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三最后阶段如何冲刺
1、调整心态。
对于学生们来说,不能为一时的得失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在冲刺阶段,学生们可能会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能没有什么大的起色,面对这些情况,不能松懈,也不能骄傲,更不能气馁,不能失望。
2、补短板。
在高考仅剩的30天里面,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想要成绩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补短板是非常重要的。高三学生们可以找出自己的短板来,然后做好计划,并且下定决心,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按照计划走。
3、坚持每天刷一部分题目。
高三学生需要的是一种良好的状态,并且把这种状态要带入考场之内,所以,学生们可以每天给自己做一定量的题目,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坚持每天刷题。
4、梳理和总结。
在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高三学生们一定有了一些容易忘记,容易做错的题目,这时,就需要学生们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想办法处理这些知识点,在这些题目上下功夫,把问题解决好,成绩一定能有所提高。
5、回归课本。
在最后的30天里面,高三学生们应该回归课本。高考的试题虽然高于课本,但是,它也来自于课本,是一些课本题目的延伸。一些基础知识,可能会一些遗忘,这时,学生们需要把不太牢固的知识,容易混淆的知识,模棱两可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复习这些课本知识的时候,学生们一定也会有新的感悟。
6、反思
反思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学生们在最后复习冲刺阶段,一定要多多思考,为什么这些题会做错,反思自己的问题,并且记录下来,在下一次遇到这样的题目时,一定要做对。
7、模拟训练。
在最后的10天里,高三学生们可以模拟高考的时间,来进行训练,这种训练能让学生体验到高考现场的感觉,保持一种高效的状态,训练学生考试的感觉。
8、把时间分块。
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大脑处理数据时,小块的时间比大块的时间效率要高,所以,高三学生们可以在每次学习50分钟至60分钟之后,休息一下,然后,再进行复习,这样的效率会比较高。
9、固定学习的时间。
高三的学生们可以将种学科的复习时间固定化,比如,每天早上7:00至8:00是复习英语的,这样能更好地吸收这些知识。
10、利用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高三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用导图的方式,把知识画出来,建构一个知识体系。
在高考最后的30天里,我们离高考是越来越近了,高三的学生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以一个平稳的心态来面对高考,集中精力投入到冲刺阶段。
❷ 高中冲刺阶段应该怎么学习
一、高三冲刺阶段心态的调整
高三的下学期是冲刺的时候。这时,作为学生先不要去考虑大学、专业,在寒假,对自己的 成绩和能力作一次细致的定位,了解自己在年级中、全省的位置,考虑自己在半年内还能爆 发出多大潜力,根据这些,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这里的目标要比自己能力高一点,但 是不要只谈目标而不做出实际行动。
剩下的时间,要心无旁骛地进行复习,回归基础,看课本,做模拟题。寻找高考的感觉。此 时切勿浮躁、焦急,如果出现了焦虑的症状,要及时做出调整,不能任由负面情绪占据自己。
有的学生题目难的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成熟的表现。面对难题, 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 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 要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不管题目难易程度如何,考生整体水平在考试那一刻不会 有变化,沉着应战正常发挥出自己水平即可。很多孩子在考后拿到卷子说:这些题我本可以 做对。既然可以做对,下次就不要出错,给自己找各种借口的永远没有进步的动力和空间。
要想在最后的高考中正常发挥,必须做到“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把平时的每一次作 业、模考和周考都当成高考,卡好时间,给自己打分。及时总结,找出差距和漏洞,这样在 正式考试时才能从容面对。
二、做好时间和精力管理
大多数人学习的效率符合二八法则:80%的成果集中在 20%高度被利用起来的时间内。我们 看到的高三学生每天都是排的满满的,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实际上这样的学习效率很低下。 各科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模式布置作业,开设课程。让所有科目老师全部坐下来商讨 下如何给学生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老师、学校不可能做到这些,而且也不现实。 但是我们自己不能不去进行时间和精力管理,每个人的作息时间规范不一样,一般在睡眠充 足的情况下,早上 8 点到上午 11 点这两个小时的专注力、集中力是最高的,也是学习最处 成绩的时候。这时候可以重点学习自己的薄弱、丢分较多的学科。
接近中午时间,注意力开始下降,这时候可以利用吃饭,休息中间的碎片时间背一些英语单 词,或者文言文虚词,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午间尽量要休息,因为下午和晚上的学习是连 起来的,没有一个充分的午休后面的学习效果会很低。
下午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孩子晚上精力特别好,下午容易犯困。进入高三最后冲刺阶段, 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千万不能因为平时的学习把自己的精力耗尽,每天要给自己留出一点休 息时间来补充精力,下午和傍晚饭前饭后可以适当运动和散步,减少学习压力,恢复精神。 高三的学生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大家都在学,我不学不好意思,所以也就不管自己的计划 和精神状态,把自己调整的跟周围的学生作息同步,其实这是不可取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往往很多孩子只是在无效的堆时间。结果在自己本来应该高效学习的时候开始犯困。
高三剩下这几个月中,每个学生都要养成在学校的管理时间体系内,形成自己的作息规律, 让自己的精力每天如涓涓细流一样不断地流转,补充,千万不能开启自杀式学习模式,不去 思考只做低效率的时间堆积,这方面女孩尤其要注意。
三、制定学习计划,区分重点和非重点
学习需要集中注意力,高三孩子周围每天都会围绕很多引起自己分心的事情:同学生日了、 想看的电影上映了、小说里主人公命运如何、今天晚上有足球赛、手机游戏里该怎么玩才能 打败对手等等。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信息社会,现在并不是信息匮乏的年代,相反是因为信息 太多而让人手足无措,作为学生如果信息获取渠道很便捷,那么自然会被一些弦外之音转移 注意力。 要避免靠大量低效堆积时间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一个好的计划就像 是行为蓝图,指导着你每一天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学习计划制定完成之后,一定要让孩子找 一个负责人来监督自己按时完成,计划一定要落到实处,每天休息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今天做了什么?我还有那些不足?我还需要往哪方面努力提高? 现在开始还需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的成绩要提高,哪个科目的提升空间最大??
切记一点,制定的学习计划一定要有侧重,对于自己薄弱、平时分数比较低的学科可以重点 分配时间,对于提分较困难、需要平时积累的语文和外语,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小知识 点。
有些孩子喜欢把 6 科的时间和精力安排平均分配,这样对整体成绩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在高 考的时候,语文和 1 分与数学和文综、理综的 1 分是等效的,但是论提分效果和速度,数学 和文、理综是最快的。 最后四个月的时间,一定要用“功利化”思维去学习:不管是从计划制定还是重点学习的科 目方面,一切行动都服务于自己成绩的提升。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 积累过程,如果孩子发现自己的短期内没有明显提高也不要慌张,平时做的所有努力,都会 在背后默默汇集,最终增加高考成功的几率。
四、聚焦学习内容,避免持续焦虑
最近在跟很多家长和学生聊天时发现,高三孩子普遍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他们总是感觉自己 能在高考取得好成绩,父母的焦虑是多余的;或者因为这次期末和一模考试不理想,对高考 逐渐丧失信心。 上周分享的时候跟大家提到:考试、模考都是阶段性测试,跟高考完全没有直接关系。高考 最终的成绩是由你平时不断查缺补漏,强化基础,锻炼应试技能,调整心态和一点点运气等 各种因素决定的。家长焦虑是因为看不到孩子具体的努力方向和向上的姿态,学生的焦虑是 对自己最后高考成绩的不确定性的担心。
其实,道理大家都很明白:盲目的自信或者焦虑,都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也无法让自己不 去关注即将到来的高考,那么一个很使用的方法是让孩子聚焦到自己学习内容。 当你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制定好以后,沉浸其中只去关注自己的学习细节。比如:前天的英语 考试我虚词用法错了很多,那么后面几天我就重点弄懂虚词用法;物理考试动能动量题目分 数丢掉,那么我立即把这一块的知识重新补充学习一下。
考试反馈问题——发现问题——聚焦学习——考试再反馈,学习要遵循这样的规律,通过考 试发现问题,不断的将自己的知识漏洞补充起来,当把注意力从未来的高考转移到具体学习 内容上时,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去关注高考本身自然不会产生焦虑,心态也会 改善很多。最重要的是这些平时的点滴积累,都会对最终高考结果产生正面的影响。 总结一下,心态、计划、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是制胜法宝,每一个从容面对高考,正常发挥 出自己真实水平的孩子都应该算是高考的胜利者,在最后四个月的冲刺时间里,时时刻刻摆 正心态,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学习计划,不放松自我管理以及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这些因素 互相补充,共同影响着最后的高考结果。
❸ 在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高三冲刺的阶段,几乎都能杀出黑马。说说该如何努力:
1.其实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在最后冲刺的关头,比的就是咬牙坚持。
无论如何,这时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周测,月考,模拟考,调研考。冲刺阶段频繁的考试,往往把一个人的信心打击到了谷底。年级排名,班里的排名,报什么样的大学,选什么专业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在脑海里闪现,让人特别焦虑。所有以上这些,都完全可以留到高考过后再去考虑。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静下心来学习。不要让周围的琐事和无关紧要的事,打乱了自己学习的节奏。很多同学都反映在冲刺的阶段特别想学习,可就是学不下来,心不能静下来。让自己心静最好的办法就是做题。立即投入到做题中去,就什么也不用想了。
家长这时候千万不要过于唠叨,更不能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进行攀比,应该做的就是鼓励孩子,给孩子力量。如果家长实在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那就不要去打扰孩子。
❹ 高三最后一学期如何冲刺
1、距离高考100天左右(高三下学期刚开始):这时候会有一种新学期新起点的感觉,一定要抓住这个节点进行提高,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任务可以适当的安排重一点,让开学的“冲劲”助力我们的学习。这个时间,可以计划上多安排一下薄弱板块、重点突破板块、难点板块的学习,距离六月份高考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心态相对来说不会太急,集中力量解决重难点。
2、距离高考50天左右(进入最后的冲刺期):这段时间,习题量适当加大,按照高考的时间来整块整块的做题,找到做题的感觉,并从题目中查缺补漏。这段时间切不可忽略语文的作文练习,因为作文一旦长时间不练习,“手生”了,捡回来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从题目中稳中求进,再勤于总结,把自己之前的错题、难点回顾一下,一定能取得进步。
3、注意每次模拟考的时间点:每一次模拟考都是我们对这一段时间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查缺补漏很重要。我们应该根据考试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这次理综的物理大题没做好,那么就应该集中相关题型进行训练,把一种题目给吃透来。用模拟考作为一个跳板,促进自身的提高。
❺ 高三学生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快速提高分数
第一点、课前预习要各抓重点拿同学们都要学习的语文做个例子,语文主要以课本为主如果是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的课文,预习就相对简单,通读全文,勾出生僻词和自己觉得写的好的句子,再看看课本自带的习题自己在头脑里构思就差不多了,不用花过多的时间,而对于诗词特别是文言文,预习就要多花功夫。
有一句话同学们一定不陌生:把考试当作业,把作业当考试。想要做起来有前半句的从容,就少不了后半句的努力。
而在实际中,我们总是容易遗忘做完作业之后的检查。检查不需要我们做的很多,把题目过一遍,之前自己模糊的题目再做一遍,做个标记,但是要给出自己的答案。还有就是在写作业的时候规定自己时间,有一个紧迫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