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一年级新生快速分班方法

一年级新生快速分班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1 20:51:53

❶ 分班是怎么分的

1、教导处组织级组长进行随机编班。

根据适龄儿童男女生的比例,一般平均分派到各班,也可以用电脑派位形式或用EXCEL输入函数随机指派的方式进行编班。避免喜欢上课捣蛋、打闹,不专心听讲、不听指挥活动的孩子都分在同一个班级,尽量让他们分隔开来。

2、班主任查核名册抽取任教班级。

教导处主任把已分好班级的学生名册进行编号,级组长查验,并做好班级签号。下一步由班主任抽签决定需担任的班级。那么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老师就跟随班主任担任该班的科任老师。


小学新生分配座位方法:

1、“前低后高”原则:也就是前面1-2排的课桌相对低一些,这样陆续将课桌调至“前低后高”,那么学生也同样按照这样的方法安排座位了。

2、“男女相间”原则:很容易理解,虽然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桌是个人独立的桌凳,但班主任还是会根据本班的男女生情况,编排每两个男女学生为同桌。

❷ 小学一年级新生如何分班比较科学

根据小朋友们的表现,分等级。分班时,学校把各等级的学生均衡地分到各个班级中。“很多小学分班,基本采用这个方法。均衡非常重要,不可能好的都到一个班里去。这样不利于教学,对老师来说也不公平。”

小学强调的是零基础入学,孩子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学校对于孩子的了解主要是注意力、协调性、记忆力等方面。“我们学校一般会有这么几个环节:画一幅画、背一首幼儿园学过的古诗、唱一首歌、跟着视频跳一段舞、给一个数字然后背出来等。当然我们还会均衡每个班级的男女生比例,对于特殊孩子我们也会特别关照。

❸ 小学新生是怎么分配班级的

小学新生分配班级方法:

1、教导处组织级组长进行随机编班。
根据适龄儿童男女生的比例,一般平均分派到各班,也可以用电脑派位形式或用EXCEL输入函数随机指派的方式进行编班。如果大部分适龄儿童是本校幼儿园上升小学就读的话。、
还要征求幼儿园教师的意见,避免喜欢上课捣蛋、打闹,不专心听讲、不听指挥活动的孩子都分在同一个班级,尽量让他们分隔开来。

2、班主任查核名册抽取任教班级。
教导处主任把已分好班级的学生名册进行编号,级组长查验,并做好班级签号。下一步由班主任抽签决定需担任的班级。那么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老师就跟随班主任担任该班的科任老师。

❹ 一年级新生分班情况

分班原则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2、男女生比例均衡原则。3、坚持“分堆抽签、均衡分配”的原则。

新生入学由教务处统一编号;新生名单一律录入电脑,不在电脑名单内的学生,一律视同为非录取学生。报名录取结束后,由教务处统一公示录取名单。校招生领导小组成员在开学前拟定分班方案,由教务处具体实施。


什么要分班考试

公立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小摇号入学的。

而小摇号入学的孩子,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摸不清楚。所以靠分班考试来对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分班考试,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包括学科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考察。试卷方面出题对小学生也会稍微较难一些,会往初中知识靠拢。而小升初面试不是,小升初面试更多考验的是孩子综合素质,不止着眼于课本知识,也从课外内容、兴趣爱好等来评定。

可以说,通过这两项考试,学校可以直接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情况,也更利于学校管理学生,分配班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分班考试

❺ 小学是如何分班的,有清楚的吗

各小学分班多采用电脑随机分配的形式,分班流程大同小异,主要考虑因素为男女生的性别比例,尽量保证每个班男女均衡。分班那天,学校会召集所有一年级班主任,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哪个老师带哪个班。然后根据新生男女比例,由电脑随机将学生按当年班级数分批,最后再由班主任现场抽取学生名单。

为了使分班公平公正,学校不会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筛选,但会根据情况对哪个老师教哪个班进行微调。班级只有序号前后差别,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但家长有时存在偏见,总觉得末尾数的班级不好,所以一般不会将年轻、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分配给后面几个班,而是安排教学经验丰富些的老师。


初等教育

小学教育除了教育的特点外,还有独特的基本特征:一是全民性;二是义务性;三是全面性。

初等教育机构最早产生于十六世纪的德国,由城镇主办,教习实用知识和新教教义。

十七世纪初,这种学校逐渐增多,成为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欧洲各国和日本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也相继成立。

教授学童识字的“小学”,古代也叫“蒙学”,包括教育阶段及教育场所两种含义。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在学的学生也叫“蒙生”。

现代学堂和教育制度是西方传教士引入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美式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廷的视野。

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革新网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真正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❻ 小学新生入学怎样确定班级怎样在计算机上操作

每个地方的小学可能会有所不同 ,具体要问一下你关心的那个学校的老师或是工作人员。
这里有个方案,整得挺复杂的,可以参考:

根据教育局精神,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XX小学的新生入学编班流程。
29日
1将以批准入学的新生名单导入计算机,将男女生分别按出生年月日按年龄大小降序排序。
2上报所设班级数(4个班级),教师配备情况,计算机排序名单。
30日
8:30分开始新生编班
参加人员:学校领导,一年级班主任,家长代表
分班程序及方法:
1、将男女生按年龄大小降序排序。若出生日期相同,按姓氏的拼音索引排序,再出现并列情况按名字笔画排序,笔画少者在前。
2、请家长在男女两组名单中分别抽取1——10个阿拉伯数字中的任意一个,将该数字(含该数字)以前的名单移动到男女生两列名单的最后,该数字后面的第一个适龄儿童调整成为男女两组名单的第一人。
3、学校按所设班级数将调整后的男女两组名单分别蛇形排队,序号相同的男、女生组成同一班级,并由家长代表随意抽取,按抽取顺序排列为:A、B、C、D
4、由班主任抽取1、2、3、4作为班号,确定执教班级。
5、由班主任按执教班级顺序抽取打乱后的带有编码的新组建班级的学生名单。
6、班级名单及班主任的生成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见证并签字。
7、在分班后第一时间将生成的各班级名单在校内公示。
8、8月31日将分班方案过程并录像光盘上交小教科。

❼ 小学新生是怎么分配班级的

小学新生分配班级方法:

1、教导处组织级组长进行随机编班。

根据适龄儿童男女生的比例,一般平均分派到各班,也可以用电脑派位形式或用EXCEL输入函数随机指派的方式进行编班。如果大部分适龄儿童是本校幼儿园上升小学就读的话。、

还要征求幼儿园教师的意见,避免喜欢上课捣蛋、打闹,不专心听讲、不听指挥活动的孩子都分在同一个班级,尽量让他们分隔开来。

2、班主任查核名册抽取任教班级。

教导处主任把已分好班级的学生名册进行编号,级组长查验,并做好班级签号。下一步由班主任抽签决定需担任的班级。那么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老师就跟随班主任担任该班的科任老师。

小学新生分配座位方法:

1、“前低后高”原则:也就是前面1-2排的课桌相对低一些,这样陆续将课桌调至“前低后高”,那么学生也同样按照这样的方法安排座位了。

2、“男女相间”原则:很容易理解,虽然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桌是个人独立的桌凳,但班主任还是会根据本班的男女生情况,编排每两个男女学生为同桌。

❽ 新一年级学生不考试如何分班

新一年级学生不考试是按照男女比率随机分班的。

❾ 急需:一年级新生均衡分班excel VBA代码。

一、增加模块
1.增加一个模块,命名为“我的模块”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Add(vbext_ct_StdMole).Name = "我的模块"
系统常量vbext_ct_StdMole=1
2.增加一个类模块,命名为“我的类”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Add(vbext_ct_ClassMole).Name = "我的类"
vbext_ct_ClassMole=2

3.增加一个窗体,命名为“我的窗体”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Add(vbext_ct_MSForm).Name = "我的窗体"
vbext_ct_MSForm=3

二、删除模块
1.删除“模块1”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Remove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1")
2.删除窗体“UserForm1”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Remove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UserForm1")
3.删除类模块“类1”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Remove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类1")
4.删除所有的窗体
Sub RmvForms()
Dim vbCmp As VBComponent
For Each vbCmp In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
If vbCmp.Type = vbext_ct_MSForm Then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Remove vbCmp
End if
Next vbCmp
End Sub
工作表和ThisWorkbook的模块类型为vbext_ct_Document=100
三、增加代码
1.在“模块1”中插入代码
如果需要在“Sheet1”、“Thisworkbook”、或“Userform1”中操作,用只需将下面的“模块1”换成相应的名称即可。
方法1:
在模块的开始增加代码,增加的代码放在公共声明option,全局变量等后面。
Sub AddCode1()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1").CodeMole.AddFromString _
"sub aTest()" & Chr(10) & _
"msgbox ""Hello""" & Chr(10) & _
"end sub"
End Sub
方法2:
在模块指定行处增加代码,原代码后移。增加代码不理会和判断插入处代码的内容。当指定行大于最后一行行号时,在最后一行的后面插入。
Sub AddCode2()
With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1").CodeMole
.InsertLines 1, "sub aTest()"
.InsertLines 2, "msgbox ""Hello"""
.InsertLines 3, "end sub"
End With
End Sub
相关语句:
(1)“模块1”中代码总行数: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1").CodeMole.CountOfLines
(2)“模块1”中代码公共声明部分的行数: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CodeMole.CountOfDeclarationLines
(3)显示“模块1”中第1行起的3行代码内容:
Sub ShowCodes()
Dim s$
s =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1").CodeMole.Lines(1, 3)
Debug.Print s
End Sub
(4)过程aTest的起始行数: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CodeMole.ProcBodyLine("aTest", vbext_pk_Proc)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1").CodeMole.ProcStartLine("aTest", 0)
系统常量vbext_pk_Proc=0
二者的区别是ProcBodyLine返回sub aTest或Function aTest所在的行号,如果sub前面有空行,ProcStartLine返回空行的行号。
(5)过程aTest的总行数: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1").CodeMole.ProcCountLines("aTest", vbext_pk_Proc)
2.建立事件过程
建立事件过程除了使用上面的代码如下面的AddEventsCode1外,还可以使用CreateEventProc方法,如AddEventsCode2所示。
一般方法:
Sub AddEventsCode1()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ThisWorkbook").CodeMole.AddFromString _
"Private Sub Workbook_Open()" & Chr(13) & _
"MsgBox ""Hello""" & Chr(13) & _
"End Sub"
End Sub
CreateEventProc方法:
Sub AddEventsCode2()
Dim i%
With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Sheet1").CodeMole
i = .CreateEventProc("SelectionChange", "Worksheet") + 1
.InsertLines i, "Msgbox ""Hello"""
End With
End Sub
上面CreateEventProc的两个参数建立的事件过程为Worksheet_SelectionChange,分别是下划线两边的内容。
测试是否存在SelectionChange事件
下面函数测试模块molname是否存在过程subname,如果存在,则返回起始行号,否则返回0。
debug.print hassub("Worksheet_SelectionChange","Sheet1")
Function HasSub(ByVal subname As String, ByVal molname As String) As Long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i&
i =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molname).CodeMole.ProcBodyLine(subname, 0)
If Err.Number = 35 Then
Err.Clear
HasSub = 0
Else
HasSub = i
End If
End Function
如果存在,则返回起始行号,否则返回0。

四、删除代码
1.删除Sheet1中第2行起的三行代码,如果只删除1行代码,第二个参数可省略。
Sub DelCodes()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Sheet1").CodeMole.DeleteLines 2, 3
End Sub
2.删除“模块1”的所有代码:
Sub DelCodes()
With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1").CodeMole
.DeleteLines 1, .CountOfLines
End With
End Sub
3.删除过程aTest:
Sub DelCodes()
With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1").CodeMole
.DeleteLines . ProcStartLine("aTest", 0), .ProcCountLines("aTest", 0)
End With
End Sub
4.将“模块1”的第5行代码替换为“x=3”
ThisWorkbook.VBProject.VBComponents("模块1").CodeMole.ReplaceLine 5, "x=3"
五、引用项目
1.增加引用
ThisWorkbook.VBProject.References.AddFromFile "C:\Windows\System32\asctrls.ocx"
2.取消引用
ThisWorkbook.VBProject.References.Remove ThisWorkbook.VBProject.References("ASControls")
这里ASControls是引用的名字,即后面的rf.Name。

3.显示当前所有引用
Sub ShowRefs()
Dim rf As VBIDE.Reference
For Each rf In ThisWorkbook.VBProject.References
Debug.Print rf.Name, rf.FullPath
Next
End Sub
六、信任及密码
上面所有操作都基于这样的前提:
(1)EXCEL已设置:
工具(T)-宏(M)-安全性(M)-可靠发行商(T)-勾选了“信任对于VB项目的访问(V)”
(2)工程没有设置密码
如果不能满足它们中的任何一个,代码运行就会出错。因为微软不希望我们对VBProject进行操作,我们无从知道这种操作的直接方法被藏到了什么地方。幸运的是,微软在关起正门的同时,还是为我们留了一道门:SendKeys。借助于这道后门和“错误陷阱”,我们仍可以完成我们所要做的事。
下面给出绕开这两道门的示意代码,如果你要运行它们,请记得切回EXCEL主界面,而不是在VBE中直接运行。
1.信任对于VB项目的访问
Sub SetAllowableVbe()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Chgset As Boolean
'陷阱测试,VBProject.Protection在这儿并无实际的意义
Debug.Print ThisWorkbook.VBProject.Protection
If Err.Number = 1004 Then
Err.Clear
Application.SendKeys "%TMS%T%V{ENTER}"
Chgset = True
DoEvents
End If
If Chgset Then Application.SendKeys "%TMS%T%V{ENTER}"
End Sub
2.操作密码工程
Sub AllowPass()
Dim pw$
pw = "Password"
If ThisWorkbook.VBProject.Protection = vbext_pp_locked Then
Application.VBE.CommandBars(1).Controls("工具(T)").Controls("VBAProject 属性(&E)...").Execute
Application.SendKeys pw & "{ENTER}{ENTER}"
DoEvents
End If
End Sub
Protection属性返回工程的受保护状态,vbext_pp_locked(1)为受保护,vbext_pp_none(0)表示没有保护

阅读全文

与一年级新生快速分班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贵州学习方法哪里学 浏览:406
变压器串连接方法 浏览:398
爱卫唾液试纸使用方法 浏览:621
鱼钩鱼线鱼竿的连接方法 浏览:242
一建各科内各种计算方法编制方法 浏览:574
葛藤蔓的种植方法 浏览:502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89
毛囊增生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564
99999999用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328
蔚来汽车倒车刹车异响解决方法 浏览:175
蝗虫飞机的制作方法简单 浏览:948
预防治疗近视的方法 浏览:59
瓷砖下面潮湿用什么方法快速干 浏览:85
脑部淋巴瘤治疗方法 浏览:840
增加现金流净额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629
钓鱼主线和竿的连接方法 浏览:365
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589
绿萝快速长瀑布方法 浏览:134
基金盯盘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540
雅萌20n使用方法 浏览: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