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壁式吸痰装置连接方法

壁式吸痰装置连接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03 20:35:54

什么是密闭式吸痰

在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机械通气所建立的人工气道改变了正常的解剖及生理状况,导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清除,因此,人工吸痰是清除口腔分泌物及气道内分泌物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时吸出,以维持人工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对维持通气功能,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有哪些吸痰方式?

常用的方式开放式及封闭式。

常规的开放式吸痰方式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开放式吸痰时,每次都需要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即中断机械通气,且吸痰管要暴露在大气中进行操作。可能会产生以下并发症:

1、心律干扰,血氧过低;

2、大幅降低气道压力,肺容量下降,血氧饱和下降;

3、气道污染和环境污染;

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展(VAP)。

密闭式吸痰管如何使用?有哪些使用要点?

0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保持在 18℃~20℃,湿度60%~70%。

02

所有用品及操作均应遵守无菌原则,操作者吸痰前后均应洗手。

03

检查封闭式吸痰管状态,检查标签有效期,若封闭式吸痰管的薄膜护套有破损,则需立即更换。

04

患者循环稳定,可以进行吸痰操作。

05

将密闭式吸痰系统三通分别与患者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Y 型管、负压吸引装置相连,形成密闭吸引系统。

06

气道湿化接头接注射器推注湿化液或用输液器滴入湿化液。

07

吸痰时左手持吸痰管与负压吸引连接处,拇指或食指控制吸引阀,右手接吸痰管沿气管插管插入所需深度,一般前端超出气管插管前端≤2 cm。此时吸痰管薄膜保护套随吸痰管的插入自行皱缩。

08

确定导管送入气道内时,按下吸引阀开关,连续15s负压吸痰,边吸引边旋转撤出吸痰管。

09

停止吸痰后将吸痰管回抽至可见导管上的黑色指标线,至少5mm处。关闭转盘,吸痰完成。

10

冲洗管道时,先确保已关闭转盘,再入冲洗液冲洗管腔内痰液,并按下吸引阀。

注意:冲洗封闭式吸痰管时要注意冲洗的速度,防止冲洗液大量流入气道引起呛咳或窒息。冲净后备下次使用,盖紧冲洗小帽。

11

吸痰、冲洗完成后,要确认负压控制阀处于回位状态。

12

吸痰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开放式VS封闭式到底哪种方式好?

01

对气道的影响:开放式吸痰管:前端只有2个侧孔,吸痰时在负压作用下吸痰管极容易碰触气管壁,造成贴壁吸痰,因而容易损伤气道黏膜引起出血,也常因吸痰管旋转不到位出现吸痰不彻底,需反复吸痰。封闭式吸痰管:前端柔软易弯曲,且为圆形,侧壁有4个孔,可确保各个方向的吸引压力均衡,使吸痰管始终处于气道的中央,减少了贴壁吸痰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的机会。

02

减少吸痰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开放式吸痰需要双人配合,一人打开一次性吸痰管吸痰,一人断开呼吸机,吸痰后皮球加压彭肺等一系列操作。密闭式吸痰责简化了吸痰过程,吸痰时无需旋转吸痰管即可吸净痰液,吸痰较彻底,并缩短了整个吸痰操作所需的时间,从而延长了吸痰的间隔时间。比开放式吸痰节省时间和人力,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及时响应患者吸痰的需求。

03

对氧饱和度的影响。开放式吸痰时,需要中断开呼吸机的连接,即中断供氧和通气,在吸痰的同时,负压吸引也带走了部分肺泡内的气体,使肺容量的保存下降,随即出现肺泡萎陷,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氧饱和度下降。密闭式吸痰由于没有中断开呼吸机的连接,吸痰时持续呼吸机给氧,减少了气道痉挛与低氧血症的发生,增加的气体交换面积,改善了吸痰时患者的氧和,所以密闭式吸痰对患者血氧的影响要低于开放式吸痰。

04

对控制肺部感染方面。开放式吸痰时:由于操作过程是开放的,气道直接与外界相通,污染的空气可直接进入呼吸道,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吸痰管刺激气管壁又容易引起呛咳,产生痰液喷出现象,对医护人员而言则容易发生职业暴露,更重要的危害在于:痰液飞沫还可随着气流运动播散到整个病室,造成环境污染、交叉感染,也不利于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封闭式吸痰时:整个操作过程则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避免了与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减少污染环节,减少了反复吸痰引起肺部感染的机会,更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气管插管VAP的发生。

05

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作用。封闭式吸痰管特有薄膜保护套,吸痰时手不会直接接触吸痰管,无需戴无菌手套,操作方便,不但减少了操作的准备时间,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其更重要的优点在于密闭式吸痰时患者气道与外界相对隔离,可有效防止环境、患者及医务人员被污染,操作在密闭条件下进行,避免了分泌物对医务人员,患者,物品的污染,加强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06

对颅内压的影响。颅内压( ICP) 是监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气管内吸引术( ETS) 刺激气管可引起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可能使重型颅脑伤病人处于颅内高压及脑缺血状态。开放式吸痰后,颅内高压情况下,机体难以对脱机吸引时缺氧进行快速代偿,血管收缩、脑血流减少,可引起脑缺血、缺氧反应。而密闭式吸痰可维持足够的脑氧供,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其在颅内高压状态下应用更具合理性。故针对颅脑损伤病人的特殊性,建议临床护士运用闭合式气管内吸引术。在ICP 较高时,要缩短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0s,吸痰管不能探入过深,以避免刺激患者引起ICP 升高。

07

对机械通气的影响。在容量控制模式下,由于潮气量恒定,置入的吸痰管会增加气道阻力,使气体呼出受影响,残气量增加,出现高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加重呼吸肌负荷,增加氧耗

Ⅱ 吸痰护理的具体步骤

我也是名护士,护士真的是很累考不完的理论练不完的操作。简单的给大家整理一下吸痰我们医院练习的是经气管插管吸痰。。希望可以采纳。

经气管插管吸痰法

报告老师我是一号选手,我操作的项目是经气管插管吸痰法,我准备的病例是患者李伟男50岁,入院诊断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意识呈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测T:37 度 P:88次/分 R:15次/分
BP:150/80mmHg氧饱和度90%。先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参数: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15次/分氧气浓度70%呼吸比为2比1,呼吸模式为间歇期通气模式,气道压力高,呼吸机报警 遵医嘱给予吸痰,下面对患者进行评估。
下病房(带听诊器)评估核对床尾卡腕带。您好我是李伟的责任护士,由于李伟气道压力高我先帮他听一下肺部情况。痰鸣音重(翻身扣背)如果是清醒病人鼓励患者按拍背的节奏进行咳嗽。考虑气道压力高,还是痰量较多引起的,需要吸痰,吸痰的目的是: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供养,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请您配合一下,气管深度24cm,正常范围22-25cm固定牢固。按呼吸机智能健吸痰前给予纯氧2分钟。您先稍作休息我回去准备用物。

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患者气道压力高,SPO2:90%肺部痰鸣音重需要吸痰,无特殊生理需求。病房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适合此项操作。我所准备的用物均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无破损可以使用。必要时备张口器,舌钳,压舌板,插线板。我已着装整洁可以开始操作。
检查 成人负压0.04-0.053兆帕,小儿不大于0.04兆帕。各管道连接正确性能良好
核对床位卡腕带。现在开始操作:检查无菌溶液倒入无菌容器中。连接管压在指间盘下。断开呼吸机接头连接膜肺。吸痰过程中口述:“插管深度20cm,如有阻力左右旋转向上提拉,避免反复提拉,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如需连续吸痰应间隔2-3分钟。”弃去手套及吸痰管,连接管将容器内的液体吸净压于治疗盘下。“连接呼吸机接头给予纯氧两分钟。”
取出纱布包好连接管24小时有效。
口述: 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面色,口唇,呼吸是否改善,如氧饱和下降心率增快应立即停止吸痰,待恢复正常后再吸痰。口腔吸痰困难者可由鼻腔吸痰,但颅骶骨折患者禁用。吸痰者顺序为气管插管,口腔,鼻腔。吸痰前可增加氧气吸入,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吸痰前后给予2分钟纯氧吸入,以防缺氧。储液瓶内液体超过三分之二时要及时倾倒。
无菌巾擦净患者口鼻腔分泌物。按呼吸智能健调到原来氧浓度。听诊器听:痰鸣音减轻。轻轻摇下套管: 固定牢固。整理床单元。再次查对。

记录:于-年-月-日-点,为患者吸出痰液量10ml呈白色。呼吸机参数:潮气量500ml 血氧饱和98% 血压120/80mmHg
签字

Ⅲ 吸痰器的使用说明

1.高负压,大流量,低噪音。贮液瓶隐藏埋入式新颖结构设计,方形负压表,全塑外壳设计是国内同类产品首创,不仅降低了噪音,而且使吸痰器新颖、美观,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本机采用先进的防溢装置设计,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粘质液体溢入机体。
3.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尤其适应各种急救场合和外出巡诊需要。
【性能指标】
电源电压:AC220V±10%,50Hz±2%
功率:90V
极限负压值:≥0.075MPa
抽气速率:≥15升/分钟
贮液瓶:1000毫升 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源后,用吸痰器的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
【产品用物】电动吸引器1台,治疗盘内盛无菌有盖主盘2只(一只盛灭菌生理盐水,另一只盛12-14号吸痰管数根)、弯盘、纱布、消毒液浸泡无菌绀1把、床栏上系盛有消毒液的瓶,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 1.监测吸引器及管道的性能。使用便携式吸痰器吸引器前须检查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电压是否相符,进气管与出气管的连接是否正确;贮液瓶的痰液应随时倾倒、清洗,以免痰液逆流至马达内损坏吸引器;吸引器用后应随时消毒各管道及贮液瓶,放置在干燥处,定期维修保养。
2.熟练操作,严格无菌,防止交叉感染。吸痰运用应轻稳,吸引时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管粘膜;使用便携式吸痰器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气管内吸痰按无菌操作进行,吸痰器的吸痰管须每次更换,不得重复使用,所有物品每日灭菌1次;自气管导管内吸痰的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套管口径的1/2。

Ⅳ 吸痰管和积液瓶怎么

这个装置叫“洗气装置”,或叫“万能洗气装置”装置内没装水或其它液体时,且瓶口在上正向放置,要收集气体时,即为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长进短出;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短进长出装置内没装水或其它液体时,且瓶口在下反向放置,要收集气体时,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短进长出;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长进短出;当瓶子里装满水的时候,即为排水法收集气体了则气体短进长出

Ⅳ 负压吸引器两个接口怎么接

2个引流瓶依次次链接,再接到负压装置上,另一段接吸引管

Ⅵ 负压吸痰器怎样连接 有什么优点

负压吸痰器包括吸痰器、吸痰管、储痰瓶和排痰管,负压吸痰器是有说明书的,只要按照说明书的内容正确的连接是非常简单的,负压吸痰器吸痰管上设有负压传感器,在所述吸痰器上设有显示屏和负压调整钮。负压吸痰器使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和安全的。

负压吸痰器的优点是负压高低就会通过负压传感器传导出现在显示屏上,再通调整负压调整钮,达到合适的负压,就不会使新生儿在吸痰时,出现损伤呼吸道粘膜,导致出血、感染、气道损伤等情况。安装负压传感器后,可以限制吸痰器吸引负压过大,保持吸痰器内负压在安全范围内工作,既可提高吸引效率,又对患者起安全作用。

吸痰器一般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源后,用吸痰器的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

(6)壁式吸痰装置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负压吸引器的消毒管理措施

1、应用重复消毒的方法使用后的吸引瓶应拆开各连接部位,先用1 %过氧乙酸液浸泡半小时再逐一洗刷,要特别注意瓶盖内侧及各个管道,控干水分后再放

2、输入0.2 %过氧乙酸液中浸泡半小时,然后晾干备用。

3、短时间应用的吸引器要及时清洗消毒,干燥备用;长期使用的应每周更换2—3 次,引流液多者应及时更换。

4、为防止交叉感染,每一个引流瓶应单独浸泡消毒。

5、护理人员每做完一项操作或护理完一个病人要及时洗手,防止病原菌的间接传播。

参考资料:网络-负压吸痰器

Ⅶ 电动吸痰器的具体操作方法

家里有病人需要吸痰的话,一般都会想要选择自行购买吸痰器进行吸痰。但是第一次进行操作的朋友会觉得无从下手,生怕由于误操作增加病人的痛苦,就不得不每次都去医院里进行吸痰,不但费时费力,还给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其实,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进行操作,吸痰的工作很容易完成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普通系痰器的具体操作步骤。


我们在开始使用吸痰器之前要检查的是吸痰器的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和顺畅。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把负压调节阀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紧,之后一手将吸气口堵住,一手捏住吸引软导管。这时开启吸引器,真空表指针如果能够很快升到极限负压值。而且在放开吸入口之后表针又能够回到0.02mpa以下。这就表示测试成功吸痰器是可以使用的,否则是不能给病人直接使用的。


测试完成后,我们需要在缓冲瓶和储液瓶注入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生理盐水,并在吸痰器的吸入口接上吸引软导管。在这吸痰器的使用过程中,储液瓶在开机的情况下是不能打开的。接下来根据病人痰液的情况进行负压的调节,负压调节阀顺时针方向旋动是增加负压的,逆时针方向旋动是减少负压的,调节的过程尽量慢一些。


接下来把吸痰导管连接到吸引软导管上,插上电源打开吸痰器,就可以开始进行吸痰操作了。如果是自己在家里进行这项操作一定要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进行,不然会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疼痛感,甚至危及到病人的健康。这里要注意。吸痰的时间是每次15秒,而且连续吸痰时间不能不超过3分钟,负压的调节一定要控制好绝对不能过大。调节负压是应该变调节负压边观察病人的呼吸。


吸痰后将痰液倒掉,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洗吸引管和储痰器内留下的痰液。冲洗干净后就把调节阀旋紧,这时候负压就会回到0.02mpa以下。关机就完成了一次吸痰器的操作。吸痰之后吸痰器要进行干燥保存,以备下次使用。这里需要的是:在吸痰器工作之前机器的检查一定要仔细,确保在吸痰过程中虽然吸痰器负压调整过低可能会影响吸痰效果但是负压调整更要以病人的承受度为限,不可强行操作。

Ⅷ 如何进行吸痰

这是我培训时的教程,如果你是用医院的吸引装置的话可以参考一下
1、评估患者:年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状况、患者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听诊器检查肺部呼吸音情况,有无痰鸣音;手电筒检查口腔、鼻腔情况。
2、评估环境:环境清洁、安静、光线充足。
3、评估用物:用物齐全,负压吸引装置完好。
4、操作者自我评估:着装整洁,掌握吸痰的知识和注意事项。
5、中心或电动吸痰装置。
6、治疗盘:适当型号的吸痰管、治疗碗2个(内乘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吸痰前预吸及吸痰后冲洗导管)无菌镊及缸,一次性治疗巾,消毒纱布,手电筒,听诊器,无菌手套,弯盘,压舌板,口咽气道。
7、核对患者信息,查看床头牌及腕带,请问您是XXX吗?评估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合作。
8、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不少于200ml,我们是不少于容量的一半),拧紧瓶塞。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成人压力为40.0-53.3kPa,儿童小于40.OkPa)。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
9、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解释。
10、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11、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铺治疗巾于颌下。
12、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润滑导管前端。
13、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帮助张口,吸痰完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
14、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镊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先吸口腔及咽部分泌物。
15、另换吸痰管,反折吸痰管末端,再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放松导管末端,轻柔的将吸痰管左右旋转缓缓上提,吸出气管内分泌物。
16、拔出吸痰管后吸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堵塞。
17、必要时更换无菌镊及吸痰管经鼻腔吸引。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擦净患者面部分泌物。
18、检查患者口腔黏膜有无破损,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病情,病情好转后停止吸痰,操作者脱手套。
19、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处理用物。
20、洗手,取口罩。记录。
2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做示范,像我这样咳咳咳咳)。
2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出。

Ⅸ 吸痰装置吸入口和抽出口

摘要 吸痰装置组成:负压吸引表,连接管,引流器,吸痰盅,吸痰管,盐水

Ⅹ 吸痰器的消毒与保养

在吸痰装置吸引器中,有连接安全瓶和贮存瓶的连接管。吸痰连接管用一段时间后会有细菌菌落的生存或其他异物,临床一般用水冲洗管道,使其清洁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备用。但当异物或菌落附着较为牢固时,只用清水冲洗就不能达到清洁的作用了。据此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清洗方法,不仅可以清除异物,还可以起到彻底清洁吸痰连接管的作用。
1 材料
棉线(长度约为所清洗连接管的1.5倍)2根,纱布1块(8cm*25cm),剪刀1把,500ml空生理盐水瓶1个,能提供自来水的自来水龙头1个,所需清洗的连接管。
2 方法和步骤
(1)用自来水预先冲洗连接管,起到湿润管壁和预先清洗异物的作用。(2)把棉线引入连接管中,使其贯穿整个管道,并露出两端。具体方法:在一根棉线一端打结,同一个点打4~5次,以结能在管中自由滑动且尽可能最大为佳,湿润整根棉线,把打结的一端前面未打结部分剪去。将打的结放入连接管一端内,往里送棉线。此时,把连接管顺直,进线端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另一端放在500ml的空瓶中,边用水往管道中冲洗,边送棉线进入管中,依靠水冲的力量和重力作用,使棉线进入管中(棉线前端打结处相当于漂浮导管的前端,更利于棉线进入管道),直至整个管道被棉线贯穿。此过程中当瓶中水满时及时倒掉。(3)用棉线系住纱布清洗管道。剪去打结一端的结,在纱布长轴1/3处和2/3处分别系牢进入管道的棉线和另一根棉线。湿润纱布后,用已经在管道中的棉线拉动纱布进入管道,利用纱布对管壁的摩擦清洗管腔(此时纱布应为全长25cm的2/3,其中一半的粗细为4cm宽纱布的粗细,另一半为8cm宽纱布的粗细)把管道放直,这样更容易拉动棉线和纱布,在拉动纱布清洗管腔的同时,另一根棉线被带入管腔,第一根棉线全部拉出来时,第二根也全部进入管腔,要求把纱布全部拉出,清洗纱布,再向反方向拉动第二根棉线,对管腔再次清洗,如此反复,直至洗净为止。(4)洗净后,拉出棉线,用清水冲洗管腔,再放入消毒液中浸泡备用。
3 注意事项
(1)棉线粗细合适,太粗不方便操作,太细强度不够;(2)打结大小合适,太大太小均不利于用水冲入管中(太大因与管壁摩擦太大,太小起不到“漂浮导管”的作用);(3)纱布要系牢,确保在用棉线拉纱布时纱布不会掉在管中,造成洗管失败;(4)每次一根棉线拉出纱布时一定要拉出来,以利于下一次拉时使纱布形成折,避免因系不牢而导致的纱布掉落在管中;(5)拉棉线时管道放直,有利于减轻线与管壁摩擦力。
4 新法的优点
(1)彻底清洗管腔,确保消毒严格;(2)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简便;(3)节省医疗中吸引器连接管的资源,有利于科室成本核算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4)可以借鉴此法清洗其他类似管道。

一种吸痰新方法的介绍

关键词:吸痰护理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手段。昏迷及麻醉后等患者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以致不能将痰液咳出;或者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肺不张,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死亡。吸痰的方法有很多种,以往临床教学上,护士给病人吸痰时大多是采用单人操作,我科自2004年5月起,采用双人配合吸痰法,吸痰效果较单人操作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操作方法

吸痰前,先翻身、叩背5~10min,叩打胸背部,借助震动使分泌物松脱。操作者站于病人的左侧,加大吸氧浓度达2~3L/min来增加病人供氧量,连接吸引器做好准备工作,另一个助手或者家属站于患者的右侧,将右手食指、中指、环指同时按压于患者的喉结部,先旋转按摩数圈,然后向下按压1cm。这使大多病人都会出现咳嗽、吞咽反射,此时咽喉部会厌软骨张开,操作者应趁此机会将吸痰管平稳准确插入到气管,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痰管,吸尽痰液。

2优点

本法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双人操作比传统的单人方法效果彻底,可以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全部吸出,并可减少呼吸道黏膜的损伤,有利于保障病人的呼吸畅通,防止窒息、肺部感染。(2)有利于病情康复和治疗,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护理工作的难度。而传统方法是单人操作,由于大多病人不配合,吸痰管也插不到主要位置,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易被彻底吸出,肺部并发症产生几率高。(3)此方法对中、浅昏迷病人适应性大。(4)有效地避免了因呼吸道分泌物过多不易吸出,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因此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

3注意事项

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吸痰管粗细应适宜,吸痰过程中动作应轻柔,不可来回刺激,负压吸引不可过大,成人一般为0.04MPa,过大可损伤气道黏膜,一次吸痰不超过15s。(2)按摩喉结不可过重,以免损伤、压迫甲状软骨。(3)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刺激过大,易引起颅内压增高。老年人血管脆性大,可能加重病情,使脑出血量增多,易发生脑疝。(4)对深昏迷病人效果不佳。

吸痰法
【用品】
吸引器装置一套。治疗盘:粗细适宜的吸痰管数根、玻璃T形管一只(连接吸痰管及吸引器导管)、纱布数块、棉签、压舌板、开口器、带盖缸内盛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消毒镊子、冲洗液、注射器、治疗巾、弯盘。
【方法】
1.吸引前先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吸引导管是否通畅。
2.备齐用物,置床头柜,向患者解释。
3.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将口启开,夹持吸痰管由口腔颊部插至咽喉部,乘患者吸气时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如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由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可由插管或套管内插入。
4.插入吸痰管前,打开吸引器开关。但应放松T形管侧孔,待吸痰管插入气管一定深度时,立即按闭侧孔即可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自下慢慢上提,并左右旋转,以吸净痰液。防止固定一处或上下提插吸引而损伤粘膜。吸痰管取出后,吸水冲洗管内痰液,以免阻塞。关闭吸引器开关。
5.一次吸痰不应超过15s(吸痰后清洁鼻腔、口腔)。同时检查粘膜有无损伤。每次吸痰均应更换消毒吸痰管。气管切开患者更应注意无菌操作。
6.吸痰前后予加大吸氧浓度,吸痰前、中、后应观察生命体征,如有不适应停止操作。
【注意点】
1.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吸入马达损坏机器。
2.吸痰管每次用一根不可重复使用,以免感染。
3.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日更换一次。
婴儿喉部有痰
是体质问题.
如果宝宝不发烧\不咳嗽\呼吸声音不大,吃饭好,玩的好,睡的好,就一定没问题,千万不要上医院.因为大夫会夸张的说这是支气管炎什么的,然后给打针\吃消炎药等等,没病也要说点病让孩子受罪.
首先让他多喝水,少洗澡,每三天洗一次就可以了,而且洗时速度要快,但房间不要搞的太热;其次,只要不刮风一定让孩子到户外玩,这样可以锻炼他的呼吸系统,增强抵抗力.3,如果孩子的痰不黄,体不热可以每天吃点保婴丹或猴枣散,孩子积痰基本不算病,医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关键还是妈妈对孩子的锻炼和关注.
可经常给孩子翻身或拍背,一则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二来使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而易于排出。拍背的方法如下:病儿侧卧或抱起侧卧,家长五指微曲成半环状,即半握拳,轻拍病孩的背部,两侧交替进行。拍击力量不宜过大,由上而下,从外向内,依次进行。每侧拍3~5分钟,每天2~3次。
婴儿由于缺乏排痰的能力,当小宝宝咳嗽时您可以:1、将小宝宝横向俯卧在你的膝上,

然后有节奏地轻拍他的背部,不要太当他正在咳嗽时,设法帮他把痰从胸腔咳出来。可以让他用力。鼓励孩子把咳出的痰都吐到盆中;2、当他正在咳嗽时,要确保他不着凉,否则可能引起支气管炎;3、如果孩子干咳,睡觉前给他喝温热的开水可以使孩子的喉咙舒适;4、孩子睡觉时可用几个枕头把孩子撑起,以防止分泌出的粘液滴落到他的喉咙。婴儿可在头部的褥垫下放一个枕头;5、让孩子有一个无烟的环境;
还有从睡梦中哭醒可能是因为受到惊吓了,叫会收惊的人收一下就没事,或吃一下珍珠粉或是猴枣散就会好的.祝你宝贝快点好起来!
电动吸痰器
1.构造主要由马达、偏心轮、气体过滤器、压力表及安全瓶和储液瓶组成。安全瓶和储液瓶是两个容量为1000ml的容器有2根玻璃管,并有橡胶管相互连接。
2.原理接通电源后,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孔吸出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样不断地循环转动,使瓶内产生负压,将痰吸出。
3.用物电动吸引器1台,无菌治疗盘或盒内放有盖罐2只,各盛有无菌生理盐水及12-14号消毒吸痰管数根,气管插管备6号吸痰管,纱布,止血钳,无菌持物钳置于盛有消毒液瓶内,多头电插板,弯盘,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拉舌钳,床栏上系一盛有消毒液的玻璃瓶。地面置一水桶,以盛污吸痰管。
根据病人的清醒水平、合作程度及有无人工气道,选择恰当的吸引途径;经鼻吸痰、经口吸痰、经人工气道吸痰。
4.操作方法
(1)检查吸引器各部连接是否完善,有无漏气。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一般成人吸痰负压约40-50kPa,小儿吸痰约13-30kPa,将吸痰管置于水中,试验吸引力,并冲洗皮管。
(2)将病人头部转向护士,铺治疗巾于颌下。
(3)插入吸痰管,其顺序是由口腔前庭→颊部→咽部,将各部吸尽。如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由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其顺序由鼻腔前庭→下鼻道→鼻后孔→咽部→气管(约20-25cm),将分泌物逐段吸尽。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可由插管或套管内插入,将痰液吸出。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再行吸引。

阅读全文

与壁式吸痰装置连接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合成足球形状的图片方法 浏览:22
香梨鉴别方法 浏览:296
喷枪喷漆枪的使用方法 浏览:597
检测水泥的含泥量的方法 浏览:351
餐厅排长队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534
节税十种方法和技巧 浏览:492
土方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浏览:33
名人有哪些读书方法 浏览:569
茶室泡茶的方法步骤 浏览:938
清洗消毒后病毒的检测方法 浏览:24
缓解女性衰老有哪些方法 浏览:632
种植罂粟的方法 浏览:541
华为手机抖音全部分类操作方法 浏览:950
蓝宝石简单辨别方法 浏览:769
锻炼身体的正确方法是用力吐气吗 浏览:169
如何提升考研成绩的方法 浏览:256
牛疝气图片大全治疗方法 浏览:138
圆形吸顶灯安装方法有哪些 浏览:538
测试用例分析方法 浏览:678
各种花的用量计算方法 浏览: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