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采蜜方法和技巧

采蜜方法和技巧

发布时间:2022-06-15 11:49:40

① 蜂群割巢取蜜的方法,还能提高蜂群的采蜜积极性的方法有哪些

土养蜂群的过程中,给蜂群进行取蜜操作和时间的方法,由于蜂箱内蜂群建造的蜂巢脾链接在蜂箱顶部,养蜂人通常只能采取割巢取蜜的方法,蜂群被割取蜂蜜之后,蜂群未来的发展受到外界蜜源的影响,“断流蜜期”和“缺蜜期”的时候,养蜂人割取蜂巢蜜不可取尽,蜂群内需要留足储蜜,保证蜂群内储蜜的“安基量”,也就是蜂群内的安全储蜜量。所以,养蜂人在割取蜂巢蜜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事项。



养蜂人割巢取蜜之后,蜂群内出现蜂王台,蜂群出逃的情况,这是养蜂人的操作失误导致的,所以,蜂友们在土养蜂群的时候,割巢取蜜的过程中尽量注意操作技巧,避免导致蜂群出现蜂王台和出逃的现象。

② 蜜蜂怎么采蜜和酿蜜的

酿蜜过程:

1、酿蜜时,喙端部弯榴部分逐渐张开,口前腔出现一小滴花蜜。

2、随着张开角度的不断增大,蜜珠也不断增大。

3、蜜珠增大到一定限度,其下方形成凹面,蜜珠形状消失,喙端部仍处于休止状态。酿蜜工蜂口器一次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历时5~10 s。这种过程反复进行,持续20min左右。

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蜜珠里加入了更多的转化酶,加快了蔗糖的转化;另一方面,蜜珠的蒸发面扩大,加速了水分的蒸发。此外,部分蜜蜂加强扇风,排除巢内湿气,使蜜汁很快浓缩。酿制过程结束后,酿蜜工蜂就把蜜暂时存放在巢房里。

蔗糖转化及蜜汁浓缩过程继续进行。至蜂蜜成熟后,工蜂再把它逐渐转移集中在卵圈上部或边脾的巢房里,并用蜡封盖。当进蜜快速,蜜汁稀薄时,内勤蜂不一定立刻酿制,常常把蜜汁分成小滴,分挂在几个巢房的上壁,使蜜汁增加表面积,加速水分的蒸发,以后再收集起来,反复酿制。蜂蜜的成熟过程需5~7天。

(2)采蜜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酿蜜前的准备工作:

1、蜂蜜的采集

蜜蜂发现蜜源之后,会用跳“8字舞”或“圆圈舞”的方式来告诉同伴方向和距离,这样工蜂可以被动员集中到蜜源的位置,带回花蜜将蜜交给负责储藏的储藏员,储藏员会优先接待含糖分高的蜂蜜,带回含糖分低的工蜂则要等待。

2、采集花蜜

蜜蜂每采集一次花蜜需要20~40分钟,然后在飞回蜂巢,在巢内大约交接需要4分钟,等到交接完后,再次出勤,流蜜盛期一天出勤十几二十多次。蜜蜂采集时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每次采集量一般为40~60毫克,和体重相当。每酿造1000克蜂蜜需要进行几万只次的采集飞行,采访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朵鲜花。有些花蜜蜂不去,如桂花,桂花没有花粉,蜜蜂去了也没有蜜可采。

③ 最原始的采集蜂蜜方法,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野生蜜

以为只要是野外采集的蜂蜜,那就是好蜂蜜。

实际上,野外采集的蜂蜜也不一定就是高质量的,这是消费者一贯的错误认识。虽然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现,这种错误认识深入消费者心里,完全的相信野外蜂蜜就是高质量的蜂蜜,最典型的就是商城上随便看到几张使用了野外采集的照片或者有一些采集的视频,通过商家的推广以后便可获得大量的销售。

那么消费者这种观点错误在哪里呢?难道真的蜂农通过现代化手段养殖的土蜂蜜质量就真的不如野外采集的吗?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讲,如果蜂农使用正规手段,蜂蜜的质量的确是要比野外采集的蜂蜜更加有保证的,而且对于我国的养蜂事业发展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野外采集蜂蜜影响我国养蜂行业的发展。野外采集蜂蜜通常使用毁脾、来进行采蜜,而且对蜂群任何保护都没有,不像专业养殖的那样有着较高的要求,可以合理的来进行采蜜时间和采蜜的规划来进行蜂群的延续,野外的野蛮采集如果时间选择不对,很可能就造成了一个蜂群的毁灭,毕竟野外采集蜂蜜的行为可以说是粗暴残忍的。

第二:野外采集的蜂蜜质量上并没有完全的保证,或许质量还不及专业养殖的。我们这里不是说野外采集的蜂蜜质量就是差的,而是会有很多差的,因为蜂蜜质量与时间有关,一般通过野外寻找采集的蜂蜜都不是专业养殖户,所以他们对于蜂蜜是否成熟根本就不关注,只要发现了就采集,这就导致了蜂蜜成熟的与不成熟的都混在一起,而专业养殖的蜂蜜养殖户可以明确的知道蜂蜜酿制的时间,规范化的管理保证了蜂蜜的质量。

第三:想要能够大量吃到真正的土蜂蜜,支持规范化养殖的土蜂蜜。现在蜂蜜市场紊乱,消费者已经无法证实蜂蜜的真假,可以这么说,如今蜂蜜的好坏,剩余的真的只有商家的良心了。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商家绝对可以产出好蜂蜜,而商家能不能在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坚持自己的原则,就看商家的良心了。

虽然现在蜂蜜市场看起来混乱,我们可以发现的一点是不管是真假,商家都在做自己的口碑,在这中间也有一大批的蜂农在为优质蜂蜜而奋斗着,虽然商城劣质蜂蜜多,但是我们必须相信一点是我们是可以买到好蜂蜜的,只是概率太小,但是通过这几年的混乱期,很多蜂蜜商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开始转向高质量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相信未来我们能够吃到优质蜂蜜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④ 蜜蜂是怎样采蜜的

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属完全变态,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昆虫纲膜翅目蜜蜂总科的通称。有产蜜价值并广泛饲养的主要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和中华蜜蜂(或称东方蜜蜂)(Apis cerana)。有前胸背板不达 翅基片,体被分枝或羽状毛,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的蜂类。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 ,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 。全变态 。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 。有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农业( 如作物传粉 )、工业( 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简介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生活习性

蜜蜂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以老熟幼
采蜜
虫、蛹或成虫越冬 。 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食性可分为3类 :①多食性 ,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② 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③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

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

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

由此看来,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

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

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地理分布

蜜蜂类的地理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不同亚科或属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 , 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温带为主,可延伸到北极地区,而在热带地区则无分布记录。短舌蜂科分布于澳大利亚;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亚属只分布于中亚;蜜蜂科的无刺蜂属则分布于热带。不同景观均有蜜蜂分布,大多数栖居在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河谷和山地。各景观带均有代表属或种,例如地熊蜂为森林草原种,拟地蜂属为典型的草原属,准蜂属以草原种居多。

分类与进化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它的出现与白垩纪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在分类上,蜜蜂总科与泥蜂总科接近,其祖先可能起源于泥蜂总科的一支 。但因食性不同 ,形态特征也趋向分化。蜜蜂的进化特点是:嚼吸式口器,采粉器官形成,体毛分枝;成、幼期均吃花蜜和花粉;群体和社会性生活方式出现;多态型和总科内寄生性的出现等。在昆虫纲中,蜜蜂属于高级进化的类群。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出现,"语言"信息的传递,通过"舞蹈"动作辨认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结构等。

经济意义

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它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
正在采蜜的蜜蜂
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

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在消化道中花蜜可以被转化成蜂蜜。所有的雌蜜都有一种刺。蜜蜂和大蜂(一种体积较大的、较圆的蜂,身子是黑色的)都是昆虫,但是这种种类的蜂大多数都是单独居住,有一些蜂住在别的蜜蜂的蜂窝里,并且从别的蜂那里获得食物。蜜蜂这个典型的群体有一个能产卵的蜂王,性别上未发展进化的雌蜂(工蜂);还有许多能生育的雄蜂。
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蜜蜂非常有用。因为他们也能像传花粉给植物的昆虫一样行动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
正在采蜜的蜜蜂
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三种生活方式

社会性

雌雄和职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态、生理和劳动分工方面均有区别。雌性个体较大,专营产卵生殖;雄性较雌性小,专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个体较小,是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雌蜂,专司筑巢、采集食料、哺育幼虫、清理巢室和调节巢湿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会性种类。此外还有熊蜂属、热带无刺蜂属、麦蜂属等。

独栖性

蜜蜂类绝大多数为独栖性,即雌蜂独自筑巢和采粉贮粮,它们没有"等级"的分化。每一个巢室是开放的,内壁涂以蜡等防潮物质,室中储存足够的蜂粮。雌蜂在蜂粮上产卵,并封闭巢室。幼虫在巢内取食蜂粮。属于此类的大多是野生种类,例如分舌蜂科、地蜂科、隧蜂科、准蜂科、切叶蜂和条蜂科。

寄生性

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蜂巢的特点

蜂巢中的蜜蜂
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地点、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据筑巢的地点和巢的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营社会性生活的种类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如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巢室为六角形。②在土中筑巢的种类最多,巢室内部涂以蜡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内的湿度。③利用植物组织筑巢的更为多样,例如切叶蜂属可把植物叶片卷成筒状成为巢室,置放于自然空洞中;黄斑蜂属利用植物茸毛在茎上作成疣状的巢;芦蜂属和叶舌蜂属在枯死的植
六角蜂巢
物茎干内筑巢;熊蜂属的一些种类在树林的枯枝落叶下营巢;木蜂属在木材中钻孔为巢,等等。④其他如石蜂属利用唾液将小砂石粘连成巢,壁蜂属在蛞蝓壳内筑巢等等。

一般是零星分散的,但也有同一种蜜蜂多年集中于一个地点筑巢,从而形成巢群。例如,毛足蜂属的巢口数可达几十个甚至达几百个。

养蜂业介绍

1、养蜂业是农业之翼
养蜂业和农业关系密切。蜜蜂是群体生活的昆虫,可以经过人工饲养形成强大的群体,并可经过人工操纵为植物授粉。实验证明,由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收益是蜂产品自身价值的几十倍到百倍。蜜蜂授粉不仅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品质也能够显着改善,种子生命力加强。据粗略统计,全国百万群蜜蜂为各种农作物授粉增产的直接经济效益至少150亿元。利用蜜蜂为温室内蔬菜授粉也是菜篮子工程建设和绿色食品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蜜蜂被誉为“农业之翼”。

2、养蜂是一项高效副业
养蜂不占耕地,不用粮草,只需蜂箱和少量蜂具,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男女老少,甚至体弱、残疾人都可饲养,是一条致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发展养蜂既可提高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等的产量,又可通过蜂产品获得较好的收益。一群(箱)蜂一年可生产蜂蜜25~100千克,蜂王浆0.5~5.0千克,蜂花粉1~5千克,蜂蜡1~2千克,仅此四项,群产值约为450~2000元。如果再生产蜂毒、蜂胶、蜂幼虫、蜂蛹等产品,还可增加收入。

3、蜂产品是人类的福寿之音
许多蜂产品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蜂蜜自古以来就当作上等药品,用来调合各种药粉制成丸药;也能直接食用,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蜂王浆更是富有营养的滋补品,可治疗多种疾病,无副作用,被誉为宝药。花粉是营养极为丰富的天然食品,蜂蜡可以制作丸药的外壳及造牙齿模型等。蜂胶含有很多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治疗一些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真菌性疾病的功效。蜂毒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等疾病。蜜蜂本身也可人药,如蜂卵又称蜂子,可除虫毒、利二便、下经血和益身补身。蜂蛹、蜂幼虫都是高蛋白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不夸张地说蜜蜂全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

蜂蜜的药用价值

蜂蜜

蜂蜜具有的抗氧化物质(antioxidants),具有协助人体,抵御心脏疾病的功效,效果和蔬果类食物不相上下。
血液中的抗氧化物,能减少动脉阻塞的发生率,在美国,科学家以25名男性作为试验对象,结果发现,在服用蜂蜜及水的混和物后,血液中的抗氧化物浓度被显着提升,分析蜂蜜所含的成分后,发现蜂蜜和菠菜、苹果、香蕉、草莓等水果一样,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
在所有的蜂蜜中,又以黑蜂蜜(dark honey)所含的抗氧化物质最多,研究显示,最佳的蜂蜜摄取方法,是将4大汤匙(tablespoons)加上16盎司(oz)的水,另外亦有研究显示,蜂蜜酒(mead)所含的抗氧化物质,在剂量上和红酒相当。
集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于一体的蜂蜜对人体是很有帮助的。但是,蜂蜜中糖分含量较高,热能也高,因此,糖尿

蜂蜜产品

病、肥胖以及一些血脂高的患者不宜食用。
蜂蜜是一种潜在的成碱性食品,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对于胃酸过多以及胃炎、胃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蜂蜜可杀灭伤寒、富伤寒、痢疾、肠炎等细菌。另外,蜂蜜还适用于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和便秘等多种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蜂蜜的冲调方法要得当,不要用温度过高的水冲调,因为,蜂蜜中所含的维生素以及酶在高温下会被破坏。所以最好用温开水,夏天也可用冷开水冲调。蜂胶是蜜蜂从植物的芽苞、树皮或茎干伤口上采集来的粘性分泌物,与其上颚分泌物和部分蜂蜡混合,形成柔软而带有粘性的固体胶状物质。呈褐、灰褐或有青绿色,味苦,有芳香气味。
在自然界蜂胶是蜜蜂的保护神,在狭小拥挤的蜂房中可以居住几万只蜜蜂而不生病,主要应该归功于神奇的蜂胶。蜂胶具有高强度的天然抗菌抑菌作用,蜜蜂将之涂抹在巢房表面和各个角落、缝隙,可以很好的预防病害,在自然界中很少有其它天然物质可与之相媲美。
各国科学家研究证实,蜂胶所含有的丰富而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QQ804907762蜂胶使其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增强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癌、治疗白血病等多种功能,对人体有着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现已成为各国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并成为新兴的保健品倍受推崇。
经常服用蜂胶制品,能有效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分解体内毒素,增强体质,并可净化血液,促进皮下组织血液循环,营养肌肤,延缓衰老。

蜜蜂的种类

蜜蜂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1、黑小蜜蜂Apis (Micrapis)andreniformis Smith , 1858
别名:小排蜂。分布:中国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勐腊及临沧地区的沧源、耿马;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

小蜜蜂
2、小蜜蜂Apis florae Fabricius , 1787
别名:小草蜂。分布:中国分布于云南的北纬26?40’以南海拔1900m以下地区,广西南部的龙州、百色、上思等地;国外分布于阿曼北部和伊朗以东的南亚和东南亚等国。

3、黑大蜜蜂Apis(Megapis)laboriosa Smith , 1871
别名:岩蜂、喜马拉雅排蜂、雪山蜜蜂。分布:中国分布于喜马拉雅南麓,西藏南部,云南横断山脉的怒江、谰沧江、金沙江、洪河流域;国外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缅甸北部及越南北部。

4、大蜜蜂Apis(Megapis)dorsata Fabricius , 1793
别名:排蜂、马长蜂(傣名)。分布: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和海南岛;国外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

沙巴蜂
5、沙巴蜂Apis(Sigmatapis)koschevnikovi Butte-Reepen , 1906
别名:红色蜜蜂
分布:仅分布于加里曼岛,该岛北部属马来西亚的沙巴州、沙劳越州和文莱国,南部属印度尼西亚。

6、绿努蜂Apis(sigmatapis)muluensis Tingek,Koeniger and Koeniger , 1998
分布:仅发现于马来西亚的沙巴州绿努山区。

7、苏威拉西蜂Apis(sigmatapis)nigrocinta , Smith , 1871
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群岛和菲律宾。

8、东方蜜蜂Apis(sigmatapis) cerana Fabricius , 1793

西方蜜蜂
分布:亚洲,包括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等国,生存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9、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 1758
分布:原产于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由于欧洲移民和商业交往,现已引入世界各地,成为主要饲养的蜂种。

【其他有关蜜蜂】
一只蜜蜂酿吐一公斤的蜜,要用上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个工作小时,吮吸三千三百三十三朵花蕊。
要酿出500克蜂蜜,工蜂需要来回飞行3万7千次去发现并采集花蜜,带回蜂房。
蜜蜂的翅膀每秒可扇动200至400次。
蜜蜂飞行的最高时速是40公里。当它满载而归时,飞行时速为20至24公里。
一个蜂巢平均有5万个蜂房,居住着3万5千只忙碌的蜜蜂。
一只蜜蜂毛茸茸的身体上能粘住5万至75万粒花粉。
一汤匙蜂蜜可以为蜜蜂环绕地球飞行一圈提供足够的能量。
夏季工蜂的寿命是38天,冬季它们的寿命是6个月。
蜂王的寿命一般是4至5年。
借助5只复眼和3只单眼,蜜蜂的视角几乎可以达到360度。
1,舞蹈语言;
2,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
3,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昆虫的舞蹈语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这种作用在蜜蜂中表现尤其突出,在蝴蝶中也很明显。
在蜜蜂的社会生活中,工蜂担负着筑巢、采粉、酿蜜、育儿的繁重任务。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侦察蜂找到距蜂箱100米以内的蜜源时,即回巢报信,除留有追踪信息外,还在蜂巢上交替性地向左或向右转着小圆圈,以“圆舞”的方式爬行。如果蜜源在距蜂箱百米以外,侦察蜂便改变舞姿,呈“∞”字,所以也叫“8字舞”或“摆尾舞”。如果将全部爬行路线相连,直线爬行的时间越长,表示距离蜜源越远。直线爬行持续1秒钟,表示距离蜜源约500米;持续2秒,则约l000米。侦察蜂在做这种表演时,周围的工蜂会伸出头上的触角争先与舞蹈者的身体碰撞,这也许是从它那里了解信息吧。侦察蜂跳的“摆尾舞”,不但可以表示距离蜜源的远近,也起着指定方向的作用。蜜源的方向是靠跳“摆尾舞”时的中轴线在蜂巢中形成的角度来表示的。如遇阴雨天,利用舞蹈定位的方法就有点失灵。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人们也许要问,工蜂在黑洞洞的蜂箱里表演的各种舞蹈动作,其他同伙是怎样领会到的呢?原来它们是利用头上颤抖的触角抚摸工蜂身体时,使“舞蹈语言”转换成“接触语言”而获得信息的。这种传递方法,有时也会失灵。为此它们还要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参考资料

⑤ 家里来了一窝蜜蜂,有很多蜜,自已怎么采

可以用烟熏把蜜蜂给熏跑,然后再把自己从上到下裹严实,特别是要保护好脸和手,防止被蜜蜂蛰,就可以去采蜜了。

⑥ 工作在悬崖上的采蜜人是如何采蜜的

一支崖蜜采摘队伍,最少需要8到10人,1人在崖顶采蜜,1人负责保持烟雾不断,3个人拉绳子,2人在崖底收集采到的蜂蜜块,或者还要有人负责割蜜收蜂蛹。采蜜人要攀爬在摇晃的绳梯上,冒着生命危险用一根长棍去敲打那些悬挂在喜马拉雅山悬崖边的蜂窝,然后将收集的蜂蜜放在筐中降到地上。

采蜜人的工作绝不仅仅是体力活,还需要勇气与技巧,崖蜜采集到以后,他们有时就在现场将原蜜分离和过滤,之后才能收获金黄色的蜂蜜。一卷长长的绳梯几乎是每一支采蜜队伍的必备,除此外,还有一卷长绳是用来绑住巨大的蜂蜜块放下悬崖用的。

崖蜂的毒针如果扎到人,会令人中毒并产生迷幻感甚至死亡,所以采蜜人在开始采蜜前,通常会燃烧一种特殊的干草,制造许多烟雾,熏走蜂巢里的崖蜂,然后再开始采蜜,整个过程都不能让烟雾散去。

云南悬崖采蜜越发艰难

傈僳族聚居地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山区,与缅甸接壤,傈僳人以善于在山区活动而闻名。采集蜂蜜一直以来是傈僳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经济来源,但现在只有少量的采蜜人在从事悬崖采蜜这项危险的工作。

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采蜜人说他们发现野外自然的蜂巢比过去少多了,因为杀虫剂的使用以及全球变暖影响了蜜蜂的数量。

崖蜜被认为比普通蜂蜜更纯净、更健康,很多人都对它垂涎三尺,通常每公斤售价要超过300元人民币。

⑦ 饥荒怎么采蜜 采蜜方法攻略详解

您好!
首先需要蜂箱
饥荒的蜂箱制作方法如下:
首先先说所需的材料
木板×2(有了科学机器后在精炼一栏,4个木头合成)
蜜蜂×4(用捕虫网捕捉蜜蜂后获得素材)
蜂巢块×1(拆掉野生的蜂巢后会获得一个)
然后就是科技,科技等级为一本,就是科技一栏的科学机器
收集好材料后站在科学机器旁边,即可解锁。
做好后在旁边种些花,蜜蜂会采蜜(夏天)
还有就是打死蜜蜂,有几率会获得蜂蜜,不过不推荐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祝你愉快!!

⑧ 蜜蜂是怎样采蜜的

.蜂王:
你找到蜂王了吗蜂王的任务是产卵,分泌的蜂王物质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并且影响蜂巢内的工蜂的行为。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台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对蜂王台里的受精卵特别照顾,一直到幼虫化蛹以前始终饲喂蜂王浆,使蜂王幼虫浸润在王浆上面。蜂王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生物激素,对蜂王幼虫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起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蜂王幼虫的生长,工蜂把台基加高,最后封盖。 羽化出房的新蜂王身体柔嫩,由工蜂给它梳理身上的绒毛,交配成功的处女王不久便开始产卵。处女蜂王交尾后除了分蜂以外,一般不再出巢。蜂王体型细长而稳重,它的寿命一般在三至五年,最长的可活八九年。在春天和花期前后产卵量最高。
2.雄蜂:
雄蜂的任务是和处女王交配后繁殖后代,雄蜂不参加酿造和采集生产,个体比工蜂大些。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在较大雄蜂房里发育,工蜂对它的哺育也较好。整个发育过程。雄蜂幼虫的食量要比工蜂幼虫大一、二倍。雄蜂生殖系统的发育需要较长的时间,羽化出房后还要经过八至十四天左右才能达到性成熟。雄蜂性成熟时,其精巢内的精小管有大量的精子成熟,并逐步地排到贮精囊中,一般一个雄蜂的贮精囊中的精液量为1.5——2.0μL(微升)。每微升精液平均有精子七百五十万个。精子的数量和活力对蜂群后代的遗传性状和发育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选育优质遗传后代的种群做父本与选择优质蜂王同等重要。
3.工蜂:
工蜂工蜂的任务主要是采集食物、哺育幼虫、泌蜡造脾、泌浆清巢、保巢攻敌等工作。蜂巢内的各种工作基本上是工蜂们干的;工蜂与蜂王一样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哺育工蜂对它们的照料不如对蜂王幼虫那样周到,仅在孵化后的头三天内饲喂蜂王浆,而自第四天起就只饲喂蜜粉混合饲料。因为这种饲料的营养不如蜂王浆高,而且缺乏促进卵巢发育的生物激素。因此,工蜂的生殖器官发育受到抑制,直到羽化为成蜂,其卵巢内仅有数条卵巢管,失去了正常的生殖机能。所以,她们是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 工蜂的寿命一般是三十至六十天。在北方的越冬期,工蜂较少活动,并且没有参加哺育幼虫的越冬蜂可以活到五至六个月。每群的工蜂量决定于蜂群的兴盛。 (参考资料:中华蜂疗网)
[编辑本段]蜜蜂种类
1758年,林奈氏(Linnaeus C)首次记载蜜蜂第一个属(Apis)和第一个种(Apis mellifera L.)。 至1980年,由于当时采集标本的范围、对蜜蜂生物学的研究限制和有些蜜蜂新种类的证据不足等原因,所以当时世界公认的蜜蜂种类只有4种,即大蜜蜂(Apis dorsata Fabricius)、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icius)、东方蜜蜂(Apis cerana Linnaeus)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985年,中国的学者对采自云南的6种蜜蜂进行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地理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化学等多学科对比研究后认定,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 Smith)和黑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 Smith)是独立的蜂种,并确定了它们的分类地位。 1988年国外的学者又确立了由Buttel-Reepen 1903年描述并定名的Apis indica-koschevnikovi蜜蜂为独立的蜂种—沙巴蜂(Apis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至此,世界上确立了蜜蜂为7种。 当时比较公认的,蜜蜂属的7个明确的现生种(现生种:指地史上出现的种,已发现化石,至今一直生存的种)依定名先后为: 西方蜜蜂 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758 小蜜蜂 A. florea Fabricius 1787 大蜜蜂 A. dorsata Fabricius 1793 东方蜜蜂 A. cerana Fabricius 1793 黑小蜜蜂 A. andreniformis Smith 1858 黑大蜜蜂 A. laboriosa Smith 1871 沙巴蜂 A.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 1906 1998年,德国的尼古拉夫妇(Koeniger and Koeniger)和马来西亚的丁格(Tingek)报道了他们发现的一个蜜蜂新种——绿努蜂(Apis nulunsis Tingek. Koeniger and Koeniger)。 同年,G.w.0tis and S. Hadisoesilo经过多年的形态学和生物学对比研究,确立了原Smith定名的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的苏拉威西蜂[Apis nigrocincta (Smith)]为一个独立蜂种。因此,截至目前,世界上现生存的蜜蜂种类已达 9 种。 (1)黑小蜜蜂 Apis andreniformis Smith (2)小蜜蜂 Apis florea Fabricius (3)黑大蜜蜂 Apis laboriosa Smith (4)大蜜蜂 Apis dorsata Fabricius (5)沙巴蜂 Apis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 (6)绿努蜂 Apis nulunsis Tingek. Koeniger and Koeniger (7)苏拉威西蜂 Apis nigrocincta Smith (8)东方蜜蜂 Apis cerana Fabricius (9)西方蜜蜂 Apis mellifera L. 我国大部分地区以意大利蜂(西方蜜蜂)为主,北京有少部分地区有中蜂(中华蜜蜂)
[编辑本段]群间关系
蜜蜂虽然过着群体的生活,但是,蜂群和蜂群之间是互不串通的。蜂巢里存有大量的饲料,为了防御外群蜜蜂和其它昆虫、动物的侵袭,蜜蜂形成了守卫蜂巢的能力。蛰针是蜜蜂的主要自卫器官。 蜜蜂的嗅觉灵敏,它们能够根据气味来识别外群的蜜蜂。在巢门口经常有担任守卫的蜜蜂,不使外群的蜜蜂随便窜入巢内。在缺少蜜源的时候,经常有不是本群的蜜蜂潜入巢内盗蜜,守卫蜂立即搏斗。但是在蜂巢外面,情况就不同了,比如在花丛中或饮水处,各个不同群的蜜蜂在一起,互不敌视,互不干扰。 飞出交配的母蜂,有时也会错入外群,这时工蜂立即将它团团包围,刺杀母蜂。 雄蜂如果要错入外群情况就不同了,工蜂不伤害它,因为蜜蜂培育雄蜂不只是为了本群繁殖的需要,也是为了种族的生存。
[编辑本段]相关知识
相关
一只蜜蜂酿吐一公斤的蜜,要用上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个工作小时,吮吸三千三百三十三朵花蕊。 要酿出500克蜂蜜,工蜂需要来回飞行3万7千次去发现并采集花蜜,带回蜂房。 蜜蜂的翅膀每秒可扇动200至400次。 蜜蜂飞行的最高时速是40公里。当它满载而归时,飞行时速为20至24公里。 一个蜂巢平均有5万个蜂房,居住着3万5千只忙碌的蜜蜂。 一只蜜蜂毛茸茸的身体上能粘住5万至75万粒花粉。 一汤匙蜂蜜可以为蜜蜂环绕地球飞行一圈提供足够的能量。 夏季工蜂的寿命是38天,冬季它们的寿命是6个月。 蜂王的寿命一般是4至5年。 借助5只复眼和3只单眼,蜜蜂的视角几乎可以达到360度。 1,舞蹈语言; 2,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 3,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昆虫的舞蹈语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这种作用在蜜蜂中表现尤其突出,在蝴蝶中也很明显。 在蜜蜂的社会生活中,工蜂担负着筑巢、采粉、酿蜜、育儿的繁重任务。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侦察蜂找到距蜂箱100米以内的蜜源时,即回巢报信,除留有追踪信息外,还在蜂巢上交替性地向左或向右转着小圆圈,以“圆舞”的方式爬行。如果蜜源在距蜂箱百米以外,侦察蜂便改变舞姿,呈“∞”字,所以也叫“8字舞”或“摆尾舞”。如果将全部爬行路线相连,直线爬行的时间越长,表示距离蜜源越远。直线爬行持续1秒钟,表示距离蜜源约500米;持续2秒,则约l000米。侦察蜂在做这种表演时,周围的工蜂会伸出头上的触角争先与舞蹈者的身体碰撞,这也许是从它那里了解信息吧。侦察蜂跳的“摆尾舞”,不但可以表示距离蜜源的远近,也起着指定方向的作用。蜜源的方向是靠跳“摆尾舞”时的中轴线在蜂巢中形成的角度来表示的。如遇阴雨天,利用舞蹈定位的方法就有点失灵。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人们也许要问,工蜂在黑洞洞的蜂箱里表演的各种舞蹈动作,其他同伙是怎样领会到的呢?原来它们是利用头上颤抖的触角抚摸工蜂身体时,使“舞蹈语言”转换成“接触语言”而获得信息的。这种传递方法,有时也会失灵。为此它们还要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蜜蜂的主要天敌是胡蜂.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在消化道中花蜜可以被转化成蜂蜜。所有的雌蜂都有一种刺。蜜蜂和大蜂(一种体积较大的、较圆的蜂,身子是黑色的)都是昆虫,但是这种种类的蜂大多数都是单独居住,有一些蜂住在别的蜜蜂的蜂窝里,并且从别的蜂那里获得食物。蜜蜂这个典型的群体有一个能产卵的蜂王,性别上未发展进化的雌蜂(工蜂);还有许多能生育的雄蜂。 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蜜蜂非常有用。因为他们也能像传花粉给植物的昆虫一样行动看那成片的蜂群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⑨ 找野外的蜜蜂窝有什么技巧

1.了解蜜蜂的栖息环境

蜜蜂理想的栖息环境,是通风、透光、半荫蔽、目标明显。通风透光半荫蔽这个好理解,而为什么还要目标明显呢。蜜蜂识路能力强,但也会有迷路的时候,目标明显,往返时远远地就能一眼定位,会提高它们外出采蜜的效率。比如在密林的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枯树,树干上有适宜的洞,枯树旁边的绿枝半遮过来;比如在半山腰的一片小崖壁上,有个小洞,洞上方长着一棵山木,树枝伸过洞的上方……都是蜜蜂较理想的栖息环境。附近还应该有水源,蜜蜂采水不会超过500米,最好是100米内有水源,太远了它们就不愿在这呆了。

2.排除蜜蜂可能栖息的地方

知道蜜蜂喜欢栖息的洞穴与环境,我们还应该知道它们不喜欢在什么地方呆,以便于我们寻找野生蜂时排除不利的考虑因素,快速搜定目标。以下是应该排除的地方:

3.选定可能地点后开始寻找:

1)听声音。在天气晴好的上午或下午,到山脚下或山谷里听蜜蜂飞行,飞的速度快,声音一闪而过,表示巢离得远,不必追踪;飞的高度两米以上的,巢也远,不追踪。飞行速度缓,声音悠长的,巢近;飞行高度低的,巢也近,都可追踪。

2)看蜜蜂的舞蹈。据说蜜蜂的舞蹈会传递巢穴的方向、距离。

3)看蜜蜂的飞行方向。在一处花开的地方,看采集的蜜蜂飞行方向,按飞行方向去追踪。

4)追踪采水蜂。采水蜂多是从采蜜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老年蜂,它们不再胜任劳累的采蜜工作,转而负责工作强度比较轻的采水工作,蜜蜂王国为了照顾这些老年采水蜂,定居时不会把巢穴离水源太远,一般巢穴定在水源200米距离内,理想的是在100米内,所以观察追踪采水蜂是比较实用的方式。

5)还有人在蜜蜂脚上绑一白绒鸭毛,让蜜蜂明显又飞得慢,跟踪到巢穴。

阅读全文

与采蜜方法和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用传统方法研究中药 浏览:770
仿真树的安装方法 浏览:701
健身甩筒锻炼方法 浏览:942
集成吊顶灯安装方法图 浏览:475
肥胖体脂率测量方法 浏览:15
自己用什么方法去眼袋 浏览:650
常用的几种野外求救方法 浏览:443
电动料理机的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573
如何更改资费方法 浏览:880
水分的计算方法 浏览:884
里外双锁芯安装方法 浏览:263
甜甜圈发使用方法 浏览:155
500卡路里锻炼方法 浏览:894
怎么让孩子开窍的方法 浏览:618
性瘾症的治疗方法 浏览:377
鸡饲料钓草鱼方法视频 浏览:244
低危型房颤的治疗方法 浏览:808
欧姆龙耳温计使用方法 浏览:550
数罪并罚后附加刑的计算方法 浏览:828
水电工安装地线走线方法 浏览: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