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态变化练习题
1、温度是表示____________的物理量,测量温度的工具是________。
2、最常用的温标是_______温标,除此之外还有______温标和_______温标。
3、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4、在使用温度计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其次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____________,直到温度稳定时才可以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从被测液体中取出,且视线要与____________相平。
5、从结构来看,体温计比一般的温度计多了一个_______,这个结构使得体温计的示数_________,所以在使用体温计之前,需要用力将______________,而体温计也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取出玻璃泡读数。
6、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现象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____的(选填“上”或“下”)。
7、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_____,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8、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____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 可以方便这些气体的_____和______。
9、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______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0、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______后是______。
11、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______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______效应.
12、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呼出气,冬天如果对着自己的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是手表面温度升高。如果对着手面用力吹气,手反觉得凉,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使手的温度下降。
13、夏天,人们常向地面洒水,为的是利用水的______吸热来降低温度;冬天,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上会出现“白气”,这是________现象。
14、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在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塑料薄膜把田地履盖起来,是农业生产中一项新技术——地膜履盖法,地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春季植树时总是将大量的侧枝除去,只留很少的枝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使树在根扎入泥土前不至于枯死。
16、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____(填“能”或“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1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18、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
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
19、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瓶外壁上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2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餐常常吃鸡和牛奶。小明同学在家煮鸡蛋时,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至到鸡蛋被煮熟;第二次在与第一次相同的情况下当水沸腾时即将炉火调小(仍保持水处于沸腾) 直到鸡蛋被煮熟。两次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次比第二次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两次所用时间相同
21、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 )
A.冬天,打开暖风 B.冬天,打开冷风
C.夏天,打开暖风 D.夏天,打开冷风
22、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23、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24、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14、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20℃,正确的读法是( )
A.摄氏负20度 B.零下20摄氏度
C.零下摄氏20度 D.负摄氏20度
15、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16、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水中煮
C.用清水清洗 D.用医用酒精擦拭
18、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不变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19、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花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20、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固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
21、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好外,还由于( )
A.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13、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
A.凝固现象 B. 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 升华现象
14、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15、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
A.肉中的水会结冰 B.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
C.肉中的冰会熔化 D.肉中的水会蒸发
16、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棒含在嘴里化了B.冬天白雪纷飞
C.樟脑丸放在衣橱里变小了D.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17、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B.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南风天,黑板湿润甚至出现小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 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C. 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19、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20、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2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2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23、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24、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25、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 B.熔点是2000℃
C.沸点是3000℃ D.凝固点是3000℃
26、我市浏阳大围山峡谷景色优美,被誉为“小九寨”,下列关于其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② 为什么用铁棒,打铁然后放进水里为什么水会被刺激到
你说的水被刺激到那是物理现象,铁棒温度很高,接触水会使水瞬间蒸腾。
③ 什么是淬火什么是回火哪个能使铁棒弯曲
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回火又称配火。金属热处理工艺的一种。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以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根据不同的要求可采用低温回火、中温回火或高温回火。通常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和强度降低,延性或韧性逐渐增高。
④ 什么是淬火什么是回火哪个能使铁棒弯曲
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回火又称配火。金属热处理工艺的一种。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以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根据不同的要求可采用低温回火、中温回火或高温回火。通常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和强度降低,延性或韧性逐渐增高。
⑤ 打铁时把铁器烧红是不是退火
不是退火。烧红是为了能更容易锻打,而且这样可以不让铁器断裂。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降低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准确的说,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而且新材料的退火目的也与传统金属退火存在异同。
(5)铁棒快速冷却方法扩展阅读
打铁屋子正中放个大火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移到大铁墩上,由师傅掌主锤,下手握大锤进行锻打。上手经验丰富,右手握小锤,左手握铁钳,在锻打过程中,上手要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使之能将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
可以说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块变方、圆、长、扁、尖均可。铁器成品有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有农具,如犁、耙、锄、镐、镰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等,此外还有如门环、泡钉、门插等。
⑥ 铝箔绑在铁棒上
可以
意思一样的
⑦ 把质量为5Kg,比热容为544J/Kg的铁棒加热到300℃,然后浸入一大桶27℃的水中,求在这冷却
⑧ 烧红的铁棒,为什么把铁棒放水里,过一会儿,就冷了,(这是什么原理)
这原理还用解释吗?水本来温度就低,再加上水余热蒸发会带走大部分热量,铁棒自然就冷了。
⑨ 怎么用三种方法来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
1、靠近铁块,吸引,有磁性;不吸,无磁性;
2、用细线水平悬挂,使铁棒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始终指向南北,有磁性,否则,
无磁性;
3、将铁棒一端靠近磁铁的某一极,若排斥,铁棒有磁性,
若吸引,将铁棒另一端靠近磁铁的同一极,仍吸引,则铁棒无磁性,若排斥,铁棒有磁性。
⑩ 打铁的时候,铁匠总把烧的通红的铁放到液体中进行快速冷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水的温度会升高,汽化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液态的小水珠,附着在空气尘埃中,就是“白烟”.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