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防治花生田里的蛴螬
(1)生物防治。蛴螬的天敌生物种类很多,我国在利用乳状芽孢杆菌、臀钩土蜂等天敌生物进行蛴螬防治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另外,扑食类的步行虫、蟾蜍等,寄生类的白僵菌、螨、线虫、原生动物等均是蛴螬的重要天敌。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护利用,有助于控制蛴螬为害。
(2)药剂防治。在播种时用药剂盖种。在花生下针期和结荚期药剂施墩或灌墩,即每亩用10%辛拌磷1千克或3%克百威颗粒剂2~3千克在雨前或雨后土壤湿润时,集中均匀施在花生根部;施药时要在清晨或傍晚花生叶片合并后进行。药剂灌墩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75~100千克。
栽培技术:
花生对于地质土壤的相求相对较高,在花生种植的而选择上,宜选择地势较为平坦且排水能力强的沙壤土地。花生忌重茬,第一年中国花生的土壤不适合连续栽种花生,选择花生种植土壤最好选择连续几年都没有种过花生的地质。除此之外,土壤有机质大于1.0%,土壤的 PH 值要在 6.5~7.5 之间。
花生是相对耐旱的植物,在开花下针期间,如果地表0-30 厘米处的土壤含水量低于土壤正常含水量的一半时,就要及时的对花生进行灌溉。在花生成熟期,此时对土壤的含水量要求较低,如果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大于土壤正常含水量的五分之二时,要及时对土壤进行排水,以免造成花生烂果或者是发芽,造成花生减产。
❷ 如何防治蛴螬类地下害虫呢
物理方法。有条件地区,可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蛴螬的发生数量。
生物防治。利用茶色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白僵菌等。
农业措施 合理安排茬口,前茬为大豆、花生、薯类、玉米或与之套作的菜田,蛴螬发生较重,适当调整茬口可明显减轻为害。合理施肥,施用的农家肥应充分腐熟,以免将幼虫和卵带入菜田,并能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耐害力,同时蛴螬喜食腐熟的农家肥,可减轻其对蔬菜的为害。施用碳酸氢铵、腐殖酸铵、氨水、氨化磷酸钙等化肥,所散发的氨气对蛴螬等地下害虫具有驱避作用。适时秋耕,可将部分成、幼虫翻至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
人工捕杀 施农家肥前应筛出其中的蛴螬;定植后发现菜苗被害可挖出土中的幼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其停落的作物上捕捉或振落捕杀。
❸ 蛴螬类地下害虫该怎样用生物的方法去解决
可以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等)防治害虫,其中以细菌和真菌应用最广。以菌治虫具有繁殖快,用量少,无残留,无公害,与少量化学农药混合使用可以增效等优点,近几年来使用量日益增大。应用最多的杀虫细菌是苏云金杆菌、松毛虫杆菌、青虫菌等芽孢杆菌一类,可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松毛虫等一些农林害虫,这类杀虫细菌对鳞翅目昆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对人畜、作物、益虫、水生生物等无害、无残毒,可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
❹ 怎样防治花生蛴螬,花生蛴螬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蛴螬的天敌生物种类很多,我国在利用乳状芽孢杆菌、臀钩土蜂等天敌生物进行蛴螬防治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另外,扑食类的步行虫、蟾蜍等,寄生类的白僵菌、螨、线虫、原生动物等均是蛴螬的重要天敌。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护利用,有助于控制蛴螬为害。
(2)药剂防治。在播种时用药剂盖种。在花生下针期和结荚期药剂施墩或灌墩,即每亩用10%辛拌磷1千克或3%克百威颗粒剂2~3千克在雨前或雨后土壤湿润时,集中均匀施在花生根部;如天旱,可在施药后在花生的根部适量喷水。施药时要在清晨或傍晚花生叶片合并后进行。药剂灌墩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75~100千克。
❺ 蛴螬怎么杀灭
蛴螬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冬前耕翻土壤,可将部分成、幼虫翻至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春耕时随犁拾虫,防效明显。
②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防止招引成虫飞入笋地产卵,减少将幼虫和卵带入。
③合理灌溉。蛴螬发生严重地块在栽植芦笋前先灌水淹幼虫,以后合理控制灌溉或及时灌溉,促使蛴螬向土层深处转移,避开幼苗最易受害时期。
④杨树枝把诱杀。在成虫期,将半干的杨树枝浸入50倍的40%久效磷乳油中1小时,傍晚插于田间,次日清晨收回,将上面的成虫清除,每667米25~7把。
(2)人工捕杀发现笋苗被害可挖出根际附近的幼虫,将其杀死。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捕捉或振落捕杀植株上的成虫。也可放养家禽啄食。
(3)物理防治安装黑光灯或频振灯诱杀成虫。
(4)生物防治一是施用蛴螬专用型白僵菌。在金龟子卵期或幼虫期(蛴螬发生期)将活菌体施入土壤,寄生蛴螬后可造成蛴螬白僵病流行,其效果可延续到下一年,连年施用效果更佳。施用方法:一是将667米2用药量1、5~2千克与15~25千克细土拌匀,在芦笋根部土表开沟施药并盖土;或者顺垄条施,施药后随即浅锄,能浇水更好。二是施用金龟芽孢杆菌Bacillaspopilliae,每667米2用每克含10亿活孢子菌粉1、5千克,均匀撒入土中,使蛴螬感染发生乳状病致死。三是用苏云金杆菌8号菌粉在蛴螬的产卵盛期施用,具有较好的灭虫作用。
(5)化学防治
①土壤处理,方法有3种,一是播种时顺沟每667米2撒施白僵菌1千克。二是667米2用5%辛硫磷颗粒剂1、5~2、5千克,与15~30千克细土混匀后撒于床土上、播种沟或移栽穴内,待播种和菜苗移栽后覆土。三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浇灌苗床土面。
②成虫期或幼虫期防治。一是在成虫发生盛期及时防治成虫,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于傍晚喷雾,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二是在幼虫发生盛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或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各8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250毫升,杀死根际附近的幼虫;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泼浇,7~10天浇一次,连续浇2~3次;或于7月下旬至8月667米2用48%禾斯本乳油10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250~300毫升,拌细土40~50千克,在浇水前或下雨前撒施。三是毒饵诱杀。每667米2用干粪100千克,拌2、5%敌百虫粉剂2~3千克,制成毒饵,撒施于土面,可诱杀蛴螬。
❻ 防治草坪蛴螬的最佳方法和药剂
1 草坪害虫的概念
指那些危害草坪草, 并给人类造成显着经济损失的昆虫、螨类以及其他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
2 草坪主要害虫
2.1 根部和根茎部主要害虫及危害
蛴螬类、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属于常见的根部和根茎部害虫, 对草坪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蛴螬类, 种类最多, 分布最广, 为害最重, 目前世界上有2万余种, 在中国有1000多种。危害形式主要以幼虫危害, 取食萌发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等, 使其不能发芽, 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断口整齐平截, 致使草坪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蝼蛄也是危害草坪的主要地下害虫, 蝼蛄食性杂, 成虫和幼虫均可取食多种植物的嫩茎和地下部分。对草坪的危害表现为咬食草籽、草根和嫩茎, 把茎秆咬断或扒成乱麻状, 由于它们来往窜行, 造成纵横隧道, 一窜一大片, 造成草坪大片萎蔫或枯死。金针虫亦能危害多种植物, 其成虫地上活动时间短, 仅取食一些植物的嫩叶, 危害性不大, 主要以幼虫危害植物的地下部分, 如咬食刚播下的种子, 危害胚乳, 使之不能发芽, 咬食植物的须根、主根或地下茎使之枯死, 从而危害草坪。
2.2 草坪叶、茎部害虫
2.2.1 食叶害虫。
蝗虫类、草地螟等均为食叶害虫。蝗虫是食叶类的主要害虫, 食性广, 嗜好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 喜食禾本科草坪草, 成虫和若虫蚕食草叶和嫩茎, 大发生时可将草坪草吃光, 造成严重危害。草地螟危害草坪, 以初孵幼虫为主, 集中于幼嫩叶片上结网潜藏, 取食叶肉, 3龄以后危害严重, 咬食叶片, 造成草坪大面积死亡。
2.2.2 刺吸类害虫。
蚜虫类、蝽类、叶蝉类、飞虱、螨类等都是吸汁类害虫。蚜虫为刺吸类主要害虫, 以成蚜和若蚜群集于植物叶片上刺吸危害, 严重时植株发黄、枯萎。此外, 蚜虫排泄的蜜露会引发霉菌、污染植株等, 使得植物感染病菌, 严重破坏草坪的质量;蝽类的成虫与若虫也是以刺吸式口器危害, 被害的茎叶上出现褪绿斑点, 严重时叶片成灰白色或枯黄色, 致使草坪光合作用受阻, 制约草坪的生长发育。受叶蝉危害后的叶片, 多褪色呈畸形蜷缩现象, 严重时全叶枯死, 造成草坪大面积死亡;飞虱成虫、若虫均能危害草坪草, 危害时在植株下部刺吸汁液, 消耗植株养分, 并从唾液腺分泌有毒物质, 引起植株中毒萎缩。并且其分泌物常招致霉菌的滋生, 传播多种病毒病, 也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对草坪的危害更为严重。
3.2.5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耕作栽培措施或利用选育抗病、抗虫作物品种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如防除草坪周边的杂草, 减少虫源;耙、耱草坪, 对害虫起机械杀伤作用;选育种植对害虫具有非选择性、抗生性或耐害性的品种, 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此外, 冬灌降低地面温度, 恶化蚜虫、叶蝉、飞虱及螨类的越冬环境, 也可杀死大量害虫。在生产中采取的各项农业防治措施, 需与其他防治方法综合协调才能收到显着效果。
草坪主要害虫防治的方法有以上5种, 每种防治方法各有利弊, 每种害虫的防治需要因地因时因虫制宜的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而不是单单使用一种防治方法就能达到目的。与此同时, 要尽可能采用对环境无害、成本低、对平衡有益的综合防治方法, 将虫害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
❼ 如何防治蛴螬
(1)农业防治
秋末深翻菜地,可将成虫、幼虫翻到地表,使其冻死、风干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等,可消灭部分越冬的幼虫和成虫;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用塑料薄膜覆盖、堆闷,高温杀死肥料中的害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以免招引成虫产卵和减少将幼虫带入菜田;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水旱轮作。
(2)人工捕杀
在施肥前筛捡出有机肥中的蛴螬;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和趋光性,进行人工捕捉,震落捕杀,或用杀虫灯诱杀。
(3)化学防治
①拌种:用40%辛硫磷乳油25毫升,加水1~1.25升,拌种子12.5~15千克。②毒土: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水0.5升,混入过筛的细干土20千克拌匀施用。
❽ 蛴螬的防治与消灭
蛴螬的防治与消灭具体如下:
1、农业防治。实行水、旱轮作;在玉米生长期间适时灌水;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精耕细作,及时镇压土壤,清除田间杂草;大面积春、秋耕,并跟犁拾虫等。
发生严重的地区,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防效明显;同时,应防止使用未腐熟有机肥料,以防止招引成虫来产卵。
2、毒饵诱杀。每亩地用25%对硫磷或辛硫磷胶囊剂150~200克拌谷子等饵料5千克,或50%对硫磷、50%辛硫磷乳油50~100克拌饵料3~4千克,撒于种沟中,亦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3、物理方法。有条件地区,可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并消灭蛴螬的发生数量。
4、生物防治。利用茶色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白僵菌等。
(8)如何用生物方法防蛴螬扩展阅读:
1、生活习性
蛴螬一到两年1代,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即金龟子,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蛴螬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
幼虫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
2、价值
(1)食用价值:腐烂木桩内常有蛴螬,取腐烂木桩内蛴螬,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水分,直接放入滚油内,几秒钟就可捞出,香味浓郁,蛋白质丰富。在野外生存状态下可生吃,并无异味,可以很好的补充身体所需蛋白。
(2)治理破伤风:将蛴螬倒置,让其自然吐出黄水。取黄水搽在伤口上;重症者可将黄水滴入酒中,炖热内服,以使出汗;牙关紧闭者,可用蛴螬水涂擦牙龈。亦可将蛴螬捣烂如泥,外敷伤口,干后即换;或以蛴螬10个,焙干为末,分2次用黄酒送服。
❾ 蛴螬的防治方法
土壤处理:在播种或菜苗移栽前进土壤处理,亩用10%杀地虎(二嗪磷颗粒剂)500克,与15—30千克细土混匀后撤于床土上、播种沟或移栽穴内,待播种和菜苗移栽后覆土。也可亩用2.5%敌百虫粉剂2—2.5千克,或40%毒钉、50%辛硫磷乳油150克拌适量细土施用。b.灌根:在蛴螬发生较重的田块,用40%毒钉、50%辛硫磷乳油l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一250毫升,可杀死根际附近的幼虫。c.撒毒土 6月中旬成虫盛发期,每亩用40%毒钉、50%辛硫磷乳剂250克对20千克-25千克干细土撒施,并浅锄入土内,可有效毒杀成虫,减少田间卵量。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盛期每亩用40%毒钉、50%辛硫磷乳剂250克,对干细土20千克-25千克,拌匀撒施,结合中耕,锄入土中,防治幼虫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