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学习书法正确方法
正确学习书法的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一、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想把字写好。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兴趣就成功了一半,练习写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树立一种观念,不是别人要把字写好,而是我要把字写好。如果一时没有兴趣,就要慢慢培养,你想写字有那么多的好处,你就会有愿望想把字练好。
二、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常识。
练习写字前,我们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1、备用工具:普通白纸、钢笔、圆珠笔、蓝黑或碳素墨水等;
2、握笔方法:三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两指紧握笔杆,中指靠在笔杆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轻轻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笔杆的地方距笔尖大约1寸的距离,笔杆距纸面大约45度的角度;
3、写字姿势:坐姿,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三、“读、摹、临、背、意、用”六字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
“读”即读帖,读什么?读字的用笔方法、结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读帖要抓住帖的特征及字的形象特点。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读帖要经常读,没事闲暇时要经常拿出来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纸蒙在字帖上照着描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描红。
“临”即临帖,就是帖放在一边,一边看一边照着帖的写法进行练习,最好不要看一画写一画,要看一个字写一整个的字。古人云:“临书易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临书易进,摹书易忘。”
临帖是学习书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临帖还要进行比较,就是把自己写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比较字的形态,短长肥瘦,字的用笔、结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里,好在下次临写时进行改进。
“背”就是背临,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写后,学写的字在脑海中会有一些记忆,我们就要试着不再看字帖,能够背着写出字帖上一样漂亮的字来。开始如果有一定难度,说明临帖记忆的功夫不到家,就要继续花功夫进行认真临写直到能够背临出来。只有能够背临才离成功不远了。
“意”即意临,再创造的过程。在能够背临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个性修养入书,进行再创造,最终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特点,不然临得再象也是别人的东西,古人称之为“书奴”。
“用”即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进行应用。如今天经过练习会写好了一个字,明天就要在作业、写信、写文章中按练习的写法进行书写应用。彻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写法习惯,重新按练习的新一套写法进行书写。
如果我们只是练习写字的时候按字帖上能够把字写好,而平时又按原先自己的习惯写法进行书写,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四、关于学习硬笔书法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忌见异思迁,宜目标专一。
见异思迁、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学习硬笔书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今天喜欢“二王”,明天又临颜真卿,过几天又学习米芾、苏东坡……见异思迁,目标不专一这是学书之大忌,也是很多习书者为什么经常临帖,迟迟不能进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必须选准一本自己喜欢的一家一帖后,老老实实临写,等学到八九分,再临临其它帖也是无妨的。
(二)、忌“一曝十寒”,贵坚持。
书法大师魏开学告诉有些初学书法的朋友.练字象犯冷热病,兴趣诔时就练一阵子,有时十天半月就不动笔,如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字肯定是练不好的。贵在每天坚持练上一两个小时不间断,如果有时出差在外,也可以带上帖进行读。
(三)、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所谓高原现象就是开始练字感得有进步,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进步了,反而觉得比以前退步的现象。有些人遇到这种现象悲观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时干脆换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练。
要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赏水平提高了,常言说“眼高手低”,这不是退步而是进步,是手底下的进度没有眼睛的进度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继续加紧临帖练习,使手上的功夫达到眼上欣赏的水平。
(1)如何提高书法学习方法扩展阅读:
软笔书法的基本练习:
一、身法。
从来我们习字的唯一途径,就是面对范本、学习写好汉字。
习字时要端正姿势。端坐桌前,与桌保持一些距离,纸放正,右手运笔成字时,笔的位置,对准鼻的前方而稍偏右,头正而稍偏左,可看得清楚些,又可使字不歪斜。两脚踏实,八字开,到了写较大的字幅,要端立,右脚可稍前踏出,因右臂右肩有时须前伸,上下取得一致。
左臂或按桌上,或向后伸开些,也可取得姿势平衡。脚桩站得稳不稳,也可影响字的稳不稳。故前人把“正脚手”作为习字的第一步骤(手的安排,下面再说)。
全身须松开下沉,肩不要耸,背不要弓。站着写大字,脚站稳,用腰推动肩,肩带动腕,这叫“力发乎腰,其根在脚”。又把腰肩之力或竟是全身之力达到笔尖,再跟着笔送到笔画尽端,这样,写出的字就可厚重到家。又不论坐着立着写,要眼到、心到、手到,注意力集中。
写时能心、手、眼一致,自然而认真地对待它。这端正姿势,也是端正学习和工作态度,于效果和进步都有好处。
二、工具使用法。
习字用笔,初学先备大楷、中楷羊毫,到写小字时添小楷羊毫或兼毫。狼毫价贵,初学不一定即备。羊毫性柔,狼毫性刚,兼毫刚柔相参。练到后来,看情况需要而陆续添些。用笔大小,应视字的大小而定,宁可笔稍大些,写起来宽裕些,笔小了易感薄促。
新笔开用,或用凉水温水浸开,或用手指搓开,不宜用沸水泡开(笔头根胶易软化而脱落),不宜用牙咬(易伤毫)。
羊毫、狼毫的笔头可开一半,或开四分之三,或全开,都可以,如只开四分之一(大材小用)不好;兼毫只宜开一半,全开则铺了。开多少有时看写用情况而定。
蘸墨时笔横执,上端向右外,笔头轻接砚墨,边蘸边滚转,以使笔头吸墨而保持圆尖。用后洗清余墨,甩干勒挺,放好或挂起(笔头向下)。倘不洗清,被墨胶结,下次动用时就多了再浸开之麻烦,且易损毫。要笔经用,须注意保养。
习字用纸,初学不必精好,以元书纸、玉扣纸、毛边纸、八多纸……等普通本纸最为相宜。
⑵ 怎样提高毛笔书法的技巧
关于如何提高毛笔书法技巧?
从古至今,从经典大家到书坛髙手以及专研书法理论的专家学者对此着书立说,可谓宏篇巨制,灿若星河,一部中国书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总结研讨历朝历代书法技艺发展创新的历史。
本人曾用过故人此法,获益匪浅。经数十年自学体验,证明以手指代笔,辅之以心手结合,在视线可及的空间临摹,是提高书写质和量的好办法。我建议书友们不妨一试!
⑶ 如何学习书法,学习书法的几个技巧
链接:
我国文字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实用价值外,更兼有艺术价值,因此书法作品常与绘画并举,是我国文化的资产,这里有零基础也能学好的书法课,15天轻松写出漂亮人生!
⑷ 如何才能提高书法的运笔技巧
书法其实是一种能够陶冶情操,而且可以锻炼人的忍耐力的艺术。而很多人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运笔技巧总是难以提高,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多练,多看,多临摹,而且要多向其他人请教。而书法其实也是需要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方法的。毕竟书法本身就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如果平时只是自己在钻研的话,难免会有平静的时候,这时候如果去询问老师和同学是如何达到现在这种状态的,就可以得到很多好的方法帮助你摆脱这个瓶颈期。而且也可以向老师寻求更好办法来掌握运笔技巧。毕竟老师是练书法的过来人,他肯定有更加多好方法。
最后,祝愿每一个练习书法的人都可以越来越进步,争取早日写出非常好的字。
⑸ 如何提高书法水平
学习书法,方法至关重要。随便弄一支笔,买一本帖,不加思考的去写,是很难学好书法的。洪厚甜老师在授课中讲到:“自学等于自杀。”对于学习书法者而言,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学习书法,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不外乎两种状况。一是天资过人,什么帖一学就会,还能融会贯通,化为己用,变通创新,但这样的天才极为稀少;二是拜师学艺,这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随便拜了个“伪”师,财力、精力浪费即使忽略不计,时间浪费却是可惜,甚至被引入歧途。那就悔之晚矣!
我个人认为:“条条大道通罗马”,但道道需要领路人,否则望山跑死马,南辕北辙后悔迟。拜师,不一定都要拜“名”师,因为有的所谓“名”师,只是徒有虚名。学习书法要拜“明”师。“明”就是清楚、懂得的意思。历经苦修实践和诸多大赛洗礼,能在书法理论上有所建树的大家,可以谓“明”师矣!
当然,访得“明”师,择好帖,还必须坚持临习,坚持学习思考,唯有如此,才是取得成绩的不二法门。
⑹ 如何自学书法
链接:
我国文字,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实用价值外,更兼有艺术价值,因此书法作品常与绘画并举,是我国文化的资产,这里有零基础也能学好的书法课,15天轻松写出漂亮人生!
⑺ 学习书法的方法
一、以先贤书论为写字依据
历来书论皆是历代书家总结的经验教训,经过几百上千年的书家实践,流传于世的书论皆是经典不二之法则,以免重蹈旧辙。
二、先写字,再书法
书法的本体还是写字,刚开始入门建议从实用方向努力学习,包括汉字的基本字法、笔顺,以及书写内容的典雅通顺,艺术欣赏方面为辅切忌本末倒置。
三、临帖始终贯穿
历来书家成功者无不是临帖大家,古人之法帖均是书法之准则,笔法、结体都应有来历,方能入雅,长久不懈的临帖兼创作,是最有效最直接迹近古人的一条捷径。当然,这里的“帖”值得是值得效法的法书,古人碑帖众多,需有慧眼,择优而学。
四、宜从楷书入门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隶、篆种类多样,从何入手最为合适呢?历来书家(书论家)各持言辞,认识不一。我以为,相对而言,楷书是基础,从楷书入手更为妥帖:
1、初学书法,应先重规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确轨道。
楷书八法(横、竖、撇、捺、点、钩、挑、折)齐备,最为严格,以此绳之,可算严师严教,定能精进。楷书笔势稳健,如慢动作,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规范有致。其点画和结构,非常精细,最能训练基本功夫,最能培养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门的正道。近人潘天寿说得好:“开始学书法,必须求法则,要正规,要从正楷开始。”
2、初学书法,应遵次序,先静后动,方能提高效益。
楷如立,气象稳静。行如行,草如跑,气象飞动。学过楷书,再学行书和草书,正是先静后动,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转换。所以宋朝苏东坡很有哲理地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足道也。”唐人张敬玄甚至义正词严地说:“初学书,先学真书,此不失节也。若不先学真书,便学纵体,为宗主后,却学真体,难成矣!”
3、初学书法,应从方便之处入手,方能早见成果。
在汉字书体形成和演变的时序上,楷书是最后定型的字体,是今天我们使用最广和最普及的字体。我们对它的面目更感到熟悉可近,从此入手,比起从篆、隶、草(行)入手,减少了识辨方面的困难。而且学了马上益于日常实用,又多了一项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⑻ 新手小白学习书法该从何入手怎么才能练成书法家呢
对于没有学习过书法的人群来说,如果想要成为书法家,在练习的过程中,笔画是非常重要的,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练习横,竖,撇,捺,折等基本的笔画。在练字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字体的结构,这样才能够写出自己的风格。书法也是一项技能,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写出完整规范的字体,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够熟能生巧。在握笔的过程中也要掌握自己的手法和力度,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能够匀称。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模仿古人的作品,可以先购买一些字帖来练习,找出适合自己的风格,这样也能够提升整体的性质。
可以选择放大本字帖来进行练习,这样也能够更好的解析字体的书写步骤,在选择了字帖之后也不要经常去进行更换,因为不同的字体在写法和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频繁更换就会很容易在认知上出现混乱的情况。提前购买好书写的工具以及材料,也要准备好学习的环境。
⑼ 有那些学习书法的好办法
学习书法的方法有很多,但你需要找到正确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最后一个方法(你必须掌握)
这个方法就是坚持,学习任何一门技能都需要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所以不管你是自学还是跟着老师学习,你都需要坚持下去。
欢迎关注“聪聪墨香屋”,和聪聪一起通过写字,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