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简单的打坐方法与口诀
打坐的姿势和方法:
1、双足跏趺
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
中国古代的道家医理,认为“精从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盘足曲膝静坐,感觉足腿的酸麻,正是说明足腿的神经与血脉并不通畅,证明你的健康已有潜在的问题。坐到某一阶段时,因为气到臀部沉不下去了,无形中脑神经紧张起来,心里就坐不住了。如果气从臀部通到大腿、膝盖,一节一节通下来,要经历过痛、痒、麻、胀、冷、热、最后等气一走通,痛麻就好了。人体的两足,好像人参的枝叉,所以把两足盘曲起来,等于把一株人参或松枝卷曲成结,使它的生发能力,不致再向外面分散;返归根本而培养它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壮。所以盘足曲膝,不但无妨人体的健康,而且从适当的练习开始,对于健康长寿,是绝对有利而无害的。《内经》中提到,婴儿的气是在两腿。人到了中年,两腿的力量就减弱了,腿的活动也无形中减少了,喜欢坐在沙发上,常常休息自己的两腿。到了老年,更不堪设想,坐在沙发还不够,两条腿还要翘在桌子上才行,因为人体是从脚下面开始衰老的,人的死也是逐渐进行的,由脚开始而上行。
2、脊直
人在禅坐的时候,脊柱垂直是关键。臀部应垫一个两、三寸高的软垫,从大腿根部到膝盖是向下倾斜的,让两个膝盖触地作为支撑点,膝盖不可悬空,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然后包腿,包腰,包自己后面的风池穴。天冷的时候,有些人还需要包头。上体自然正直,不前俯后仰,百会穴与会阴穴成垂直一线,但务必放松自然,须知松则气顺,经脉舒畅;僵则气滞,有碍气血流通。只有全身内外放松,才能给入静创造条件。屁股的姿势是微微往后外翘的,从侧面看,整个脊柱是在类似于屁股跟腿的中间的位置,坐着就像座塔,非常匀称。有的人喜欢在打坐的时候,靠着后墙,这样身体往后仰,就没有办法像塔一样。 身体坐的姿势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是往前面倾直,也就是说尾骨是悬空的。
人身修行的特殊之处就在人身多直立, 笔直经纬与天地共振, 经脉有规律可循, 尚未完全紊乱。所以不能为畜类把脉, 因为其横生脉乱。身躯笔直不倾斜, 则督脉上乾清明, 下坤培藏, 升降有律, 任脉左右逢源, 箍束横固, 平定十方, 稳稳有度。
3、肩张
两肩应舒张下垂,但不要挺胸。修禅的人在禅坐时,双手微微抬起,肩膀微微向后摆,肩腋是内空的。从外看,肩是一条平行线;从后看,肩是圆的。
4、手结定印于脐下
把左手放在右手下面,大拇指随意有意的碰在一起,放于脐下。
5、头中正
头正,下巴稍微往前低一点点,后脑稍微向后收放,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如果头是歪的,跟腰不能形成一条中空的直线,这时候最容易昏沉。人生于天地之间,本身是天地之间一灵物。由于这个中线的歪斜,天地这股正气,就落不到你身上。
6、双眼微闭
打坐时,先把两目定住了,然后再慢慢半闭眼睛,闭眼目光勿下垂,把两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规矩。若是两眼向下看,绝对不能得定,只是坐着休息罢了。双目微张,似闭还开,好象半开半闭地视若无睹。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七、八尺处,或一丈一、二尺许。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静坐之初,先行闭目为佳。眼睛看到前面一米远的距离,这是最标准的。如果看得太远的话,就有点抬脖子了,如果看的太近的话,就有点低头了,所以说一米远的距离是最合适的,你要感觉到这个鼻子和这个肚脐形成一条线。
普通人打坐起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都很低视向下面看的,眼珠子,不对。下沉一片无明中,而且心思更乱。 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样,就是后脑的视觉神经跟着向下拉,影响了大脑,反是不得安详、不得清净。所以开眼也好、闭眼也好,眼睛眼珠子平视,闭着眼皮没有关系,眼珠子也是平视。平平的不向上的,也不低下来,然后眼皮闭上,眼珠子摆正,不低下来,不向下,不向上,平正的,眼珠子还是向前面看,然后不看了。
看世界上任何的东西,要轻松不要严重,尤其眼睛要会看东西,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风景,把那个神,眼神看到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错了。像杭州风景那么美,你出去看风景啊,叫风景跑到你眼睛里头来,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里头来,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它没有用处,你也没有好处。打坐时,闭上眼睛也不要用力看。
7、舌舔上腭
舌头前半部轻微舔抵上腭,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在修道被称为“搭桥”。搭什么桥?人身有365个大穴,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六刻钟,每刻钟二十分钟,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人坐禅时,六根清静,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当真气化生时,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时,会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口水),把这口津液渡咽下去,胜过服一支人参,补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脏六腑,推动百脉千经。
打坐的要点
一切放下
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象个死人一样才行。
心念耳闻
这是修心密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念起即觉
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着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持咒,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按时上座
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持咒,既不要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下座观照
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广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着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心量广大
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观念。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这就是最大的神通。
注意事项
1、入手下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此节饮食之道,不可不知。
2、静坐时心摇则气散,修了一点点精气神,不仅会从夫妻生活方面漏掉,还会从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种“漏”、耳朵听多了也是一种“漏”、嘴巴讲多了更是一种“漏”!六根都会漏。为什么强调修行人上来第一步,就要关闭六根呢? 当六根关闭以后,精气神才会自动进入任、督二脉以及回到中脉里边。
3、打坐时面带微笑。
4、静坐胡思乱想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数呼吸,不数入息,只数出息。当你数出息的时候,你把所有的一切,连自己的生命,一切烦恼、病痛,跟着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体里头生瘤、生癌,让它一齐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这样数息,身体马上就轻松了。
总结: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在中华武术修炼中,打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定,久动则疲”。因此,打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
② 打坐怎样才能尽快入定
注意戒律的问题,调整好。所谓戒定慧三学。
"不少师兄修禅定多年仍未有大进境,仍徘徊在粗心住与细心住的阶段,来来去去;主要原因,并非方法用错,而多半是轻忽了戒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持守。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禅修为了对治散乱的心,如果日常不守戒律,做了亏心事,问心有愧的话,那就是一种散乱与浮荡,试问这又如何可以助道,无戒而能生定呢?
什么叫做假修行?念佛诵经持咒拜忏便是假修行,若不守戒律的话。什么叫做真修行?过守戒律的清净生活,从一而终,不变不易,就叫真修行。
持咒要先好好守持戒律,并依靠愿力与诚心最为重要,不要因为不会读梵音而不去持诵,或心生烦恼。如果不会读梵音,用自己的方言持念也是绝对可以的。
何谓咒语激活?好比一个软件,试用版是全功能开放;但到试用期后若不激活,某部份功能便受到限制、禁止使用,甚或完全不能用。念咒一样道理,是用利他自利的大菩提心及守持戒律来激活它。念咒不灵的最大原因,就是还未把咒激活,导致功能受限。你要相信我这多年的实践经验,一句到位,必使你受益终身。
阿那律尊者的天眼智证通,是从苦修正定而得,正定又必需从严守正戒而得。不劳而获、不持正戒,决不能成证真天眼,只是妖魅魍魉的幻变而已。
这孔雀心印,代表孔雀明王本身,见印如见本尊。所以打出手印,值本尊加持力,便可召请孔雀护法军团及各部正神、天龙八部降临,替行者成办一切利益众生事业。凭藉本尊的威力,所有正神必需听令,不得不从;所以这孔雀心印相当重要及厉害,犹如一国之君的印信那么大力量;而戒律,正是驱动这心印的能源。
何谓三德甘露?
我公开甘露制法如下:将一戒杯(可杯上贴一戒字),放入阴阳二水各半,置于坛前或自己面前,读诵已受之戒一至三遍(短少者三遍,长多者一遍),如此便成甘露,具有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之功德,取出甘露置另杯服下,服前念:弟子XXX尽未来际珍敬波罗提木叉,使我解脱,如是三白。"~常观世音师父
③ 如何打坐入静
在打坐前,需要做一些准备。一是先要选一处安静的,光线不要太强地方,避免因为外界的打扰而让你无法静下来;第二是如果在硬地板或床上打坐,最好加一个薄的软垫,这会让打坐者身体上舒适一点,更容易放松。打坐的基本动作要领:坐软垫上后,可以采用自然盘,单盘,双盘,瑜伽中的达人坐等,左右轻微摆动,领会一下,自己的臀部的两个骨头是不是均匀着力在地板上。入坐后双手可以结定印,瑜伽印等.头部正直,腰不要弯,全身放松,眼轻轻闭上,自然均匀呼吸。可以专注呼吸,仔细观察一呼一吸间的变化。
对于一个刚开始学佛的居士而言,最初练习打坐时,可能会遇到的是杂念丛生,一个念头接一个,无法入定,内心根本静不下来,这时不要人为控制,杂念来就让其来,去就让其去,自己观察这些杂念是如何起的,又如何灭的,仔细观察万物间的生灭变化,慢慢的,时间长了,心也就能静下来,打坐的时候就能进入虚空境界。要通过慢慢练习,做到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物及必返,一随顺,不必强求,只是加以引导即可。
上面说的是心灵上的感受,对于初学打坐者来说,最难忍受的应该还是身体上的不适应。初学打坐,可能五六分钟,你就能感受以腿开始疼痛和麻木,时间稍长一点,钻心地疼,一刻都不能忍受,恨不能立刻下坐,这时不要立刻下坐,先观察和一下疼痛的来源,然后看能不能坚持,慢慢的延长时间,第一次5分钟,第二次8分钟,第三次15分钟,时间一长,就可以坐上二三个小时了,这也需要锻炼。当然如果疼痛就马上下坐,可能你打坐一年也提高不了,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给自己加压,当然这也得把握好一个度,循序渐进,慢慢提高。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养成每天定时打坐的习惯,这样容易入定,也许许多人会说,怎么平时妄念不多,一打坐入定妄念反而变多了,这是正常的,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这怎么办呢?怎么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不然你坐在这里,嘴里念咒或佛号,脑子里面却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地打坐。
④ 快速进入正确的打坐方法
打坐前先换上宽松的衣服,并且把垫子准备好。
接下来就是入座,可以采用单盘或双爬,最好采用双盘,因为这样可以快速令身心宁静。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就是将自己的脊柱拉直,头顶像被往上吊起,使身体中间的腔体处于通畅状态,不偏不倚空直中正。如下图
第四步:心法,当身体处于中正状态,盘坐稳固后,接下来就是关键了,就是让自己处于无思绪状态,心智作为自己身体的观察者,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不思考,不紧张,不好奇,不期待,觉查 关照 静默 止欲,一心不乱。
刚开始会有走私现象,不过不要怕,从头再来即可,就这样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进入状态了。到此即一切OK啦。
⑤ 求坐禅入定的方法
方法:
1要独坐静室:初学者参禅打坐,最怕干扰,因此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且室内空气要流通,冷热要适中,光线要柔和,因为光线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则容易昏沉。
2要盘腿结印:盘腿是禅坐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不盘腿,精神则不易集中。盘腿分为单盘及双盘。初学者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亦可,或将两脚交叉而坐,或挂腿均可。腿盘好了,双手抄手结印放在肚脐下,可使气血通畅。
3要宽衣松带:坐禅时,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宜,尽量避免穿着西装、牛仔裤、窄裙等紧身衣裤,手表、眼镜、腰带等束缚身体的物件,都要松开或去除,使身体松弛,且不妨碍血液循环。
4要摇身搓手:上座后,可以轻轻摇动身体,使身体保持在平稳舒适的姿势。两手可以交互摩擦,以提振精神。参禅不但要用心,还要用力,因为参禅打坐不是休息,不是睡眠,是用心用力参究真理。
5要裹膝周全:坐禅时,可用毯子包裹膝盖,使其暖和,以防风寒入侵关节。
6要平胸直脊:禅坐时,胸部要平正,背脊要直挺,不可弯腰驼背。坐垫要松软,厚薄随人而异,以能坐得四平八稳即可。背部不可倚靠他物,以免阻碍气血畅通。
7要出气和顺:调息是修定的入门方法,初学者依“毗卢七支坐法”做好调身的基础后,紧接着就是调息。息就是呼吸。一呼一吸,出气入气要均匀和顺;气息未调,不宜坐禅,唯有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静安稳。
8要看心不分:就是要看在自己的心,让心系于话头上,不要让心亡失了。如《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⑥ 如何打坐入定
观修应分几座进行,每座之间有间隔。每天修几座有许多分座的方法,可以两座、三座、四座、六座等等,但这里我们考虑一天四座,即白天两座,夜间两座,这非常适合初修。大清早公鸡啼叫开始黎明一座, 直至天光大亮结束。之后下座休息直至气温变暖,期间可以供水多玛、白烟供、进行日常的本尊修诵等等。然后开始上午一座,直到中午太阳直照头顶结束,然后吃午饭,作些学习研究、放松休息直至大下午夕阳斜照。开始下午一座,到太阳落山结束,之后供养护法、念诵回向文祈请文、红烟供。在黄昏时分,能看见人影但已分辨不出是谁,这是开始夜间一座,在深夜时结束。
如此分四座而修对心相续很合适。虽然初修会试图在座间也进行观修,但会迷失要点,尤其会出现强烈的昏沉与散乱等过失。因此在座间,主要集中念诵祈请文和做顶礼转绕等善行,而让自己的观修放松一下。
每一座都应包括本座的前行、正行与结行。
座上禅修之前行
每座上的前行分二:前行之准备与前行之正修
前行之准备
(每座前)先洗手、洗脸、洗鼻孔等。简而言之,作好所有准备,这样直至本座禅修结束之前都不必起于座。之后端坐禅床上,身心放松、休息。下定决心不中断此座禅修,乃至幻觉老父来临也不放弃,发誓乃至自己身肉被一点一点挖出、折磨至死也不放弃这种决心。
前行之正修
身之要点是毗卢七支坐:双足交叉结金刚跏趺坐;双手结平等定印;伸直脊柱犹如一叠硬币;双肩微张而放松;颈椎略微向前弯曲;舌头抵上腭;双目往下看着鼻尖。
语之要点是排除浊气。可以做九次,即分别是右鼻孔排三次、左鼻孔三次、双鼻孔三次;或者排浊气三次:右鼻孔一次、左鼻孔一次、双鼻孔一次;或者仅由双鼻孔排浊三次。为排除浊气,左手结金刚拳印,压住大腿根部的大脉;右手结三股金刚杵印,压住右鼻孔。从左鼻孔慢慢吸气并向下压气,观想自己无始以来在轮回里生生世世中所积累的所有的恶业、烦恼、障碍、违越三昧耶、昏沉掉举失念三种禅病等等化成黑色烟雾向外蒸发,当呼气时,强弱过程就如大麦谷子的形状, 即最初轻柔,然后越来越用力,最后全力呼出。这个修法就如清洗容器。
心之要点是调正发心。扪心自问:“我此座上禅修的发心是为寻求救怖,希望减轻此世的病苦之类,还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得到利益与赞叹呢?”如果你有其中任何一种发心,则应象毒药一般把它们丢弃。如果自己是无记念发心,则应改变之。下士发心是平凡老人的发心,其动机并没有入道。中士发心也属于自私希求的动机,也应避免。上士这样发心: “我将观修暇满难得,以便所有众生都能远离痛苦与痛苦因并证得圆满佛果。”这个圆满清净的发心是自己应当生起的。
其次是祈请上师。观想自己的头顶上有一朵盛开的白色千瓣莲花,在其舒展的橙色花蕊上有一狮子座,上敷厚厚的锦缎坐垫,其上端坐自己的根本上师。观想上师就是他自己的体相,身着法衣或咒士衣,心中忆持视师即佛的五种方法,念诵祈请文: “三世诸佛之本体,大宝上师眷顾我!……”等等。祈请偈颂的开始与结尾章包含转心厌离轮回的四种思维。当你以虔诚的信心祈请时,上师以大悲化光融入自身,他的意与自心完全融为一体。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也不延长当下的意识流,尽自己的能力安住于此定境中,时间越长越好。
以上是每座禅修的前行。
座上禅修之正行
思维本性闲暇
思维八有暇时,从四种不在人道的无暇开始。首先是地狱道。
观修分四个主题:处所、身体、所受痛苦与寿量。
在诸热地狱,处所稠密昏暗黝黑地上到处都是烧红的热铁,就象火炬上燃烧的煤炭,乃至没有一立锥之地不是如此。暗红的火山喷发有一肘高,闪亮的余烬、熔岩与武器从上方雨下。
地狱道众生的身体是此间人类的四倍大,肤色为煮熟的血色。他们的皮肤象刚出生的王子那么娇嫩,如羊毛缕薄纱一样脆弱。他们的全身都是细嫩的肉,就象眼睛一样对触觉异常敏感。他们的头发向上卷曲,眼睛是三角形的,体毛竖立,有着大手大脚与大肚子。仅仅瞥见这些地狱众生,就仿佛见到忿怒本尊一般,会足以让此世界的人们昏厥。
至于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地狱众生白天没有空闲,晚上没有睡眠。对他们而言就没有白昼与黑夜。被利器剖膛开肚,被炽热的火土熔岩之雨从头到脚焚烧,等等诸如此类,他们的痛苦得不到一秒钟的缓解。
地狱众生必须忍受的寿量长得没法用年计算,他们的寿命有诸如一中劫那么长。
寒地狱充满雪山冰川,其中众生被暴风雪冷冻。这些众生的身体与热地狱众生相似。他们遭受着严寒的折磨,并且他们不得不长寿至无量岁。
对此再三反复思维,扪心自问转生于寒、热地狱的众生是否有闲暇修持殊圣的佛法。当自己对此观察修感到疲劳而不能继续深入时,则不假造作地安住修,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也不延长当下的意识流。当念起时, 再观察修,感到无法再观察时,又安住修。如此观察修与安住修交替进行。
其次观修饿鬼道。他们所在的处所充满大小石块,有很多烧焦的树桩,粗糙、坚硬、有毒的荆棘遍布大地,干涸的河床、干枯的沼泽坑坑洼洼。
饿鬼的身体就犹如年代久远的骷髅、干枯的蘑菇或或坚硬的酥油皮袋。他们的头大如汉地的水缸,喉咙细如马尾之毛,肚子大如整个山谷,四肢细如衰草。当有饿鬼走过时,发出的声响就如五百轮子的马车被拉着走,诸关节处进出红色的火星与噼啪声。
关于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夏天甚至月光也觉得炎热,冬天甚至太阳也感到寒冷。有时他们看到远处有果树林,但当他们走到近前时,果树林却消失不见了;有时他们看到大海的波涛象水晶念珠一般闪闪发光,但正看之时它就干枯了,他们只有比以前感到更痛苦绝望。
这些饿鬼的寿命可以长达人间十万岁,而最短的寿量则不定。
思维自己若生于饿鬼道是否还有闲暇修持佛法,交替进行观察修与安住修。
然后观修傍生道。傍生大多居于各洲之间,黑暗之处甚深连自己屈伸肢体也无法看见。
关于傍生的身体,有些特别种类的鱼和蛟龙身长可绕须弥山三周,而有的小含生则如微如灰尘、针尖。
它们遭受着无明与愚痴之苦,无法分别对错。尤其是经历着被啖食的无量痛苦:小傍生被大动物囫囵吞噬,大傍生被寄生其上的小含生穿刺啮咬。
长寿天居于四禅天东北方的城中,其中有煤黑色的树桩,仿佛被火烤焦了。他们的身体是宛如在梦中的意生身,就象在深度昏睡状态中,他们并不觉知欢乐痛苦或善业恶业。“他们居于四禅天”是不了义的解释,但根据“为什么不与他们去世的处所相同呢?”这句,不论在何处去世,若处于无有意念、无想之中,那他会在其中呆上八万大劫一一没有圣教的光明、没有闲暇修持正法。
以观察修与安住修两者,对所有这些都如理思维。
对生于人道的无暇处,按照如上方法,结合观察修与安住修进行修习。
座上禅修的结行
把自己此座禅修的功德,以及自己在过、现、未三世积聚的功德、诸佛菩萨无漏的善根、诸众生有漏的善根,为众生远离痛苦与痛苦因并证得圆满正觉之佛果而回向。
回向时想着:“诸佛菩萨以三轮体空圆满清净地回向我也如是回向功德。”并念: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之后,不要急着起身下座,要回头检查一下自己,此座禅修是否落入妄想迷惑,是否有违上座时所发之誓言。如果你此座禅修很圆满,没有一刹那的妄念,你也许会感到高兴并生起傲慢,但你应调服自己的傲慢,方法是对自己说:“事实上你能够做好一座禅修仅仅是一些微弱善根的暂时显现,但这没有什么可值得傲慢的。看看你下一座是否能修得好!”
另一方面,如果(此座禅修时)自心被妄念占据,你也许会为自己连一个善念都没有而灰心失望,并想着“我什么也做不好。”打算放弃。这时要鼓励自己: “刚才自己被妄想占据当然不好,但也没有必要沮丧。从无始以来你就一直被妄念所迷惑,而且甚至现在你还需要每天几座禅修、座间需要休息。
倘若不是这样,而是你一开始就没有迷惑,那你早就成佛了。虽然你现在被迷惑所困,但下一座你一定不会心猿意马的!”这样发誓尽力而为。
然后慢慢起身下座,开始做座间活动。但是,如果你在座间之时毫不思维自己在座上观修的八种闲暇,那你就象烧红的热铁块出了锻铁炉马上就会冷却 下来,你的心相续在座上禅修时也许会 有一点改变,但在座间则为此生的世间 杂念而散乱,这样会有可能变成对佛法 无动于衷的佛油子一一即使在座上观修 暇满等(对调服自心)也将毫无作用。
本篇文章选自《普贤上师言教笔记》,是宁玛派近代着名的传承祖师阿格旺波尊者着,文章的题目是编者所加,选其中的这段(闲暇难得)的目的,在于作者于此处指示了座上禅修的要点,也就是为了使每座修法圆满而必要履行的“三殊胜”窍诀。
⑦ 打坐入定的方法是什么
静功的目的,在于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为了达到入静的要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杂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难做到。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创立了许多法门,如听气、坐忘、守一、数息等等。比较起来,以道家庄子所讲“心斋”之中,谈到的“听气”法为最好。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前面我们说了,静功要求自然呼吸。听息的方法,就是两耳内听,即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
注意:所谓“听息”,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象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入,本来要求无声。所言“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并非死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地去做,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
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的境界。 道友,你若熟练后便可内听了
⑧ 如何打坐入定
入定
完全是心的状态,和腿的如何摆放没有必然的关系。打坐主要是让心最快速的降伏住
五盖
。专注于所缘。打坐对于在什么时候没有要求,对于环境,地点以及相应的心态是有要求的,比如正在很生气的时候,很难打坐,会发现心和对应的目标之间好像有一层东西隔着。在乱糟糟吵闹的环境也很难打坐。有的地方环境很好,但是却发现怎么也不好进入状态,这种地方也不适合打坐。
双盘
最稳定,
单盘
较稳定盘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每一座都要换一条腿在上这样避免会脊柱变弯,
散盘
最轻松,较稳定最容易。
⑨ 打禅坐的时候如何尽快入定
打禅坐的时候,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尽快入定,达到心无杂念的状态。打禅坐的时候,不要执着于打坐。打坐最快入定的秘诀就是,不为什么而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