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探索自我
有的人经常说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我对这种说法不是很认可的。因为自己有多大能量和潜质也是把握不准的,只有把自己放到实践中去,通过时间才能知道自己这地方是强项,什么地方还不占优势? 需要从哪方面去努力?说白了就是知道自己半斤八两,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否则闭门造句,关门自守,总认为自己强大,真要走向社会去闯一片天地的时候,就会畏首畏尾,甚至到处碰壁。所以要想探索自我,首先要践行自我。
2. 自我探索包括哪几个方面
1、性格探索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2、兴趣探索
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
3、技能探索
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4、价值观探索
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
自我探索的方法:
1、橱窗分析法
根据“自己知道一不知道”和“别人知道一不知道”两个维度,我们可将职业自我分成四个橱窗,即公开我、隐私我、背脊我和潜在我。
2、经验法
经验法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或依据过去活动成果由他人或本人对自己主观的分析和评价。
3. 自我探索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自我探索的主要内容
自我探索,就是借助先进的职业发展理论,使用比较成熟的职业测评和非正式评估工具,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职业价值观以及职业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的量化评价和分析。
更科学地、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技能又是什么。进而清晰地确定自己喜欢且又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自我探索的五种方法:
1、归纳法(适合理性的人)
常用的活动是“成就感9宫格”,活动过程很简单,就是找一张白纸,分成3*3的9个部分,在里面画出自己最有成就感的9件事,其实,这就是“成就事件梳理”的一种方法。
为什么很多活动都非常强调成就事件呢?因为只有成就事件才能让人格发挥到极致,价值观被特别好的得到满足,信念被证明是正确的,技能被恰好的用到,状态也极其的好,而且,还换回了世界的资源。想一想就觉得兴奋,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多么“通畅”又“爽快”的方式啊!
如果,你说你从一个故事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观,那么9个故事呢?他们就像通向秘境的密码锁,每个故事提供一点点线索,9个线索加起来,也是一次价值观探索的成功体验。你会问自己:嗨!为什么是你把这件事做成的?
别人做这个的时候,可能会很焦虑,你为什么状态这么好啊?为什么做这件事情会让你这么有成就感,而不是其他的事情呢?你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处理问题,而不是那样的方式呢?一个个问题的回答,指引着你,一步步找到自己的价值观,这就是“归纳法”。
2、试错法(适合生命力强悍的人)
每个阶段都会不断自我尝试,自我反思,每个阶段都会写自我总结,总结这个阶段我哪些做得好,哪些做的不好,是不是有一个更好的自我出现。比如,我已经在小城市里过上了事业单位生活,可是我感觉不到幸福,于是我不断反思,最终才能感受到我可能还是不适合规律生活,我是追求自由的人。
但“试错法”适合生命力特别顽强的人,大部分人会在各种错误中磨平性子,或者以错为对走下去。敢于承认自己错了,并且勇敢纠错的人,毕竟是少数。
3、梦想法(适合总有怦然心动梦想的人)
一定有那么一件事,让你狂热的追求,不是感兴趣,而是狂热,那么,这件事背后一定是你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影。你的价值观就像个手电筒,不断按照它喜欢的方式往前照射,而现实生活中,有具象东西出来的时候,手电筒就会在这件事情上产生一个光斑,这就是你的梦想。
所以,当你仔细盯着梦想的时候,你就知道你内心哪个部分被点亮,那时候你就能找到自己真实的自我。当然,从小到大各阶段不同,投射镜像不一样,但内心方向一般是一致的。
4、对比法(适合持续冷静看待自己的人)
你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反思一下,去年我做过的事,那些事是让我最开心的?后面藏着的就是你的价值观;有哪些事是我做的最好的?后面藏着的就是你的优势和天赋。
不断把事和事作对比,人和人作对比,在业内排在前三的,是我的什么能力,我觉得,我的写作、讲课、讲故事的能力,都能排在前三,所以,我在写作团坚持写作,我好好研发课程,争取做精品课的申报,但是我不会考博,这就是对比出来的。
5、感知法(适合特别安静的人)
它不是渐进式的,不是理性的,不是鸡血式的,是突然的感悟,适合很安静的人。
(3)如何探索自我的方法扩展阅读:
自我探索的注意事项:
1、要开眼界。
向内探索很难,所以要不断大开眼界,要不断向外看,听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才能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比如,我希望成为古典那样的人,是因为我恰巧遇到了他,而不是别人,或许还有很多生涯领域的大牛,与其自己瞎琢磨,不如更多的去遇到更多想成为的人,你的内在价值观会投射在某个人的身上,你会更确切的知道你是否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2、要多体验。
自我探索是永远不可能通过量表来完成的。必须通过体验来践行,能力需要体验来提升,信念需要体验来践行,价值观更需要体验来确信,人格只是告诉你个程度,但没有任何的测量量表告诉你
3、要内外往复。
有一段时间,你可能明确了你想做的事情,你会盘点自己的能力、信念、价值观……缺哪里,然后你再去行动和补充,这就是人生间歇性的迷茫的原因。
4、要持续的做。
原有的信念、技能、知识已经不能支持你原来的人生的追求了,所以需要你不断升级,自我探索本身就是不断跟外面世界碰撞和进化的过程。但是初心不变,你却有了娴熟的技巧。这就是让梦想落地的过程。
4. 大学生如何探索自我
1.探索自己的内心
我们从出生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我们想探索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现这世上所有的美好。
但是也因此忽略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实我们周围的世界多是有我们的内心造就的。
虽然听起来很玄乎,但是认真回忆一下,当你心情好的时候,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当你心情差的时候,一切都是糟糕的。
做人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掌控自己。控制好了自己,我们才能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
年轻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心。
照镜子,可以整理衣冠。 审视自己,可以看清自己的本质。
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审视,我们需要做这么一件事。即搞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因为我们的经历不足,所以这是一个很难回答清楚的问题,也是很难确定的问题。
但是我们必须要保持这么做,直到确定了那件让我们感兴趣,做起来充满动力的事情。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但是它是值得的。它可以让你的余生都做自己喜欢的事,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它让你拥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作为被选择的那个人。
就像电影《死亡诗社》里所说:
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发现并确定自己喜欢写作读书这件事。读书让我觉得活的充实,写作让我体验到从未体验到过的幸福感。
2.面对自己的内心
我曾经写作一篇题目为《究竟有多少人选择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是几个大一学生在跟我聊天的时候反映同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明明想去图书馆看书学习,却因为宿舍没人去,所以他们也不敢去。
因为他们怕宿舍里的人说自己装,因此就放弃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种现象绝对不在少数,即使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心理。
所以我现在想告诉那些有这种心理的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如果有人在背后评论你,说明他们对你嫉妒了。他们自己做不到那么上进,又想把你拉到和他们一样的水平上。 请记住,你和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
凡是阻碍你的,终将都会被你抛在后面,连影子都消失不见。
3.释放自己的内心
年轻是最有冲劲的时候,在这个没有任何负担的年纪,千万不要犹豫要不要做一件事情。 当然,我指的事情是你喜欢的,对自己有益却又不会损害到别人的。
就像我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犹豫了很久,担心这,担心那。 自己能不能坚持写下去?这条路会不会很难?到底值不值得?
到后来做决定的时候觉得前面那些担忧毫无意义。 就算失败了有什么关系呢,也是生命中的一种经历。
有些事情,你年轻的时候不去做,就永远不会做了。 因此,如果内心想做什么,那就去做,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次,不要为人生留下遗憾。
5. 如何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探索的途径有哪些
1、自我探索的方法和步骤。专业的自我探索一般分四步来完成:
第一步:正式测评。通过量化的正式测评,找出以前自己不曾知道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以及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步:非正式评估。用非正式测评的结论,进一步验证正式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并分析正式测评中有异议的内容,对其进行进一步非正式评估和澄清。
第三步:评价和分析测评报告的结果。测评的结果是咨询师的重要参考,也是咨询者对自己作出最后的准确评价和清晰定位的主要依据。
第四步:准确的职业定位。结合自己的职业梦想,确定自己喜欢的、适合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2、自我探索的概念。所谓自我探索,就是借助先进的职业发展理论,使用比较成熟的职业测评和非正式评估工具,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职业价值观以及职业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的量化评价和分析,更科学地、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技能又是什么。进而清晰地确定自己喜欢且又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3、自我探索常用的测评工具。自我探索测评工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地进行量化评估的职业测评(或职业评估)量表或测试。职业测评或职业评估工具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种是正式测评工具,一类是非正式评估工具。
正式测评的主要工具有:霍兰德兴趣测评、梅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测评(MBTI)、北森朗途职业规划测评、卡特尔16PF测评、职业锚测评、北森能力测评、北森智维通用人才选拔测评等。
非正式评估常用工具有:分类卡、工作清单、人物访谈、生涯彩虹图、生涯自传、生涯生命线等。
6. 用来自我探索的方法是什么
l、公开我:即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展现在外、无所隐藏的部分。
2、隐私我:即自己知道、别人不知别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内在的私有秘密部分。
3、潜在我:即自己不知道、别人也道不知道的部分,是有待开发的部分。
4、背脊我:即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部分,犹如一个人的背部,自己看不到,别人却看得很清楚。
理想中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终极追求,因为我们活在人世间,其实工作在很大层面上是一个手段,是一个为谋取理想生活的一个手段,当然工作还可以满足我们的其他层面的需求,但更多的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过理想中的生活。