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鼻子是怎么辨别气味的
诗人王冕在咏梅的佳作中曾写道:“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干坤万里春。”在此,我们不是要研究此诗写得如何高超绝妙,而是要探索人是怎样闻到梅花所散发出的诱人的清香的。
我们知道,人人都长有一个鼻子。鼻子不仅用于呼吸,还能辨别各种气味:不论是扑鼻的梅花清香,还是臭不可闻的硫化氢刺激,鼻子都能灵敏地感觉出来。
谈到嗅觉,虽然我们能够辨别香、臭、甜、酸、苦、辣、霉……各种气味,但和许多动物相比,人的嗅觉并不算太高明。苍蝇与狗的嗅觉都相当灵敏,要比人强许多倍。苍蝇能在几千米外嗅到极为微弱的气味,有灵敏嗅觉的警犬可以在公安、军事、救护等方面充当“侦察兵”。
那么,人和动物究竟为什么能闻到各种气味。气味与化学有什么联系。苍蝇和狗的鼻子为什么比人的鼻子还灵。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使人感到迷惑不解。虽然有许多人对此进行过研究,也提出过许多学说来解释,但至今仍是莫测高深。
很早以前,聪慧的古希腊哲人们曾对嗅觉做过解释,认为鼻子里存在有网眼的粘膜,气体分子只要能钻进去,人就可以感到气味。显然,这只是一种主观想象,没有任何事实作依据。
不过,上述假想似乎在以后人们研究苍蝇的嗅觉中得到了些证明。科学家在解剖苍蝇的嗅觉器官时,发现其嗅觉细胞的细胞膜有着渗透离子的功能。此膜很薄很薄,膜内裹有钾离子,膜外有钠离子,这样可以形成微弱的电位差。当此膜受到外界气味刺激时,膜就自动破裂,并产生微弱的电流信号,使苍蝇能立即嗅到气味。然而,对于哪些物质能引起电流信号,又是怎样引起电流信号的,则不清楚。
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发现,对物质的气味辨别,不仅与嗅觉器官有关,也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溶解状况、分子量的大小等有关。例如,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酸,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叫做“羧基”的基团,所以一般都有酸味,如醋酸、柠檬酸等;酯类物质一般都具有浓郁的香味,如乙酸异戊酯有香蕉味,异戊酸异戊酯有苹果香味……也就是说,气味是由化学物质微粒造成的,它能在空气中散发飘逸。
进入20世纪后,苏格兰的科学家蒙克里夫把嗅觉器官的结构和气体分子的结构结合起来,来认识嗅觉问题,并于1949年提出了一种气体立体化学理论。所谓立体化学是指物质分子在空间都有一定的形状,例如常见的甲烷(CH4)分子是正四面体。分子形状如同我们常见的物体那样,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有球形、船形、椅形等。
气体立体化学理论认为,在人和动物的鼻子中有感觉灵敏的鼻窦,在鼻窦的细胞中有专门接受外界气体分子的受体,受体也是一种分子。只有当外界气体分子和鼻窦受体分子像模具和模型那样相互吻合、并发生生理反应时,产生的信号刺激大脑,才能使人闻到气味;如果外界气体分子和鼻窦受体分子不吻合、不反应,人就闻不到气味。例如,樟脑分子是球形,而鼻子中受体分子是碗形,两者吻合,所以人才能闻到樟脑味。后来,英国的阿尔莫对此理论做了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嗅觉化学机制,但两者大同小异,观点基本相同。
不过,这种理论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例如,有的化学物质结构不同,却有相同气味;有的物质结构非常相似,却具有不同的气味;也有的一种物质却具有两种气味……这些问题用上述理论都难以解释。
现在,人类对嗅觉的认识在步步深入,也在步步接近真理,但还有许多问题至今仍不清楚。例如1鼻子依靠什么物质将气味信息传入大脑。这些物质又是怎样工作的。
2有的科学家还发现,气味不仅与分子的形状有关,而且还与分子电荷有关,嗅觉的真实机理究竟是什么。
3科学实验已经证明,气味与人的记忆和情绪密切相关,例如薰衣草味能使人兴奋,薄荷香味能使人消除疲劳,这又是为什么。
有的化学家说得好,“气味是精神的调节剂”,“香味是瓶装的心理学”。一门新科学——香味学,正在悄然兴起。但愿“香味学”能像王冕的诗描写的那样,早日“散作干坤万里春”。
⑵ 动物都有哪些辨味方法
科学家已经进一步解码了哺乳动物大脑如何感知气味,以及如何从数千种气味中区分一种气味。
在老鼠的实验中,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创造了一种被大脑嗅觉处理中心嗅球感知为气味的电子信号,尽管这种气味并不存在。
现在研究人员有了一个模型来分解glomeruli激活的时间和顺序,他们可以检查嗅球识别特定气味所需的最小数量和种类的受体。
人类鼻子已知有大约350种不同的气味受体,而老鼠的嗅觉则更为特殊,有1200多种。
研究结果首次确认了大脑如何将感觉信息转化为对某种东西的感知,在这个例子中是气味,这让牙痛溶液更接近于回答他们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即大脑是如何提取感官信息来激发行为的。
⑶ 除了狗猫蝴蝶还有哪些动物用什么部位来辨别气味
1、苍蝇
苍蝇可通过腿来辨别出味道,大多数苍蝇喜欢甜味;
2、蜜蜂
蜜蜂的触角、下颚和前肢顶端都有味觉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帮助蜜蜂感知花朵的甜味,此外还能够区分酸、苦和咸味道。
3、鱼
水生鱼类有通过嘴,有的通过鳍、皮感觉味道。鱼类的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都长在嘴巴周围和唇边上。有些鱼的辩味器官分布在鳍上或在鱼皮上,在这些地方有一种纺锤状的细胞。这些细胞是一种感受器,能从周围的水中接受各种信息。
(3)如何识别味道方法扩展阅读:
脊椎动物的辩味: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舌头和味蕾,脊椎动物都有舌头,但不同物种的味蕾数量不同,一个物种的味觉敏感度也取决于它有多少个味蕾。人类舌头上的8千到1万个味蕾,其他哺乳动物也有大量的味蕾。食肉动物,通常味蕾较少。例如,狮子舌头上大约只有470个味蕾。大多数食肉动物都能辨别苦的味道,这有助于它们避免腐臭的肉。
⑷ 白酒味道及香气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1、白酒味道的鉴别
会喝酒的人一般只要闻闻酒的味道就知道是不是好酒,酒是什么样的酒,是多少度的酒等。而酒的味道分别会有浓厚、辛辣、纯净、淡薄等多种来分别酒。喝过白酒的人都知道,在酒咽下去之后,会有回甜,苦辣之分。而特别好的白酒口感是十分的醇厚的,并且没有异味,也不会强烈的刺激到胃部。所以,只要用想舌头,轻轻的喝一点,才能识别出白酒的醇厚程度和滋味的优劣。
2、白酒香气的鉴别
优质的白酒会散发出浓浓的香气,会喝酒的人和经常喝酒的人通过这种香气就能鉴别出这白酒的好坏,也可以滴在手掌上,搓几下后在闻香味是否正常。好的白酒通常也会有溢香、喷香以及留香这三种,溢香是通过嗅觉来分别且一般的酒都会有溢香。而喷香及留香都是通过饮用时或者饮后来分别的,一般的白酒很少喷香或者有留香的特点。如果白酒有异常的味道,说明白酒存在问题。
3、白酒色泽的鉴别
好的白酒应该是无色透明的,在白酒最上面也不会存在悬浮物,更不会出现混浊的情况,有的宾客将白酒倒入杯中时,会发现杯子边上会出现不容物,这就说明这白酒有问题,千万不能喝。如果在冬天的话,酒水可能会有沉淀物的产生,如果将白酒加热到30~40℃,白酒内的沉淀物就会消失,但一定要记得这白酒的温度不能太高了,以免出现危险的情况。
4、白酒品质
白酒的品质也会受到包装的影响,如果放白酒的铁桶没有涂蜡话,铁桶的上就会很容易出现白酒氧化,这就会产生或者还原为高铁离子或低铁离子的化合物,使酒的颜色成为黄褐色。如果使用的是铝桶,白酒可能会在发生化学反应后变成乳白色,同时会使酒的口感也发生变化。用酒箱装酒,也会发生气味污染,使酒液带有木材的苦涩味道。
⑸ 人类是如何分辩味道的
在我们的舌头表面,密集着许多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形同乳头,医学上称为“舌乳头”。在每个舌乳头上面,有长着像花蕾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味觉感受器,命名为味蕾。在儿童时期,味蕾分布较为广泛,而老年人的味蕾则因萎缩而减少。
这些味蕾,它们的工作任务还各不相同呢!舌尖主要品尝甜味,酸味则通过舌两侧,咸味由舌尖的侧缘来完成,感受我们最不喜欢的苦味在舌根部。所以吃药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药片放在舌根,而要放在舌前部,这样可减少对苦味的敏感。舌头就是这样尝出味道来的。
舌头上味蕾的功能不仅在于辨认不同的味道,而且与营养的摄取和机体内环境恒定的调节也有关系。比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人,血中必须的Na+浓度就很低。因此这些人一般较喜欢咸味食物,看来味蕾的功能还挺多呢!
舌头是靠表面的味蕾辨别味道的。味蕾分布在舌头上的乳头状突起内、舌的底
面和口腔内咽部、软腭等处,是一种椭圆形的结构,外面有一层盖细胞,里面是细
长的味觉细胞,味觉细胞的末端有味毛。支配味蕾的感觉神经末梢细支包围在味觉
细胞上,把味觉细胞的兴奋冲动传递到大脑的味觉中枢。味蕾所感受的味觉可分为
甜、酸、苦、咸四种。其他味觉,如涩、辣等都是由这四种融合而成的。感受甜味
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
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除了味蕾以外,
舌和口腔还有大量的触觉和温度感觉细胞,在中枢神经内,把感觉综合起来,特别
是有嗅觉参与,就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复合感觉。
⑹ 鼻子是如何辨别味道的
人类的鼻子有两大功能,一是用来呼吸,二是作为嗅觉器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嗅觉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说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还没有发现问题以前,鼻子就闻到了焦糊味,因而引起了对火灾的警觉。有些东西我们拿在手上看看、听听,还不能认识它,用鼻子一闻就解决了。有些鼻子经过特殊训练的人,辨别的能力非常惊人,如香水香精工业中的有些技师,可以说是闻气味的专家,他们用鼻子就可以辨别出许多种香味,评定它们的好坏。品评茶、酒、咖啡等质量的技师,除味觉以外,嗅觉也非常灵敏,这样才能胜任工作。此外,嗅觉还可以增进食欲,用鼻子嗅到了食物的香味,就会刺激食欲。
鼻子能闻出各种味道,是因为在鼻腔的内壁,有一块大约5平方厘米的黏膜,分布着1000多万个嗅觉细胞,它们与大脑有联系。我们知道,气味是由物质的挥发性分子作用形成的,当人吸气时,飘散在空中的气味分子钻进鼻腔,与里面的嗅觉细胞相遇。嗅觉细胞马上兴奋起来,将感受到的刺激转化成特定的信息,传入大脑,于是就产生了嗅觉,人就闻到了气味。
⑺ 舌头是怎样来分辨各种味道的
通过舌头表面上分布的味蕾来辨别滋味。
味蕾是味觉感受器,呈卵圆形,由味细胞和支持细胞所组成。味蕾主要分布于轮廓乳头侧壁的上皮中,但也可见于菌状乳头、软腭及会厌等处的上皮内。味蕾顶端有一小孔,称味孔,与口腔相通。当溶解的食物进入小孔时,味觉细胞受刺激而兴奋,经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能感觉甜、苦、酸、咸等味觉刺激。
味蕾是味觉感受器,其主要功能是感受味觉。每个味蕾的结构就像一个小小的洋葱,里面包裹着50~100个味觉细胞。其中菌状乳头的味蕾主要感受甜、咸味,叶状乳头的味蕾主要感受酸味,而轮廓乳头、软腭及会厌等处的味蕾主要感受苦味。
(7)如何识别味道方法扩展阅读:
一、第一个被发现的味觉感受器
2000年科学家发现了T2R苦味受体,这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味觉感受器。接下来,甜味、鲜味、酸味和咸味的受体分别在2001、2002、2006和2010年相继被找到。
二、味觉细胞种类
根据不同的形状结构特征,这些细胞又被分为四种类型:
1、II型细胞用来感受甜味、苦味、鲜味和咸味。
2、III型细胞专门感受酸味。
3、I型细胞主要起支持作用。
4、IV型细胞则是场下的候补队员,需要时便分化成有功能的味觉细胞。
⑻ 人是如何辨别酸、甜、苦、辣的
舌头的舌面上有许多黏膜形成的小乳头状隆起物,叫做舌乳头。舌乳头有四种形状:丝状,叶状,菌状和轮廓状。菌状和轮廓状的舌乳头内含有味蕾,这就是味觉尖兵。研究发现,成年人的舌面上有100~300个味蕾。味蕾接触食物后,立即将味感刺激传递给味觉神经,再输入大脑的味觉中枢,这就尝到了食物的味道。
有趣的是,舌头的不同部位上的味蕾对味道的感觉程度不尽相同,舌尖上的味蕾对甜味最敏感;舌根部的味蕾对苦味和辣味最敏感,舌尖两侧的味蕾对酸味最敏感。据研究测定,咸味信息传递最快,甜味和酸味传递中等,苦味停留的时间最长,传递最慢。
味觉器官不仅使人领略到食物的风味,还可鉴别食物的优劣,并进而起到控制食物进入的作用。例如,当人们吃到特别喜欢的食物时,往往会不加控制,此时,味蕾会起控制作用,使你感到食物美味变淡,甚至生厌。有些偏食者,经常只吃几种味道的食物,味蕾逐渐失去控制作用,从而逐渐形成难以改变的味道习惯。
味觉器官示意图
更为有趣的是,舌根部的味蕾接触到苦味食物时,会迅速向味觉中枢传递强烈的拒食信息,味觉中枢就立即制止舌根的吞咽作用,不让苦味食物进入食管。例如,在给婴儿喂苦味药时,婴儿舌根会拒绝合作,不愿吞咽,药物进不了食管。
此外,味蕾的味觉反应,不仅仅是帮助选择食物,有利于提高食欲,还可提示疾病,帮助医生诊断。
1999年11月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赫西市宾州医药学院的托马斯·普里乍得和保罗·埃斯兰热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左半球对味道更敏感。
研究人员对11名健康的人和6名患有大脑损伤的人进行了测试,他们在测试者的舌头上分别涂上咸味、苦味、甜味和酸味物质,结果所有健康人都能够感觉出各种味道的强度,但那些大脑左半球的脑皮质受损者,不能说出具体是什么味道。因此,普里乍得说:“大脑左半球似乎具有更强的品定味道质量的能力”。他认为,这可能与语言中心在大脑左半球有关。
科学家还发现,婴儿在生命早期接触过的食物味道,将会影响他长大后的口味倾向。根据生理反应机制,胎儿被羊水包裹期间,以及婴儿接受母乳喂养期间接触到的食物,被他认为是安全可食的,因此,生命早期从母体获得的口味感受,决定了饮食文化的差异,因为“口味”在胎儿时期已开始形成。
⑼ 正确的闻气味的方法是什么
打开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离鼻孔约0.5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
鼻子要闻到气味,首先要有气味来源,通常是空气中的挥发性化学分子。当化学分子被吸入鼻腔,便与嗅觉受体结合。
嗅觉受体是由“G蛋白耦合受体”蛋白质家族所组成,分布在嗅觉细胞表面,嗅觉细胞位于鼻腔上端的嗅上皮层,由鼻孔往上算约七公分的位置,面积约一平方公分,像一片指甲大小。
(9)如何识别味道方法扩展阅读:
鼻子有两大功能,一是用来呼吸,二是嗅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嗅觉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可能在眼睛和耳朵还没有发现问题之前,鼻子就能先闻到焦糊味,从而引起人对火灾的警觉。有些东西拿起来,用鼻子一闻就知道了。
人类会将气味分为“香”和“臭”,并有意识地加以区分。这是因为嗅觉有分辨力。远古时代,靠狩猎为生的祖先们可能拥有与野兽一样灵敏的鼻子,但进化演变过程会使每种动物的嗅觉不一样。同时,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鼻子的功能会逐渐退化,人类能识别和记忆的气味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