了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之外,还会考查学生的文法常识。例如很多对文章结构的认识:开篇作用不外乎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注意,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部分文段主要是过渡,起承下启下用;结尾一般是与上文呼应,升华主题;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态等;运用修辞都各有固定作用。
三、要学会揣摩答案。
揣摩的主要依据就是题目本身,考生一定要严格按照题目本身的语言顺序组织自己的答题语言顺序,看“先问什么,后问什么”,必要是将题目片断做到答案之中。另外还要尤其注意例如“联系文章”、“从第几段来看”等等隐含提示信息。这些对于答题方向都有暗示作用。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如何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如何表述?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如何分析文章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如何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如何分析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如何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补充:
A、人称作用: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它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读时令人倍感亲切。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
B、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关注
一篇好文章的题目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你的题目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2.文章主旨的归纳
文章的题目要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这样才能让别人一目了然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文章的线索
有的文章,是以文章中最能体现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道理的东西来作为文章的题目,读者看完题目后,对文章中的这样东西就会特别关注。
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4:“结尾的内容”回答。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资料。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准确。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⑻ 初中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简明,清楚的告诉我)
1.通读全文,领会大意;2.紧扣内容,分析对比备选答案;3.瞻前顾后,全文贯通;4.复查核对,决定取舍。⑼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一、现代文阅读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回答问题要围绕“中心意思”作答,这也是归纳中心意思的意义所在。很多考生疑惑自己答的内容不少,为什么得不了分,主要原因就在没有围绕中心答题。每道答案都争取做到与中心意思有关。
2、能用原文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因为主观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有没有看懂文章,不是对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用原文作答可以避免出现错误观点。
3、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这样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例如题目问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仅答“承上启下”是远远不够的,答案中要详细出现承上面什么内容,启下面什么内容,为什么需要这样写等等。
4、不用修饰性语言答题。通俗地说,文章为表现需要是“湿乎乎”的,而你的答案为明了需要则需是“干巴巴”的,有些考生在答题时所用语言比文章本身还要有文采、有内涵,试问阅卷老师尚需体会分析才能明了的答案,如何能让别人看得出你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简单地说,回答主观阅读题要直来直去,不要拐弯抹角。
二、注意固定题型。
阅读题除了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之外,还会考查学生的文法常识。例如很多对文章结构的认识:开篇作用不外乎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注意,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部分文段主要是过渡,起承下启下用;结尾一般是与上文呼应,升华主题;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态等;运用修辞都各有固定作用。
三、要学会揣摩答案。
揣摩的主要依据就是题目本身,考生一定要严格按照题目本身的语言顺序组织自己的答题语言顺序,看“先问什么,后问什么”,必要是将题目片断做到答案之中。另外还要尤其注意例如“联系文章”、“从第几段来看”等等隐含提示信息。这些对于答题方向都有暗示作用。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如何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如何表述?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如何分析文章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如何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如何分析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如何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7.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补充:
A、人称作用: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它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读时令人倍感亲切。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
B、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关注
一篇好文章的题目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你的题目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2.文章主旨的归纳
文章的题目要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这样才能让别人一目了然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文章的线索
有的文章,是以文章中最能体现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道理的东西来作为文章的题目,读者看完题目后,对文章中的这样东西就会特别关注。
议论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4:“结尾的内容”回答。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资料。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准确。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