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莨菪麝香膏微生物方法验证怎么做检验铜绿假单孢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葡萄球菌属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与原理
1.标本采集:根据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疾病不同,可采集脓汁、渗出液、伤口分泌物、血液、尿液、粪便、痰液以及脊髓液等。
2.检验方法及鉴定(1)直接镜检:无菌取脓汁、痰、渗出物和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渣)涂片,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如为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可初步报告为:"找到革兰阳性葡萄状排列球菌,疑为葡萄球菌".(2)分离培养:血液标本(静脉血约5ml)注入50ml葡萄糖肉汤或含硫酸镁肉汤增菌培养,迅速摇匀,以防凝固,置35℃,一般于24h后开始观察有无细菌生长,若均匀混浊,溶血及胶胨状生长,则接种于血琼脂,进一步鉴定,若无细菌生长,于48~72h后自行观察(一般以7天为限),并接种血琼脂,以确定有无细菌生长。血液标本也可注入商品血培养瓶培养。
脓汁、尿道分泌物、脑脊液离心沉淀物,通常可直接接种血琼脂。35℃18~24h培养,可见直径2~3mm,产生不同色素的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环。
尿液标本,必要时作细菌菌落计数。
粪便、呕吐物应接种高盐卵黄或高盐甘露醇琼脂平板,经35℃18~24h培养,可形成细小菌落,48h后形成典型菌落。
(3)鉴定试验1)触酶试验: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酶催化双氧水生成水和氧气,产生气泡。方法:取营养琼脂上的菌落置于洁净试管内或洁净玻片上,滴加3%H202溶液数滴,观察结果,如立即(1min内)有大量气泡产生为阳性,不产生或气泡量少为阴性。葡萄球菌属为触酶阳性。
2)血浆凝固酶试验:血浆凝固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一种与其致病力有关的侵袭性酶,分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其作用是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菌体表面沉积和凝固以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可分别用试管法和玻片法检测。玻片法用于粗筛,若玻片法为可疑或阴性结果,还需用试管法确证。使用的血浆为EDTA抗凝兔血浆。有商品化乳胶凝集试验。
3)甘露醇发酵试验。
4)新生霉素敏感试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的鉴别,采用新生霉素敏感试验。一般新生霉素耐药者多为腐生葡萄球菌,敏感者为表皮葡萄球菌。
5)同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测试是必须的,由此可将葡萄球菌分为苯唑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和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同时还有必要测试β-内酰胺酶以及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对新生霉素敏感。
表皮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阴性、对新生霉素敏感。
腐生葡萄球菌:触酶试验阳性、血浆凝固酶试验阴性、对新生霉素耐药。
报告:检出"XXX葡萄球菌"(4)耐药性检测:检测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表葡菌(MRSE),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的表皮葡萄球菌(VRSE)。NCCLS/CLSI推荐用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mecA基因介导对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
(5)临床意义: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感染部位组织的化脓、坏死和脓肿形成。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是引起临床感染最常见的葡萄球菌。
1)金黄葡萄球菌常引起疖、痈、外科伤口、创伤的局部化脓性感染,播散人血后可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此外,其产生的肠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主要致病物质有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等。
2)表皮葡萄球菌是存在于皮肤的正常栖居菌,由于各种导管植入和人造组织的使用,该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是导致血培养污染的常见细菌之一。
3)腐生葡萄球菌是导致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6)治疗原则:由于耐药菌株日益增多,治疗葡萄球菌感染时,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选择抗菌素。如果是危、急、重症感染,应首先经验选药,如万古霉素等,待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回报后,再调整用药,针对治疗。
㈡ 纯化水中的微生物检测怎么做 要详细
采用滤膜法进行微生物检测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其得到AOAC、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药典、FDA和EPA等组织的承认,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及饮料工业、化妆品、制药工业品质控制和电子工业等领域.赛多利斯公司的滤膜法微生物检测产品成功地应用于滤膜法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实用而且方便实用,它简化了微生物检测程序.
滤膜法微生物检测:
将适当孔径的滤膜放入滤器,过滤样品,由于滤膜的作用而将微生物保留在膜的表面上.样品中微生物生长抑制剂可在过滤后用无菌水冲洗滤器而除去.然后,将滤膜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营养物和代谢物通过滤膜的微孔进行交换,在滤膜表面上培养出的菌落可以计数,并和样品量相关.
滤膜法的优点:
- 与直接法比较,可以检测大量的样品
- 浓缩效应使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提高
- 带有菌落的滤膜,可作为检测的永久记录存档
- 可见的菌落和样品量直接对应,得出定量结果
操作具体一点就是:薄膜过滤法检测,一个样过滤一份,就是200ml的纯化水通过滤膜,将该滤膜浸泡在灭菌好的l生理盐水中,再接种到平皿中,制成10级、100级、1000级稀释倍数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稀释培养皿,即可
㈢ 微生物定量方法怎么做方法验证
目前注册申请提供微物限度检查验证内容于简略设计够严谨程够规范或者未进行验证等虽进行验证验证重点突能反映试验完整性行性 实际微物限度检查主要考察待测物受微物污染程度检查内容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验证应针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查进行验证 面别介绍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验证控制菌检查验证内容
㈣ 检测微生物有哪几种方法
1.观察法:用显微镜寻找,医院常用。
2.分析仪法:已经有专用的分析仪。
3.失氧法:将检测物质密闭,检测其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㈤ 微生物的方法确认怎么做
这在不同样本中的确定方法是不同的,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情况还是很复杂的,也需要比较多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并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
简单说一下:
首先假设在样本中检测到明确为致病微生物的细菌,那么就可以说明这些细菌,很可能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在无菌体液中,比如血液,骨髓,脑脊液等检测出来细菌那么也可以明确这些细菌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在含有正常菌群的体表或者体腔管道内,贱厨拉菲正常菌群,并且数量比较多的细菌,那么这种细菌可能也是致病微生物。
㈥ 2015年版陈香露白露片微生物方法学验证用什么方法
陈香露白露片药物是一复方中成药制剂,由川木香、大黄、石菖蒲、陈皮、甘草、次硝酸铋、氧化镁、碳酸氢钠组成,用于胃溃疡、糜烂性胃炎、胃酸过多等疾病。
建立陈香露白露片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试验指导原则,用委托厂家3个批号的陈香露白露片药物进行验证试验,以考察确定陈香露白露片药物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首先用常规法进行预试验,初步考察该样品对试验菌检测的影响,然后根据预试验结果,用离心沉淀集菌法进行再试验。结果:常规法试验时,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均大于7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小于70%,控制菌检查检出试验菌。采用离心沉淀集菌法试验时,可以有效消除抑菌作用,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大于70%。结论:采用离心沉淀集菌法可以有效消除抑菌作用,简便、准确。
㈦ 微生物检测或鉴定技术或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检测或鉴定技术或方法有哪些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见高中生物选系1《生物技术实践》图2-8)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特征对微生物种类进行判断。
使用选择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或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选择培养基,顾名思义其作用是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例如,使用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培养出可合成脲酶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中PH调至酸性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抑制细菌的生命活动)等。选择培养一般是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或某一特征进行间接判断,得到的微生物往往并不只有一种,但是能够大致确定这些微生物存在的共有特征从而对其分类。
使用鉴别培养基。即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例如,水质检验中大肠杆菌的检验(大肠杆菌的存在数量用以衡量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就用到了伊红—美蓝试剂,该试剂与水或乳制品中的大肠杆菌反应出现深紫色且带有金属光泽,属于大肠杆菌的特征反应。与选择培养相比,鉴别培养基的鉴别所得结果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可直接测定某微生物的种类。
㈧ 微生物计数方法验证需要怎么准备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1、供试品:XXXXX胶囊(批号:XXXXXX)
2、菌种:
菌落计数用菌种:
(1)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2)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3)
大肠埃希菌[CMCC(B)4]
(4)
白色念珠菌[CMCC
(F)
98001]
控制菌检查用菌种:
(1)
大肠埃希菌[CMCC(B)4]
(2)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3、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培养基(MUG)。
4、预试验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常规法及培养基稀释法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均小于70%,本品有抑菌作用。
5、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的方法学验证试验及菌落计数。
5.1菌液制备:
(1)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营养肉汤中,35~37℃培养18~24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5~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
(2)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10ml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取此培养液1ml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稀释至10-5~10-7,使菌数约为50~100cfu/ml。
5.2
供试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10g,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振摇,使呈1:10的供试品储备液。取1:10的供试品储备液
10ml
㈨ 微生物学的检查方法是有哪些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因鼠疫传染性极强,采集标本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根据病型采取淋巴结穿刺液、肿胀部位组织液、脓汁,血液和痰等。人和动物尸体可取肝、脾、肺、病变淋巴结以及心血等。陈旧尸体取骨髓。将采集标本送至有严密防护措施的专门实验室进行检查,禁止在一般实验室进行操作。
直接涂片镜检
除血液标本外,一般均需涂片或印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革兰染色或吕氏美兰染色,镜检。在不同材料中,菌体大小、形态有很大差异,除典型形态外,往往可见菌体呈多形态性,需加以注意。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液标本需先置肉汤中进行增菌培养。分离培养一般选用血琼脂平板,28摄氏度24小时后,可见较小的露滴状菌落,继续培养则菌落增大至1~2毫米,中央厚而致密,周边逐渐变薄。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噬菌体裂解试验,血清凝集试验,特异荧光抗体染色等作出鉴订。
血清学试验
可用于检查鼠疫耶尔森菌抗原或特异性抗体。敏感而特异的试验方法有ELISA、固相放射免疫分析,SPA协同凝集试验等。
检测核酸
用DNA探针杂交方法或PCR技术检测鼠疫耶尔森菌核酸,有助于鼠疫的诊断。PCR敏感性极高,蚤体内有10个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即可用PCR技术检出。
诊断检查
诊断:取决于病人有接触史及肺部受累表现,病因诊断取决于痰、血或淋巴结吸出物革兰染色、培养,有条件的单位可作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可提供快速的病因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