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一种快速区分乳酸菌菌种的方法

一种快速区分乳酸菌菌种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15 18:30:23

⑴ 乳酸菌杆菌和球菌如何鉴定

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判断一些长杆菌与球菌。
但很有些乳酸杆菌较短,容易误认为是乳酸球菌。根据我经验,短杆菌虽然像圆,但球菌其实更小更圆。还有,某些2联、4联球菌,若看得不仔细,也容易判断成杆菌。
可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 50试剂盒做一个糖发酵的生理生化鉴定,可判断一部分,准确率还算不错了。
另,还是需要结合其他的生理生化特征来鉴定,然后查细菌手册。
若能做个序列分析,那就最好了。
实际上嘛,若不想纠缠与属、种、亚种的区分问题,只想区分乳酸杆菌与乳酸球菌的话,就是个经验活,你镜检多了,自然就能更容易判断些。

怎么鉴别乳酸菌

都要求无菌操作
菌种的分离 取lmL卤汁以10倍递增稀释方法(一份酸奶,九份无菌水,再取一份第一只管中溶液,加九份无菌水,依次类推),将其稀释至1/10~10的-10次幂(我打不上去),然后从不同浓度稀
释液中分别取lmL倾注在平皿中,再倒入培养基相混合,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30~C恒温下
培养48h。挑取长势良好的单个茵落划线分纯,直至纯化(茵落单个大小一致,革兰氏染色镜
检,茵体一致)。结果分离得到3株不同菌株,分别编号为菌株1、菌株2、菌株3。再分别转移
到试管斜面上进行保存。
分离用培养基:牛肉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蒸馏水1 000 mL,琼脂20g,pH7.0—7.2
;保存用斜面培养基:酵母膏1% ,碳酸钙2% ,葡萄糖1% ,琼脂2% ,pH 7.0。

培养条件
将分离出的菌株1、菌株2、菌株3分别接种在上述4种不同的培养基上,
在30。【=恒温条件下培养48h后观察并测定其培养结果。

测定方法 菌落总数采用逐级稀释法来计数;pH值用pHS一2C酸度计测定;乳酸定性
及含量测定依据食品检验技术

1I.2.1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的试验程序 自然发酵酸菜汁液一稀释一培养一挑起单菌落染色、镜检一挑
选革兰氏阳性球菌单菌落一Ⅲ号培养基一挑选溶钙圈大的球菌反复在Ⅲ号培养基上几次纯化筛选一单菌落优
良菌株一试管穿刺低温保存。
1.2 1.2 乳酸菌的鉴定 用光学显微镜、放大镜进行乳酸菌的形态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产乳
酸定性试验——乳酸纸层析法0- 、过氧化氢酶(接触酶)反应⋯、明胶水解反应 、硫化氢反应 、乳酸菌
发酵营养型试验0 、耐盐、酸、温度试验。
1.2.I.3 乳酸菌的保存⋯ 采用定期移植低温保藏法。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 、蛋白胨0 2% 、
l(}l2PQ|0.2%、琼脂20%、pH值7 0,分装试管,121。c灭菌30min。将使用对数生长期后期的细胞进行穿刺
培养,然后密封存于冰箱玲藏室内(5qc左右),2个月移植1次。
1.2.2 分离乳酸菌的生理特点试验
1 2 2.1 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OD值以同温下不接种培养基作对照,定期取出接种培养基在721分光光度
计上,用最大吸收光波长 =6001RIifl测定。
1.2.2.2 生长周期的测定oD值(方法同上);pH值:PHB一4pH计;可滴定酸(以乳酸计):吸取ImL菌液
加入9Ⅱ1L蒸馏水,加入1~2滴酚酞,用0.1NNaOH滴定。
1.2 2.3 最适pH值的测试、最适盐浓度的测试。

供试样品及培养基
分离用样品:泡菜汁、酸奶及西红柿均为市售
分离用培养基:①BCP培养基:酵母膏2 5g,蛋白胨5g,葡萄糖5g,溴甲酚紫0 04g,琼脂15g,
蒸槽水lO00ml,pH7 0;②MRS培养基见文献 。
菌种保藏用培养基:脱脂乳培养基:新鲜牛乳离心去掉上层乳脂,下层奶液分装试管,105℃
灭菌20mln。
菌利 鉴定用培养基见文献 6。

1 2 方法
1 2 1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取泡菜汁、酸奶、西红柿表面洗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用倾注法、涂布
法和划线法在BCP和MRS培养基平板上进行菌种分离。挑取在BCP平板上有透明目的菌落,在
MRS平扳上有溶钙圈的菌落,反复纯化至纯种,挑菌至脱脂牛奶试管中保存
1.2 2 乳酸菌复筛对初筛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保留革兰氏阳性菌株.并对其所产乳酸能力进
行定性、定量分析,筛选出产酸高的菌株保存,再把产酸高的菌株经萝l、汁发酵 】,进一步选择产
酸高、_l】味纯正的菌株保存鉴定
1 2 3 乳酸定性测定果用纸层析法。溶剂系统为乙醇:浓氨水:水=80:5:15,显色剂为0 04%
的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层析时将乳酸、柠檬酸配成1% 的标准溶液,两种标准溶液 及乳酸发酵液
均点样3 .上行层析,显色与标准样比较
1.2 4 乳酸的定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利用苄酯化法制备乳酸衍生物,将待测乳酸菌株在产
酸培养基内37"C培养3d,离心。取上清液剃备衍生物,气相色谱分析含量。气相色谱工作条件为:
EGS色谱柱,柱温160'C,气化温度180'17.,检测器温度l70"C,载气为N,。
1.2 5 菌种鉴定根据《简明第八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 和《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手册》[6 对复筛
出的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碳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鉴定,并提取乳酸菌株DNA,采用熔链温度
法捌G+C%含量 J。

⑶ 乳酸菌有无简便的鉴别方法

有,将产品用四十度的温水化开,静置6-8小时,变酸就是有

⑷ 乳酸菌的鉴定方法

1.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将已纯化后的甘油菌种活化后于37℃下培养20~24h ,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及菌体形态和菌落特征的观察。染色方法参照微生物鉴定实验指导

2.生长条件试验
(1)耐盐性试验(NaCl 浓度:0. 85 、1. 20 和1. 71) (mol/ L) ;
(2)耐酸碱试验(p H :4. 3 、5. 7 、6. 8 、8. 4 、8. 6 和8. 7) ;
(3)温度梯度试验(温度: 10℃、30℃、40℃、50℃、55℃、60℃和65℃) 。
分别将参试菌接种于以上处理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8 h ,记录生长状况。

3.生理生化试验
⑴过氧化氢酶测定
将实验菌接种于PGY培养基斜面上,37℃培养20h—24h,取一环接种的培养物,涂于干净的载玻片上,然后在其上滴加3%-—15%的过氧化氢,有气泡则为阳性反应,无气泡为阴性反应。
⑵葡萄糖产酸产气实验
在PY基础培养基内加入30g葡萄糖和5%吐温-80,1.6g/100mL的溴甲酚紫1.4mL作指示剂, 在培养基内放置一小倒管,分装试管置37℃培养24h, 经培养后,指示剂变黄表示产酸,倒管内出现气泡,表示产气。
⑶淀粉水解实验
接种新鲜的菌种于含有0.5g可溶性淀粉的PY基础培养基中,取少许培养液于比色盘内,同时取未接种的培养液作对照,分别在其中加入卢哥氏碘液.不显色表示淀粉水解,显蓝黑色或蓝紫色时,表示淀粉未水解或水解不完全。
⑷明胶液化实验
将实验菌接种于明胶基础培养基中,置37℃培养,以一支未接种的试管作为对照。将接种的和未接种的对照管置于冰箱或冷水中,等待对照管凝固后记录实验结果,反复观察对比多次。如对照管凝固时,接种管液化为阳性反应,凝固为阴性反应
⑸甲基红(M.R)试验
接种实验细菌于PYG培养基,于37℃培养2天后,于培养物中加入几滴甲基红酒精溶液,如呈红色,表示阳性。
⑹乙酰甲基甲醇V-P实验
接种新鲜的实验菌种于培养基中, 37℃培养2天后,取培养液1mL在其中
加入1ml 10%的NaOH,混匀,再加入3-4滴2%氯化铁溶液。数小时后,培养基表面的下层出现红色者,为阳性
⑺柠檬酸盐
取幼龄菌种接种于柠檬酸盐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3-7天,培养基呈碱性(蓝色)者为阳性反应,不变者则为阴性
⑻酪素水解试验
牛奶平板的制备:取5g脱脂奶粉加入50mL蒸馏水中(或用50mL脱脂牛奶),另称1.5g琼脂溶于50mL蒸馏水中,将两液分开灭菌。待冷至45-50℃时,将两液混匀倒平板,即成牛奶平板。将平板倒置过夜,使表面水分干燥,然后将菌种点接在平板上,每皿可点接3-5株菌。适温培养1、3、5天,记录菌落周围和下面酪素是否已被分解而呈透明。配制该培养基时,切勿将牛奶和琼脂混合灭菌,以防牛奶凝固
⑼厌氧生长测定
将菌种接入营养肉汤平板后,用密封带包好放入CO2培养箱37℃培养2天后,观察生长情况,生长则为阳性
(10)厌氧硝酸盐产气
接种封油:以斜面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后,用凡士林油(凡士林和液体石蜡为1:1)封管,封油的高度约1厘米。必须同时接种不含有硝酸钾的肉汁胨培养液作对照。
观察结果:培养2-7d,观察在含有硝酸钾的培养基中有否生长和产生气泡。如有气泡产生,表示反硝化作用产生氮气,为阳性反应。但如不含硝酸钾的对照培养基也可产生气泡,则只能按可疑或阴性处理。
(11)石蕊牛奶的反应
牛奶中主要含有乳糖和酪蛋白,在牛奶中加入石蕊是作为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石蕊在中性时呈淡紫色,酸性时呈粉红色,碱性呈蓝色,还原时则自上而下地褪色变白。观察其产酸、产碱、胨化、酸凝固、凝乳酶凝固、还原情况
(12)糖发酵实验
将需要测定的糖或醇类等碳水化合物加入PY基础培养基中,按表分装含5mL培养基的试管.分别取0.2mL,被鉴定菌株接到灭菌后的碳水化合物培养基中37℃培养24h,振荡培养。检测时取培养液少许置于比色盘内,同时取未加碳水化合物的PY培养液作为对照,滴加试剂比较颜色的变化,记录产酸的强弱.
附一些培养基:
①PY培养基(100mL):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1.0g,无机盐溶液4.0mL[盐溶液成分:无水CaCl2 0.2g,MgSO4 20.0g ,K2HPO4 1.0g, ,KH2PO4 1.0g,NaHCO3 10.0g,NaCl 2.0g](将CaCl2和MgSO4一起溶解于300mL蒸馏水中,再加500mL蒸馏水,一边搅拌一边缓慢加入其他盐类.继续搅拌直到全部溶解,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混合后贮备于4℃)
②PYG培养基:PY在基础培养液内加入1.0g葡萄糖
③营养明胶 蛋白胨5g、牛肉膏3g、明胶120g、蒸馏水1000mL、pH6.8~7.0;加热溶解、校正至pH7.4~7.6,分装小管,121℃高压灭菌10min,取出后迅速冷却,使其凝固。复查最终pH应为6.8~7.0
④柠檬酸盐斜面培养基:柠檬酸钠 3g NH4H2PO4 1g MgSO4 0.2g
K2HPO4 1g NaCl 5g 琼脂15—20g 水1000mL 加热溶解后,调pH至7,再加入1.6%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10mL,培养基呈绿色,分装试管,每管5mL,121灭菌30min
⑤含硝酸钾的营养肉汤 加入2g硝酸钾入营养肉汤

4.16S rDNA 序列分析
这个LZ另外查好了,很多学问。

5.生长曲线
活菌计数方法:采用涂布法,进行菌落计数,每隔一段时间(2-4小时)测

⑸ 使用GYP培养基筛选乳酸菌 ,如何鉴定长出来的是否为乳酸菌

1.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将已纯化后的甘油菌种活化后于37℃下培养20~24h ,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及菌体形态和菌落特征的观察。染色方法参照微生物鉴定实验指导
2.生长条件试验
(1)耐盐性试验(NaCl 浓度:0. 85 、1. 20 和1. 71) (mol/ L) ;
(2)耐酸碱试验(p H :4. 3 、5. 7 、6. 8 、8. 4 、8. 6 和8. 7) ;
(3)温度梯度试验(温度: 10℃、30℃、40℃、50℃、55℃、60℃和65℃) 。
分别将参试菌接种于以上处理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8 h ,记录生长状况。
3.生理生化试验
⑴过氧化氢酶测定
将实验菌接种于PGY培养基斜面上,37℃培养20h—24h,取一环接种的培养物,涂于干净的载玻片上,然后在其上滴加3%-—15%的过氧化氢,有气泡则为阳性反应,无气泡为阴性反应。
⑵葡萄糖产酸产气实验
在PY基础培养基内加入30g葡萄糖和5%吐温-80,1.6g/100mL的溴甲酚紫1.4mL作指示剂, 在培养基内放置一小倒管,分装试管置37℃培养24h, 经培养后,指示剂变黄表示产酸,倒管内出现气泡,表示产气。
⑶淀粉水解实验
接种新鲜的菌种于含有0.5g可溶性淀粉的PY基础培养基中,取少许培养液于比色盘内,同时取未接种的培养液作对照,分别在其中加入卢哥氏碘液.不显色表示淀粉水解,显蓝黑色或蓝紫色时,表示淀粉未水解或水解不完全。
⑷明胶液化实验
将实验菌接种于明胶基础培养基中,置37℃培养,以一支未接种的试管作为对照。将接种的和未接种的对照管置于冰箱或冷水中,等待对照管凝固后记录实验结果,反复观察对比多次。如对照管凝固时,接种管液化为阳性反应,凝固为阴性反应
⑸甲基红(M.R)试验
接种实验细菌于PYG培养基,于37℃培养2天后,于培养物中加入几滴甲基红酒精溶液,如呈红色,表示阳性。
⑹乙酰甲基甲醇V-P实验
接种新鲜的实验菌种于培养基中, 37℃培养2天后,取培养液1mL在其中
加入1ml 10%的NaOH,混匀,再加入3-4滴2%氯化铁溶液。数小时后,培养基表面的下层出现红色者,为阳性
⑺柠檬酸盐
取幼龄菌种接种于柠檬酸盐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3-7天,培养基呈碱性(蓝色)者为阳性反应,不变者则为阴性
⑻酪素水解试验
牛奶平板的制备:取5g脱脂奶粉加入50mL蒸馏水中(或用50mL脱脂牛奶),另称1.5g琼脂溶于50mL蒸馏水中,将两液分开灭菌。待冷至45-50℃时,将两液混匀倒平板,即成牛奶平板。将平板倒置过夜,使表面水分干燥,然后将菌种点接在平板上,每皿可点接3-5株菌。适温培养1、3、5天,记录菌落周围和下面酪素是否已被分解而呈透明。配制该培养基时,切勿将牛奶和琼脂混合灭菌,以防牛奶凝固
⑼厌氧生长测定
将菌种接入营养肉汤平板后,用密封带包好放入CO2培养箱37℃培养2天后,观察生长情况,生长则为阳性
(10)厌氧硝酸盐产气
接种封油:以斜面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后,用凡士林油(凡士林和液体石蜡为1:1)封管,封油的高度约1厘米。必须同时接种不含有硝酸钾的肉汁胨培养液作对照。
观察结果:培养2-7d,观察在含有硝酸钾的培养基中有否生长和产生气泡。如有气泡产生,表示反硝化作用产生氮气,为阳性反应。但如不含硝酸钾的对照培养基也可产生气泡,则只能按可疑或阴性处理。
(11)石蕊牛奶的反应
牛奶中主要含有乳糖和酪蛋白,在牛奶中加入石蕊是作为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石蕊在中性时呈淡紫色,酸性时呈粉红色,碱性呈蓝色,还原时则自上而下地褪色变白。观察其产酸、产碱、胨化、酸凝固、凝乳酶凝固、还原情况
(12)糖发酵实验
将需要测定的糖或醇类等碳水化合物加入PY基础培养基中,按表分装含5mL培养基的试管.分别取0.2mL,被鉴定菌株接到灭菌后的碳水化合物培养基中37℃培养24h,振荡培养。检测时取培养液少许置于比色盘内,同时取未加碳水化合物的PY培养液作为对照,滴加试剂比较颜色的变化,记录产酸的强弱.
附一些培养基:
①PY培养基(100mL):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1.0g,无机盐溶液4.0mL[盐溶液成分:无水CaCl2 0.2g,MgSO4 20.0g ,K2HPO4 1.0g, ,KH2PO4 1.0g,NaHCO3 10.0g,NaCl 2.0g](将CaCl2和MgSO4一起溶解于300mL蒸馏水中,再加500mL蒸馏水,一边搅拌一边缓慢加入其他盐类.继续搅拌直到全部溶解,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混合后贮备于4℃)
②PYG培养基:PY在基础培养液内加入1.0g葡萄糖
③营养明胶 蛋白胨5g、牛肉膏3g、明胶120g、蒸馏水1000mL、pH6.8~7.0;加热溶解、校正至pH7.4~7.6,分装小管,121℃高压灭菌10min,取出后迅速冷却,使其凝固。复查最终pH应为6.8~7.0
④柠檬酸盐斜面培养基:柠檬酸钠 3g NH4H2PO4 1g MgSO4 0.2g
K2HPO4 1g NaCl 5g 琼脂15—20g 水1000mL 加热溶解后,调pH至7,再加入1.6%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10mL,培养基呈绿色,分装试管,每管5mL,121灭菌30min
⑤含硝酸钾的营养肉汤 加入2g硝酸钾入营养肉汤
4.16S rDNA 序列分析
5.生长曲线
活菌计数方法:采用涂布法,进行菌落计数,每隔一段时间(2-4小时)测

⑹ 怎么辨别乳酸菌的好坏

乳酸菌的好坏主要是活菌与灭活菌的区别,活菌基本很难到达肠道,灭活菌能百分百的到达肠道,笑河合乳酸菌就是一款采用菌株灭活技术的乳酸菌,能被人体有效的吸收,其他常用乳酸菌功效的五到八倍。

⑺ 如何测定食品中的乳酸菌

菌种的分离 取lmL卤汁以10倍递增稀释方法(一份酸奶,九份无菌水,再取一份第一只管中溶液,加九份无菌水,依次类推),将其稀释至1/10~10的-10次幂(我打不上去),然后从不同浓度稀 释液中分别取lmL倾注在平皿中,再倒入培养基相混合,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30~C恒温下 培养48h。挑取长势良好的单个茵落划线分纯,直至纯化(茵落单个大小一致,革兰氏染色镜 检,茵体一致)。结果分离得到3株不同菌株,分别编号为菌株1、菌株2、菌株3。再分别转移 到试管斜面上进行保存。 分离用培养基:牛肉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蒸馏水1 000 mL,琼脂20g,pH7.0—7.2 ;保存用斜面培养基:酵母膏1% ,碳酸钙2% ,葡萄糖1% ,琼脂2% ,pH 7.0。 培养条件 将分离出的菌株1、菌株2、菌株3分别接种在上述4种不同的培养基上, 在30。【=恒温条件下培养48h后观察并测定其培养结果。 测定方法 菌落总数采用逐级稀释法来计数;pH值用pHS一2C酸度计测定;乳酸定性 及含量测定依据食品检验技术 1I.2.1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的试验程序 自然发酵酸奶---稀释---培养---挑起单菌落染色、镜检一挑 选革兰氏阳性球菌单菌落一Ⅲ号培养基一挑选溶钙圈大的球菌反复在Ⅲ号培养基上几次纯化筛选一单菌落优 良菌株一试管穿刺低温保存。 1.2 1.2 乳酸菌的鉴定 用光学显微镜、放大镜进行乳酸菌的形态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产乳 酸定性试验——乳酸纸层析法0- 、过氧化氢酶(接触酶)反应�6�8、明胶水解反应 、硫化氢反应 、乳酸菌 发酵营养型试验0 、耐盐、酸、温度试验。 1.2.I.3 乳酸菌的保存�6�8 采用定期移植低温保藏法。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 、蛋白胨0 2% 、 l(}l2PQ|0.2%、琼脂20%、pH值7 0,分装试管,121。c灭菌30min。将使用对数生长期后期的细胞进行穿刺 培养,然后密封存于冰箱玲藏室内(5qc左右),2个月移植1次。 1.2.2 分离乳酸菌的生理特点试验 1 2 2.1 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OD值以同温下不接种培养基作对照,定期取出接种培养基在721分光光度 计上,用最大吸收光波长 =6001RIifl测定。 1.2.2.2 生长周期的测定oD值(方法同上);pH值:PHB一4pH计;可滴定酸(以乳酸计):吸取ImL菌液 加入9Ⅱ1L蒸馏水,加入1~2滴酚酞,用0.1NNaOH滴定。 1.2 2.3 最适pH值的测试、最适盐浓度的测试。 供试样品及培养基 分离用样品:酸奶、酸奶及西红柿均为市售 分离用培养基:①BCP培养基:酵母膏2 5g,蛋白胨5g,葡萄糖5g,溴甲酚紫0 04g,琼脂15g, 蒸槽水lO00ml,pH7 0;②MRS培养基见文献 。 菌种保藏用培养基:脱脂乳培养基:新鲜牛乳离心去掉上层乳脂,下层奶液分装试管,105℃ 灭菌20mln。 菌利 鉴定用培养基见文献 6。 1 2 方法 1 2 1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取泡菜汁、酸奶、西红柿表面洗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用倾注法、涂布 法和划线法在BCP和MRS培养基平板上进行菌种分离。挑取在BCP平板上有透明目的菌落,在 MRS平扳上有溶钙圈的菌落,反复纯化至纯种,挑菌至脱脂牛奶试管中保存 1.2 2 乳酸菌复筛对初筛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保留革兰氏阳性菌株.并对其所产乳酸能力进 行定性、定量分析,筛选出产酸高的菌株保存,再把产酸高的菌株经萝l、汁发酵 】,进一步选择产 酸高、_l】味纯正的菌株保存鉴定 1 2 3 乳酸定性测定果用纸层析法。溶剂系统为乙醇:浓氨水:水=80:5:15,显色剂为0 04% 的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层析时将乳酸、柠檬酸配成1% 的标准溶液,两种标准溶液 及乳酸发酵液 均点样3 .上行层析,显色与标准样比较 1.2 4 乳酸的定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利用苄酯化法制备乳酸衍生物,将待测乳酸菌株在产 酸培养基内37"C培养3d,离心。取上清液剃备衍生物,气相色谱分析含量。气相色谱工作条件为: EGS色谱柱,柱温160'C,气化温度180'17.,检测器温度l70"C,载气为N,。 1.2 5 菌种鉴定根据《简明第八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 和《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手册》[6 对复筛 出的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碳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鉴定,并提取乳酸菌株DNA,采用熔链温度 .

⑻ 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怎样用鉴别培养基区分

如果仅仅只是鉴别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不限种类)鉴别方法很简单。
1.
从芽孢区分:制片,用显微镜直接观察菌体形态。如果有芽孢,肯定是枯草芽孢杆菌,没有芽孢的是乳酸菌;
2.
如果一定要用培养基鉴别,采用MRS培养基(GB),液体的话,可以接种进去,37℃静置培养20小时左右,检测液体培养基pH变化情况,如果pH降低的是乳酸菌,没有变化或者增高的是枯草芽孢杆菌;如果采用固体平板的话,划线或者涂布,形成单菌落,用甲基红亚甲基蓝染色液对菌落进行染色,菌落周围显酒红色的为乳酸菌,不显色的为枯草芽孢杆菌。
3.
采用营养培养基,枯草芽孢杆菌在营养培养基上可以很好的生长,乳酸菌要差很多或者长不起来(不同菌性质不一样)。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⑼ 如何检验酸奶中的乳酸菌要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及原理

太麻烦的,要有条件,把样品稀释后,例如估计含乳酸菌的量,稀释到每毫升大约30-300个左右,再用特殊的平板培养基,添加了1%碳酸钙的平板培养基,采用倾注法与呈液体状态的40度含碳酸钙的琼脂营养培养基混合,倒制于90毫米在小平皿中,培养后,长出菌落,同时,菌落周围有透明圈的,就是乳酸菌,还可以计数,再剩稀释倍数,还可得含量。

阅读全文

与一种快速区分乳酸菌菌种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肥胖体脂率测量方法 浏览:14
自己用什么方法去眼袋 浏览:650
常用的几种野外求救方法 浏览:442
电动料理机的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573
如何更改资费方法 浏览:880
水分的计算方法 浏览:884
里外双锁芯安装方法 浏览:263
甜甜圈发使用方法 浏览:155
500卡路里锻炼方法 浏览:894
怎么让孩子开窍的方法 浏览:618
性瘾症的治疗方法 浏览:377
鸡饲料钓草鱼方法视频 浏览:244
低危型房颤的治疗方法 浏览:808
欧姆龙耳温计使用方法 浏览:550
数罪并罚后附加刑的计算方法 浏览:828
水电工安装地线走线方法 浏览:574
冬天果树育苗基质最佳方法 浏览:414
灵芝孢子粉食用方法和什么同吃 浏览:621
保鲜陈列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7
万用表测电阻方法简单 浏览: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