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写好规范字
1、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吃苦耐力的精神,同时也要有把字练好的决心。要明确写一手好字是需要时间来磨练的。
2、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方面写字时手握笔的姿势要规范,另一方面写字时的坐姿也应做到规范。
3、要想写好字,首先就必须得一笔一画,慢慢练习写字。就得先把字写工正,由于汉文字是方块字,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提供描摹功能的字帖来加强练习。
起初,从笔画写起,等熟悉之后再练习写笔画较多的字。刚开始练习写字时建议写楷体。等熟练之后,再练习其它字体,或者进行行书的练习。
4、坚持天天练习写字,只有持之一恒,才能把字练好。建议每天用20至60分钟的时间来练习写字,并且要每天坚持写字。同时仔细揣摩字体的结构组成,以及各个笔画组成之间的协调方式。
(1)如何写好规范字的9种方法扩展阅读:
综合错误的握笔姿势,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1、大拇指包扣式。这种握笔姿势大多以拇指用力,从笔杆的上方将笔包扣在虎口处,大拇指与笔的接触处在大拇指的第二个指节根上,由拇指与中指,一扣一抵夹笔。
2、拇指内侧贴夹式。这种姿势主要以拇指的内侧用力,贴紧笔杆往下压,笔杆的前端抵在中指上,后端靠在虎口处。
3、拇指尖、食指尖轻捏式。该种握笔方法主要靠食指尖和拇指尖用力,由于贴靠笔杆的面小,指尖又用不上力,往往会出现握久手有痛感,而且笔杆根本就捏不紧。
B. 怎样才能写规范字
同时,提高本民族语言的应用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我们学校开发了许多关于“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活动,浓厚了校园人人的良好氛围。可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能发现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我们的同学,在下课以及日常的交流中,总喜欢说更随意的方言;在书写时,有时为了标新立异,喜欢用早已淘汰了的繁体字、异体字;而且,我们的很多同学总认为,说什么话,写什么字,是私人的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不然,语言文字的规范,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关系社会发展,维系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件大事。 在此,特发出以下倡议,——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从我们做起,从身边做起: 1、在日常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中,坚持说普通话,努力说好普通话;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尽可能用普通话; 2、认真学好汉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以及不规范的字; 3、增强推普、学普意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起到积极的示范、监督作用。 因为我也是一位学生,所以,我对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深有感触。 对于一个学生,就更重要,所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C. 怎样写好规范汉字
所谓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为准。《简化字总表》所收对照的繁体字法即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中停止使用。例如“书”是“书”的繁体,“笔”是“笔”的繁体,“轻”是“轻”的繁体,“万”是“万”的繁体,等等,都不再使用(翻印出版古籍、文物古迹、书法艺术作品除外)。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即:阪、挫、晔、诓、雠、、邱、于、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等。所以,实际上被淘汰的异体字是1027个),与此相对的异体字不再使用。如:“牀”是“床”的异体,“欲”是“欲”的异体,等等,都不再使用。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经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如:人、刀、土、大、小、山、川、王、田、日、月等。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与此相对的旧字形即为不规范的,不再使用。如“黙”是“默”的旧字形,等等,都不能再使用。
除上面所提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1977年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1985年12月公布的修订本为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国家语委、国家教委1988年发布)、《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月1日起实施)。此外,从1955年3月30日到196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分九次更改了35个县级以上地名中的生僻字,更改的生僻地名字总数37个,单字34个。这也是现行规范汉字的一个依据。
学习规范汉字,必须掌握上述字表。读者要全面了解上述字表的情况,可参阅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增订本,1993版)一书。
《规范汉字书写 提高学习能力》小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甘肃省天水师范附小 杨西英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并且承担国家语委下发的《规范汉字书写 提高学习能力》课题中的关于“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汉字,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步骤和措施”这一分项。由于自己也正在参与甘肃省学科教学专家网络教研,因此,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 调查现状,摸清底细
在教学中,要掌握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汉字,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步骤和措施,作为实验者,必须要摸清学生的写字现状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因此,我对我班的学生,围绕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学生写字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1、写字姿势不正确。歪头写字;前胸紧挨这桌子写字;双腿交叉写字;扭着身子写字;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写字;双脚悬空写字;左手放在桌子下写字;一条腿正放,一条腿斜放着写字;将板凳两条后腿悬起来写字;等等。2、执笔方法不对。用食指第一节握住笔,用力过大,第二关节处获拇指第二节和食指第一节握住笔杆;捏笔手指与指尖的距离过近;小指外伸,等等。3、书写习惯不好。写字习惯于用舌头舔笔尖;写字习惯用橡皮获手指擦抹;写字习惯把本子斜放;在桌子上方杂物;乱撕本子;写字不知爱惜文具,纸面不净等等。 从教师的写字教学现状分析 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问题之一:认识模糊,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主要表现为:1、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虽连在一起,实际上教学中重识字轻写字的现象极为严重。2、教学要求不严,学生写字习惯差。进入课堂,可以看到,学生写字时的坐姿和执笔方法非常糟糕。翻开学生的各科作业,仍有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等现象很普遍。
问题之二: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写字教学枯燥乏味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并没有吹进写字教学的课堂。在写字教学中存在着模式单一僵化的现象。写字教学中“满堂灌”、“满堂练”的状况极为普遍,在写字课堂上常常是教师讲一笔,学生练一笔,或是教师大讲特讲书写技巧,学生却听得漫不经心,这样的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针对以上问题,我采取相应的措施,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切切实实提高写字质量。
二、采取对策,提高质量
对策之一:统一多方认识,重视写字教学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人文内涵的外在显现。“在汉字进入电脑以前,写字曾被普遍看成了读书人的‘门面’,不能不重视。但电脑和汉字输入技术却使写字的‘必要性’越来越小,同时也为‘藏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实,写字的好处不仅仅在实用,其更大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来临的今天,写字教学仍然要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多方的重视。
1、统一认识
首先从教师自身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2、多管齐下
作为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的写字教学,当然是责无旁贷,但要想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写好字,光靠语文教师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取得其他任课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因此在写字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三个结合:课内指导与课外练习相结合,以练为主;写字作业与各科作业相结合,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教师水平提高与学生水平提高相结合,师生同练。形成一个“门门学科不松劲,学校家庭共努力”的练字氛围。
3、时间保证
切实提高写字水平,必须充分保证训练所需时间,首先要用足、用好正常的写字时间,认真上好写字课,保证每天的15分钟写字课的质量。
对策之二: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写字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贯穿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写字课与其它学科相比,确实是比较枯燥的。如何让枯燥的写字教学变得相对生动些,让学生成为写字的主人,这需要我们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故事激趣
小学生爱听、爱讲故事,教师可经常给学生讲些书法家练字的故事,一方面让学生在枯燥的练字过程中得到适当的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从故事中学到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品质。如张芝临池,池水尽墨;智永习字闭门不出十余载,退笔成冢;黄庭坚观船夫划桨而行笔法等等,都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增加对书法的了解,从而成为提高学生写字兴趣的源泉。
2、教师示范。如学执笔我重新给学生讲解执笔要领:三指捏笔一指挡,两指垫住真稳当。然后示范:一捏。用拇指的前侧方,食指的螺纹处,中指第一关节的册上方,三指齐力捏住比下端离笔尖3厘米的地方,并使笔杆向虎口方向倾斜45度。二捏,用食指靠近虎口部分的外侧,将捏倒的笔杆挡住。三捏,用无名指和小指依次捏在中指下边,成自然弯曲形状。
3、直观字形结构
写字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写字的用笔方法用语言表述往往很难道清其微妙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利用多种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如为了让学生看清运笔过程,可直接在实物投影上进行范写;为了让学生掌握间架结构,可用卡片拼凑的方法,等等。如上周在学习第四单元识字中我教孩子们学写“蚂蚁”两字,虽然都是虫字旁,但在田字格中,这两个虫字占的空间是不一样的,前一个为了给“马”字的长横让路,虫字要向上一点,后一个虫为了和“义”结合得更紧密,就要往下一点。我还用有趣的事例加强学生的印象,把两个同学叫到前面做示范:这好比是两和好朋友在一个房间里,如果两人靠得太紧,两个人憋的喘不过气,所以就要分开些,让彼此都轻松一点;如果两个人分得太远,距离拉开了,朋友就不亲密了,所以就要向对方靠近些……在欢笑声中,学生们理解了字的疏密结构,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4、联系生活
在教学主笔为“横”一类字的书写时,我这样引导学生:格子就像是一个房间,笔画就像是房间中的家具,而主笔“横”就是房间中最重要的一件家具,它的摆放影响到整个房间的美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主笔横有时在上半格,如“意”;有时在下半格,如“美、善”等;有时刚好在横中线,如“音、肯”。为了帮助学生写时突出主笔,我又设计了如下环节:“汉字也像我们人一样有爱美之心,可并不是谁都能如愿,总有一些长得不太美的。为了满足汉字们的心愿,我开了一家汉字整容院,开张第一天,就来了一拨客人。”接着,我出示了几个没有突出主笔的字,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同学们,这几个字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如果请你为它们整容,你觉得应该从哪里入手呢?”由于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5、互教互学
师生角色互换,同桌互教互学,在写字教学中都值得一试。师生角色互换,如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备课:你认为今天要学的字中哪个字最难写,哪一笔该注意,如果你来教,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在学生准备好了之后,由学生上台尝试教学;或由小组讨论后派一名学生进行教学,其他学生作补充。教师也可故意设置一些情境,如:“糟”字笔画那么多,老师怎么也写不好,你能教教老师吗?这一课的生字哪个你写得最好,能介绍一下经验吗?经过几次这样的实践,学生探究书法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同桌互教互学,如同桌互相讨论切磋:这个字该怎么写?那个字该注意什么?或可采取同桌互比的方法:即在练字的过程中,请每个学生在同桌的练字本上写同一个字,然后比一比,谁写得好,为什么?小学生都不服输,每当这个时候,都会写得特别认真,效果特好。
6、及时激励增强动力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激励是最好的动力。在写字教学中我也注意到这一点并积极运用。不论是我们班的评价台还是教室外的看板,我都定期张贴学生的优秀写字作品,这样不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并且这样也使其他同学羡慕不已,更坚定了他们更上一层楼的信心。为了鼓励那字写得不够好的同学,我注意抓住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哪怕是几个字,一个字,甚至是一个字的某一笔,只要写得好,我都在班上表扬。我觉得这种做法非常好。这不但有助于这些学生提高写字的兴趣,还有助于树立起他们的尊严,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实践表明,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只有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写字、善于写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随时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让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写出更美的字!
D. 怎样写好规范字
如何写好规范字
有人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有人说,字是知识的外衣;也有人说,字如其人。汉字是人类文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国人,我们理所应当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那么怎样写好字呢?我认为首先要掌握写字的姿势和握笔的姿势。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握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不要往内斜,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没有骨气,二没有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可见正确的、规范的姿势是写好字的先决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我再给同学们提三点建议:
1、写好基本笔画。每一个字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要写好字,就要写好它每一个基本笔画。每一个笔画都必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
2、写好字的偏旁。大部分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些偏旁的书写规律,就可以运用到汉字的书写中,使字的结构更为合理。
3、写好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虽然变化多样,但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等等。同样,其他结构的字,也要注意寻找它们的书写规律。
“字无百日功”,要写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每一堂写字课,每一次的作业,我们都能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从字的笔画、偏旁再到字的结构,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练习,那么人人都能写一手好字。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来写一手漂漂亮亮的字吧!
E. 有什么写好字的简单方法
要想写好字,首先要提高审美意识,也即知道字写成什么样才比较好看,为什么好看;其次,能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想写出的好看的形状,这就是你控制笔的能力,也即运笔基本功。所以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一定的基本功,那就一定能写好字!无论是提高审美意识,还是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都要求平时多看、多写、多琢磨,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练字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
那么什么样的字,才算是比较好看的字呢,一个字的好坏无非是看它的线条与间架结构;对于一幅字而言,除了单个字要写得好看外,还要看它的布局(即章法)。美的线条当是来龙去脉交待清楚、行笔流畅自如、轻重缓急得当,呈现出美的形态与神态,充满活力,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刚或柔,归于自然。而交待不清、呆板迟疑、轻重无常的线条自然就是不好看的了;间架结构,即一个字的笔画搭配,如笔画的长短、曲直、摆放的角度,笔画间的间距、粗细(轻重)、前后照应关系,等等。对于初学者,在字的间架结构上当先求匀称、端庄为宜,然后才能根据需要与个人的习惯爱好(个性)考虑变化。
布局,也叫“章法”,即字的排列。如字的大小、形状、排列的位置与摆放的角度、上下左右的照应关系,等等。就毛笔书法而言,还要考虑墨色的浓淡、枯湿的变化,不过实用的硬笔书法可以忽略这些。就一般实用的写字而言,章法布局当做到二点:首先是在一行或一列中,让每一个字的重心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其次是将字的大小、形状稍作区分,一般而言,笔画多的字写紧凑些,线条尽量细一点,笔画少的字写松一点,形状小的字线条尽量写粗些。但一般情况下,依然是笔画多的字大些,笔画少的字小些。不过有些笔画少,但属笔画舒展的,也可写大些,如“中”字的竖画,“安”字的横画,“人”字的撇捺画等,就可以根据前后字的搭配需要而异。在楷书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区分不很明显;而在行书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区分可以十分明显,有些草书中更加明显。另外,在行书中适当夸张个别字的主要笔画,对整篇来说,也会产生生动美好的效果。比如毛泽东的书法,字的大小变化极大,错落有致,大气磅礴,别有一番雄伟的气势。
知道了怎么样就能把字写得比较好看,那赶紧去练哟!带着兴趣去练,勤练、多临摹,既可以加强控制笔的能力,也可以学习别人好的写法。多看字帖,反复地临摹,熟能生巧,这就是最佳的方法。只要你坚持这样做,就一定有大收获,并且趣从中来呢!说不准练字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者从此会改进你的人生!其实不是说不准,而是肯定的,练字的好处很多很多,比如对你的文字水平的提高会大有裨益,比如对你的性格的改善会大有裨益等等,在此,因为篇幅有限,不再赘述,自己在今后的练字过程中去体会。
F. 如何使小学生写得一手规范字
如何使小学生写得一手规范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汉字,字正方圆,规范的汉字是中华民族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汉字的书写艺术,是我们每个人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写字训练,能够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视力运动各方面的协调能力。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初学写字就注意督促,从早把底子打好,是事半功倍的法门。老师可以少为学生写字操心。而学生一开始就养成写字的好习惯,也将终身受用不尽。”小学阶段是写好汉字的最好时期,因此,我们要教好小学生写好汉字。
教学中我总结了学生写字常见的几个问题:
1、笔画不规范。
低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时老师比较强调衡平竖直,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和老师都会忽略这方面,特别是有角的地方要顿,有弯的地方就要圆。有的学生写字时每一笔没有从头到尾认真写,比如把短横短竖写成点,把侧点写成撇等等。
2、用力不恰当。
写字时用力是否得当有助于学生写好字。有的学生用力过猛,不但使本子上的字又大又脏,而且使手腕僵硬,没有写多少字,就觉得手酸,不想写了;有的学生用力过轻,因此字写的又小又淡,笔画显得无力,甚至歪扭。
3、大小不合适。
学生写惯了写田字格上的大字,在双线本或没有格子的纸上,也把字写得很大.有的甚至超出了格子的上下线。
4、排列不整齐。
有的学生一行字写的高高低低,因此整个作业本看上去不整齐。
5、间距不匀称。
写字时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是否匀称,在写字指导中也是很重要的。有的学生,字间距很大,给人感觉很不舒服,反之有的字间距很小,字和字之间挤得太紧,也不能写好字。
教好小学生写好汉字的方法: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让“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在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粉笔字对学生应具有吸引力,教师端正、规范、美观的字自然是学习的榜样。教师还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小学生争强好胜,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要及时,争取对学生的每次作业做简要讲评,学生的作业只要有一点进步,都要大力表扬。另外,可适当开展一些活动激发写字兴趣。如定期举办写字比赛,进行作业展览,对进步作业进行表彰,这些无疑会给学生注入写字的兴奋剂。
2、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坐姿、执笔姿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坐姿是不正确的,有些学生写字时歪着头、斜着身子、胸口靠着桌子、或者低着头靠的纸面太近等等。这不仅仅影响书写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握笔姿势是一个很大的毛病。我细心地观察了学生写字,握笔姿势不对的几乎占了学生数的半数以上。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写字姿势呢,我认为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这样的:身子要正、腰要挺直、双脚要平放,还有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记住的“三个一”:眼睛离纸面一尺远、身子离课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长。只要每次练字时要求学生读一遍,并且摆好正确姿势,才准开始写。而且在书写过程中,还要时时提醒,及时帮他们矫正,最好要求同桌相互监督,使大家都养成好习惯。还有握笔方法,我给大家示范怎样才是正确的握笔姿势:左手按纸,右手执笔(拇指和食指捏住笔,中指抵住笔杆,笔杆与纸面约45%。另外两指相靠,小指与手掌右侧贴着纸面或桌面,掌心呈空心(具体投影示范)。这些一定要进行强化训练,一开始一些养成坏习惯的学生肯定不习惯,但不管怎样,错误的姿势一定要求学生改。因为握笔姿势不对,要写好字真的很难。只有抓好了笔,才能谈怎么来教学生写字。
三、指导学生写字要注重个别指导
对于指导学生写字,教师往往在课堂中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个字在田字格中每一笔每一划的位置,这固然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集体指导方法。但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教师不可能每个字都这样的教学。因此,教师还应注重个别指导,要给学生指出写的字不足之处,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改,而不是让学生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重写,这样的重写是无效的。比如,针对笔画不规范的学生教师就应个别进行指导,告诉学生因那几个笔画写得不规范,造成字看上去不端正,然后让学生重写一遍;针对写字大小不合适的学生,教师要告诉学生字的大小要适度、匀称。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写字教学是一件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只有常抓不懈才能使学生形成能力,写出一手好字。可喜的是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这必定会在我们的教学中得到重视,产生结果。
G. 如何写好规范字4条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握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不要往内斜,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没有骨气,二没有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7)如何写好规范字的9种方法扩展阅读
汉字规范口诀
一、基本规则
1、先撇后捺: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3、从上到下:三、竟、音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5、先外后里:问、同、司
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
7、中间后两边:小、水
二、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用、风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
H. 怎样写好字的方法
1、树立良好的心态。书写虽非大事,但拥有何种心态是非常关键的。带着烦躁甚至恼怒的情绪书写,肯定写不出工整的字。因此,书写时心境应平和,静下心来写字才行。
2、做好书写的心理卫生工作。首先,执笔姿势要规范。执笔时如何的握法,也有一番讲究。要合理的调配好拇指、食指、中指等,五根指头用力要均匀,握笔的部位要恰当,太高写字无力,太低手易疲劳。可简记以下口诀:食拇夹,中指抵、无尾靠;拳心空、腕应松。
其次,遵循正确的坐姿。什么样的坐姿写出来的字大不一样。下面的坐姿都是不对的:趴着写、翘起“二郎腿”写、斜着身写、摇头晃脑写等等。只有身子坐正,双手自然平放书桌……才能写出好字。以下口诀有助把握姿势的正确:头正肩平臂开,身直臀稳脚平放
最后,用笔过程要讲究。注意两个450。笔杆的倾斜与笔杆在纸面上的投影;运笔力度以不透过两张纸为宜;运笔速度要把握好,不能太慢。
3、临摹字帖要筛选。字帖是书法家们多年书写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写好字的捷径,他象一个不说话的老师,时时陪伴你。要花时间、精力去临摹、读帖、及创作。并不是任何一种字帖都适合你。学校提供多种不同的字帖大家选择,要好好的对待。
4、持之以恒,掌握技巧。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规范化要求,掌握汉字的书写已成为一种共识。而“写出一手好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因此,我们要有花长的时间,有时是一辈子才能取得的准备。但你若注意细节,依据以上几点要求,你将很快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希望同学好好努力,争取人人练就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