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描写方法有哪几种及作用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
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描写手法有哪些】
描写的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含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按内容分类】
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衣着、神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❷ 动作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即对人物的动作、行为、活动的描写。
这种方法对刻画人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那么怎样进行动作描写呢?
一是回顾描摹。
二是借助修辞。
三是精选动词。
此外,在动词前后可以加上适当的限制和修饰性词语,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较细致地表达出来。如一个“跳”字所表达的动作,前后所加的修饰词语不同,所描绘的形象就有区别。“他一咬牙,猛地跳了下去。”和“他摆动两手像一阵急风似地住前一跳……”同是写跳,但二者却显然不同。这说明,在动词前后加上必要的限制修饰性词语是不可忽略的。
人物的神态是指人的神情姿态,多是通过脸部的表情变化显露出来。
神态描写要注意下面三点:
第一,注意结合。人物神态的变化总是受内心世界支配的,是通过外貌、说话、动作等方面表露出来,因此,描写人物的神态,常常是与人物的外貌、心理、动作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这样写,才能更好地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比如,《鸡毛信》中描写“歪嘴黑狗”用“挤着眼睛,歪着嘴巴狞笑着”形象地勾画这个坏蛋阴险、狡诈的丑恶嘴脸,同时又从侧面衬托了海娃机智、沉着的斗争精神。又如《草船借箭》中,“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作者通过一个“吃惊”一个“笑”的鲜明对比,就把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活画出来了。
第二,注意场合。写人物的神态,又要符合当时、当地人物的情绪。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写鲁迅先生看到拉车的脚被扎伤,痛苦难忍的样子,便对他无限同情,对黑暗的旧社会恨之入骨,这种爱憎分明的感情,是通过“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表现出来了。《在炮兵阵地上》写了彭总的三次神态变化。第一次是“脸色有些不好看了”,第二次是“再也忍不住了”,“电闪雷鸣地发作了”,第三次是“彭总压住了火,声音轻了,批评的分量可更重了。”这样写,好就好在神态描写与人物的心情一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更能突出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第三,注意需要。写神态可以写喜悦和激动,也可以写忧愁、惊恐、悲伤或不安等。写哪些,不写哪些,这要看文章中具体的情节需要和人物当时的处境而定,不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不能生拉硬扯,那样就画蛇添足了。
❸ 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的作用: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某段落。
1作用
一:显示人物内心世界
二:刻画人物性格
二: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
三: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
2特征
1. 连贯性
一连串的动作,有序展开,错落有致,犹如一连串的音符,连接成一首优美乐曲。
2. 生动性
使用适当的词语修饰动作,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都可以增强动作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3. 特定性
特定动作,只会在特定场合产生,特定场合产生的动作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❹ 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4)动作描写方法作用及答题技巧扩展阅读
动作描写的技巧:
1、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
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2、动作描写要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3、要分步写清楚。
在对人物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后,既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❺ 人物描写答题技巧
一、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二、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三、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特点(内容),突出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
四、例句分析
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答: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私塾先生和蔼可亲的形象,突出老先生的质朴和博学。
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答: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母亲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生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突出了母亲的细心和慈爱。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答:运用神态描写,“憔悴的脸”,既暗示母亲饱受病痛折磨,也显示着儿子因残疾而绝望的状态是对母亲心里的折磨,“央求般的神色”表现出母亲屡遭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希望,突出表现了母亲的耐心和慈祥。
4、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答: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扑”“抓”两个动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我经受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好好活,好好活”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母亲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她自己正在不屈地与病魔抗争,另一方面,她不希望看到儿子失去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她要让儿子坚强的活下去,突出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5、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答:运用心理描写,“敏感”一词指反应很快速,对一件事或某种东西非常敏锐,察觉快速,可很快判断和反应过来,文中母亲意识到自己说多了,因为现在的我完全丧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的内心比我还沉重,突出表现母亲的细致入微、深沉无私的品质。
❻ 动作描写的答题格式是什么
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或某某性格)。
1、小伙子跑得不错,已经从起跑冲刺进入途中匀速跑。像一匹马驹昂头急奔:步幅匀称,步频紧凑,蹬动有力,腰肢放松——整个动作显得优美而富有弹性。
2、施轩的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终点线处,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相关介绍: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动作描写贵在确切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态,而肖像、表情等描写则主要是描绘人物的静态。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某人的什么样的感情(或某某性格)。动作描写的公式:动作行动+动作对象+动作环境+动作感受。
❼ 阅读题中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阅读题中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阅读中这类题首先是判断是什么样的描写,先答出是什么描写。然后就写作用,其实就是从这样的描写有什么的效果,结合描写的内容回答即可。
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诚恳的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可以买车了!
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❽ 动作描写的作用
动作描写就是使故事更加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注意,表达更有说服力
❾ 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答题格式
动作描写贵在确切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动态,而肖像、表情等描写则主要是描绘人物的静态。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某人的什么样的感情(或某某性格)。动作描写的公式:动作行动+动作对象+动作环境+动作感受。
❿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格式
1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形象、性格及感情的变化。
2.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身份。
3.心理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4.动作描写作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人物心理。
5.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 。
人物描写方法知识库:
1.人物描写方法一般分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角度或途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在人物的各种描写方法中都可能存在细节描写。
4.人物描写方法作用(依次分析,有一个答一个):
(1)生动形象地写出……(特点)
(2)表现了人物(要结合文章具体化)……(精神/品质/ 心理)
(3)表达作者(有时是“我”)……(情感)
(4)为下文……作铺垫
(5) 如果是侧面描写,应回答:从侧面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